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站内列车信号机和调车信号机应设有灯丝监督,在信号机开放后,应不间断地检查灯丝良好状态。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股道红光带受该股道GJ控制,只要GJ落下,所有股道内的红光带都亮。
A. 对
B. 错
【判断题】
出站信号机和发车进路信号机都必须设有引导信号。
A. 对
B. 错
【判断题】
接车过程中,正常排列的进路与引导进路QJJ落下的时机相同,即车占用某一区段,该区段QJJ落下。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电气集中联锁表是车站信号设备之间联锁关系的图表,它表示了进路、道岔、信号以及轨道区间之间的基本联锁内容。
A. 对
B. 错
【判断题】
当进路的某一区段因故不能按进路方式自动解锁时,可采取区段故障解锁。
A. 对
B. 错
【判断题】
正常解锁时,由左向右的进路先吸起的进路继电器是1LJ。
A. 对
B. 错
【判断题】
总线由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组成。
A. 对
B. 错
【判断题】
信号机主灯丝断丝后,灯丝转换继电器应落下,并点亮副灯丝。
A. 对
B. 错
【判断题】
6502电气集中在控制台上,每一架进站信号机均设一个引导按钮和一个带铅封的二位自复式引导总锁闭按钮。
A. 对
B. 错
【判断题】
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接收器端子XIN(Z)代表主机邻区段小轨道信号输入。
A. 对
B. 错
【判断题】
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接收器GIN(B)代表主机轨道信号输入共用回线。
A. 对
B. 错
【判断题】
UM71室内JTC架上可安装熔断器板11个,18柱端子板1个,3×18接线端子板10个,测试板4个。
A. 对
B. 错
【判断题】
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室外地线采用贯通地线。
A. 对
B. 错
【判断题】
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器材各引接线端子与金属外壳导电部分绝缘电阻应≥500MΩ。
A. 对
B. 错
【判断题】
UM71室内JTC架上可安装8套区间UM71设备。
A. 对
B. 错
【判断题】
64D型继电半自动闭塞,TJJ的作用是记录对方站发送来的请求发车信号并使闭塞设备转入接车状态。
A. 对
B. 错
【判断题】
使用64D型半自动闭塞的双方车站同时按下BSA时,会引起半自动闭塞电路的动作紊乱。
A. 对
B. 错
【判断题】
自动闭塞、半自动闭塞区间未开放出站信号机,列车启动后发觉停车,但越过信号机或警冲标时,列一般事故。
A. 对
B. 错
【判断题】
自动闭塞区间内有两架通过信号机故障时应停止使用基本闭塞法,改用电话闭塞法。
A. 对
B. 错
【判断题】
ZP-89型双线双向四显示自动闭塞改变运行方向的电路有四线和二线制两种。
A. 对
B. 错
【判断题】
区间通过信号机的编号,一般以信号机坐标公里数和百米数组成,下行编偶数,上行编奇数。
A. 对
B. 错
【判断题】
如果主用电源在工作,备用电源停电,电源屏会报警。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电源屏的主、副电源的相序可以不一样。
A. 对
B. 错
【判断题】
当UPS电源故障时,可以将UPS甩掉,直接由直供输出向设备供电。
A. 对
B. 错
【判断题】
车站子系统发送的信息经TDCS通信通道由前置机收集打包后通过调度所局域网送到通信服务器。
A. 对
B. 错
【判断题】
TDCS机柜使用的A机和B机采样板型号是一样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TDCS设备输入电源均应接设备地线。
A. 对
B. 错
【判断题】
TDCS设备要求提供独立的单向交流电。
A. 对
B. 错
【判断题】
工区Ⅰ级测试数据保存为1年。
A. 对
B. 错
【判断题】
调车信号机不良,影响调车作业,属于信号障碍。
A. 对
B. 错
【判断题】
信号设备备用器材的储备量,可以超过年轮修器材总数的50%。
A. 对
B. 错
【判断题】
更换钢轨绝缘夹板,由电务方面负责要点,工务人员配合。
A. 对
B. 错
【判断题】
接到故障通知后,信号维护人员赶赴现场时若当时故障已恢复,则可以直接交付车站正常使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工务要求信号工区配合的项目主要是道岔区作业、更换线路及道岔。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为了保证不间断供电,对一级负荷应有两路独立电源作为主电源和副电源。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轨缝处安装的钢轨绝缘与钢轨类型无关。
A. 对
B. 错
【判断题】
380V及其以下低压电力线路与铁路交叉或平行时,电杆外缘至线路中心的水平距离不少于2150mm。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电气化铁道由电力机车和牵引供电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A. 对
B. 错
【判断题】
铁路桥梁的护轮轨上应安装钢轨绝缘。
A. 对
B. 错
【判断题】
测量导线或对地绝缘电阻时,如果接有防雷元件应当取下来。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预探井和评价井,储备比井浆密度高0.15g/cm3以上的重泥浆不低于( ),储备加重材料不低于___。
A. 40m3 、50吨
B. 50m3 、60吨
C. 60m3 、70吨
D. 80m3 、100吨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预探井和评价井,对于井浆密度在___g/cm3以上的要储备重泥浆()m3以上。
A. 1.10、120
B. 1.20、130
C. 1.30、140
D. 1.50、160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钻井工程设计中,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和套管层序,并满足以下井控要求表层套管下深应满足封固浅水层、疏松地层、砾石层、流沙层的要求,且套管鞋坐入稳固岩层深度应大于等于___m。固井水泥应自井底返至地面。
A. 5
B. 7
C. 9
D. 10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在起钻前应进行充分循环,循环时间不少于一个循环周,进出口钻井液密度差≤___g/cm3;下钻到底先循环排除后效,再进行其它钻井作业。
A. 0.01
B. 0.02
C. 0.03
D. 0.05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防喷演习的时间要求(从发出溢流报警信号,到关闭液动节流阀前的节2a平板阀的时间):钻进___分钟。
A. 2
B. 4
C. 5
D. 10
【单选题】
按照《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的规定:录井队发现液面异常后,立即报告当班司钻,并在___内与泥浆工电话或对讲机完成核实,情况核实后再次报告当班司钻。
A. 3分钟
B. 5分钟
C. 8分钟
D. 10分钟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钻井队现场班组井控第一责任人是___。
A. 钻井队平台经理
B. 当班司钻
C. 当班泥浆工
D. 联机员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钻井队现场井控第一责任人是___。
A. 钻井队平台经理
B. 当班司钻
C. 当班泥浆工
D. 联机员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便携式H2S监测仪___校验一次。
A. 每天
B. 1周
C. 6个月
D. 1年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从___起至完井,值班干部应在井场24小时值班。
A. 安装防喷器完开钻之日
B. 钻开油气层之日
C. 开始录井之日
D. 开钻之日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___是检查起下钻安全的有力手段(溢漏同层井除外),不满足起钻条件的,严禁起钻。
A. 向上级汇报
B. 循环观察
C. 加重
D. 短程起下钻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发现有H2S气体浓度<30mg/m3(20ppm)时立即___。
A. 启动声光报警器报警
B. 报告值班干部
C. 戴好正压式呼吸器D、撤离到上风方向的紧急集合点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开井信号为___。
A. 一声长鸣笛
B. 两声短鸣笛
C. 三声短鸣笛
D. 一声长鸣笛、一声短鸣笛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防喷演习的时间要求(从发出溢流报警信号,到关闭液动节流阀前的节2a平板阀的时间):空井___分钟。
A. 1
B. 4
C. 5
D. 10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H2S地区作业井相关人员必须进行相应的___。
A. 井控技术培训
B. 安全文化培训
C. H2S防护培训
D. 操作技能培训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含硫油气井在井场入口处应有挂牌提示,≥30mg/m3挂___牌。
A. 红
B. 黄
C. 绿
D. 蓝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固定式H2S监测仪___校验一次。
A. 每天
B. 1周
C. 6个月
D. 1年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含硫化氢井,测井队配备___台便携式H2S监测仪、( )套正压式呼吸器。
A. 2、2
B. 2、3
C. 6、5
D. 5、6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含硫化氢井场,井场距井口___m以内的电器设备、电动工具、接线应符合防爆要求,所用电缆一般不得有中间接头,如确需接头连接时,应使用防爆接头。
A. 50
B. 30
C. 20
D. 10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在钻开油气水层后,下套管前应换装___,并试压合格。
A. 全封闸板芯子
B. 剪切闸板芯子
C. 套管闸板芯子
D. 变径闸板芯子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检修设备时,___严禁空井或钻具静止在裸眼井段进行检修。下钻到底应先循环排除后效,再进行其它钻井作业。
A. 钻头应起到或下到套管鞋处
B. 空井
C. 钻具静止在裸眼井段
D. 没有规定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钻开油气层前,现场地质人员提前___天以上、以书面形式向钻井队提出钻开油气层的地质预告。
A. 四
B. 六
C. 七
D. 十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油气井井口距民宅应≥___m。
A. 50
B. 60
C. 75
D. 100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远程控制台一般摆放在面对钻台的左侧、放喷管线的后方,距井口___m以远,与放喷管线有2m以上的距离。
A. 10
B. 15
C. 20
D. 25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地破压力试验最高当量密度为本井段设计所用最高钻井液密度附加___g/cm3,地破压力试验控制当量密度一般不超过2.30g/cm3。
A. 0.05
B. 0.1
C. 0.15
D. 0.2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在开发井实施欠平衡钻井时,现场至少储备___倍以上井筒容积、密度高于设计地层压力当量泥浆密度( )g/cm3以上的泥浆。
A. 1.0 ~1.5、0.2
B. 1.0 ~2.0、0.2
C. 1.0~2.0、0.3
D. 1.0~2.0、0.5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在探井实施欠平衡钻井时,现场至少储备___倍以上井筒容积、密度高于预计地层压力当量泥浆密度( )g/cm3以上的泥浆;现场应储备足够的加重材料和处理剂。
A. 1.0 ~1.5、0.2
B. 1.0 ~2.0、0.2
C. 1.0~2.0、0.3
D. 1.0~2.0、0.5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含硫化氢井,录井队配备()台便携式H2S监测仪、___套正压式呼吸器、5(固定探头)固定式H2S监测仪。
A. 2、2
B. 3、12
C. 5、12
D. 7、6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含硫油气井在井场入口处应有挂牌提示,≥15mg/m3且<30mg/m3(20ppm)挂___牌。
A. 红
B. 黄
C. 绿
D. 蓝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含硫油气井在井场入口处应有挂牌提示,H2S浓度<15mg/m3(10ppm)挂___牌。
A. 红
B. 黄
C. 绿
D. 蓝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H2S气体溢流后压井,优先采用___法将地层流体压回地层,再节流循环加重。
A. 司钻
B. 工程师
C. 压回
D. 等待加重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含H2S地区井的营房摆放应距井口___m以远,避开低洼处,并处于季节风的上风或侧风方向。
A. 200
B. 300
C. 500
D. 600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探井和含H2S地区井,钻井队配备不少于___套正压式呼吸器。
A. 8
B. 10
C. 12
D. 15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探井和含H2S地区井,钻井队配备___台及以上的便携式H2S监测仪(其中至少有一台量程达到1500mg/m3(1000ppm)。
A. 3
B. 5
C. 6
D. 9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不含H2S的井,井队生活营房距离井口的距离应大于___m。
A. 20
B. 30
C. 50
D. 100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测井时发生溢流,日费井由钻井监督、总包井由___根据溢流性质、大小决定何时剪断电缆、抢下钻具深度和何时关井,钻井队和测井队应全力配合。
A. 测井队长
B. 录井队长
C. 钻井队平台经理
D. 司钻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钻杆传输测井发生溢流,应立即停止测井,条件允许的可尽快起出井内电缆;条件不允许的,立即将电缆卡在钻杆上,在卡点以上___cm左右剪断电缆,下放钻具实施关井。
A. 20
B. 30
C. 50
D. 70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钻头在油气层中和油气层顶部以上300m井段内起钻速度不得超过___m/s。
A. 0.20
B. 0.30
C. 0.50
D. 0.70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短程起下钻要求,起到安全井段,直井至少起___柱,水平井(大斜度井)起到直井段,然后停泵,静止观察。
A. 5~10
B. 10~12
C. 10~15
D. 10~20
【单选题】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套管柱试压要求,直径大于Φ244.5mm (9 5/8″)的套管柱试压值为___MPa,稳压30min,压降小于或等于0.5MPa为合格。
A. 5
B. 10
C. 25
D.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