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包含的哲理有___
A. 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C.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E. 质变会引起新的量变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会导致___
A. 庸俗唯物主义
B. 庸俗进化论
C. 改良主义
D. 激变论
E. 冒险主义
【多选题】
辩证法的否定观包含的内容有___
A. 辩证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B.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C.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D. 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E. 辩证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多选题】
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分别是___
A. 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B.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C. 否定与肯定绝对对立
D. 否定是由外力推动的
E. 否定中不包含肯定
【多选题】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___
A. 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B. 是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循环过程
C. 是直线式前进的过程
D. 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E. 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过程
【多选题】
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下列命题中属于矛盾的同一性含义的有___
A.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B.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C.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D. 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E.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多选题】
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辩证法思想的有___
A.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E. 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多选题】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___
A. 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B. 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 规定了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D. 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
E. 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
【多选题】
下列表述,能体现重视矛盾特殊性的有___
A.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 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C.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D.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E.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多选题】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___
A. 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不平衡
B.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不平衡
C. 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的不平衡
D.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E. 形式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不平衡
【多选题】
看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___
A.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 两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
C. 一点论和重点论的统-
D. 一点论和均衡论的统-
E. 既要全面,又要抓重点
【多选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___
A.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B.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C.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D. 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E.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多选题】
正确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就要做到___
A. 着眼于整体,要求局部服从整体
B. 以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
C. 承认局部的相对独立性和特定的重要作用
D. 片面强调整体利益抹煞局部利益
E. 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结合起来
【多选题】
下列属于因果联系的有___
A. 摩擦生热,热胀冷缩
B. 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C. 电闪雷鸣,风雨来至
D. 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E.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多选题】
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是___
A. 内容决定形式
B. 形式决定内容
C. 形式对内容有重大的反作用
D. 当形式与内容适合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
E. 当形式与内容不适合时,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___
A. 世界的可知性
B. 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D.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多选题】
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的区别在于___
A. 是否承认客观对象和人的思想是认识对象
B. 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 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 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多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___
A. 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D.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
【多选题】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___
A. 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 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多选题】
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___
A.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D.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多选题】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___
A.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 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 理论本身就是物质力量
D. 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多选题】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___
A. 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 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C. 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D. 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___
A. 实践关系
B. 认识关系
C. 价值关系
D. 审美关系
E. 主从关系
【多选题】
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___
A. 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 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 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D.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E. 已在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多选题】
在认识论上,下列论断正确的是___
A. 认识是人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B.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如实反映
C.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 认识是不断发现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E. 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反复曲折发展的过程
【多选题】
关于反映、信息和选择的关系,下列论断正确的是___
A. 反映、信息和选择是物质形态普遍具有的属性和能力
B. 反映是接受、选择、传输信息的过程
C. 只有人才有选择和反映信息的能力
D. 信息在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反映中表现出来
E. 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能动选择、加工信息的高级反映形式
【多选题】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下列现象属于非理性因素的是___
A. 自发的信念、动机和欲望
B. 直觉与灵感
C. 猜测与顿悟
D. 习惯与本能
E. 一切信仰和理想
【多选题】
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___
A. 认识主体缺乏反映世界的能力
B. 事物发展规律缺乏规律性
C. 事物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D. 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E. 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多选题】
“有用就是真理”是实用主义真理观,这种观点的错误是___
A. 承认真理的有用性
B.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 混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
D. 把真理的作用和真理的依据混同
E. 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
【多选题】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___
A. 价值原则
B. 真理原则
C. 效率原则
D. 等价交换原则
E. 为人类服务原则
【多选题】
以下关于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的论述正确的是___
A. 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B. 真理原则侧重于主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客体性
C. 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现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 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E. 真理原则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价值原则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
【多选题】
认识过程中的“重构”,是___
A. 主体重新构造客体的过程
B. 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C.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创造性的反映过程
E. 主体选择、加工客体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成观念体系的过程
【多选题】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___
A. 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绝对的因素
B.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 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D. 真理与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E.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多选题】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这说明___
A. 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二者没有绝对的界限
B. 谬误回归适合的范围会转化为真理
C. 真理超出自己适用的范围会转化为谬误
D. 真理与谬误在同一范围内可相互转化
E. 谬误不能转化为真理,真理能转化为谬误
【多选题】
经验论的错误在于___
A. 否认世界是可被认识的
B. 否认认识是一个过程
C. 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D. 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多选题】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___
A. 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
B. 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 理论可以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D. 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
【多选题】
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___
A. 生而知之
B. 不虑而知
C. 不行而之
D.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___
A. 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 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C. 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
D. 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转化
【多选题】
“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___
A.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B. 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 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D. 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多选题】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含义是___
A. 真理的认识不需要抽象概括
B. 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C. 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 真理是具体生动的事实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真理与谬误关系的有 ___
A. 在一定范围内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B.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C. 真理和谬误相斗争而发展
D. 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
E.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
推荐试题
【单选题】
2005 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哪几种面额纸币增加了凹印手感线?___
A. 100 元、50元
B. 100元、50 元、20
C. 100元、50 元、20 元、10元
D. 100元、50 元、20 元、10 元
【单选题】
2015版100元人民币正面票面取消了以下哪个防伪特征?___
A. 对印图案
B. 光彩光变数字
C. 凹印手感线
D. 右上角面额数字
【单选题】
2015版100元纸币中白水印位于_______,把钱拿起来对着光线看,就会看见完整的“100”字样,把钱平着放是看不见的。___
A. 正面右上角
B. 正面左下角
C. 背面右上角
D. 背面左下角
【单选题】
下列对2015版人民币表述错误的是?___
A. 背面图案,票面年号改为“2015年”
B. 调整了面额数字样式、票面局部装饰图案色彩和胶印对印图案及其位置
C. 右上角面额数字由竖排改为横排,并对数字样式进行了调整。
D. 票面中部增加光彩光变数字“100”,其下方团花中央花卉图案调整为紫色
【单选题】
个人_______将大面额人民币兑换成小面额人民币。___
A. 可以到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
B. 可以到人民银行货币发行部门
C. 可以到任何金融机构
D. 不能
【单选题】
对于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二分之一(含 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以下,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 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的_______兑换。___
A. 全额
B. 一半
C. 不予兑换
D. 以上都不正确
【单选题】
对于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___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___
A. 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
B. 五分之三(含五分之三)
C. 五分之四(含五分之四)
D. 以上都不正确
【单选题】
人民银行规定,哪些制度要在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显要位置长年公示:___
A. 《中华人民币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
C. 《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
D. 以上都要
【单选题】
《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取现金业务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并自收 到申请资料之日起 个工作日内,向申请行发出审核告知书。___
A. 1
B. 3
C. 4
D. 5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是2005版100元纸币与1999版100元纸币均具有的防伪特征的是________。___
A. 雕刻凹版印刷
B. 红蓝彩色纤维
C. 胶印缩微文字
D. 固定人像水印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币收付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09]18 号)规定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要认真执行 (银发〔2003〕226号文印发),做到柜面收到的每一 张(枚)人民币都按照标准经过整点,将不宜流通的人民币交存人民银行,防止不宜流通的人民币对外支付。___
A. 《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增强爱护人民币意识维护人民币流通秩序的通知》(银发[2006]217号)规定进一步加强人民币收付业务管理工作,提高服务意识,履行法定职责, 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的人民币。___
A. 各金融机构
B. 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
C. 各级公安部门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增强爱护人民币意识维护人民币流通秩序的通知》(银发[2006]217号)规定, 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加强人民币管理的执法检查工作,定期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查处故意毁损人民币,制作、仿制、买卖人民币图样,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及其他损害人民币的行为。___
A. 持有人
B.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C. 各金融机构
D. 银监局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增强爱护人民币意识维护人民币流通秩序的通知》(银发[2006]217号)规定发现故意毁损人民币的违法情况,要积极主动向 、公安部门及其他执法部门报告。 ___
A. 金融机构
B. 工商管理机关
C. 人民银行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增强爱护人民币意识维护人民币流通秩序的通知》(银发[2006]217号)规定在宣传中要向公众告知:遇有涂写字迹、污损、残缺的人民币要主动到 营业网点兑换。___
A. 人民银行
B. 公安机关
C. 商业银行
【单选题】
《金融机构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单》及《金融机构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鉴定书》上 。___
A. 各要素严禁涂改
B. 数量可以修改
C. 版别可以修改
【单选题】
下列哪个不是2015版100元人民币较2005年100元纸币增加的防伪特征。 ___
A. 光彩光变数字
B. 光变油墨面额数字
C. 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
D. 有色荧光竖号码
【单选题】
五套人民币2015年版100元光变镂空开窗式安全线的光变效果是?___
A. 品红色变绿色
B. 品红色变黄色
C. 黄色变绿色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使用胶印印刷的防伪特征是?___
A. 双色异形横号码
B. 全息磁性开窗式安全线安全线
C. 国徽图案
D. 底纹
【单选题】
以下属于第五套人民币2015年版100元新增的防伪特征的是?___
A. 凹印手感线
B. 光彩光变面额数字
C. 胶印对印图案
D. 隐形面额数字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总共有几个版本? ___
A. 1
B. 2
C. 3
【单选题】
2005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券的手感线具有 特征。___
A. 荧光
B. 红外
C. 磁性
D. 高触感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2015年版发行的面额有___
A. 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
B. 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
C. 100元、50元
D. 100元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假钞以印刷方式防伪的水印主要是在纸张________位置印刷的。___
A. 正面
B. 背面
C. 夹层的纸面
D. 三层中间的纸面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假钞中的假水印通常采用的是 、白色或淡黄色油墨印刷上去的。___
A. 无色
B. 黑色
C. 红色
D. 绿色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的无色荧光纤维的位置是 。___
A. 固定
B. 半固定
C. 满版随机分布
D. 定向施放
【单选题】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残缺、污损的人民币可以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进行兑换,并由 。___
A.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回收、销毁
B.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商业银行负责回收、销毁
C. 国家制定专门机构负责回收、销毁
D. 中国人民银行监督商业银行负责回收、销毁
【单选题】
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背面主景下方的凹印缩微文字“RMB100”“人民币”作了_____的调整。 ___
A. 长度适当缩短
B. 字体适当缩小
C. 字体适当增大
D. 无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部分假币使用______方式伪造凹印图文的凹凸感。___
A. 烫印
B. 打印
C. 模具压制
D. 平印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凹印微缩文字的字形 胶印缩微文字。___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纸币上的胶印对印图案是________。___
A. 面额数字
B. 古钱币
C. 花卉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正背互补对印图案是使用_______方式印刷的。___
A. 烫印
B. 打印
C. 模具压制
D. 胶印
E. 凹印
【单选题】
1999版第五套人民币未采用雕刻凹版印刷的防伪标志是________。___
A. 阴阳互补对印图案
B. “中国人民银行”行名
C. 正面主景人物图像
D. 面额数字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正面的三色团花内的花卉类型是?___
A. 梅花
B. 兰花
C. 菊花
D. 水仙花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正面的三色团花内的花卉类型是?___
A. 梅花
B. 兰花
C. 菊花
D. 水仙花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20元纸币正面的三色团花内的花卉类型是?___
A. 梅花
B. 兰花
C. 荷花
D. 水仙花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10元纸币正面的三色团花内的花卉类型是?___
A. 梅花
B. 月季
C. 菊花
D. 水仙花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5元纸币正面的三色团花内的花卉类型是?___
A. 梅花
B. 兰花
C. 菊花
D. 水仙花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1元纸币正面的三色团花内的花卉类型是?___
A. 梅花
B. 兰花
C. 菊花
D. 水仙花
【单选题】
380第五套人民币主景人像是 ___
A. 手工雕刻头像
B. 机器雕刻头像
C. 手工结合机器雕刻头像
D. 以上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