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____必须向商检机构申请进行包装容器的性能鉴定。
A. 为出口危险货物生产包装容器的企业
B. 生产出口危险货物的企业
C. 为出口货物生产包装容器的企业
D. 生产出口货物的企业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____必须向商检机构申请进行包装容器的使用鉴定。
A. 生产出口危险货物的企业
B. 为出口危险货物生产包装容器的企业
C. 为出口货物生产包装容器的企业
D. 生产出口货物的企业
【单选题】
商检机构根据便利对外贸易的需要,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对列入法检目录的出口商品进行____的质量监督管理和检验。
A. 出厂前
B. 出厂后
C. 报关前
D. 报关后
【单选题】
国家商检部门根据国家统一的____,对有关的进出口商品实施____。
A. 认证制度;认证管理
B. 认证制度;验证管理
C. 许可制度;验证管理
D. 许可制度;许可证管理
【单选题】
根据《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对法定检验的进出口商品,商检机构应当在____内检验完毕。
A. 不延误装运的期限
B. 国家商检部门统一规定的期限
C. 对外贸易合同约定的索赔期限
D. 商检机构根据货物确定的期限
【单选题】
____对商品检验复验结论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 收货人
B. 代理人
C. 当事人
D. 发货人
【单选题】
根据《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定,____不属于海关实施动植物检疫时行使的职权。
A. 依法登船、登车、登机实施检疫
B. 进入港口、机场、车站、邮局以及检疫物的存放、加工、养殖、种植场所实施检疫,并依照规定采样
C. 根据检疫需要,进入有关生产、仓库等场所,进行疫情监测、调查和检疫监督管理
D. 根据检疫需要,独自制定并公布禁止进境物的名录
【单选题】
____不属于国家禁止进境物。
A. 动植物病原体
B. 动物产品
C. 动物尸体
D. 土壤
【单选题】
根据《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定,因科研等特殊需要输入禁止入境物的,必须提供____签发的特许审批证明。
A. 农业农村部
B. 商务部
C.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D. 海关总署
【单选题】
国外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并可能传入中国时,____应当采取紧急预防措施,必要时可以下令禁止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进境或者封锁有关口岸。
A. 海关总署
B.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C. 国务院
D. 农业农村部
【单选题】
通过贸易、科技合作、交换、赠送、援助等方式输入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应当在合同或者协议中订明____。
A. 中国法定的检疫要求
B. 国外的检疫要求
C. 国际通行的检疫要求
D. 双方约定的要求
【单选题】
输入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应当在____实施检疫。
A. 进境口岸
B. 目的地口岸
C. 收货人所在地口岸
D. 销售地口岸
【单选题】
对输入动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经检疫不合格的,____。
A. 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禁止入境
B. 由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签发《检疫处理通知单》,通知货主或者其代理人作除害、退回或者销毁处理
C. 由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直接作除害、退回或者销毁处理
D. 由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签发《检疫处理通知单》,对输入动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在指定地点隔离观察
【单选题】
携带、邮寄出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____。
A. 按携带、邮寄进境检疫要求实施检疫
B. 不得携带、邮寄出境
C. 一律不实施检疫
D. 物主有检疫要求的,由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实施检疫
【单选题】
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____。
A. 可更换包装后销售
B. 可降价销售
C. 不能销售
D. 经检验重新销售
【单选题】
下列关于食品安全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
A.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只需在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范围内即可
B. 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C. 食品中不含有任何人工合成物质
D. 超过保质期,但外观、口感正常,可以销售
【单选题】
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应当向____提交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材料获准许可。
A.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B.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C. 海关总署
D. 农业农村部
【单选题】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产品没有明确保质期的,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____。
A. 6个月
B. 1年
C. 2年
D. 3年
【单选题】
食品经营者在采购食品时,除需要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外,还应查验____或者其他合格证明。
A. 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
B. 健康证明
C. 食品从业人员培训证明
D. 法人授权委托书
【单选题】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检验实行____与检验人负责制。
A. 食品生产企业
B. 食品销售企业
C.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D. 食品检验机构
【单选题】
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 ____。
A. 出口国食品安全标准
B.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C. 国际食品安全标准
D. 合同约定的食品安全标准
【单选题】
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由境外出口商、境外生产企业或者其委托的进口商向____提交所执行的相关国家(地区)标准或者国际标准审查是否暂予适用。
A.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B.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C. 海关总署
D. 农业农村部
【单选题】
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进口商应当建立境外出口商、境外生产企业____制度。
A. 审核
B. 备案
C. 注册
D. 认可
【单选题】
未遵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出口食品,尚不构成犯罪的,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10000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的____罚款。
A. 3倍以下
B. 3倍以上10倍以下
C. 5倍以上10倍以下
D. 10倍以上20倍以下
【单选题】
____对国内市场上销售的进口食品实施监督管理。
A. 卫生行政部门
B. 农业行政部门
C.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 海关
【单选题】
国家对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实施____管理。
A. 注册
B. 备案
C. 认证
D. 认可
【单选题】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保证其出口食品符合____要求。
A. 国内行业标准
B. 国际通行标准
C. 进口国(地区)的标准
D. 国外行业标准
【单选题】
进口商在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其依照《食品安全法》规定召回进口的食品后,仍拒不召回,尚不构成犯罪的,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10000元以上的,处货值金额____的罚款。
A. 3倍以下
B. 3倍以上10倍以下
C. 5倍以上10倍以下
D. 10倍以上20倍以下
【单选题】
有关主管部门责令进口商召回进口食品,进口商拒不召回的,可由____对其进行处罚。
A.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 海关
C. 公安部门
D.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单选题】
因出具虚假检验报告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受到开除处分的食品检验机构人员,____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
A. 3年内
B. 5年内
C. 10年内
D. 终身
【单选题】
某明星在虚假广告中为某食品产品代言,由此对消费者造成的损失,该明星____。
A. 不承担责任
B. 应承担主要责任
C. 应承担公平责任
D. 应承担连带责任
【单选题】
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或者损失____的赔偿金。
A. 3倍
B. 4倍
C. 5倍
D. 6倍
【单选题】
根据《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海关对检验的进出口商品抽取样品,对验余的样品的正确处理方式是____。
A. 销毁
B. 对逾期不领回的,代为货主保存
C. 通知有关单位在规定的期限领回
D. 扣押
【单选题】
根据《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进出境的样品、____、暂时进出境的货物以及其他非贸易性物品,免予检验。
A. 礼品
B. 旧机电
C. 固体废物
D. 成套设备
【单选题】
根据《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海关对进出口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对实施许可制度和国家规定必须经过认证的进出口商品实行____管理。
A. 验证
B. 注册
C. 分类
D. 备案
【单选题】
根据《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非法定检验的进口商品的收货人,发现进口商品质量不合格或者残损、短缺,申请出证的,海关或者其他检验机构应当____。
A. 及时按照收货人的要求出证
B. 不予出证
C. 在检验后及时出证
D. 在调查后及时出证
【单选题】
出口商品应当在商品的____检验。
A. 生产地
B. 目的地
C. 卸货口岸
D. 抵运地口岸
【单选题】
除紧急情况外,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目录应当至少在实施之日____前公布。
A. 5日
B. 10日
C. 15日
D. 30日
【单选题】
除紧急情况外,进出口商品检验依照或者参照的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检验方法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应当至少在实施之日____前公布。
A. 1个月
B. 3个月
C. 6个月
D. 12个月
【单选题】
根据《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对海关作出的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____内提出申请复验。
A. 5日
B. 10日
C. 15日
D. 30日
【单选题】
根据《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对海关作出的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复验,受理海关自收到复验申请之日起最多可以在____内作出复验结论。
A. 15日
B. 30日
C. 60日
D. 90日
推荐试题
【填空题】
39.技术交底的第一责任人为___,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交底,坚持复核制度。
【填空题】
40.技术交底书应交到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长和现场作业班组所有___。
【填空题】
41.集团公司、子分公司相关部门在施工生产日常检查时对技术资料的___性、及时性、规范性进行检查和指导。
【填空题】
42.项目开工前,项目部及时了解掌握检验批的划分和资料编制要求,将___提报相关单位批准。
【填空题】
43.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工程特点进行___评估,对本项目的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进行界定。
【填空题】
44.工程技术部门要在设计文件审核后,依据工程项目主要工程数量按时提报物资材料___,建立物资材料总控制台帐。
【填空题】
45.项目经理部试验检测部门在原材料进场后,向物资设备部门及时索要物资材料的合格证和___并按规定进行留存。
【填空题】
46.竣工文件应在工程完工后按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给___、所在地档案馆、公司存档。
【填空题】
47.竣工文件一般由___及汇编成册的竣工文件两部分组成。
【填空题】
48.工程总结分为综合工程总结和___总结两大类,工程总结也是竣工文件的重要内容之一。
【填空题】
49.项目经理部对施工方案进行修订后,需报___审批后方可继续实施。
【填空题】
50.试验检测实行___三级管理制,每个管理层均设试验室主任,负责试验管理工作。
【填空题】
51.集团公司技术中心___和子分公司试验管理部门参与项目管理策划,对___提出整体规划要求并监督落实。
【填空题】
52.“试验规划”实行集团公司技术中心___、子分公司试验管理职能部门和项目工地试验室三级管理制度。
【填空题】
53.直___管经理部中心试验室由___管经理部)负责建设,试验人员应隶属于___管经理部)统一管理。
【填空题】
54.集团公司对试验检测人员实行___,对严重失信人员予以重新培训后上岗或调离试验岗位的处罚。
【填空题】
55.申请集团公司技术中心___CMA资质的授权试验室,其授权负责人应取得___。申请集团公司技术中心___公路综合乙级资质的授权试验室,其授权负责人应持有___并在母体试验室注册。
【填空题】
56.项目开工前,C50及以上混凝土___配合比、隧道二衬和仰拱混凝土配合比应报送___)复核批准后方可使用。
【填空题】
57.施工过程中的检验试验、工序施工质量验收等应严格执行___。
【填空题】
58.工程材料和路基填料质量复验实行___。
【填空题】
59.试验检测人员应及时、准确的根据___委托开展相关检测工作。
【填空题】
60.未设立实体试验室项目部或公司试验检测资质不能满足需要时,可以委托___进行试验检测。
【填空题】
61.工地试验室应按照《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集团公司搅拌站试验管理办法》对___进行管理。
【填空题】
62.根据工程部下达的混凝土浇筑令,工地试验室应及时测定___开具___并下达至混凝土搅拌站。
【填空题】
63.隧道质量检测实行___三级检测管理制度。
【填空题】
64.子分公司及工地试验室应及时填写___和资料,每季度、半年、年度总结报告按时逐级上报。
【填空题】
65.工地试验室应建立___三级复核制。
【填空题】
66.工地试验室应建立___,对试验检测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填空题】
67.工地试验室应按所申请___要求配齐相关仪器设备。
【填空题】
68.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人员配备应满足工程需要且具备___。
【填空题】
69.对于商品混凝土,工地试验室应提出商品混凝土___。
【填空题】
70.施工准备阶段,项目部组织做好___、施工组织设计、责任预算分劈等相关资料的交底工作。
【填空题】
71.项目部根据工程项目特点、施工内容、进度计划、劳务分包计划、经济核算要求,把工程项目划分为若干个___,作为项目物资部门实施分工号物资限额供应、发料及核算的依据。
【填空题】
72.市场调查前由物资、试验、技术、现场物资供应服务机构等相关人员组成调查小组,制订调查计划,集中时间进行市场调查,完成调查后编制___。
【填空题】
73.调查结束后,调查组织单位组织相关人员根据物资市场调查结果组织编制项目___,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主要物资需求情况、物资供应管理机构设置建议、各类物资采购组织及采购方式等。
【填空题】
74.集团公司、子分公司根据管理权限,组织开展项目物资管理策划,策划结果纳入___。
【填空题】
75.项目需求计划由项目___编制,经总工程师审核后交物资部门组织采购供应。
【填空题】
76.不在本单位及上级单位合格供应商名录内的,按照___的原则,由项目部对供应商组织评审小组进行准入评价,报所属子分公司物资部门批准后纳入本单位合格供应商名录管理。
【填空题】
77.项目部物资部门负责组织与本项目有业务往来供应商的日常评价,发生不良行为的及时___,并将供应商不良行为信息报上级单位备案。
【填空题】
78.供应商年度评价由___、___按照供应商管理相关规定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