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79、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
(RB/T
214
—2017)
规定,
应由熟悉检验检测目的、
程序、
方法和结果评价的人员,
对检验检测人员包括辅助人员进行监督。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80、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
(RB/T
214
—2017)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培训程序,确定人员的
教育和培训目标,明确培训需求和实施人员培训。培训计划应与检验检
测机构当前和预期的任务相适应。
A. 对
B. 错
【判断题】
81、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
(RB/T
214
—2017)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处理投诉的程序。明确对投
诉的接收、确认、调查和处理职责,跟踪和记录投诉,确保采取适宜的
措施,并注重人员的回避。
A. 对
B. 错
【判断题】
82、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
(RB/T214—
2017)规定,内审员须经过授权,具备相应资格,内审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
活动。
A. 对
B. 错
【判断题】
83、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机动车检验机构要求》
(RB/T218
—2017)规定,驾驶机动车进行检验的检验人员应持有与检验车型相对
应的有效机动车驾驶证,在检验前熟悉所检机动车的操作。
A. 对
B. 错
【判断题】
84、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机动车检验机构要求》
(RB/T218
—2017)规定,机动车检验机构应有安全保障措施和应急预案,在场区
道路设置上应注明人行通道和车行道,保证人员安全。
A. 对
B. 错
【判断题】
85、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机动车检验机构要求》
(RB/T
218—2017)
规定,机动车检验机构的场地、建筑等设施应能够满足承检车型检验项目和
保障安全的需要,至少应有检验车间、停车场、场区道路、业务大厅、办公
区等设施,车辆底盘部件检查时应有检查地沟或者举升装置,各设施布局合
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86、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机动车检验机构要求》
(RB/T218
—2017)规定,行车制动路试检验应有水泥或者沥青路面的试验车道,驻
车制动路试检验应有驻车坡道或符合规定的路试驻车制动检验检测设备
设施,试验车道和驻车坡道应正确标识并有安全防护措施要求。
A. 对
B. 错
【判断题】
90、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机动车检验机构要求》
(RB/T
218—2017)
规定,如确需对检验报告进行修改或增加内容,应将报告收回、作废,并发
出新的报告。
A. 对
B. 错
【判断题】
91、
《机动车类型术语和定义》
(GA802-2014)所称非法改装车,是指未经国
家有关部门批准,
改变了已认证或者已登记的结构、
构造或者特征的机动车。
A. 对
B. 错
【判断题】
93、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GB21861-2014)适用于机动车
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对机动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本标准也适用于出入境
检验检疫机构对入境机动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A. 对
B. 错
【判断题】
94、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GB21861-2014)所称车辆唯一性检
查,是指对机动车的号牌号码和类型、车辆品牌和型号、车辆识别代号(或
整车出厂编号)
、发动机号码(或电动机号码)
、车辆颜色和外形进行检查,
以确认送检机动车的唯一性。
A. 对
B. 错
【判断题】
95、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GB21861-2014)规定,装有车载诊
断系统(OBD)的车辆,不应有与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电动助力转向系
统(EPS)及其他与行车安全相关的故障信息。
A. 对
B. 错
【判断题】
97、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GB21861-2014)规定,在用机
动车检验时,送检机动车的号牌号码/车辆类型、车辆品牌/型号,应与
机动车行驶证签注的内容一致。
A. 对
B. 错
【判断题】
98、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GB21861-2014)规定,在用机
动车检验时,送检机动车的发动机号码(或电动机号码)应与机动车行
驶证签注的内容一致。
A. 对
B. 错
【判断题】
100、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GB21861-2014)规定,授权签字
人应逐项确认检验结果并签注整车检验结论。检验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
送检机动车所有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均合格的,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
合格。
A. 对
B. 错
【判断题】
101、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7258-2017)适用于在我国道路上
行驶的所有机动车,也适用于有轨电车及并非为在道路上行驶和使用而
设计和制造、
主要用于封闭道路和场所作业施工的轮式专用机械车。
A. 对
B. 错
【判断题】
102、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7258-2017)所称机动车,是指由
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
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包括汽车及汽车列车、摩托车、拖拉机运
输机组、轮式专用机械车、挂车。
A. 对
B. 错
【判断题】
1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7258-2017)规定,机动车在车身
前部外表面的易见部位上应至少装置一个能永久保持的、与车辆品牌相
适应的商标或厂标。
A. 对
B. 错
【判断题】
105、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7258-2017)规定,打刻的车辆识别代
号的字母和数字的字高应大于等于7.0mm、深度应大于等于0.3mm(乘用车
及总质量小于等于3500kg的封闭式货车深度应大于等于0.2mm)
,但摩托
车字高应大于等于5.0mm、深度应大于等于0.2mm。
A. 对
B. 错
【判断题】
106、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7258-2017)规定,同一辆机动车
的车架(无车架的机动车为车身主要承载且不能拆卸的部件)上,不应
既打刻车辆识别代号(或产品识别代码)
,又打刻整车型号和出厂编号。
同一辆车上标识的所有车辆识别代号内容应相同。
A. 对
B. 错
【判断题】
10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7258-2017)规定,前排座位按乘客
舱内部宽度大于等于1200mm时核定2人,大于等于1600mm时核定3
人,但每名前排乘员的座垫宽和座垫深均应大于等于400mm,且不应作
为学生座位核定乘坐人数。
(X)
A. 对
B. 错
【判断题】
10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7258-2017)
规定,
按卧铺铺位核定:
卧铺客车的每个铺位核定1人,驾驶人座椅核定1人,乘客座椅(包括
车组人员座椅)不核定乘坐人数。
A. 对
B. 错
【判断题】
110、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7258-2017)规定,所有货车(多用途
货车除外)和专项作业车(消防车除外)均应在驾驶室(区)两侧喷涂总质
量(半挂牵引车为最大允许牵引质量)
。
A. 对
B. 错
【判断题】
111、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7258-2017)规定,冷藏车还应在外部
两侧易见部位上喷涂或粘贴明显的“冷藏车”字样和冷藏车类别的英文字
母。
A. 对
B. 错
【判断题】
112、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7258-2017)规定,总质量大于等于
4500kg的货车(半挂牵引车除外)和货车底盘改装的专项作业车(消防车
除外)
、总质量大于3500kg的挂车,以及车长大于等于6m的客车均应在
车厢后部喷涂或粘贴/放置放大的号牌号码,总质量大于等于12000kg的自
卸车还应在车厢左右两侧喷涂放大的号牌号码。
A. 对
B. 错
【判断题】
113、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7258-2017)规定,警车、消防车、
救护车和工程救险车以外的机动车,不应喷涂和安装与警车、消防车、
救护车和工程救险车相同或相类似的标志图案和灯具。
A. 对
B. 错
【判断题】
11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7258-2017)规定,车高大于等于
3.7m的未设置乘客站立区的客车应装备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以保证对
车辆的防侧翻控制。
A. 对
B. 错
【判断题】
115、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7258-2017)规定,发动机应能起动,
怠速稳定,机油压力和温度正常。发动机功率应大于等于标牌(或产品使用
说明书)标明的发动机功率的70%。
A. 对
B. 错
【判断题】
116、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7258-2017)规定,机动车在平坦、硬
实、干燥和清洁的道路上行驶不应跑偏,其方向盘(或方向把)不应有摆振
等异常现象。
A. 对
B. 错
【判断题】
1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7258-2017)规定,转向节及臂,转向
横、直拉杆及球销应连接可靠,且不应有裂纹和损伤,并且转向球销不应松
旷。
A. 对
B. 错
【判断题】
119.《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7258-2017)规定,驻车制动应作用在
机动车(三轮汽车、拖拉机运输机组及总质量不大于750kg的挂车除外)
的所有车轮上。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单选题】
1956 年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___
A. 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B.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C.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
D. 新民主义社会的开始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时期是指___
A. 1949 年 10 月-1952 年 12 月
B. 1949 年 10 月-1956 年 12 月
C. 1957 年 1 月-1966 年 4 月
D. 1953 年 1 月-1956 年 12 月
【单选题】
1951 年至 1952 年,我国开展的“三反”运动是___
A.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 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C. 反浪费、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
D. 反腐败、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单选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里民族资产阶级仍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这种两面性是指___
A. 剥削工人的一面与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
B. 与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相互对抗的一面与与工人阶级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 的一面
C. 坚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一面与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D. 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是被消灭对象,作为可以接受共产党和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力量优势团 结和改造的对象
【单选题】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所谓“赎买”是指___
A. 国家出资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购买变为国营企业
B. 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C. 国家先付给企业一部分资金,随后再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D.国家先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等盈利后一次性还清收购资金
【单选题】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___
A. 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B. 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道路
C. 照着马克思的话走下去
D. 以苏联为借鉴
【单选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___
A. 照抄照搬苏联模式不符合中国的国情,需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我们没有自己的经验,必须认真学习苏联的经验
C. 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
D. 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___
A. 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B. 不断解决仍然存在的敌我矛盾
C.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单选题】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矛盾?如果存在会是什么性质的?应该如何解决?对这一系列问题第一个作出回答的是___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和斯大林
D. 毛泽东和他领导的集体
【单选题】
“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理论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两类不同性 质的矛盾是指___
A. 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B.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C.国内矛盾和国际矛盾
【单选题】
毛泽东提倡的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被称为“鞍钢宪法”。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___
A. 两参一改三结合
B.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C. 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的利益D.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
【单选题】
在社会主义改造还未结束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那么第一次结合是指___
A.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式的革命道路
B.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的资本主义现代化C.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
【单选题】
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 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段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一提法最早出自___
A. 恩格斯
B. 斯大林
C. 毛泽东
D. 刘少奇
【单选题】
和毛泽东几乎同时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并被毛泽东吸收其主要内涵,形成我国社 会主义建设初期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战略”的是___
A. 刘少奇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张闻天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利益关系上,毛泽东提出的方针是___。
A. 团结—批评—团结
B.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单选题】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一个标志性的重要理论成果是___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论十大关系》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关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
【单选题】
1956 年 4-5 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 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员___
A.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 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单选题】
C.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26.《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___
A.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 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单选题】
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确定了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是___
A. 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C.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单选题】
成为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先声的文章,是毛泽东的___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纪念孙中山先生》
D. 《论十大关系》
【单选题】
党的“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八大做出正确决 策的基础是___
A. 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 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C.全国土地革命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