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中的"过程"指的是___。
A. 计算机指令的执行过程#
B. 编写程序的过程#
C. 总是顺序处理的过程#
D. 均不正确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编译程序的目的是___。
A. 尽可能多地发现并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B. 发现并改正程序中的所有错误#
C. 验证并改进程序的功能#
D. 均不正确
【单选题】
催化燃烧式甲烷传感器和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当瓦斯浓度为0~1.0%时,其误差为___。
A. ±0.1%CH4#
B. ±0.2%CH4#
C. ±0.3%CH4#
D. ±0.5%CH4
【单选题】
氮含量的增加,会使瓦斯爆炸的上限___,下限( )。
A. 下降上升#
B. 上升下降#
C. 上升不变#
D. 下降不变
【单选题】
380V电气设备,两个裸露的导体之间最小电气间隙为___mm。
A. 6#
B. 10#
C. 9#
D. 14
【单选题】
一氧化碳的相对密度为___。
A. 0.89#
B. 0.92#
C. 0.95#
D. 0.97
【单选题】
一氧化碳的浓度达到___时,其有爆炸危险性。
A. 5%-16%#
B. 13%-25%#
C. 13%-30%#
D. 13-75%
【单选题】
瓦斯爆炸时伴生大量的有害气体,爆炸发生后,井下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为___。
A. 3%-7%#
B. 4%-8%#
C. 5%-9%#
D. 6%-10%
【单选题】
瓦斯爆炸时伴生大量的有害气体,爆炸发生后,井下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为___。
A. 1%-2%#
B. 2%-3%#
C. 2%-4%#
D. 3%-5%
【单选题】
一般认为,井下瓦斯的最小引燃能量为___mJ。
A. 0.25#
B. 0.27#
C. 0.28#
D. 0.29
【单选题】
一般认为,煤尘爆炸的最小引燃能量为___mJ
A. 4.5-40#
B. 5.5-45#
C. 6.5-50#
D. 7.5-60
【单选题】
以下符号表示频率单位的是___。
A. cm#
B. dB#
C. Hz#
D. b/s
【单选题】
查看本机的IP地址命令是___。
A. cmd#
B. ipconfig#
C. ping#
D. net
【单选题】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空气中含氧量不得低于20%,并保证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___m³。
A. 2#
B. 3#
C. 4#
D. 5
【单选题】
反馈测量系统的特性基本上是由___的特性所决定的。
A. 传感器#
B. 监控分站#
C. 主机#
D. 电源
【单选题】
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___m。
A. 5#
B. 10#
C. 15#
D. 20
【单选题】
万用表属于___系仪表。
A. 信号#
B. 磁电#
C. 频率#
D. 电压
【单选题】
利用瓦斯时,应在储气罐输出管道路中安设高浓度瓦斯、流量、差压、温度传感器,当输出管路中的瓦斯浓度低于___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A. 25%#
B. 30%#
C. 35%#
D. 40%
【单选题】
接触煤尘(以煤为主)职业危害作业在岗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周期应为___1次。
A. 半年#
B. 一年#
C. 两年#
D. 三年
【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煤尘的___越高,越容易爆炸。
A. 灰分#
B. 挥发分#
C. 发热量#
D. 含硫量
【单选题】
瓦斯的扩散性很强,其扩散速度是空气的___倍。
A. 1.34#
B. 1.56#
C. 1.25#
D. 1.67
【单选题】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掘进中的岩巷最低允许风速为___m/s。
A. 0.15#
B. 0.25#
C. 0.35#
D. 0.5
【单选题】
矿井风流中氨气的浓度不得超过___%。
A. 0.0005#
B. 0.00066#
C. 0.0024#
D. 0.004
【单选题】
采掘工作面二氧化碳浓度应每班至少检查___次。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在___米范围内电气设备的连接电缆不得出现中间接头,否则两台电气设备均为失爆。
A. 5#
B. 10#
C. 15#
D. 20
【单选题】
热电效应就是将金属A和B的两个接点(冷端和热端)之间存在温差时,就在两者之间产生___,在回路中形成( )的现象。
A. 电流电压#
B. 电动势电流#
C. 电离子电流#
D. 电子电流
【单选题】
火区内火源燃烧状态变化过程中,当O2浓度减少速率近似于CO2和CO浓度的增加速率时,说明火区内___。
A. 火势减弱#
B. 火势稳定#
C. 火势发展#
D. 火势熄灭
【单选题】
配制好的甲烷校准气体应以标准气体为标准,用气相色谱仪或红外线分析仪分析定值,其不确定度应小于___%。
A. 1#
B. 2#
C. 3#
D. 5
【单选题】
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随温度升高而___。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化#
D. 以上都不正确
【单选题】
从能量的角度看,电容器电压上升的过程是___电荷的过程。
A. 积累#
B. 释放#
C. 隔离#
D. 消耗
【单选题】
计算机系统内部采用的是___数。
A. 二进制#
B. 八进制#
C. 十进制#
D. 十六进制
【单选题】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后要求的异地断电时间不得超过___秒。
A. 20#
B. 30#
C. 40#
D. 50
【单选题】
利用并联电阻的___原理可以扩大电流表的量程。
A. 分流#
B. 分压#
C. 分频#
D. 分相
【单选题】
下列存储器中,容量最大、速度最快的是___。
A. 硬盘#
B. 内存#
C. 光盘#
D. 软盘
【单选题】
模拟量输出传输处理误差应不大于___。
A. 0.5%#
B. 1.0%#
C. 1.5%#
D. 2.5%
【单选题】
矿井必须___对矿井进行瓦斯等级进行鉴定。
A. 每季度#
B. 每半年#
C. 每年#
D. 两年
【单选题】
专用排瓦斯巷内风速不得低于___m/s。
A. 0.5#
B. 1.0#
C. 1.5#
D. 2.0
【单选题】
矿井井下配电电压,低压不超过___V。
A. 380#
B. 660#
C. 1140#
D. 3300
【单选题】
矿井井下配电电压,手持式电气设备供电额定电压不超过___V。
A. 36#
B. 127#
C. 220#
D. 380
【单选题】
倾角在30°及其以上的井巷中,电缆可以用___进行敷设。
A. 铁丝#
B. 卡箍#
C. 吊钩#
D. 扎带
【单选题】
在水平巷道电缆悬挂点间距不得超过___m。
A. 2#
B. 3#
C. 6#
D. 8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护的是___
A. 时事新闻
B. 电影作品
C. 计算机软件
D. 社会科学著作
【单选题】
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是___。
A. 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
B. 拒不赡养年迈、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
C. 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
D. 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
【单选题】
通常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___ 。
A. 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B. 提前3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C. 提前6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D. 提前6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多选题】
法律的历史类型有___。
A. 奴隶制法律
B. 封建制法律
C. 资本主义法律
D. 社会主义法律
【多选题】
下列有关法律含义的表述正确的有___。
A.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B.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C.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 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多选题】
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而言,大体包括以下环节___。
A. 法律案的提出
B. 法律案的审议
C. 法律案的表决
D. 法律的公布
【多选题】
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___。
A. 国家检察机关
B. 公安机关
C. 国家审判机关
D. 纪检部门
【多选题】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___。
A. 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B.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C. 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D. 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多选题】
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的阐述正确的有___。
A.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
B.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C.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
D.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多选题】
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___。
A. 无约束地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
B. 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
C. 权利义务相对等的观念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多选题】
一般说来,可以把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概括为___。
A. 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B. 内容上的对应关系
C. 总量上的等值关系
D. 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多选题】
新的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___。
A. 经济安全
B. 科技安全
C. 文化安全
D. 生态安全
【多选题】
我国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义务有___。
A.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B. 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C. 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
D. 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
【多选题】
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有___。
A. 讲法律
B. 讲证据
C. 讲程序
D. 讲法理
【多选题】
培育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有___。
A. 学习法律知识
B. 掌握法律方法
C. 参与法律实践
D. 维护法律权威
【多选题】
对大学生来说,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至少应做到___。
A. 努力树立法律信仰
B. 掌握法律方法
C. 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D. 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多选题】
下列法律法规属于行政法的有___。
A. 《宪法》
B. 《物权法》
C. 《公务员法》
D. 《高等教育法》
【多选题】
下列法律法规属于社会法的有___。
A. 《劳动法》
B. 《未成年人保护法》
C.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 《工会法》
【多选题】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包括___。
A.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B. 自由平等观念
C. 公平正义观念
D. 权利义务观念
【多选题】
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具体而言包括___。
A.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立足中国实践,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B.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等理念
C.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社会氛围
D. 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完善司法机关内部制约与监督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多选题】
法律上的证据具有以下特征___。
A. 主观性
B. 客观性
C. 合法性
D. 关联性
【多选题】
下列有关法律与自由的观点正确的有___。
A. 任何人在行使自由权利的时候,都必须尊重他人的自由
B. 自由等于为所欲为
C. 法律是约束人们的行为的规范,意味着对人们的自由的限制与取消
D. 一切进步的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扩大人们的自由
【多选题】
下列有关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观点正确的有___。
A.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一般都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
B. 法律通过规定义务,使人们承受某种约束或负担
C. 每项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有法定界限
D.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总量上是不等值的
【多选题】
根据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下列属于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有___
A. 下级服从上级原则
B.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C.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D. 秘密投票原则
【多选题】
下列属于行政诉讼参加人的有___。
A. 原告
B. 被告
C. 共同诉讼人
D. 第三人
【多选题】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有___。
A. 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
B. 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C. 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原则
D. 禁止滥用民事权利原则
【多选题】
依我国民法规定,___案件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A.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B. 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C. 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D.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毁损的
【多选题】
税法主要包括税收征纳实体法、税收征纳程序法等。我国税收征纳实体法主要包括___。
A. 商品税法
B. 所得税法
C. 财产税法
D. 税务代理制度
【多选题】
经济法原则是经济法在其调整特定社会关系时在特定范围内所普遍适用的基本准则。我国经济法原则主要有___
A. 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B. 效率公平原则
C. 可持续发展原则
D. 国家管理原则
【多选题】
财产所有权包含___。
A. 占有
B. 使用
C. 收益
D. 处分
【多选题】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划分为___。
A.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 胎儿
【多选题】
犯罪预备成立条件有___。
A. 行为人已经开始实行犯罪的预备行为
B. 行为人尚未着手实行犯罪
C. 犯罪人未直接造成严重结果
D. 行为人在预备阶段停止下来,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多选题】
以代理权产生原因的不同为标准,代理可以分为___
A. 法定代理
B. 委托代理
C. 表见代理
D. 指定代理
【多选题】
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___。
A. 客观上存在损害事实
B. 行为具有的违法性
C. 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有着因果关系
D. 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多选题】
我国《宪法》所保护的公民的社会经济权,主要包括___。
A. 财产权
B. 劳动权
C. 休息权
D. 物质帮助权
【多选题】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有___。
A. 行为人要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行为能力
B. 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C. 行为不得违背法律
D. 行为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
【多选题】
犯罪构成包括___
A. 犯罪客体
B. 犯罪客观方面
C. 犯罪主体
D. 犯罪主观方面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刑法基本原则的是___
A. 类推原则
B. 罪刑法定原则
C. 罪刑相当原则
D. 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多选题】
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主要包括___。
A. 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侵犯
B. 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
C. 言论自由
D. 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多选题】
犯罪的特征有___。
A. 社会危害性;
B. 刑事违法性;
C. 因果相关性;
D. 应受刑罚惩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