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没有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所理解得广泛和深刻。这一哲学观点在认识论上说明了: ___
A. 理性认识包含感性认识
B. 理性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 老年人的认识在一切方面都超过青年人的认识
D. 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一定能上升为理性认识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和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___
A. 可知论
B. 不可知论
C. 唯理论
D. 经验论
【单选题】
过分强调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和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___
A. 唯理论
B. 经验论
C. 唯物主义
D. 唯心主义
【单选题】
有些人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___
A. 类似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B.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 类似客观主义的错误
D.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单选题】
霍尔巴赫认为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都起源于感觉,各种理智机能都是感觉机能派生出来的。他说:“只有物质才能对我们的感官起作用,没有感官就不可能有任何东西被我们所认识”。“经验要求人们活动,理性要求人们思考”。“认真思考过的经验则把我们引向理性,而理性是不能欺骗我们的。……理性使我们认识事物的真正本性,推知我们期待它们发生的结果。”撇开他的机械主义的缺陷,就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而言,其观点是: ___
A. 唯物主义经验论
B.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C. 唯物主义唯理论
D. 唯心主义经验论
【单选题】
人们常常不是先掌握了全部的事实材料再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而是凭借少量的事实的启发,通过创造性联想,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幻想”,实现对这些复杂事物的本质、结构或规律的认识。这种观点是: ___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 唯心主义的观点
D. 唯心主义唯理论的观点
【单选题】
“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命题: ___
A. 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决定作用
B. 夸大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C. 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D. 低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单选题】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指: ___
A. 感觉——知觉——表象
B. 概念——判断——推理
C. 实践——认识——实践
D.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单选题】
“认识开始于感觉”,这是: ___
A. 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单选题】
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 ___
A. 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
B. 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
C. 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经过多次反复
D. 对该事物的理论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
【单选题】
概念、判断、推理是: ___
A.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 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单选题】
真理是: ___
A. 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
B.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C. 人们有用的观点或理论
D.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单选题】
关于真理,正确的说法是: ___
A. 真理即客观事物本身
B. 有用就是真理
C.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D.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种不同的真理
【单选题】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 ___
A. 一元性
B. 多元性
C. 实用性
D. 相对性
【单选题】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 ___
A. 真理不能继续发展
B. 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C. 真理的运用不受条件限制
D. 真理不需要检验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的本性是: ___
A. 主观的形式客观的内容
B. 客观的形式主观的内容
C. 主观同客观相符合
D. 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单选题】
“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___
A. 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B. 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 客观真理论
D. 形而上学真理论
【单选题】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___
A. 真理具有客观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
C. 真理具有相对性
D. 真理具有片面性
【单选题】
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___
A. 真理的内容没有确定性
B. 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固定的界限
C. 没有确定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D. 真理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的反映
【单选题】
牛顿力学是科学史上的重要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在指导人们的实践。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牛顿力学不能解释的新的科学事实,于是诞生了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这样的新的科学理论。这些科学发展事实说明了: ___
A. 科学真理具有相对性
B. 科学真理是绝对的
C.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D. 科学真理是人类永远无法认识的
【单选题】
“当一个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___
A. 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 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 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 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单选题】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___
A.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 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 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单选题】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 ___
A. 逻辑证明
B. 客观事物
C. 科学理论
D. 社会实践
【单选题】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___
A.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决定的
B. 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C. 实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决定的
D. 实践的有条件性和相对性决定的
【单选题】
逻辑证明是: ___
A. 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
B. 实践标准以外的又一个检验标准
C. 先于实践标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D. 优于实践标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单选题】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___
A. 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
B. 两种各自独立的真理
C. 真理的两个不同阶段
D. 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单选题】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这表明真理具有: ___
A. 相对性
B. 阶级性
C. 主观性
D. 绝对性
【单选题】
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___
A. 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
B.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C.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 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
【单选题】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式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哪一个原理一致: ___
A. 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B.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 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D. 从实践回到理性认识
【单选题】
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___
A.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B. 真理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
C.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D. 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单选题】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个标准: ___
A. 是绝对确定的
B. 是不确定的
C. 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D. 既是历史的又是逻辑的
【单选题】
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___
A. 任何实践都是有人的主观因素参与其中的活动
B. 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要受历史条件的限制
C. 任何实践都是客观物质活动
D. 有些认识任何实践都无法检验的
【单选题】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句话表明: ___
A.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单选题】
关于价值,正确的说法有: ___
A. 价值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
B. 价值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
C. 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意义关系
D. 价值是指是否值钱
【单选题】
药物对于健康人并没有直接的价值,而对于病人则具有直接的价值,这突出地说明了价值具有的: ___
A. 客观性
B. 主体性
C. 社会历史性
D. 多维性
【单选题】
马克思说过:“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这说明: ___
A. 人的认识能力和差别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B. 人的差别主要取决于后天的主观努力程度
C. 人的地位是由其出身决定的
D. 人与人之间不存在先天差异
【单选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___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 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单选题】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___
A. 生产方式
B. 地理条件
C. 先进的社会意识
D. 人口因素
【单选题】
生产方式指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 ___
A.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 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单选题】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___
A. 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得以实现
B. 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得以实现
C. 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得以实现
D. 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得以实现
【单选题】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 ___
A. 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 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 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D. 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某旅行社的导游员小张在带领旅游者游玩古镇讲解时,由于未尽到安全提示义务,导致旅游者小赵被门槛绊倒受伤,那么小赵___。
A. 只能要求旅行社承担违约责任
B. 只能要求旅行社承担侵权责任
C. 可以要求旅行社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
D. 可以要求小张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
【单选题】
当旅游目的地风险提示为四级时,旅行社应当___。45
A. 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B. 加强对旅游者的提示
C. 停止组团
D. 调整或者中止行程
【单选题】
某旅游团共有 20 名旅游者以同一事由向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投诉旅行社和导游,则该 20 名旅游者可以推选___代表进行投诉。
A. 1-3 名
B. 4-5 名
C. 5-10 名
D. 10 名以上
【单选题】
某旅行社安排车队司机在负责驾驶旅游大巴的同时,还承担导游服务,对于这种违法行为,由旅游主管部门对该旅行社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___罚款。
A. 1000 元以上 10000 元以下罚款
B. 2000 元以上 20000 元以下罚款
C. 3000 元以上 30000 元以下罚款
D. 5000 元以上 50000 元以下罚款
【单选题】
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由旅行社与保险公司协商确定责任赔偿限额,但每人人身伤亡责任限额不得低于___。
A. 10 万元
B. 15 万元
C. 20 万元
D. 30 万元
【单选题】
不可移动文物根据___,可以分为全国重点、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A. 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B. 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C. 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
D. 观赏、文化和历史价值
【单选题】
导游员小王在接待入境团队时,向外国旅游者索取小费,情节轻微,那么下列关于对小王的行政处罚正确的是___。
A. 责令小王退还小费
B. 对小王处 1 千元以上 3 万元以下罚款
C. 暂扣小王导游证
D. 吊销小王导游证
【单选题】
“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限最多为___。
A. 1 年
B. 2 年
C. 3 年
D. 5 年
【单选题】
国家旅游局、交通运输部联合要求旅游大巴在行车之前播放的宣传片名是___。
A. 《游客安全乘车须知》
B. 《游客安全出行须知》
C. 《游客安全乘车温馨提示》
D. 《游客安全出行温馨提示》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___。
A. 义勇军誓词歌
B. 义勇军进行曲
C. 黄河大合唱
D. 长江之歌
【单选题】
根据可能对旅游者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风险提示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___为特别严重级别。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单选题】
___级别风险提示可以不发布风险结束时间,待风险消失后自然结束。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和四级
D. 二级、三级和四级
【单选题】
旅行社与旅游者之间订立包价旅游合同,关于采用形式说法正确的是___。
A. 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B. 可以采用书面形式
C. 应当采用口头形式
D. 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单选题】
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有效期为___。
A. 1 年
B. 2 年
C. 3 年
D. 5 年
【单选题】
某旅行社在出发前 7 日向旅游者提出因团队人数未达到约定人数,需要解除合同,该团队是境内旅游团,那么旅行社应当支付旅游费用总额的___作为违约金。
A. 5%
B. 10%
C. 15%
D. 20%
【单选题】
根据可能对旅游者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风险提示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三级标示的颜色是___。
A. 红色
B. 黄色
C. 橙色
D. 蓝色
【单选题】
某旅行社在提供组团旅游服务时有欺诈旅游者的行为,那么该旅行社应当按照旅游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旅游者支付旅游服务费用的___。
A. 1 倍
B. 2 倍
C. 3 倍
D. 4 倍
【单选题】
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___批准公布。
A.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 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
C.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D. 国务院
【单选题】
对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组织科学评估后制定,并每___根据评估情况确定对名录进行调整。
A. 1 年
B. 2 年
C. 3 年
D. 5 年
【单选题】
普通护照可以由公安部出入境管理机构或者公安部委托的___签发。
A.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
B. 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
C. 县级或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
D. 省级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
【单选题】
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不能按期签发护照的,经护照签发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时间可以延长至___。
A. 7 日
B. 10 日
C. 20 日
D. 30 日
【单选题】
依据《民法总则》,___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人。
A. 8 周岁
B. 10 周岁
C. 16 周岁
D. 18 周岁
【单选题】
旅游经营者给予或者收受贿赂的,由___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A. 旅游主管部门
B.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 税务主管部门
D. 质量监督管理部门
【单选题】
由于履行辅助人的原因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旅游者___。
A. 只能要求组团社承担赔偿责任
B. 只能要求履行辅助人承担赔偿责任
C. 只能要求组团社、履行辅助人其中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D. 可以要求组团社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要求履行辅助人承担赔偿责任
【单选题】
旅行社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银行存入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的,应当设立独立账户,存期不得少于___。
A. 3 个月
B. 6 个月
C. 1 年
D. 2 年
【单选题】
导游员小张违反合同约定,中止对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那么旅行社应当负担旅游者在被中止旅游服务期间所订的同等级别的住宿等必要费用,并向旅游者支付旅游费用总额的___作为违约金?
A. 5%
B. 10%
C. 20%
D. 30%
【单选题】
导游员小张在带团过程中擅自决定在行程单上减少一处游览景点,该景点门票价格为 80 元,旅游费用总额 2000 元,那么旅行社应当向旅游者赔偿___。
A. 80 元
B. 100 元
C. 160 元
D. 200 元
【单选题】
小赵因临时接受出差任务,将与某旅行社签订的休闲农庄一日游旅游合同中自身的权利义务转让给其父亲老赵,旅行社未提出异议,则老赵在旅游行程中增加的费用由___承担。
A. 小赵
B. 老赵
C. 小赵或老赵
D. 小赵和老赵
【单选题】
甲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擅自将旅游者与乙旅行社的旅游者合并在一起拼团,并由乙旅行社组团,那么甲旅行社应当向旅游者支付旅游费用总额___的违约金。
A. 5%
B. 10%
C. 20%
D. 25%
【单选题】
导游员小张因旅游者没有购物消费,于是擅自中止导游活动,对此由旅游主管部门责对其责令改正,暂扣导游证___。
A. 1 个月
B. 3 个月
C. 1 个月至 3 个月
D. 3 个月至 6 个月
【单选题】
下列关于规范导游专座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 导游专座应当设置在旅游大巴驾驶员后第一排乘客座椅靠通道侧位置
B. 已设置折叠座椅的旅游大巴可以在合理范围内继续供导游使用
C. 导游应自觉系好安全带,不得站立讲解48
D. 旅游大巴在旅游服务过程中,应当配备印有“导游专座”字样的座套
【单选题】
某旅行社组团到马尔代夫旅游,但是最终未达到约定出团人数,此时可以解除旅游合同,但是至少应当提前___通知旅游者。
A. 7 天
B. 10 天
C. 15 天
D. 30 天
【单选题】
某旅行社组团到北欧旅游,但是在出发日前一天,发现整团签证时间有误,于是告知旅游者解除旅游合同,那么旅行社应当赔偿旅游者旅游费用总额的___违约金。
A. 5%
B. 10%
C. 15%
D. 20%
【单选题】
导游员小张在组织旅游者前往机场时,由于预留时间仓促,未能乘坐行程单上预先安排的航班,那么旅行社应当赔偿游客的直接经济损失,并支付___违约金。
A. 直接经济损失的 10%
B. 直接经济损失的 20%
C. 旅游费用总额的 10%
D. 旅游费用总额的 20%
【单选题】
旅行社提供旅游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旅游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最低为___。
A. 100 元
B. 200 元
C. 500 元
D. 1000 元
【单选题】
旅游者小赵不听导游员小张劝阻,在火车的车厢连接处吸烟,情节较轻,对此,由公安机关处警告或者处以罚款___。
A. 100 元
B. 200 元
C. 500 元
D. 1000 元
【单选题】
具有出境旅游经营资格的旅行社,每设立一个经营国内、入境与出境旅游业务的分公司,则应当向其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账户增存___。
A. 20 万元
B. 30 万元
C. 35 万元
D. 40 万元
【单选题】
歌舞娱乐场所应当将闭路电视监控录像资料留存___备查,不得删改或者挪作他用。
A. 10 日
B. 15 日
C. 30 日
D. 60 日
【单选题】
旅游者小赵在客机飞行过程中与小王发生争执,进而扭打在一起,扰乱了空中交通秩序,情节较重,那么由公安部门对小赵和小王处以___拘留。
A. 10 日以下
B. 15 日以下
C. 5 日以上 10 日以下
D. 10 日以上 15 日以下
【单选题】
导游员在带团过程中遇到旅游突发事件时,应当立即向旅行社相关人员报告,旅行社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___内向发生地县级旅游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A. 半小时
B. 1 小时
C. 1 个半小时
D. 2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