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___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A. 科学发展观
B. 党的基本纲领
C. 党的基本路线
D. 党的基本政策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___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A. 社会主义
B. 共产主义
C. 科学社会主义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单选题】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是___。
A.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B.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C. 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全党
D. 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单选题】
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围绕___这个重大课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单选题】
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___、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A. 干部清正
B. 作风优良
C. 纪律严明
D. 勤政廉洁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___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A. 社会主义
B. 共产主义
C. 共同富裕
D. 发展生产力
【单选题】
我们党要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___,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
A. 大局思维、科学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
B. 战略思维、创造思维、唯物思维、法制思维、红线思维
C. 战斗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律思维、底线思维
D. 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
【单选题】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纪的行为,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___为准绳,准确认定违纪性质,区别不同情况,恰当予以处理。
A. 宪法
B. 国家法律法规
C. 纪律处分条例
D. 党章、其他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
【单选题】
党的组织领导是指党按照___,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培养、选拔、使用和监督党员干部。
A. 民主、集中原则
B. 公开、公平原则
C. 民主集中制原则和组织制度
D. 组织制度、公开公平原则
【单选题】
中国的国情和中国共产党的党情决定了党内最本质的矛盾是___。
A. 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B.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D. 人民内部矛盾
【单选题】
《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___。
A. 群众的正当利益
B. 群众的全部利益
C. 群众的利益
D. 群众的所有利益
【单选题】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广泛开展___,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A. 党性教育
B. 理想信念教育
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
【单选题】
消防员衔级比例按照初级()、中级()、高级()进行配备。___
A. 57%、35%、8%
B. 53%、35%、12%
C. 53%、39%、8%
D. 53%、32%、15%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根据《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银行从业人员应当___。
A. 利用客户对银行销售产品的风险承担者的误解实现产品销售
B. 对产品的风险性含糊其辞
C. 将产品的优点和缺点全面介绍给客户
D. 利用职务便利为客户谋求便利
【单选题】
贷款抵押是指借款人或第三人在___的情况下,将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银行持有抵押财产的担保权益,当借款人不履行借款合同时,银行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A. 不转移财产占有权
B. 转移财产占有权
C. 不转移财产使用权
D. 转移财产使用权
【单选题】
根据《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员工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规定,处分期间发生新的违规行为,处分期为___。
A. 原处分期限
B. 新处分期限
C. 原处分期限与新处分期限之和
D. 原处分期尚未执行的期限与新处分期限之和
【单选题】
根据《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员工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规定,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管理人员,__年内不得担任与原职务相当或高于原职务的管理职务,__年内不得提拔使用。受到调离岗位处理的,__年内不得提拔使用。___
A. 1、2、1
B. 2、1、2
C. 1、1、1
D. 2、1、1
【单选题】
根据《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员工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规定,在选拔任用领导人员过程中,可以给予开除处分的有___。
A. 利用职权打击报复或者营私舞弊
B. 在本人工作调动、机构变动时,突击提拔领导人员
C. 为他人提拔、调动施加不正当影响,造成用人失察失误
D. 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中搞拉票等非组织活动
【单选题】
根据《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员工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规定,违规行为给农信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拒不赔偿的___。
A. 给予扣减绩效收人
B. 给予组织处理
C. 予以辞退
D. 给予纪律处分
【单选题】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商业银行违反本办法规定,越权查询个人信用数据库的,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并处___罚款;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A. 1 万元以上3 万元以下
B. 1 万元以上5 万元以下
C. 2 万元以上5 万元以下
D. 1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
【单选题】
个人信用报告反映了个人的信用状况,必须合规查询和使用,通过以下___途径,可以获取个人信用报告。
A. 通过本人授权、法定目的、本人授权与法定目的相结合
B. 通过非本人授权、法定目的
C. 只能通过本人授权
D. 只能通过法定目的
【单选题】
贷款合规性调查不包括___。
A. 核查借款人的法人资格
B. 认定担保人的法人公章、签名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C. 对需要董事会决议同意借款或担保的,信贷人员应调查认定董事会同意借款、担保决议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
D. 调查贷款人的信誉度
【单选题】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 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高出自身各项贷款不良率年度目标___个百分点(含)以内的,可不作为监管部门监管评级和银行内部考核评价的扣分因素。
A. 0.5
B. 1
C. 2
D. 3
【单选题】
依据《国务院关于调整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发【2015】51 号文,S 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___。
A. 10%
B. 15%
C. 20%
D. 25%
【单选题】
依据《国务院关于调整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发【2015】51 号)文,保障性住房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___。
A. 10%
B. 15%
C. 20%
D. 25%
【单选题】
依据《国务院关于调整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发【2015】51 号)文,钢铁、电解铝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___。
A. 10%
B. 20%
C. 30%
D. 40%
【单选题】
依据《国务院关于调整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发【2015】51 号)文,化肥工业(钾肥除外)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___。
A. 10%
B. 15%
C. 20%
D. 25%
【单选题】
依据《国务院关于调整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发【2015】51 号)文,煤炭、电石、多晶硅等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___。
A. 40%
B. 30%
C. 20%
D. 10%
【单选题】
根据《贷款通则》,将借款债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___。
A. 应当取得贷款人的同意
B. 应当通知贷款人
C. 如果全部转让,应当取得贷款人的同意。如果部分转让,应当通知贷款人
D. 如果部分转让,应当取得贷款人的同意。如果全部转让,应当通知贷款人
【单选题】
以上市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押合同自___起生效。
A. 质押合同成立之日
B. 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
C. 股份出质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之日
D. 股份出质转入质权人名下之日
【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___。
A. 必须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议
B. 必须经监事会或股东大会决议
C. 必须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
D. 一律无效
【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___管辖。
A. 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
B. 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C. 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D. 中级人民法院
【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规定,票据记载事项中___均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
A. 付款人名称
B. 票据用途
C. 票据金额、付款人名称、收款人名称
D. 票据金额、日期、收款人名称
【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规定,以背书转让的汇票,____应当对其___背书的真实性负责。___
A. 后手,所有前手
B. 所有前手,后手
C. 后手,直接前手
D. 直接前手,后手
【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以下___情形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A.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B. 合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C. 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D. 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