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患儿,2岁,因咳嗽5天伴发热2天以支气管炎收入院,不应采取的措施是___
A. 减少患儿活动
B. 经常变换体位
C. 室内湿度60%
D. 给予雾化吸入
E. 给予镇咳剂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婴儿出生时存在,生后3~4个月消失的反射是___
A. 牛奶食用前应煮沸1~3分钟
B. 应定时喂哺,一般3~4小时喂哺一次
C. 婴儿食具应定时煮沸消毒,避免污染
D. 哺喂后将婴儿竖起轻拍背部防溢奶
E. 两次喂哺之间不需要加喂水
【单选题】
4岁男孩患粟粒型肺结核,近2天出现头痛、呕吐、惊厥,疑为结核性脑膜炎。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为___
A. 胸部X线检查
B. 头颅CI
C. 脑脊液检查
D. 脑电图
E. 结核菌素试验
【单选题】
某女士,35岁,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清晨测得脉率90次/分,血压120/60mmHg。计算其基础代谢率是___
A. 正常
B. 正常范围偏高
C. 重度甲亢
D. 中度甲亢
E. 轻度甲亢
【单选题】
患者男性,24岁。车祸致左腿开放性骨折2小时。现出现呼吸困难,考虑呼吸衰竭可能,此时应行的检查是___
A. 肺功能测定
B. 胸腔穿刺术
C. 动脉血气分析
D. 放射性核素检查
E.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单选题】
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最初表现是___
A. 注意力不集中,近记忆力下降
B. 远记忆力下降,记不起自己经历的重要事情
C. 时间定向力障碍
D. 地点定向力障碍
E. 思维障碍
【单选题】
我国通常使用的围生期是指___
A. 自出生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28天内
B. 从孕期满28周至生后7天
C. 自受孕至生后脐带结扎
D. 自出生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7天
E. 自出生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满1个月
【单选题】
患儿8个月,因严重感染入院。体格检查发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发现HB80g/L,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和幼稚中性粒细胞,可能是出现___
A. 红髓造血
B. 黄髓造血
C. 中胚叶造血
D. 骨髓外造血
E. 肝替代骨髓造血
【单选题】
下列有关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
A. 是一组原因不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
B. AD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C. 常起病于老年前期或老年期
D. 急性智能损害为主要表现
E. 女性多于男性
【单选题】
发热、感染和饥饿时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作,其主要机理是___
A. 低血磷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
B. 组织细胞释放磷,血磷高使血钙离子下降
C. 血糖降低使能量代谢异常
D. 高热使脑细胞代谢异常
E. 代谢性酸中毒时血钙离子降低
【单选题】
男性,32岁,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3年,经治疗现ALT正常,病人无任何症状,HBAg(+),该病人的诊断是___
A. 肝硬化
B. 原发性肝癌
C. 慢性重症肝炎
D. 慢性活动性肝炎
E. 慢性迁延性肝炎
【单选题】
女性,60岁,颈后局限性肿痛6天,伴有畏寒、发热38.5℃,来急诊时已用抗生素治疗3天,体格检查见颈后发际下方肿胀,皮肤红肿,质地坚韧,界限不清,中央多个小脓头伴坏死组织,白细胞数16×10/L,中性粒细胞0.90(90%)。此时最恰当的治疗选择是___
A. 继续抗生素静脉应用
B. 理疗
C. 做"+""++"或"+++"形切口引流
D. 外敷中药膏
E. 免疫治疗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小李为一名企业员工,2019年1月取得工资薪金收入3000元(无其他扣除项目),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10000元,假设该全年一次性奖金不并入综合所得,则该笔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应纳税额为___
A. 200
B. 240
C. 260
D. 300
【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
A. 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时,可以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有关信息,由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减除专项附加扣除。
B. 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当在汇算清缴时向税务机关提供有关信息,减除专项附加扣除。
C. 纳税人同时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并由扣缴义务人减除专项附加扣除的,对同一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只能选择从一处取得的所得中减除。
D. 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时,可以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有关信息,由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减除专项附加扣除。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中,不属于稿酬所得征税范围的是___
A. 文学作品发表取得的所得
B. 文学作品手稿原件公开拍卖的所得
C. 摄影作品发表取得的所得
D. 书画作品发表取得的所得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中,属于劳务报酬所得征税范围的是___
A. 发表论文取得的报酬
B. 提供著作的版权取得的报酬
C. 将国外的作品翻译出版取得的报酬
D. 高校教师受出版社委托进行审稿取得的报酬
【单选题】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超过___天的,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
A. 90
B. 183
C. 30
D. 365
【单选题】
纳税人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在预缴申报时,纳税人最多可以享受___项
A. 两项
B. 三项
C. 四项
D. 六项
【单选题】
李某和其妻子钱某婚后购买一套住房,属于首套住房贷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李某和钱某均可以扣除住房贷款利息;
B. 李某和钱某每月均可扣除的额度是1000元;
C. 李某和钱某可以由其中一人扣除,每月扣除额度是1000元;
D. 李某、钱某所购买住房如果在北上广深等城市,扣除的标准要高于1000元。
【单选题】
纳税人A有姊妹两人,父母均在老家,由在老家的妹妹负责日常照料。以下分摊方法正确的是:___
A. A跟其妹妹约定,每人每月均摊扣除1000元
B. A跟其妹妹约定,由A全部扣除2000元
C. 老人指定A分摊1500元,其妹妹分摊500元
D. 老人指定A分摊500元,其妹妹分摊1500元
【单选题】
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证书的当年,按照___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A. 2400元
B. 3000元
C. 3600元
D. 4800元
【单选题】
纳税人发生符合条件的大病医疗支出,超过___元的部分在( )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A. 15000,80000
B. 10000,80000
C. 15000,60000
D. 10000,60000
【单选题】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部分,在一定标准内扣除。其中,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部分是指___
A. 医保目录范围内自费和自付部分
B. 医保目录范围内自付部分
C. 个人负担的所有费用
D. 医保目录范围内自费部分。
【单选题】
纳税人符合条件的大病医疗支出在什么时候扣除?___
A. 取得大病医疗服务收费等票据的当月
B. 取得大病医疗服务收费等票据的下月
C. 取得大病医疗服务收费等票据的下个季度
D. 取得大病医疗服务收费等票据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
【单选题】
纳税人李某符合住房租金扣除条件,具体租房时间自2019年4月起,他可开始享受住房租金扣除的具体时间是? ___
A. 2019年3月
B. 2019年4月
C. 2019年5月
D. 2019年6月
【单选题】
需要办理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纳税人,应当向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办理时间是___
A. 取得所得的次年1月1日至3月31日内
B. 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5月31日内
C. 取得所得的次年1月1日至5月31日内
D. 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
【单选题】
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向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预缴申报时,应报送的表格是___
A.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
B. 《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
C. 《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
D. 《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C表)》
【单选题】
纳税人在取得经营所得的,应向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办理时间是___。
A. 次年3月31日前
B. 次年4月30日前
C. 次年5月31日前
D. 次年6月30日前
【单选题】
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向其中一处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办理纳税申报的时间是在___
A. 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
B. 取得所得的季度终了后十五日内
C. 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31日前
D. 取得所得的次年6月30日前
【单选题】
纳税人年度中间更换工作单位的,在原单位任职、受雇期间已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不得在新任职、受雇单位扣除。原扣缴义务人应当自纳税人离职不再发放工资薪金所得的___起,停止为其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A. 当月
B. 次月
C. 当年
D. 次年
【单选题】
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的时间为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当月至贷款全部归还或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规定时间,这个规定时间是___
A. 120个月
B. 180个月
C. 240个月
D. 300个月
【单选题】
纳税人次年需要由扣缴义务人继续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应当在规定时间对次年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内容进行确认,并报送扣缴义务人。这个规定时间是___
A. 每年11月份
B. 每年12月份
C. 每年第三季度
D. 每年第四季度
【单选题】
累计减除费用,按照每月5000元乘以什么数计算。___
A. 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实际工作月份数
B. 纳税人当年实际任职月份数
C. 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
D. 当年自然月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