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二级保密资格单位涉密人员 200 人(含)以上的,应当设置专门负责保密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专职保密工作人员是指制作、传递和管理国家秘密载体的人员。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一级保密资格单位涉密人员 1000 人(含)以上的,保密工作机构专职工作人员配备不得少于 3 人。
A. 对
B. 错
【判断题】
二级保密资格单位涉密人员 1000 人(含)以上的,保密工作机构专职人员配备不得少于 4 人。
A. 对
B. 错
【判断题】
管理多个法人单位的,其保密工作机构人员配备按照所管理单位涉密人员总数计算。
A. 对
B. 错
【判断题】
某公司申请一级保密资格,涉密人员 1205 人,已按照规定配备 4 名专职保密工作人员。保密处要求将其中一人调配为保密技术管理人员 , 但单位主要领导认为保密工作技术含量低,可以不配保密技术管理人员。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专职保密工作人员 2 人(含)以上的,应当配备 1名保密技术管理人员。
A. 对
B. 错
【判断题】
基本制度是指单位依据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制定的日常保密管理总的工作规范。
A. 对
B. 错
【判断题】
单位各职能部门应当将保密管理要求融入业务工作制度中,并组织落实。
A. 对
B. 错
【判断题】
重大涉密工程或者项目应当制定专项保密制度。
A. 对
B. 错
【判断题】
某公司具有一级保密资格,已根据工作需要制定保密工作基本制度,公司领导认为内设机构没有必要再制定业务制度和专项制度,这样既便于管理,又节省人力、物力。
A. 对
B. 错
【判断题】
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对定密工作负主要责任。
A. 对
B. 错
【判断题】
单位主管业务领导、业务部门负有定密工作的主要责任,保密工作机构负有定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的职责。
A. 对
B. 错
【判断题】
界定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涉密等级的依据是“以项定岗,以岗定人”,即依据任务或者合同项目原始密级和有关保密范围确定岗位及人员的涉密等级。
A. 对
B. 错
【判断题】
承担机要、档案、密码通信等涉密业务管理的工作人员,不属于专职保密工作人员。
A. 对
B. 错
【判断题】
国家秘密事项在军工科研生产任务期内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及时解密。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一个人在涉密工作岗位上干得年限越长,知道的国家秘密就越多,因此,应当根据个人在涉密岗位的工作年限确定涉密等级。
A. 对
B. 错
【判断题】
工作中只要接触绝密级事项的人员,应当被确定为核心涉密人员。
A. 对
B. 错
【判断题】
工作中经常处理、产生、知悉和掌握绝密级事项的人员,应当被确定为核心涉密人员。
A. 对
B. 错
【判断题】
单位聘用涉密人员,不必与其签订保密承诺书,只需在聘用合同上明确保密要求就行。
A. 对
B. 错
【判断题】
单位聘用涉密人员要坚持先审后用的原则,应当进行保密培训并签订保密承诺书。
A. 对
B. 错
【判断题】
对涉密人员的保密管理不只是对涉密人员上岗前的保密审查和培训,还应包括在岗、离岗保密管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单位应当每年对涉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应当及时调离涉密岗位。
A. 对
B. 错
【判断题】
涉密人员严重违反保密制度的,应当及时调离涉密岗位。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取得三级保密资格的单位,每年对涉密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培训应当每人不少于 15 学时。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取得一级保密资格的单位,每年对涉密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培训应当每人不少于 15 学时。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取得二级保密资格的单位,每年对涉密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培训应当每人不少于 15 学时。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取得三级保密资格的单位,每年对涉密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培训应当为每人不少于 8 学时。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为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取得保密资格单位的涉密人员不允许因私出国(境)。
A. 对
B. 错
【判断题】
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应当按照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A. 对
B. 错
【判断题】
朱某是某单位的核心涉密人员,2006 年 8 月 20 日从单位退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2009 年 8 月 20 日之前朱某不能到拟聘用他的外资企业做顾问。
A. 对
B. 错
【判断题】
孙某是某单位的一般涉密人员,2007 年 3 月 10 日从单位辞职后,2008 年 3 月 10 日之前,他不能到境外机构工作。
A. 对
B. 错
【判断题】
涉密人员脱离单位,都应当与原单位签订保密承诺书。
A. 对
B. 错
【判断题】
凡是国家秘密载体,包括已经定稿或者未定稿的文件和电子文档,都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A. 对
B. 错
【判断题】
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国家秘密载体(含纸介质、磁介质和光盘等各类物品)及其过程文件、资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
A. 对
B. 错
【判断题】
应当根据工作需要,控制国家秘密载体的接触范围。
A. 对
B. 错
【判断题】
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存放在密码文件柜中。
A. 对
B. 错
【判断题】
涉密人员调入其他部门工作,涉密等级和岗位职责发生变化,其使用过的涉密计算机也必须一并带入新部门。
A. 对
B. 错
【判断题】
涉及国家秘密但未定稿的过程文件,可以不按国家秘密载体管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某涉密课题组负责人外出开会需携带一份涉密文件,他找单位保密员借出文件并复印登记后携带外出。
A. 对
B. 错
【判断题】
某涉密人员认为由其使用和管理的移动存储介质中存储大量秘密级信息和一份机密级信息,该介质应当定为秘密级载体。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多选题】
关于违法发放贷款罪,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本罪既有单位犯罪,也有自然人犯罪
B. 本罪中的直接经济损失既包括因违法发放贷款导致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减少的利息收入,也包括无法收回的贷款本金等损失
C.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D.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从重处罚
【多选题】
( )的工作人员与骗购外汇或者逃汇的行为人通谋,为其提供购买外汇的有关凭证或者其他便利的,或者明知是伪造、变造的凭证和单据而售汇、付汇的,依照逃汇罪从重处罚。
A. 海关
B. 外汇管理部门
C. 税务部门
D. 金融机构
【多选题】
关于逃税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纳税人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的,即使补缴了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也应追究刑事责任
B. 纳税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了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公安机关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C. 纳税人在公安机关立案后再补缴税款的,不影响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D. 纳税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了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但拒不接受行政处罚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多选题】
银行工作人员甲应好友乙的要求将乙贩毒而获取的非法收益全部存入自己工作的储蓄所。为表示感谢,乙送甲1万元假币,甲趁工作之机,分批次地将该批假币调换为真币,以供自己挥霍。甲的行为构成( )。
A. 金融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B. 洗钱罪
C. 使用假币罪
D. 贩卖毒品罪
【多选题】
下列情形中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的有( )。
A. 商店经理丙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而向他人销售,造成顾客严重食物中毒事故
B. 个体医生甲擅自销售假药牟利
C. 乙以残次、废旧汽车零部件非法拼装汽车,冒充正品,还未销售时即被查获,货值总额达500万元
D. 丁企业生产的药品销路不好,因长期积压导致药品变质不能继续使用,但该企业仍将其销售,销售额达150万元,但经鉴定,不足以危害人体健康
【多选题】
下列犯罪中,可以由单位构成的有( )。
A. 信用卡诈骗罪
B. 集资诈骗罪
C. 保险诈骗罪
D. 贷款诈骗罪
【多选题】
关于贷款诈骗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丁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骗取数额较大的银行贷款后携款潜逃,构成贷款诈骗罪
B. 甲为做生意以欺骗手段骗取银行贷款,但生意失败,贷款无法偿还,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构成贷款诈骗罪
C. 乙以牟利为目的套取银行信贷资金,转贷给某企业,从中赚取巨额利益,构成贷款诈骗罪
D. 丙公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虚假的项目骗取银行贷款,构成贷款诈骗罪
【多选题】
不考虑数额,以下向银行获取贷款的情形成立贷款诈骗罪的是( )。
A. 使用虚假证明文件的
B. 编造虚假引资项目的
C. 使用虚假经济合同的
D. 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多选题】
关于票据诈骗罪,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乙有限公司明知是无效的汇票而使用,骗取财物5万元的,构成票据诈骗罪
B. 甲明知是伪造的支票而使用,骗取财物2万元的,构成票据诈骗罪
C. 丙捡拾他人丢失的汇票而使用,数额较大的,构成票据诈骗罪
D. A公司与B公司签订购销合同,A公司向B公司购买价值80万元的货物,约定货到付款。后B公司将货物送至A公司后到银行提示付款时因空头被退票。A公司构成票据诈骗罪
【多选题】
不考虑数额,下列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是( )。
A. 孙某拾得刘某的信用卡并以刘某的名义使用
B. 赵某在使用信用卡时明知钱已不多仍透支使用
C. 张某使用已经作废的信用卡购物
D. 李某借用杨某的信用卡买房
【多选题】
下列行为属于信用卡诈骗罪中"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有( )。
A. 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B. 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C. 盗窃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D. 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多选题】
恶意透支的主观认定,强调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下列选项符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情形是( )。
A. 丁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
B. 乙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
C. 甲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
D. 丙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构成保险诈骗罪的是( )。
A. 丁故意杀害被保险人,造成被保险人死亡,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
B. 丙将借给他人使用的汽车偷开走,制造车辆被盗假象,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
C. 投保人乙对发生的车辆交通事故夸大损失程度,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
D. 投保人甲明知被保险人患有不能投保的疾病,故意隐瞒该事实,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
【多选题】
下列行为中,构成逃税罪的有( )。
A. 乙因经营亏损而欠交税款数额较大
B. 税务人员丁与纳税人勾结,协助纳税人偷逃税款数额较大,丁的协助行为
C. 丙涂改账目,少交税款数额较大
D. 甲公司因业务不熟、账目不清,欠交税款数额较大
【多选题】
洗钱罪的行为方式主要有( )。
A. 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
B. 提供资金账户的
C. 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D. 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
【多选题】
魏某受恐怖活动组织的指派潜入我国进行恐怖活动,先后杀害3人,绑架1人。关于魏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构成参加恐怖组织罪
B. 构成故意杀人罪
C. 对魏某实行数罪并罚
D. 构成绑架罪
【多选题】
下列行为,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
A. 走私毒品
B. 吸食毒品
C. 制造毒品
D. 持有毒品
【多选题】
下列行为中构成盗窃罪的有( )。
A. 王某在商场盗窃他人信用卡之后,随即用该卡在商场购买了价值6000元的手表
B. 郑某潜入他人家中,将50克海洛因拿走
C. 张某在商店购买首饰的时候,趁售货员不注意,将自己准备好的假首饰与从售货员那里拿来的价值8000元的真首饰调换,并谎称带的钱不够,将假首饰退给售货员
D. 李某在商场试衣间试穿大衣是否合适的时候,趁售货员与别的顾客聊天的机会,将价值6000元的大衣穿走
【多选题】
下列属于过失犯罪的有( )。
A. 重大责任事故罪
B. 危险物品肇事罪
C. 决水罪
D. 交通肇事罪
【多选题】
下列情形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有( )。
A. 公共场所私设电网致人死亡
B. 在人群密集处故意驾车撞人致使多人伤亡
C. 在公共场所向人群开枪
D. 制造输入坏血、病毒血致使多名患者染上恶性传染病
【多选题】
关于过失爆炸罪与爆炸罪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者在犯罪形态上都存在既遂、未遂
B. 二者都要求行为人责任年龄年满16周岁
C. 过失爆炸罪是过失犯罪,爆炸罪是故意犯罪
D. 二者须造成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犯罪
【多选题】
某地野猪猖獗,对庄稼危害严重,本地村民甲为防止自己的庄稼被野猪糟蹋,遂在庄稼地周围架设裸线电网。为防止无辜人员触电,甲在裸线通过的地方设置了警告牌,并告知通电时间为晚7点至早6点,村民乙上山采药,于凌晨5点30分触电身亡。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B. 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C.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 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多选题】
下列行为构成帮助恐怖活动罪的是( )。
A. 恐怖活动组织准备劫持飞机,孙某派车为其运送人员
B. 恐怖分子预谋实施爆炸,张某为其提供制造炸药的材料
C. 恐怖活动组织组织培训,王某为其提供培训场地
D. 李某为恐怖活动组织筹集经费
【多选题】
关于恐怖活动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在集会上号召实施"圣战",制造针对政府的恐怖袭击,构成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
B. 甲通过网络发布信息宣传极端主义,构成宣扬极端主义罪
C. 丙搜集了大量宣传极端主义的书籍和音视频资料并放在家中,情节严重,丙不构成犯罪
D. 丁明知他人实施恐怖活动犯罪,司法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丁拒绝提供,后该恐怖活动造成10人死亡,丁构成拒绝提供恐怖主义犯罪证据罪
【多选题】
下列不属于犯罪预备情形的是( )。
A. 为实施恐怖活动与境外恐怖活动组织或者人员联络的
B. 为实施恐怖活动准备凶器、危险物品或者其他工具的
C. 组织恐怖活动培训或者积极参加恐怖活动培训的
D. 为实施恐怖活动进行策划或者其他准备的
【多选题】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实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而为其提供( )的,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共犯论处。
A. 制假生产技术
B. 发票、证明、许可证件
C. 运输、仓储、保管、邮寄等便利条件
D. 生产、经营场所
【多选题】
下列行为中,应当数罪并罚的是( )。
A. 犯走私文物罪,又以暴力方法抗拒走私的
B. 犯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又实施杀人的
C. 犯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又杀害被组织人及检查人员的
D. 犯保险诈骗罪,又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的
【多选题】
以下关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的,即可构成犯罪
B. 《刑法》中所称假药,是指依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C. 生产、销售假药,足以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罪
D. 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食品原料的食品的,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多选题】
依法被指定制造枪支的神通枪支制造厂,以非法销售为目的,实施的下列行为中构成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是( )。
A. 制造重号的枪支
B. 制造无号的枪支
C. 超过限额制造、配售枪支
D. 制造假号的枪支
【多选题】
下列关于犯罪认定说法正确的是( )。
A.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须造成严重后果,才能构成犯罪
B. 非法携带枪支或者手榴弹,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的,涉嫌非法携带枪支、弹药危及公共安全罪
C. 非法携带的弹药、爆炸物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发生爆炸或者燃烧,危及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涉嫌非法携带弹药、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
D. 依法配置民用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须造成严重后果,才能构成犯罪
【多选题】
甲趁乙不注意,拿走其纸袋,内有人民币200元、"五四"式手枪1把。甲将手枪藏于家中。某日,甲持枪闯入丙家抢得人民币1万元。甲的行为( )。
A. 构成盗窃罪、非法持有枪支罪和抢劫罪
B. 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和抢劫罪
C. 应当数罪并罚
D. 构成抢劫罪和盗窃枪支罪
【多选题】
警察甲将公务用枪私自送乙玩耍,丙趁乙在人前炫耀枪支时,偷取枪支送交派出所,揭发乙持枪的犯罪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私自出借枪支,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B. 乙非法持有枪支,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C. 丙构成盗窃枪支罪
D. 丙揭发乙持枪的犯罪事实,属于立功
【多选题】
甲在工地干活时窃取雷管100支,春节回家时携带上述雷管在某长途车站准备搭乘长途汽车返乡,因形迹可疑遭到民警盘查,其主动交代了窃取雷管的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甲成立自首
B. 对甲应实行数罪并罚
C. 甲构成盗窃爆炸物罪和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
D. 对甲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多选题】
吴某(23周岁)酒后驾车行驶,在市区内闯红灯时将过街的妇女郑某撞倒,吴某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将郑某带至郊外遗弃,导致其死亡。吴某( )。
A. 构成交通肇事罪,致郑某死亡的行为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加重结果
B. 构成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应数罪并罚
C. 肇事后遗弃被害人导致死亡,应当按故意杀人罪论处
D. 对郑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
【多选题】
下列情形中不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是( )。
A. 医生钱某在抢救病人过程中,因严重失误致患者死亡
B. 孙某将鼠药放在家中桌子上,导致其子误服死亡
C. 李某生产、销售假药,致患者多人死亡
D. 赵某未取得驾驶证驾车闯红灯,交通肇事致一死两伤
【多选题】
下列关于危险驾驶罪说法错误的是( )。
A. 李某驾驶校车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构成危险驾驶罪
B. 王某醉酒后驾驶机动车,在途中被交警拦下,没有发生事故,不构成犯罪
C. 张某在道路上飙车,闯红灯时撞死2名行人,构成危险驾驶罪
D. 刘某驾车走非机动车道,撞死1名骑自行车的人后逃逸,构成危险驾驶罪
【多选题】
下列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的是( )。
A.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
B. 从事校车业务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
C. 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
D. 从事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
【多选题】
下列是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具体行为的是( )。
A. 乙与他人串通,以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相互进行证券交易,影响证券交易量
B. 丁在委托交易中利用时间差,进行强买强卖,故意引起交易价格波动
C. 丙擅自篡改证券行情记录,引起证券交易价格波动
D. 甲以自己为交易对象,自买自卖期货合约,影响期货交易价格
【多选题】
以下行为构成犯罪的是( )。
A. 乙积极参加恐怖活动培训
B. 丁为实施恐怖活动制造爆炸物
C. 丙为实施恐怖活动与境外某恐怖活动组织进行联络
D. 甲组织多人进行恐怖活动培训
【多选题】
下列行为构成刑讯逼供罪的有( )。
A. 在审讯中多次对犯罪嫌疑人诱供
B. 某侦查人员在办理一起职务犯罪案件中,为逼取口供采取冻、饿的方式摧残嫌疑人
C. 巡逻民警在治安巡逻时发现盗窃嫌疑人,对其棍棒相加逼取其口供
D. 为逼取口供殴打嫌疑人致其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