【单选题】
便携式放射性检测仪在测量本底值的时候,每个测量点要测量()次,取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本底值。___
A. 3
B. 5
C. 10
D. 20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在进行放射性物质监测工作时,检疫人员一次性短时间工作的受照剂量限值为()。___
A. 1mSv
B. 5mSv
C. 1μSv
D. 5μSv
【单选题】
检疫人员在对放射性物质测量,处置的时候必须对自己的受照剂量进行记录,每人每年累计计量不得超过()。___
A. 5mSv
B. 20mSv
C. 5μSv
D. 20μSv
【单选题】
利用便携式放射性检测仪器监测,距待检物表面0.1m处任一点的剂量当量率不小于()的,为放射性超标。___
A. 5mSv
B. 1mSv
C. 5μSv
D. 1μSv
【单选题】
通道式放射性监测系统在实行实时监测时。一般系统设定报警阈值为本底值的()倍。___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在监测被放射性物质大面积污染的集装箱.火车.轮船等选点应为()。___
A. 不少于12个
B. 不少于10个
C. 不少于8个
D. 不少于6个
【单选题】
γ放射剂量当量率的计算公式是()。___
A. (仪器测得的剂量当量率-仪器测得的本底值)×校正系数
B. (仪器测得的剂量当量率+仪器测得的本底值)×校正系数
C. 仪器测得的剂量当量率×校正系数-仪器测得的本底值
D. 仪器测得的剂量当量率-仪器测得的本底值×校正系数
【单选题】
放射性物质放射活度的单位是()。___
A. Sv
B. Bq
C. Gy
D. Rem
【单选题】
剂量当量的单位是()。___
A. Sv
B. Bq
C. Gy
D. Rad
【单选题】
吸收剂量的单位是()。___
A. Sv
B. Bq
C. Gy
D. Ram
【单选题】
在测量物体γ放射剂量当量时,测量仪器必须在距物体表面()处进行测量。___
A. 1-3cm
B. 2m
C. 1m
D. 0.1m
【单选题】
放射性物质α表面污染超标的判定标准是()。___
A. 4Bq/cm2
B. 0.4Bq/cm2
C. 0.04Bq/cm2
D. 0.004Bq/cm2
【单选题】
放射性物质β表面污染超标的判定标准是()。___
A. 4Bq/cm2
B. 0.4Bq/cm2
C. 0.04Bq/cm2
D. 0.004Bq/cm2
【单选题】
放射性物质γ辐射超标的判定标准是()。___
A. 1μSv/h
B. 1mSv/h
C. 1pSv/h
D. 1fSv/h
【单选题】
在对不能排除恐怖事件的放射性超标的情况,检疫人员应该以()为界线,向四周扩展()米,划出放射性安全警戒线。___
A. 1μSv/h;2
B. 1μSv/h;6
C. 0.1mSv/h;2
D. 0.1mSv/h;6
【单选题】
在检测物体α.β表面污染时,仪器探头应以不大于()速度移动。___
A. 5cm/s
B. 15cm/s
C. 10cm/s
D. 50cm/s
【单选题】
在检测物体α.β表面污染时,仪器探头应该距离被测物体表面()处进行。___
A. 1-3cm
B. 2m
C. 1m
D. 0.1m
【单选题】
对向外发射γ射线的物体,应将其置于()内,能够最大幅度降低其散布能量。___
A. 铅桶封存
B. 水或石蜡封存
C. 塑料盒封存
D. 大理石封存
【单选题】
对向外发射中子的物体,应将其置于()内,能够最大幅度降低其散布能量。___
A. 铅桶封存
B. 水或石蜡封存
C. 塑料盒封存
D. 大理石封存
【单选题】
Ci是以著名的波兰科学家居里命名的放射性强度的单位。自1985年起正式改用贝可(Bq)新单位。换算关系为:1Ci=()Bq。___
A. 1.4×10-9
B. 2.6×10-10
C. 3.7×1010
D. 2.8×1010
【单选题】
戈瑞(Gy)是()的国际单位,1Gy代表1kg被辐照物质吸收1J的能量。___
A. 剂量当量
B. 剂量当量率
C. 吸收剂量
D. 放射活度
【单选题】
处置放射性有害因子过程中,戴口罩的目的在于()。___
A. 减少受照时间
B. 远离放射源
C. 防止沾染放射性因子的粉尘摄入
D. 加强屏蔽
【单选题】
下列放射性射线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___
A. α射线
B. β射线
C. γ射线
D. 中子
【单选题】
辐射强度与距离的关系是:___
A. 与距离成正比
B. 与距离成反比
C. 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D. 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单选题】
下列材料中对γ射线屏蔽效果最好材料是:___
A. 铝板
B. 铁板
C. 铅板
D. 含有贫铀涂层的铅板
【单选题】
国际原子能机构规定普通公众辐射暴露的限度是:___
A. 1mSv/年
B. 2mSv/年
C. 3mSv/年
D. 4mSv/年
【单选题】
国际原子能机构规定从事放射性岗位的从业人员辐射暴露的限度是:___
A. 10mSv/年
B. 20mSv/年
C. 30mSv/年
D. 40mSv/年
【单选题】
下列材料中对中子屏蔽效果最好材料是:___
A. 铝板
B. 铁板
C. 铅板
D. 水
【单选题】
门户式辐射探测器最终做出结案处理的部位是:___
A. 一检报警站
B. 二检报警站
C. 中央报警站
D. 服务器机房
【单选题】
门户式辐射探测器在安装时错开放置是为了:___
A. 便于安装
B. 节省空间
C. 美观实用
D. 降低串扰
【单选题】
一检报警站通常安装在:___
A. 靠近卡口的位置
B. 靠近探测器的位置
C. 靠近中央报警站的位置
D. 靠近服务器的位置
【单选题】
当没有物体通过时,门户式辐射探测器处于什么状态:___
A. 本底模式
B. 静态模式
C. 探测模式
D. 动态模式
【单选题】
为了有效的进行探测,必须严格控制车辆通过门户式辐射探测器时的车速,最佳的车速是:___
A. 5km/h
B. 8km/h
C. 10km/h
D. 12km/h
【单选题】
雨雪天气可能会造成门户式辐射探测器的读数:___
A. 比平时高
B. 比平时低
C. 不确定
D. 无变化
【单选题】
PRD最主要的用途是:___
A. 个人防护
B. 搜索放射源
C. 识别核素
D. 记录累计计量
【单选题】
门户式辐射探测器进行伽马探测的核心部件是:___
A. 闪烁塑料探测器
B. 碘化钠探测器
C. 高纯锗探测器
D. 氦-3气体探测器
【单选题】
门户式辐射探测器进行中子探测的核心部件是:___
A. 闪烁塑料探测器
B. 碘化钠探测器
C. 高纯锗探测器
D. 氦-3气体探测器
【单选题】
在操作巡检仪查找放射源位置时,巡检仪移动的速度要控制在:___
A. 5cm/s
B. 10cm/s
C. 15cm/s
D. 20cm/s
【单选题】
下列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的是:___
A. PRD
B. 巡检仪
C. 核素识别仪
D. 门户式辐射探测器
【单选题】
下列设备必须时刻保持电池电量的是:___
A. PRD
B. 巡检仪
C. 核素识别仪
D. ORTEC核素识别仪
【单选题】
当PRD的显示的数字超过多少时,关员应立即撤离:___
A. 6
B. 7
C. 8
D. 9
推荐试题
【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___
A.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基础
B.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
C. 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D.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E. 反对了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离开社会主义的“左”右倾错误
【多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是___
A.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C. 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方面还都不完全、不成熟的社会主义
D.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过渡时期
E. 实现了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
【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___
A. 它反映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B. 它反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C. 这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决定的
D. 这说明必须补资本主义的课
E. 它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多选题】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___
A. 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问题
B. 是从实际出发的内在要求
C. 是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
D. 是认清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基础和前提
【多选题】
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有___
A. 生产力比较落后
B. 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
C.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完善
D. 上层建筑不成熟
【多选题】
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___的小康
A. 低水平
B. 不成熟
C. 不全面
D. 发展很不平衡
【多选题】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___
A.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统一
B.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 排除“左”、右倾的干扰
D. 反对各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多选题】
关于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 两者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过程中
B. 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指明了前进方向
C. 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多选题】
D、对遥远的未来做具体的设想和描绘,很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导致实践的挫折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___
A.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C. 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 实现小康
E.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多选题】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是___
A. “两个基本点”要围绕“一个中心”
B. “一个中心”离不开“两个基本点”
C. “两个基本点”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依存
D.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E.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集中概括
【多选题】
邓小平认为,从1956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算起,到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其依据是:___
A. 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B. 是由我国社会的阶级斗争这个主要矛盾决定的
C. 是由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与国际环境所决定的
D. 是由我国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国情决定的
E. 是由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决定的
【多选题】
党的十六大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认清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认清社会主义建设一切问题的根据。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___
A. 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B. 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C. 是抵制“左”和右的错误观念的思想武器
D. 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E. 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
【多选题】
改革开放前在对国情问题的把握上,中国共产党___
A. 对社会性质的判断是正确的
B. 对社会性质的判断有失误
C. 对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是正确的
D. 对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有失误
【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在于___
A.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B.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否是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是否比较低
D. 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否是发展生产力
E. 是否存在多种经济成分
【多选题】
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是___
A. 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 是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国的历史阶段
C. 是科技教育文化由比较落后转变为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D. 是由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转变为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E.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多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没有变化的是___
A. 生产力水平
B. 社会性质
C. 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D. 社会主要矛盾
E.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多选题】
邓小平曾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所谓“不够格”包括___
A. 物质技术基础不够格
B. 社会经济制度不完善
C. 上层建筑方面不成熟
D. 执政党执政能力不够格
E. 人民觉悟不够格
【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是 ___
A.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系统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最基本的国情,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
C. 是我们防“左”反右,特别是克服急于求成、盲目求纯的急躁情绪,脚踏实地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D. 是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分歧和困惑,提高人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自觉性的科学指南
E. 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
【多选题】
21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五次提出党的总路线或基本路线,其中属于正确的部分是___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划的总路线
B.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 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
E.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多选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___
A. 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
B. 党的思想路线问题
C. 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D.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多选题】
社会主义本质是___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D.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多选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不发达,消灭剥削,不等于没有___
A. 剥削阶级
B. 私有制经济
C. 按资分配
D. 剥削现象
【多选题】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___
A. 没有固定的模式
B. 必须从实际出发加以寻找
C. 是马克思主义和本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
D. 可以照抄照搬别国成功模式
【多选题】
列宁曾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都不会完全一样,……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说___
A.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
B. 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多样性
C. 社会主义必然具有民族特色
D. 社会主义必然是民族主义
【多选题】
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___
A. 充分认识国情和世情
B. 大胆借鉴外国经验,但不照搬外国模式
C.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D. 解放思想,大胆实践
【多选题】
我们讲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___
A. 同步富裕
B. 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C. 两极分化
D. 不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
【多选题】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最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论断指明___
A.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B. 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C. 从生产力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
D. 从生产关系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
E.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多选题】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的显著特点是___
A. 在目标的层次上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
B. 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C. 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D. 在动态上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E. 提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多选题】
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___
A.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B.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 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D. 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E. 社会主义必须要抓物质文明的同时抓好精神文明
【多选题】
邓小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个命题贯穿他的全部理论之中___
A. 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
B. 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
C.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D. 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
E.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多选题】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___
A. 发展生产    
B. 共同致富   C、消灭剥削
【多选题】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体现生产力目标的是___
A. 解放生产力  
B. 发展生产力
C. 消灭剥削
D. 消除两极分化
E.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多选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___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 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
C.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多选题】
60年代在天上(太阳),70年代在墙上(挂钟),80年代在手上(手表),90年代在腰上(手机),21世纪在桌上(电脑),这是对我国老百姓看时间方式的生动写照。这反映了___
A. 随着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 党的基本线路是正确的
C. 科技对经济的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D. 科学技术使管理日益现代化
【多选题】
在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时,毛泽东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分析是___
A. 中国是一个大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B. 人口多,底子薄
C.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生产力不发达
【多选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在经济方面应处理好的关系有___
A.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B.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C.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D.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E.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多选题】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___
A.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C.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D.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E.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
【多选题】
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鲜明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___
A.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B.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C.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D.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总体实现;
E.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多选题】
中国梦中最核心的内容是___
A. 国家富强
B. 民族振兴
C. 人民幸福
D. 小康生活
【多选题】
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是必须___
A. 坚持时代精神
B. 坚持中国道路
C. 弘扬中国精神
D. 凝聚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