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毛泽东同志有诗云:“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慷。”该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___
A. 八路军发起的百团大战
B. 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
C. 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
D.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141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的核心是___
A. 开展武装斗争
B.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C. 坚持中共的正确领导
D. 以农村包围城市
【单选题】
142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地点是___
A. 北平
B. 延安
C. 西柏坡D上海
【单选题】
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主要是因为___
A. 全国大陆已基本解放
B. 党的工作重心需要转移
C. 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
D. 资产阶级准备向党进攻
【单选题】
下列哪次会议对今天我党进行的反腐倡廉工作有指导意义___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单选题】
145以宋庆龄为名誉主席的民主党派是___
A. 民盟
B. 民建
C. 民革
D. 民进
【单选题】
1947年6月底,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刘伯承,邓小平所率部队是___
A. 华东野战军
B. 晋察冀野战军
C. 西北野战军
D. 晋冀鲁豫野战军
【单选题】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其标志是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___
A. 中原解放区
B. 晋冀鲁豫解放区
C. 陕北解放区
D. 山东解放区
【单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是___
A. 和平赎买
B. 国家资本主义
C. 利用、限制、改造
D. 团结、批评、改造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和中国人民面临的严峻考虑从根本上说是由于___
A. 解放区的土改是否完成
B. 帝国主义的威胁是否解除
C. 新的解放区剿匪能否胜利
D. 人民民主专政能否巩固
【单选题】
以下事件使建国初期我国社会秩序得到前所未有的安定的是___
A. 抗美援朝运动
B. 土地改革运动
C. 镇压反革命运动
D. 没收四大家族和国民政府财产
【单选题】
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这一措施___
A. 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B. 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C. 兼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D. 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单选题】
1951年底到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是___
A.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 反贪污、反浪费、反偷税漏税
C. 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反偷工减料
D. 反行贿、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税漏税
【单选题】
15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___
A. 固定不变的社会
B. 过渡性的社会
C. 独立的社会形态
D. 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单选题】
标志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是___
A. 西藏的和平解放
B.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土地改革的完成
【单选题】
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项双边谈判中___
A. 中印谈判
B. 中缅谈判
C. 中苏谈判
D. 中美谈判
【单选题】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___
A.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新民主主义社会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共产主义社会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___
A.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单选题】
15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间是___
A. 1945年
B. 1949年
C. 1956年
D. 1966年
【单选题】
16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始于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
C. “文化大革命”结束
D. 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
【单选题】
161“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___
A. 吴晗发表《海瑞罢官》
B. 《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发表
C. 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
D. 《评新编历史剧
【单选题】
162中共八大坚持的经济建设方针是___
A. 综合发展
B. 平衡发展
C. 重点发展重工业
D. 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单选题】
163中共八大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___
A. 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单选题】
164在中共八大上___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A. 邓小平
B. 刘少奇
C. 周恩来
D. 毛泽东
【单选题】
165“九一三事件”指的是___
A.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B.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C. 中央“文革”小组基本取代中央政治局的职能
D.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单选题】
166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___时期完成的
A. 大跃进时期
B. 文革时期
C. 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单选题】
167我国“一五”期间的重要工业建设项目集中于___
A. 东北地区
B. 沿海地区
C. 南方地区
D. 华中地区
【单选题】
“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是在第___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来的。
A. 五
B. 四
C. 三
D. 二
【单选题】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后,毛泽东提议___担任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
A. 陈云
B. 邓小平
C. 李先念
D. 华国锋
【单选题】
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其错误的实质是___
A. 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B. 打破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C. 破坏国民经济正常的比例关系
D. 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单选题】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袁隆平的主要成就是___
A. 培育籼型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
B. 研制导弹、原子弹获得成功
C. 提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实业救国
【单选题】
“ 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___
A. 土地改革的成果
B. 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 “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 “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单选题】
曾有报刊不切实际地宣传“某人民公社小麦亩产10万公斤,一棵白菜250公斤”这种宣传应出现在___
A. 土地革命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单选题】
以下事件不属于“文革”时期与“左”倾错误进行斗争的是___
A. “一月革命”
B. “二月逆流”
C. 邓小平全面整顿
D. “四五”运动
【单选题】
177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___
A. 1972年2月
B. 1972年9月
C. 1979年1月
D. 1979年2月
【单选题】
178出现西方国家对华建交热是在___
A. 1971年
B. 1972年
C. 1973年
D. 1974年
【单选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___
A. 民主集中制
B. 改革开放
C. 实事求是
D. 解放思想
【单选题】
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大转折的会议是___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三大”
【单选题】
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___
A. 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 坚持走群众路线
C.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 借鉴苏联的经验
【单选题】
18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___
A. 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变革
B. 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C. 是长期农村改革经验的总结
D. 适应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水平
【单选题】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为了解决中国共产党的___
A. 组织路线问题
B. 思想路线问题
C. 政治路线问题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问题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___
A. 赎买
B. 统购统销
C. 公私合营
D. 合作化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的和平性,体现在___
A.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B. 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D. 对官僚垄断资本的改造中
【单选题】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___
A. 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B.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的确立
C. 广大劳动人民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D.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
【单选题】
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物质基础是___
A. 相对强大的国营经济的建立
B. 土改的完成和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建立
C. 以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工商业的调整
D. 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
【单选题】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家实行___
A. 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
B. 斗争、限制、改造的方针
C. 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
D. 团结、教育、利用的方针
【单选题】
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___
A. 新民主主义时期
B.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___
A. 新民主主义
B. 社会主义
C. 共产主义
D. 资本主义
【单选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___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及土地革命在全国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___
A.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B. 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C.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 人民大众与封建社会的矛盾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的经济成分有___
A. 国营经济
B. 合作社经济
C. 个体经济
D. 资本主义经济
E. 外资经济
【多选题】
“四马分肥”是指___
A. 国家所得税
B. 企业公积金
C. 工人福利基金
D. 资方红利
E. 奖金
【多选题】
下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步骤表述正确的是___
A. 第一步主要是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B. 第一步主要是实行委托加工
C. 第二步主要是实行统购包销和经销代销
D. 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E. 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多选题】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坚持的基本原则有___
A. 自愿互利
B. 听从上级安排
C. 典型示范
D. 国家帮助
E. 少数服从多数
【多选题】
关于社会主义改造说法正确的是___
A.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B.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C.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表明我国的一切剥削现象都已经被消灭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确立
E.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表明我国的所有矛盾都得到解决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包括___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地主阶级
E. 其他小资产阶级
【多选题】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包括了以下形式___
A. 委托加工、计划订货
B. 统购包销和代购代销
C.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D.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E. 把私营企业的生产经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多选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___
A.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B.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D. 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E. 我国进入了主义高级阶段
【多选题】
建国初期建立国营经济的途径有___
A. 没收官僚资本
B. 没收民族资本
C. 陆续收回外国资本企业
D. 各解放区原有的公营经济
E. 没收地主土地
【多选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___
A.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B.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 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E. 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多选题】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条件是___
A.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初步发展
B.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C.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 有力的国际因素
E.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
【多选题】
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___
A. 消灭富农分子
B. 消灭资本家
C. 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 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E. 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多选题】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内容是___
A.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 通过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C. 和平改造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
D. 对内改造和对外开放相结合
E. 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多选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___
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 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D. 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E.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是___
A. 自愿互利
B. 稳步前进
C. 典型示范
D. 积极领导
E. 国家帮助
【多选题】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两面性表现为___
A.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B. 软弱性和妥协性
C. 剥削工人取得利润
D. 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E. 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
【多选题】
低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包括___
A. 加工订货
B. 统购包销
C. 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D. 经销代销
E. 全行业公私合营
【多选题】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有___
A. 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B.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C. 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经济政策
D. 全面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E. 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多选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成分中,属于社会主义性质或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是___
A. 国营经济
B. 资本主义经济
C. 个体经济
D. 外资经济
E. 合作社经济
【多选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___
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的斗争
B. 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
C. 守法和违法的斗争
D. 改造和被改造的斗争
E. 革命和反革命的斗争
【多选题】
历史证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十分成功的,因为___
A. 我国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
B. 我国在这一变革中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C. 我国在这一变革中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没有出现失误和偏差
D. 我国在这一变革中增强了人民的团结,得到了人民的普遍拥护
E. 我国在这一变革中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
【多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所以能采用和平赎买的方式,是因为___
A. 民族资产阶级有拥护宪法、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B. 中国共产党和民族资产阶级有长期的合作和统一战线关系
C. 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对抗性的矛盾可以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
D. 我国已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政权
E. 强大的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造成私人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多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成功的历史经验包括___
A.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方式
C. 在改造过程中采取的实际步骤,以不破坏生产力发展为前提
D.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E. 以整齐划一的形式对私营工商业进行改造
【多选题】
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___
A. 使我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
B. 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C. 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D. 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E. 以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多选题】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有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___
A. 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
B. 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
C. 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过于简单化
D. 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E.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单选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___
A. 新中国的建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单选题】
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___
A.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
D. 中国人民同国际敌对势力的矛盾
【单选题】
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如何以苏联经验为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的是___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陈云
D. 邓小平
【单选题】
1956年底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___
A.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B. 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C.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单选题】
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___
A. 对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条件的阶级状况、社会状况及国情的判断、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是基本正确的
B. 提出了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
C. 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D. 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
【单选题】
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最早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中央领导人是___
A. 陈云
B. 邓子恢
C. 刘少奇
D. 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