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端到端时延等于路径上所有处理时延与队列时延之和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BFD只是一种通用的快速检测技术,自身可以实现快速倒换的功能,没有必要和其他快速倒换技术一起使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带宽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率,而且传输的最大带宽是由传输路径上的最小链路带宽决定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加权循环调度WRR (Weight Round Robin)在循环调度RR(Round Robin)的甚础上演变而来,在队列之间进行轮流调度,根据毎个队列的权重来调度各队列中的报文流
A. 对
B. 错
【判断题】
VRRP报文不支持认证
A. 对
B. 错
【判断题】
路由协议通过Hello报文就可以检测到故障,所以不需要BFD
A. 对
B. 错
【判断题】
VXLAN采用 Mac in TCP封装方式将二层报文用三层协议进行封装
A. 对
B. 错
【判断题】
MPLS标签中,如果出节点分配给倒数第二跳节点的标签值为0,则倒数第二跳LSR需要将值为0的标签正常压入报文标签值顶部,转发给最后一跳,最后一跳发现报文携带的标签值为0,则将标签弹出。0标签只有出现在栈底时才有效
A. 对
B. 错
【判断题】
IP报文在MPLS网络中经过的路径称为标签交换路径LSP( Label Switched Patch),这条路径是在转发报文之前就已经通过各种协议确定并建立的,报文会在特定的LSP上传递
A. 对
B. 错
【判断题】
QoS技术中的简单流分类是指采用简单的规则,比如IP报文中的DSCP值、MPLS报文中的EXP值、Vlan报文头中的802.1p值对报文进行简单的分类
A. 对
B. 错
【判断题】
BFD的单臂回声功能可用于非直连的2台设备
A. 对
B. 错
【判断题】
NFV和SDN是互补关系,但又不相互依赖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SDN中, openflow协议是控制器和转发器之间的控制协议
A. 对
B. 错
【判断题】
状态监测防火墙使用会话表来追踪激活的TCP会话和UDP会话,并且由防火墙安全策略决定建立哪些会话,而且数据包只有与会话相关联时才会被转发
A. 对
B. 错
【判断题】
SDN中没有传统的IP网络中转发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的概念
A. 对
B. 错
【判断题】
BFD只能与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模块结合使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eSight应用平台上B/S模式,支持多个浏览器同时接入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802.1Q头部中包含3比特长的PRI字段,PRI字段定义了8种业务优级Cos,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顺序取值为0、1、2······、6和7
A. 对
B. 错
【判断题】
所谓拥塞,是指由于供给资源的相对不足而造成服务率下降<引入额外的延迟>的现象,拥塞避免的技术包括:RED和WRED
A. 对
B. 错
【判断题】
RouterA和 RouterB属于一个ⅤRRP组, RouterA优先级120, RouterB优先级100,VRID的虚拟IP地址和 RouterB的接口地址相同,当网络运行状态良好时,此VRRP组中, Master设备是
A. 对
B. 错
【判断题】
SDH传送网中的硬件检测机制,可以很快发现故障,且适用于所有介质
A. 对
B. 错
【判断题】
当网络间歇性出现拥塞,且时延敏感业务要求得到比非时延敏感业务更高质量的Qos服务时,需要进行拥塞管理,如果配置拥塞管理后仍然出现拥塞,则需要增加带宽
A. 对
B. 错
【判断题】
Integrated Service服务模型,在没有流量的时候会释放带宽资源,资源利用率高
A. 对
B. 错
【判断题】
NFV就是将传统的CT业务都通过IT的虚拟化技术部署到云平台上,网络功能以软件方式实现,并能在一系列的工业标准服务器硬件上运行
A. 对
B. 错
【判断题】
Overlay VPN的主要特点是客户的路由协议总是在客户设备之间交换,而服务提供商对客户网络的内部结构一无所知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 Best-Effort、Integrated Service、Differentiated Service三种服务模型中,只有Integrated Service与 Differentiated Service这两种能提供多服务的Qos保障。在实际网络建设中,网络边缘应该使用 Integrated Service方式,网络核心使用Differentiated Service方式
A. 对
B. 错
【判断题】
QoS是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工具,它允许不同的流量不平等的竟争网络资源,语音、视频和重要的数据应用在网络设备中可以优先得到服务
A. 对
B. 错
【单选题】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队列条令(试行)》自___起施行。
A. 2019年11月12日
B. 2019年10月12日
C. 2019年12月20日
D. 2019年11月10日
【单选题】
《队列条令》规定,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条令,加强队列训练,培养良好的姿态严整的队容.过硬的作风.严格的纪律性和协调一致的动作,促进队伍___建设,巩固和提高战斗力。
A. 正规化
B. 军事化
C. 规范化
D. 整齐化
【单选题】
鸣笛礼中呜笛消防车数量通常为___辆,具体车数.队形根据环境和场地等情况确定。
A. 5-10
B. 6-10
C. 7-15
D. 7-20
【单选题】
严格行政管理,要培养严守纪律.___.步调一致的良好作风。
A. 令行禁止
B. 科学管理
C. 严格管理
D. 听从指挥
【单选题】
对任期内所在单位连续___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的主官,应优先提拔使用。
A. 2年
B. 2.5年
C. 3年
D. 3.5年
【单选题】
齐步行进速度每分钟___步。
A. 116-120
B. 116-121
C. 116-122
D. 116-123
【单选题】
正步主要用于___和其他礼节性场合
A. 庆典
B. 重大活动
C. 阅兵
D. 分列式
【单选题】
正步行进速度每分钟___步。
A. 110-112
B. 110-114
C. 110-116
D. 110-118
【单选题】
跑步时,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的蹬力跃出约___厘米。
A. 55
B. 65
C. 75
D. 85
【单选题】
跑步行进速度每分钟___步。
A. 150-160
B. 160-170
C. 170-180
D. 190-120
【单选题】
踏步用于___和整齐。
A. 调整节奏
B. 调整队形
C. 调整队伍
D. 调整步伐
【单选题】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基层建设,要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对党忠诚.___.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
A. 听党指挥
B. 纪律严明
C. 执法公正
D. 服务人民
【单选题】
支队分列式队形由支队检阅式队形调整变换,或者由___临时规定。
A. 支队首长
B. 支队指挥
C. 支队领导
D. 支队长
【单选题】
礼步主要用于___中礼仪人员的行进。
A. 纪念活动
B. 纪念仪式
C. 纪念典礼
D. 纪念现场
推荐试题
【单选题】
27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___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A. 先进制造业
B. IT产业
C. 人工智能
D. 互联网+
【单选题】
28高素质的___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A. 工人、农民、军人
B.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C. 企业家、工匠、劳模
D. 艺术家、明星、演员
【单选题】
29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持续推进___,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A. “一去一降一补”
B. “二去一降一补”
C. “三去一降一补”
D. “四去一降一补”
【单选题】
30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___发展阶段。
A. 高数量
B. 高质量
C. 高供给
D. 高需求
【单选题】
31只有形成现代化___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A. 经济
B. 政治
C. 文化
D. 社会
【单选题】
3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___。
A. 创新第一、共享优先
B. 共享第一、创新优先
C. 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D. 效益第一、质量优先
【单选题】
3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___。
A. 产业体系
B. 市场体系
C. 收入分配体系
D. 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单选题】
3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___。
A. 产业体系
B. 市场体系
C. 收入分配体系
D. 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单选题】
35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___。
A. 产业体系
B. 市场体系
C. 收入分配体系
D. 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单选题】
36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___。
A. 产业体系
B. 市场体系
C. 收入分配体系
D. 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单选题】
37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___。
A. 产业体系
B. 市场体系
C. 绿色发展体系
D. 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单选题】
38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髙效的___。
A. 产业体系
B. 市场体系
C. 绿色发展体系
D. 全面开放体系
【单选题】
39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___体制。
A. 经济
B. 政治
C. 文化
D. 社会
【单选题】
40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加快构建___新型政商关系。
A. 亲疏
B. 清疏
C. 亲清
D. 清亲
【单选题】
41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必须实施好___。
A.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B.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C. 科教兴国战略
D. 人才强国战略
【单选题】
42发展开放型经济,必须大力发展___。
A. 服务贸易
B. 自由贸易
C. 进口贸易
D. 出口贸易
【单选题】
43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___。
A. 基本保证
B. 根本保证
C. 基本特征
D. 根本特征
【单选题】
44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___。
A. 基本保证
B. 根本保证
C. 基本特征
D. 本质特征
【单选题】
45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___。
A. 基本保证
B. 根本保证
C. 基本方式
D. 根本方式
【单选题】
46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___作用。
A. 领导核心
B. 主要领导
C. 基本领导
D. 基础领导
【单选题】
47___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单选题】
4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___。
A. 根本政治制度
B. 基本政治制度
C. 基础政治制度
D. 基层政治制度
【单选题】
49___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A. 人大常委会
B. 人民政协
C. 纪委
D. 统战部
【单选题】
50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___。
A. 根本
B. 重点
C. 核心
D. 基础
【单选题】
51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必须牢牢把握___的主题,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A. 大团结
B. 大统一
C. 大团结大联合
D. 大团结大统一
【单选题】
52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的___大历史任务之一。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单选题】
53___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A.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武力统一、一国两制”
C. “和平统一”
D. “一国两制”
【单选题】
54___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A.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武力统一、一国两制”
C. 一个中国
D. 两种制度
【单选题】
55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___,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A. “和平统一”
B. “武力统一”
C. “一国两制”
D. “九二共识”
【单选题】
5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巩固___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A. 西方马克思主义
B. 马克思主义
C. 马克思主义哲学
D.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单选题】
57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___。
A. 哲学社会科学
B. 哲学自然科学
C. 政治经济学
D. 科学社会主义
【单选题】
58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根本在于___。
A. 加强组织领导
B. 强化责任担当
C.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
D. 敢抓敢管、敢于亮剑
【单选题】
59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___。
A. 基本追求
B. 基本要求
C. 基本精神
D. 基本内容
【单选题】
60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___的集中体现。
A. 当代中国精神
B. 当代世界精神
C. 传统中国精神
D. 传统世界精神
【单选题】
6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___的内核凝练和集中表达。
A.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B.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 社会主义思想体系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单选题】
6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___各个方面。
A. 政治生活
B. 经济生活
C. 文化生活
D. 社会生活
【单选题】
63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___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A. 教育
B. 民生
C. 医疗
D. 工作
【单选题】
64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___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锲而不舍解决好、保障好、改善好。
A. 房价
B. 教育
C. 利益
D. 医疗
【单选题】
65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___教育。
A. 小学阶段
B. 初中阶段
C. 高中阶段
D. 高等
【单选题】
66___是最大的民生。
A. 教育
B. 医疗
C. 就业
D. 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