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患者,男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突然发生呕吐,所吐物为昨天吃的食物。引发原因是___
A. 反流性食管炎
B. 急性中毒
C. 胆石症
D. 幽门梗阻
E. 急性胰腺炎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男,40岁。近日来头痛、恶心,有时呕吐,无发热,血压20/12.6kPa(150/97mmHg),脉搏46次/min,此脉搏被称为___
A. 绌脉
B. 洪脉
C. 水冲脉
D. 缓脉
E. 不整脉
【单选题】
合成胎盘的组织包括___
A. 叶状绒毛膜+包蜕膜+真蜕膜
B. 滑泽绒毛膜+底蜕膜+真蜕膜
C. 滑泽绒毛膜+包蜕膜+羊膜
D. 叶状绒毛膜+底蜕膜+羊膜
E. 叶状绒毛膜+底蜕膜+真蜕膜
【单选题】
黏液性囊腺瘤多为___
A. 单侧卵巢.瘤体较大、灰白色,常伴出血和坏死灶
B. 中等大小,多发生于单侧卵巢,表面光滑
C. 单侧,囊壁光滑、稍厚,灰白色,体积大
D. 多为双侧,体积大,生长迅速,预后差
E. 单侧圆形,中等大小,表面光滑,壁薄质韧
【单选题】
急性肾衰竭少尿或无尿期应控制血清钾升高,其相应的措施不包括___
A. 严格限制含钾食物
B. 可以输入库存血
C. 严格限制含钾药物
D. 可遵医嘱服用碱性药物
E. 高渗葡萄糖加胰岛素静滴
【单选题】
下列对缩宫素静脉滴注叙述正确的是___
A. 用于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以加强宫缩
B. 胎儿窘迫时用于加速产程
C. 滴注的速度及剂量始终保持一致
D. 孕妇根据情况自行调节滴速
E. 用于初产妇引产不敏感
【单选题】
患者男性,36岁。近日头晕、乏力,活动后症状加重伴心慌、气促,在骨髓图片中肉眼可看到脂肪滴,骨髓结果回报:骨髓增生减低;三系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慢性再障诊断成立。目前首选的治疗药物是___
A. 糖皮质激素
B. 盐皮质激素
C. 雄激素
D. 雌激素
E.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单选题】
患者男性,50岁。突然大量呕血,既往无腹痛病史,体温36.5℃,脉搏96次/分,血压96/70mmHg,巩膜黄染,肝未触及.脾大肋下4cm,血红细胞32.0×10[~12.gif]/L,HB:70g/L,白细胞6.5×10/L,血细胞80×10/L,可拟诊断为___
A. 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B. 胃癌出血
C. 应激性溃疡出血
D. 胆道出血
E. 溃疡病出血
【单选题】
抗甲状腺药物引起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时的停药指征为___
A. 白细胞<6000个/mm或中性粒细胞<1000个/mm
B. 白细胞<4000个/mm或中性粒细胞<1000个/mm
C. 白细胞<3500个/mm或中性粒细胞<2500个/mm
D. 白细胞<3000个/mm或中性粒细胞<1500个/mm
E. 白细胞<5000个/mm或中性粒细胞<500个/mm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唐朝杜佑所撰《通典》中记载;“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这段史料体现了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主要作用是( )
A.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B. 提高了隋朝的造船技术
C. 使得b了隋炀帝巡游玩乐
D. 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
【单选题】
有人说,秦朝和隋朝是两个非常相似的王朝。下列属于两者的相同点的是( )
①都结末了分裂局面;②灭亡的根本原因都是暴政;
③存在时间都较为短暂,都是两世而亡;④都曾留下了举世闻名的工程;⑤都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单选题】
古代的日本、朝鲜等国仿照我国的科举制度选任官员,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也借鉴了我国科举制度的一些办法。这些主要说明( )
A. 朝鲜、日本的政治制度落后
B. 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C. 隋唐时期中国领先于全世界。
D. 科举制度优于西方三权分立
【单选题】
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 )
A. 平等竞争
B. .注重实践
C. .分科考试
D. 以德取才
【单选题】
成语“罄竹难书”出自《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是李密(隋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为声讨哪一人物而写的(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秦始皇
D. 秦二世
【简答题】
材料一:魏晋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但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很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材料二: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文才秀美”等10科举荐人才。……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
11、⑴材料一所提及魏晋时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你认为这种方法有什么弊端?
⑵材料二中的这种选官方法是什么制度?与材料一中制度的相比哪种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
【判断题】
利用配位滴定测定无机盐中的SO42-时,加入定量过量的BaCl2溶液,是生成BaSO4沉淀,剩余的Ba2+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则有n(SO42-)=n(Ba2+);n(Ba2+)=n(EDTA)。
A. 对
B. 错
【判断题】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结束后,对于常用的C18烷基键合硅胶柱,应以纯甲醇代替流动相(特别是含有缓冲盐组分的流动相)继续走柱20min,以保护高压输液泵及色谱柱。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