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___
A. 政治开明
B. 军事科技发展
C. 军队人才培养
D. 经济发展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中的国防条款在国防法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___
A. 宪法
B. 国防法规
C. 兵役法
D. 国防教育法
【单选题】
我国奉行 的国防政策。___
A. 扩张性
B. 防御性
C. 自卫性
D. 中立性
【单选题】
《国防法》是哪年开始颁布实施的?___
A. 1996
B. 1997
C. 1998
D. 1999
【单选题】
国防教育的对象是___。
A. 学生
B. 高校学生
C. 全体公民
D. 符合征兵条件的人
【单选题】
国防所维护的国家利益主要是___
A. 政治利益
B. 经济利益
C. 外交利益
D. 安全利益
【单选题】
民兵干部一年内训练时间为___
A. 15天
B. 20天
C. 25天
D. 30天
【单选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设有___个大军区
A. 5
B. 6
C. 7
【单选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于___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单选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和___组成。
A.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B. 民兵
C. 第二炮兵
【单选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规定,凡年满___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除征集服现役者外,编入民兵组织服预备役
A. 18岁至25岁
B. 18岁至35岁
C. 18岁至20岁
【单选题】
每年九月的___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A. 第一
B. 第二
C. 第三
【单选题】
第二炮兵组建于___年7月1日。
A. 1949
B. 1964
C. 1966
D. 1968
【单选题】
“第二炮兵”的名字是由___亲自给它命名的。
A. 毛泽东
B. 朱德
C. 周恩来
D. 林彪
【单选题】
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___
A. 祖国的统一,海洋权益争端
B. 祖国的统一,边界争端
C. 祖国的统一,海洋权益争端,边界争端,影响边疆地区的安全的其它原因
【单选题】
我国军用高技术发展始于20世纪___年代中期
A. 70
B. 60
C. 50
【单选题】
由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内容的国防法律规范组成的有机整体是指___
A. 国防规章
B. 国防法律
C. 国防法规
D. 国防法规体系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是___
A.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
B. 预备役部队
C.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D. 公务员
【单选题】
就其动员内容来讲,下列不属于国防动员的是___
A. 人民武装力量动员
B. 人民防空动员
C. 国库储备金动用
D. 国防交通动员
【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学生军训的意义的是___
A. 履行兵役义务
B. 准备战争
C.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D. 提高学生素质
【单选题】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是___
A. 单极格局;
B. 多极格局;
C. 两极格局;
D. 一超多强格局
【单选题】
我们国家的海洋国土面积是___
A. 960万平方千米;
B. 300万平方千米;
C. 1260万平方千米;
D. 43万平方千米
【单选题】
与我们国家陆地上相接壤的国家有___
A. 13个;
B. 14个;
C. 15个;
D. 16个
【单选题】
军事战略主要通过对___的建设和运用来达成既定的政治目的
A. 战略方针
B. 军事力量
C. 战略手段
D. 战略环境
【单选题】
战略思想是对待军事斗争特别是___的根本立场和态度
A. 战略方针
B. 战争问题
C. 战略环境
D. 军事力量
【单选题】
对战略环境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有___
A. 国家的地理环境
B. 政治环境
C. 国家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和综合国力状况
【单选题】
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___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A. 政治安全
B. 政治环境
C. 战争全局
D. 战略部署
【单选题】
军事战略的决定因素主要有战略思想、战略环境和___
A. 战略目的;
B. 战略方阵;
C. 战略手段;
D. 军事力量
【单选题】
从国际战略环境的角度看,是什么战争严重损害了现行国际秩序。___
A. 阿富汉战争
B. 伊拉克战争
C. 911事件
D. 两伊战争
【单选题】
2002年9月,美国正式推出了“___”的战略,放弃了以往只有美国受到直接威胁时才使用武力的原则。
A. 遏制战略
B. 大规模报复战略
C. 先发制人
D. 新灵活反应战略
【单选题】
以下哪一种是资本主义初期时候的国际战略格局?___
A. 两极格局
B. 单极格局
C. 多极格局
D. 多元交叉格局
【单选题】
三圈战略格局是指在欧洲以___为中心的政治、军事、经济圈。
A. 德法
B. 德英
C. 英法
D. 德意
【单选题】
目前国际战略格局主要呈现的态势和结构应该是___
A. 两极
B. 一超多强
C. 多极格局
D. 多元交叉格局
【单选题】
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世界主要军事力量对比的总体态势是___
A. 一超多强
B. 三环格局
C. 五边格局
D. 多极格局
【单选题】
我国的陆地边界长度是___
A. 2.2万千米
B. 1.8万千米
C. 3万千米
D. 4万千米
【单选题】
我国拥有多少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___
A. 300万
B. 200万
C. 400万
D. 500万
【单选题】
目前我国地缘方向上的表现为___的不同态势。
A. 北稳、南和、东紧、西动
B. 北和、南稳、东紧、西动
C. 北稳、南和、东动、西紧
D. 北和、南稳、东动、西紧
【单选题】
我国新的国家安全观是___
A. 互信、互利、平等、合作
B. 互重、平等、合作
C. 对外防御体制
D. 构建和谐社会和世界
【单选题】
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的第一轮会谈在什么时候。___
A. 2004年
B. 2003年
C. 2002年
D. 2005年
【单选题】
鲜核问题六方会谈的六方指哪几个国家?___
A. 朝鲜、美国、中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
B. 朝鲜、美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和日本
C. 韩国、美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和日本
D. 韩国、美国、中国、欧孟、俄罗斯和日本
【单选题】
我国领土总面积应该是___平方公里。
A. 960万
B. 300万
C. 1260万
D. 660万
推荐试题
【多选题】
根据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将法律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实体法的有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E.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多选题】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有___。
A. 拘留
B. 有期徒刑
C. 无期徒刑
D. 死刑
【多选题】
诉讼法是调整和规范国家司法机关和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的诉讼活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现行的诉讼法包括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多选题】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刑法制定和实施全过程的根本性准则,我国刑法规定的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___。
A. 回避原则
B. 罪刑法定原则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 罪刑相适应原则
【多选题】
下列行政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有___。
A. 税务机关对某企业偷税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行为
B. 公安消防部门检查某学校消防设施的行为
C.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某造假企业营执照的行为
D. 某县人民政府发布减免多项行政收费的通知的行为
E. 某市人民政府决定给与今年的市级劳动模范颁发奖章的行为
【多选题】
刑事诉讼的当事人包括___等。
A. 律师
B. 检察官
C. 被告人
D. 被害人
E. 犯罪嫌疑人
【多选题】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有___。
A. 罚款
B. 拘留
C. 无期徒刑
D. 有期徒刑
E. 死刑
【多选题】
按照我国宪法规定,___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A. 休息权
B. 获得物质帮助权
C. 劳动权
D. 受教育权
【多选题】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是___。
A. 工资、薪酬所得
B.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C. 稿酬所得
D. 救济款
【多选题】
李丽在商场购买了一台电冰箱,使用3个月后发生故障,在“三包”有效期内经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该商场应如何解决此问题?___
A. 可以要求李丽支付折旧费后调换同型号产品
B. 李丽要求调换时,应无条件调换同型号产品
C. 可以要求李丽支付折旧费后退货
D. 李丽要求退货时,应无条件退货
【多选题】
与中学相比,大学生活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___
A. 学习要求的变化
B. 生活环境的变化
C. 求知欲望的变化
D. 社会活动的变化
【多选题】
大学生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和提高___,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乃至认识社会和人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A. 独立生活能力
B. 自主学习能力
C. 社会交往能力
D. 是非判断能力
【多选题】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需要树立新的学习理念,这些理念包括___
A. 自主学习的理念
B. 全面学习的理念
C. 创新学习的理念
D. 终身学习的理念
【多选题】
创新学习是一种以___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A. 奇思异想
B. 瞬间顿悟
C. 求真务实
D. 封闭蛮干
【多选题】
一般来说,优良的学风应包含___
A. 勤奋
B. 严谨
C. 求实
D. 创新
【多选题】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一定要培养___的优良学风。
A. 求实
B. 一丝不苟
C. 勤奋
D. 敢为人先
【多选题】
当代大学生承担的历史使命是___
A.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多选题】
当今时代,___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A. 国际地位
B. 科技文化
C. 自然资源
D. 民主政治
【多选题】
2006年3月4日,___在一次谈话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坚持做到“八荣八耻”。
A. 胡锦涛
B. 江泽民
C. 温家宝
D. 李长春
【多选题】
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是___
A. 和平
B. 发展
C. 平等
D. 合作
【多选题】
成为___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A. 德
B. 智
C. 体
D. 美
【多选题】
大学的全面发展,就是___的全面提高
A. 职业素质
B. 思想道德素质
C. 健康素质
D. 科学文化素质
【多选题】
学习和实践___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要求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C. 科学发展观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多选题】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明确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___,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A. 价值取向
B. 道德规范
C. 理论指南
D. 行为准则
【多选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___为指导,帮助大学生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A. 社会主义荣辱观
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 科学发展观
D. 马克思主义
【多选题】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要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形成“___”的文明风尚。
A. 知荣辱
B. 讲正气
C. 树新风
D. 促和谐
【多选题】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这篇著名文章是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普通战士写的悼词,这个普通战士是___。
A. 雷锋
B. 张思德
C. 王杰
D. 白求恩
【多选题】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___。
A. 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B. 获取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人生价值
C. 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打下知识基础
D. 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多选题】
《礼记·中庸》认为,道德修养应“莫见乎陷,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种“慎独”的道德修养方法要求我们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要注重___。
A. 学习科学理论
B. 理论联系实际
C. 知与行相统一
D. 多思考深理解
【多选题】
___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 信念
B. 信仰
C. 志向
D. 理想
【多选题】
理想的基本特征是___。
A. 超前性
B. 实践性
C. 时代性
D. 多样性
【多选题】
俄国著名作家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这句名言告诉我们___。
A. 理想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B. 理想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C. 理想提升人生的精神境界
D. 理想只是人们的主观意志
【多选题】
___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A. 信仰
B. 信念
C. 理想
D. 毅力
【多选题】
信念具有以下哪些基本特征?___
A. 稳定性
B. 科学性
C. 坚定性
D. 现实可能性
【多选题】
下列属于科学信念的是___。
A.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B. 金钱万能,有钱就有一切
C. 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
D.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多选题】
从本质上讲,理想和信念都是人类在___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现象。
A. 思想发展
B. 社会实践
C. 科学研究
D. 哲学思维
【多选题】
在理想的内容体系中,___是其中的核心。
A. 职业理想
B. 社会理想
C. 生活理想
D. 道德理想
【多选题】
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这说明___。
A. 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B. 有了理想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已经成功
C. 把理想转变为现实需要观苦奋斗、勇于实践
D. 只要付诸行动,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都能成为现实
【多选题】
信念的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是___。
A. 信仰
B. 理想
C. 志向
D. 意志
【多选题】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___。
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