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替代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 的原则换算___
A. 钢筋承载力设计值的85%
B. 钢筋承载力设计值相等
C. 钢筋承载力设计值的90%
D. 钢筋承载力设计值的95%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高层建筑是指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 的住宅建筑和房屋高度大于 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___
A. 28m 24m
B. 24m 28m
C. 30m 25m
D. 25m 30m
【单选题】
桩基各分项工程一般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工程量较大时,应按桩的类型、工艺和施工部位划分,相同类型、工艺和施工部位每 根桩为一个检验批。___
A. 100
B. 150
C. 180
D. 200
【单选题】
选用中、低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3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 ,7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 。___
A. 240kj/kg,270kj/kg
B. 270kj/kg,240kj/kg
C. 250kj/kg,280kj/kg
D. 280kj/kg,250kj/kg
【单选题】
重要钢结构所采用的焊接材料应按其产品标准的要求进行抽样复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
A. 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的一、二级焊缝
B.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的一、二级焊缝
C. 需要进行疲劳验算构件的焊缝
D. 设计文件或合同文件要求复验的焊接材料
【单选题】
砌筑砂浆试块强度验收时,按同一类型、同一强度等级砂浆为一验收批统计,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应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 倍。___
A. 1.01mm
B. 1.10mm
C. 1.11mm
D. 1.20mm
【单选题】
山西省地表规定,混凝土强度检验时的等效养护龄期可取 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所对应的龄期,且不应小于 d。___
A. 平均温度,14
B. 平均温度,28
C. 最低温度,14
D. 最低温度,28
【单选题】
QC小组活动以 为对象,一个单位工程,或其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乃至其中某一检验批、某一关键工序,如果需要,都可以开发。___
A. 工程
B. 分部工程
C. 分项工程
D. 检验批
推荐试题
【单选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者方向一致,都体现了___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B.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C.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要求
【单选题】
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责任,“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定于每年___
A. 7 月 15 日
B. 6 月 15 日 5
C. 5 月 15 日
D. 4 月 15 日
【单选题】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___的发展理念。
A.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B. 创造、协调、生态、开放、共享
C. 创新、统筹、绿色、开放、共享
D. 创造、统筹、生态、开放、共享
【单选题】
我国经济已由___阶段转向( )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A. 高速增长 高水平发展
B. 高速发展 高水平发展
C. 高速增长 高质量发展
D. 高速发展 高质量发展
【单选题】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___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A. 实体经济
B. 共享经济
C. 虚拟经济
D. 国民经济
【单选题】
确保到___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A. 二〇三〇年
B. 二〇二〇年
C. 二〇二五年
D. 二〇三五年
【单选题】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___和( )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A. 完善产权制度 要素市场化配置
B. 要素市场化配置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C.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D. 完善产权制度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单选题】
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___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单选题】
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___机构。
A.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环境监管
B.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
C.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监管和自然生态管理
D. 国有自然环境资产监管和自然生态管
【单选题】
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___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A.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 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C.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 人与环境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