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单选)以下关于厦大的介绍,错误的有___
A. 近年来(2008~2012年),厦大在《自然》及其子刊上发表或参与发表论文18篇,论文指数在全国高校中位居第6
B. 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有16个一级学科进入前十位,入选数居全国高校第十五位
C. 厦门大学与新疆、赣州、深圳、汕头、铜仁等省及地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人才合作协议
D. 与台港澳地区的40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单选)1946年4月6日,____校长发表《25周年校庆致校友书》,提出“兼容并包”及“学术思想自由”的办学主张,表明厦大的办学已具有开放性的特征。___
A. 林文庆
B. 邓萃英
C. 汪德耀
D. 萨本栋
【单选题】
(单选)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成立于___年7月9日,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台湾研究学术机构,致力于建设成为海内外首屈一指的台湾研究思想库、人才库和信息库,国际首选的台湾研究学术交流平台之一。
A. 1978
B. 1979
C. 1980
D. 1981
【单选题】
(单选)1982~1989年的厦大校长在1991年是哪个杂志的副主编___
A. 《ELECTROCHIMICA ACTA》
B. 《电化学》
C. 《半导体学报》
D. 《Chem. Soc. Rev》
【单选题】
(单选)厦门大学法学系历史上一共有两次停办,它们分别是___年(法商学院的法科停办)和___年(全国院系调整)?
A. 1937 , 1953
B. 1936 , 1954
C. 1935 , 1952
D. 1938 , 1951
【单选题】
(单选)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顾问、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召集人的潘懋元教授是厦门大学( )届( ) 系的校友。___
A. 1941 教育学
B. 1942 经济学
C. 1943 经济学
D. 1942 教育学
【单选题】
(单选)“公执教厦大廿年又五,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弟子何止三千,贤人更多七十!景润成才,尤称学林佳话。” 这段话是描述哪位厦大历史人物的___
A. 王亚南
B. 鲁迅
C. 林语堂
D. 余光中
【单选题】
(单选)厦门大学校训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分别出自:___
A. 《周易·恒》、《礼记·学记》
B. 《周易·乾》、《礼记·大学》
C. 《周易·渐》、《礼记·中庸》
D. 《周易·谦》、《礼记·儒行》
【单选题】
(单选)内迁长汀时期,厦门大学开设了四个学院,分别是:___
A. 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
B. 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商学院
C. 国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商学院
D. 文商学院、理学院、政法学院、农林学院
【单选题】
(单选)他是有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是儒商楷模,他在在事业有成后抱着“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信念以独立资产资助厦大,他是___
A. 庄汉水
B. 邵建寅
C. 李光前
D. 陈共存
【单选题】
(单选)1940年3月下旬,执掌厦门大学的萨本栋校长接到了国民政府教育部的正式来电,就厦门大学改称___一事征求学校的意见。
A. 海西大学
B. 东南大学
C. 福建大学
D. 华南大学
【单选题】
(单选)厦门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是由厦门大学出资,经福建省民政厅批准,于___年3月成立的非营利性社团法人组织。
A. 2004
B. 2005
C. 2006
D. 2007
【单选题】
(单选)“他的经历比传奇更曲折;他的性格比小说更鲜明;他的气质如南方的榕树;他的品格是北方的桦林。”以上这段话是形容___先生。
A. 陈景润
B. 王亚南
C. 林语堂
D. 鲁迅
推荐试题
【多选题】
违反“一机两用”规定,将公安信息网及设备外联其他信息网络,或者___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者警告处分。
A. 擅自拆除监控程序
B. 逃避监控
C. 扰乱上网注册工作
D. 允许非公安人员使用公安网
【多选题】
编制或者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程序,以及___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
A. 故意扫描
B. 侵入公安信息系统
C. 破坏公安信息网站
D. 窃取数据
【多选题】
公安信息通信网日常巡检应重点针对以下哪些方面___。
A. PKI/PMI平台管理工作
B. “一机两用”监控工作和防范病毒工作
C. 防范入侵和攻击工作
D. 漏洞扫描工作和违规行为监控工作
【多选题】
下列现象中___可能是计算机病毒活动的结果。
A. 某些磁道或整个磁盘无故被格式化,磁盘上的信息无故丢
B. 使可用的内存空间减少,使原来可运行的程序不能正常运行
C. 计算机运行速度明显减慢,系统死机现象增多
D. 在屏幕上出现莫名其妙的提示信息、图像,发出不正常的声音
【多选题】
消防通信系统辅助决策数据包括___等信息。
A. 气象、电话号码
B. 消防地理、消防水源
C. 消防实力、灭火救援备用器材
D. 灭火剂储备、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各类火灾与灾害事故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