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在气压盾构施工中严禁将___带入气压施工区。
A. 化学物品
B. 易燃、易爆物品
C. 有腐蚀物品
D. 有害物品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吊索具的许用拉力是正常使用时允许承受的___。
A. 最大拉力
B. 最小拉
C. 拉力
D. 拉断力
【单选题】
钢丝绳末端用绳夹固定时绳夹数量不得少于___。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单选题】
吊挂和捆绑用钢丝绳的安全系数___
A. 2.5
B. 3.5
C. 6
D. 8
【单选题】
钢丝绳在破断前一般有___等预兆,容易检查、便于预防事故。
A. 表面光亮
B. 生锈
C. 断丝、断股
D. 表面有泥
【单选题】
多次弯曲造成的___是钢丝绳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A. 拉伸
B. 扭转
C. 弯曲疲劳
D. 变形
【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不仅可以在较高温度下工作,而且耐重压的钢丝绳的绳芯为___。
A. 棉芯
B. 麻芯
C. 石棉芯
D. 钢芯
【单选题】
吊钩、吊环不准超负荷进行作业,使用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检查,如发现危险截面的磨损高度超过___时,应立即降低负荷使用。
A. 10%
B. 20%
C. 30%
D. 40%
【单选题】
为保证安全,每个绳夹应拧紧至卡子内钢丝绳压扁___为标准。
A. 1/2
B. 1/3
C. 1/4
D. 1/5
【单选题】
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不准使用的千斤顶是___。
A. 移动式螺旋千斤顶
B. 齿条千斤顶
C. 液压千斤顶
D. 固定式螺旋千斤顶
【单选题】
千斤顶是一种用比较小的力就能把重物升高、降低或移动的简单机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承载能力,可从1-300t,顶升高度一般为___,顶升速度可达10~35mm/min。
A. 1200mm
B. 900mm
C. 600mm
D. 300mm
【单选题】
既可顶起高处重物,又可顶起低处重物的千斤顶是___。
A. 移动式螺旋千斤顶
B. 齿条千斤顶
C. 液压千斤顶
D. LQ形固定式螺旋千斤顶
【单选题】
手拉葫芦的起重链条直径磨损超过___应予报废更新。
A. 5%
B. 8%
C. 9%
D. 10%
【单选题】
手拉葫芦的提升机构是靠___工作的。
A. 链轮
B. 手拉链
C. 齿轮传动装置
D. 起重链
【单选题】
起重桅杆为立柱式,用绳索(缆风绳)绷紧立于地面。绷紧一端固定在起重桅杆的顶部,另一端固定在地面锚桩上。拉索一般不少于___根。
A. 2
B. 3
C. 4
D. 5
【单选题】
新桅杆组装时,中心线偏差不大于总支承长度的___。
A. 1/1000
B. I/500
C. 3/1000
D. 1/200
【单选题】
用多台电动卷扬机吊装设备时,其牵引速度和起重能力___,并且要做到统一指挥,统一动作,同步操作。
A. 可以不同
B. 前者相同,后者无所谓
C. 前者无所谓,后者相同
D. 应相同
【单选题】
起吊设备时,电动卷扬机卷筒上钢丝绳余留圈数应不少于___圈。
A. 2
B. 3
C. 4
D. 5
【单选题】
配合桅杆使用时,电动卷扬机的位置与桅杆的距离应___桅杆的高度。
A. 小于
B. 小于等于
C. 等于大于
D. 无所谓
【单选题】
起重作业中,除了___外均可用地锚来固定。
A. 拖拉绳
B. 缆风绳
C. 动滑轮
D. 卷扬机
【单选题】
地锚拖拉绳与水平夹角一般以___以下为宜。
A. 30°
B. 40°
C. 50°
D. 60°
【单选题】
当卷扬机的牵引力一定时,滑轮的轮数愈多则___。
A. 速比愈小,而起吊能力愈大
B. 速比愈大,起吊能力也愈大
C. 速比愈大,而起吊能力愈小
D. 速比愈小,起吊能力也愈小
【单选题】
使用滑轮的直径,通常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___倍。
A. 16
B. 12
C. 8
D. 4
【单选题】
履带式起重机用于双机抬吊重物时,分配给单机重量不得超过单机允许起重量的___,并要求统一指挥。抬吊时应先试抬,使操作者之间相互配合,动作协调,起重机各运转速度尽量一致。
A. 25%
B. 50%
C. 75%
D. 100%
【单选题】
汽车式起重机约70%以上的翻车事故是因___造成的,因此,在使用汽车起重机时应特别引起重视。
A. 大风
B. 超载或支腿陷落
C. 道路不平
D. 无人指挥
【单选题】
轮胎式起重机的行驶和起重操作同在一室,___为轮胎。
A. 回转装置
B. 变幅装置
C. 起升装置
D. 行走装置
【单选题】
汽车式起重机的支腿处必须坚实,在起吊重物前,应对支腿加强观察,看看有无陷落现象,有时为了保证安全使用,会增铺垫道木,其目的是___。
A. 加大承压面积
B. 减小承压面积
C. 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D. 增大对地面的压力
【单选题】
在起重作业中,___斜拉、斜吊和起吊地下埋设或凝结在地面上的重物。
A. 允许
B. 禁止
C. 无所谓
D. 看情况
【单选题】
在国内200t以上高大工件的吊装很少使用大型吊车,300t以上高大工件的吊装极少采用大型吊车,主要是由于___。
A. 经济实力和装备水平的限制
B. 地基地耐力的限制
C. 占地面积的限制
D. 吊装工艺的限制
【单选题】
在大型吊车的吊装中,辅助吊车松钩时,立式设备的仰角不宜___。
A. 小于75°
B. 大于75°
C. 小于85°
D. 大于85°
【单选题】
当采用龙门桅杆滑移法吊装时,其上部横梁的改制要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要求,焊缝应作___。
A. 80%磁粉探伤
B. 100%磁粉探伤
C. 80%超声波探伤
D. 100%超声波探伤
【单选题】
采用无锚点吊推法吊装,应对工件在吊装中各种___下的强度与稳定性应进行核算,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
A. 正常状态
B. 有利状态
C. 不利状态
D. 无风状态
【单选题】
在施工现场,应标出龙门架的组对位置、工件就位时龙门架所到达的位置以及行走路线的刻度,以监测龙门架两侧移动的同步性,要求误差小于跨度的___。
A. 1/2000
B. 1/1000
C. 1/500
D. 1/200
【单选题】
滑移法在滑行中发现异常情况,___。
A. 可以不加理会,继续滑移
B. 必须立即停滑,找出原因方可继续滑移
C. 必须立即停滑,静止一段时间后继续滑移
D. 可以边滑移,边找原因
【单选题】
群集式千斤液压提升初次起吊,当工件试吊时,需要停置观察___分钟,注意各起吊索具的受力情况以及液压泵的压力表,如果索具受力均匀,压力表读数无大幅度波动,就可以正常起吊。
A. 5~10
B. 10~20
C. 20~30
D. 30~60
【单选题】
履带式打挖掘机短距离转移地工地时,每行走___应对行走机构进行检查和润滑。
A. 200~700m
B. 300~900m
C. 500~1000m
D. 700~1300m
【单选题】
挖掘机在拉铲或反铲作业时,履带距工作面边缘距离应大于___。
A. 0.5m
B. 1m
C. 1.5m
D. 2m
【单选题】
静作用压路机在施工过程,要求实际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的2%,也不低于___,否则应采取措施。
A. 3%
B. 6%
C. 9%
D. 12%
【单选题】
轮胎压路机最适于碾压___。
A. 碎石层
B. 砂土层
C. 黏土层
D. 沥青路面
【单选题】
轮胎式装载机自身运料时的合理运距为___。
A. 30~80m
B. 30~120m
C. 50~100m
D. 70~150m
【单选题】
两台以上推土机在同一地区作业时,前后距离应大于8m,左右距离应大于___。
A. lm
B. 1.5m
C. 2m
D. 2.5m
推荐试题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包括___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地主阶级
E. 其他小资产阶级
【多选题】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包括了以下形式___
A. 委托加工、计划订货
B. 统购包销和代购代销
C.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D.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E. 把私营企业的生产经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多选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___
A.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B.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D. 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E. 我国进入了主义高级阶段
【多选题】
建国初期建立国营经济的途径有___
A. 没收官僚资本
B. 没收民族资本
C. 陆续收回外国资本企业
D. 各解放区原有的公营经济
E. 没收地主土地
【多选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___
A.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B.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 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E. 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多选题】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条件是___
A.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初步发展
B.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C.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 有力的国际因素
E.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
【多选题】
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___
A. 消灭富农分子
B. 消灭资本家
C. 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 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E. 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多选题】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内容是___
A.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 通过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C. 和平改造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
D. 对内改造和对外开放相结合
E. 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多选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___
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 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D. 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E.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是___
A. 自愿互利
B. 稳步前进
C. 典型示范
D. 积极领导
E. 国家帮助
【多选题】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两面性表现为___
A.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B. 软弱性和妥协性
C. 剥削工人取得利润
D. 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E. 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
【多选题】
低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包括___
A. 加工订货
B. 统购包销
C. 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D. 经销代销
E. 全行业公私合营
【多选题】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有___
A. 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B.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C. 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经济政策
D. 全面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E. 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多选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成分中,属于社会主义性质或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是___
A. 国营经济
B. 资本主义经济
C. 个体经济
D. 外资经济
E. 合作社经济
【多选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___
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的斗争
B. 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
C. 守法和违法的斗争
D. 改造和被改造的斗争
E. 革命和反革命的斗争
【多选题】
历史证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十分成功的,因为___
A. 我国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
B. 我国在这一变革中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C. 我国在这一变革中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没有出现失误和偏差
D. 我国在这一变革中增强了人民的团结,得到了人民的普遍拥护
E. 我国在这一变革中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
【多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所以能采用和平赎买的方式,是因为___
A. 民族资产阶级有拥护宪法、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B. 中国共产党和民族资产阶级有长期的合作和统一战线关系
C. 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对抗性的矛盾可以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
D. 我国已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政权
E. 强大的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造成私人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多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成功的历史经验包括___
A.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方式
C. 在改造过程中采取的实际步骤,以不破坏生产力发展为前提
D.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E. 以整齐划一的形式对私营工商业进行改造
【多选题】
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___
A. 使我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
B. 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C. 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D. 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E. 以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多选题】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有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___
A. 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
B. 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
C. 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过于简单化
D. 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E.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多选题】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我们党先后提出的总路线或基本路线包括___
A. “一化三改造”的总路线
B.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C. 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的基本路线
D.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多选题】
集中体现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著作有___
A.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 《论人民民主专政》
C. 《论十大关系》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多选题】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有___
A.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 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 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D.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多选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___
A.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B.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 敌我矛盾
D. 人民内部矛盾
【多选题】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是___
A. 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 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
C. 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多选题】
上个世纪60年代,党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要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这两步走是指___
A. 第一步,用15年的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 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C.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D. 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多选题】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
A.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
B. 社会主义存在阶级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种矛盾
C.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矛盾基本结束,但还没有完全结束
D.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得到解决
【多选题】
下列关于党在五六十年代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的说法中正确的___
A. 社会主义可以分成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B. 中国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要比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C. 我国当前人口多,底子薄,要建成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至少需要五十年至一百年的时间
D. 社会主义在中国将很快建成,共产主义很快就会实现
【多选题】
我国对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经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这些有益的探索是___
A. 毛泽东曾经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与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B. 十一届三中全会划清了社会主义社会与过渡时期的界限,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初级阶段”
D. 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E. 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明___
A. 社会主义制度已在我国确立
B. 我国社会主义处于不发达阶段
C.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D. 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优越
E. 社会主义等于资本主义
【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___
A.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基础
B.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
C. 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D.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E. 反对了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离开社会主义的“左”右倾错误
【多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是___
A.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C. 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方面还都不完全、不成熟的社会主义
D.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过渡时期
E. 实现了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
【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___
A. 它反映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B. 它反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C. 这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决定的
D. 这说明必须补资本主义的课
E. 它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多选题】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___
A. 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问题
B. 是从实际出发的内在要求
C. 是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
D. 是认清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基础和前提
【多选题】
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有___
A. 生产力比较落后
B. 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
C.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完善
D. 上层建筑不成熟
【多选题】
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___的小康
A. 低水平
B. 不成熟
C. 不全面
D. 发展很不平衡
【多选题】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___
A.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统一
B.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 排除“左”、右倾的干扰
D. 反对各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多选题】
关于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 两者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过程中
B. 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指明了前进方向
C. 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多选题】
D、对遥远的未来做具体的设想和描绘,很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导致实践的挫折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___
A.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C. 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 实现小康
E.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多选题】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是___
A. “两个基本点”要围绕“一个中心”
B. “一个中心”离不开“两个基本点”
C. “两个基本点”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依存
D.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E.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集中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