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这是由于___
A.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绝对大多数,具有很强的革命性
B. 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是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心问题
C. 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与无产阶级有天然的联系
D. 农民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E.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BCE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中, 毛泽东提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___
A. 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
B. 满足贫农和雇农的要求
C. 反对地主阶级
D. 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E. 发展农业生产
【多选题】
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___
A. 关于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分析
B. 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C. 关于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而不能走相反的道路的论述
D. 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思想
E. 关于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论述
【多选题】
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___
A.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B. 地主减租减息
C.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D. 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E. 维护农民的基本利益
【多选题】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是___
A.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革命
B.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多选题】
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___
A. 新民主主义时期
B.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多选题】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___
A.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 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 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多选题】
下列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中最准确的是___
A. 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准备阶段
B. 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C. 具有两种社会形态的因素
D. 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及土地革命在全国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___
A.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B. 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C.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 人民大众与封建社会的矛盾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是___
A. 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
B. 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因素
C. 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个体经济因素
D. 既有工人阶级又有资产阶级因素
【多选题】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征是___
A. 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 “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辩证统一
C. 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最主要目标
D. 符合当时基本国情,反映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搞合作化的最初动因不包括___。
A. 为了防止农村中出现两极分化
B. 为了让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C. 为了配合中国工业化和城市资本主义商业改造
D. 为了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的是___
A.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 逐步实现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多快好省的发展国家工业
【多选题】
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新中国的成立、土地改革”可能集中在___
A. 《千年局变》
B. 《峥嵘岁月》
C. 《中国新生》
D. 《伟大转折》
【多选题】
1949年到1952年,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___
A. 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的任务
B. 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完成的任务
C. 统一全国的财政经济工作的任务
D. 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多选题】
“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这场运动___
A. 实现了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
B. 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 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D. 极大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多选题】
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这反映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___
A. 是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
B. 随着行政区域的扩大逐步建立
C. 是在宪法原则下建立的
D. 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行而建立
【多选题】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是我国___的背景。
A. 推行土地改革
B. 组织人民公社
C. 实施“一五”计划
D. 发动“大跃进”
【多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___
A.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B. 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 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多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___
A.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C. 进行思想、政治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D.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多选题】
李先念说:“1954年入秋以来……农村里食油、粉条、豆腐、熟食等供应不足。特别严重的是,不少地方,农民……积肥不热心,春耕准备不积极,生产情绪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
A.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 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援建项目的撤销
C.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存在过急过粗问题
D.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推荐试题
【多选题】
在登记账簿时,每记满一页时,下列不正确的操作为___
A. 只计算本页的发生额
B. 只计算本页的余额
C. 计算本页的发生额和余额,同时在摘要栏注明“转次页”字样
D. 不计算本页的发生额和余额,但应在摘要栏注明“转次页”字样
【多选题】
年终结账,将余额结转下年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有___
A. 不需要编制记账凭证,但需将上年账户的余额反向结平才能结转下年
B. 需编制记账凭证,并将上年账户的余额反向结平
C. 不需要编制记账凭证,也不需要将上年账户的余额结平,直接注明“结转下年”即可
D. 需编制记账凭证予以结平,但不需要将上年账户的余额反向结平
【多选题】
不能反应出科目的对应关系,不便于分析和检查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不便于查对账目,指的是___
A.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B.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C. 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D.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多选题】
某公司资产总额为60000元,负债总额30000元,以银行存款20000元偿还短期借款,并以银行存款15000元购置设备,则上述业务入账后该公司的资产总额发生变化,下列不正确的为___
A. 30000
B. 40000
C. 25000
D. 15000
【多选题】
某企业月初资产总额为50万元,本月发生下列业务:(1)向银行借款30万元存入银行 (2)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2万元:(3)收回应收账款8万元存入银行(4)以银行存款偿还借款6万元。则月末资产总额不正确的为___万元
A. 80
B. 74
C. 82
D. 72
【多选题】
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股东(投资者)拥有的净资产的总额,它一般按照___分项列示。
A. 实收资本
B. 资本公积
C. 盈余公积
D. 未分配利润
【多选题】
银行将短期借款200000元转为对本公司的投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为___
A. 负债减少资产增加
B. 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C. 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D. 所有者权益内部一增一减
【多选题】
7账账核对包括___核对是否相等
A. 所有总账的借方发生额合计贷方发生额合计
B. 总账金额与所属明细账余额合计
C. 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其总账金额
D. 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
【多选题】
9有关财务会计的表述中,正确的___
A. 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规划 结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B. 主要侧重于向外部关系人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信息
C. 侧重于过去的信息,为外部有关各方提供数据
D. 侧重于未来信息,为内部管理部门提供数据
【多选题】
有关会计要素,变动情况,一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
A. 取得了收入,会表现为资产与收入同时增加
B. 取得了费用,会表现为费用增加,资产减少
C. 取得了收入,会表现为收入增加,负债同时减少
D. 取得了费用,会表现为增加费用同时增加负债
【多选题】
对财产清查的结果,应以国家有关的法规,制度为依据,眼熟认真的处理,具体要求有 ___
A. 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和性质,提出处理建议
B. 积极处理多余,积压物资,清理往来帐
C. 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建立健全金额管理制度
D. 根据清查结果,调整账簿记录,做到账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