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常用的基本回路按其功能分为压力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和___。
A. 方向控制回路
B. 锁紧回路
C. 直流回路
D. 交流回路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交换机之间的中继方式有哪几种___。
A. 全自动直拨中继,人工中继和混合中继方式。数字中继、电脑中继。
B. 全自动直拨中继,半自动中继,人工中继和混合中继方式。数字中继、电脑中继。
C. 全自动直拨中继,半自动中继,人工中继和混合中继方式。数字中继、模拟中继。
D. 全自动直拨中继,人工中继和混合中继方式。数字中继、模拟中继。
【单选题】
防爆服质量为_,防爆头盔及面罩重_,在长期不使用时,应定期更换电池,定期进行清洁保养,维护各系统的功能。___
A. 19.4kg 4.3kg
B. 19.2kg 4.5kg
C. 19.9kg 4.3kg
D. 19.2kg 4.5kg
【单选题】
对消防应急广播表述错误的是___。
A. 当有火警或紧急情况时,可与消防联动控制设备联动控制,实现消防自动广播,有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二种启动方式
B. 在使用话筒播音时,监听能够自动静音,以彻底消除音频回收
C. 当接收应急广播控制信号时,不能自动调整音频输出至预定位置
D. 用于火灾现场通话,向现场人员通报火灾,指挥并引导现场人员疏散
【单选题】
型号BH23凿岩机,冲击频率1300~1330次/分钟,排量_cc,动机转速4250rpm,燃油混合比1:50,燃料消耗_,油箱容量___。
A. 80 1.2L/h 1.8L
B. 70 1.5L/h 1.8L
C. 1000 1.2L/h 1.8L
D. 90 1.2L/h 1.8L
【单选题】
对重型支撑套具以下表述错误的是___。
A. 重型支撑套具只能用于建(构)筑物倒塌救援
B. 重型支撑套具也可以用于沟渠或隧道救援
C. 在进入危险建筑物中实施救援前需要使用支撑顶杆,对危险的建筑物进行支撑固定,以保护救援者与被救援者
D. 重型支撑套具主要用于建(构)筑物倒塌救援,必要时可以组合使用
【单选题】
型号BX700防爆气动切割刀,空载耗气量_,负载耗气量_,功率600W,气缸行程_,工作压力0.8 MPa。___
A. 0.25m3/min 0.35m3/min 7 mm
B. 0.35m3/min 0.55m3/min 7 mm
C. 0.25m3/min 0.35m3/min 8 mm
D. 0.35m3/min 0.55m3/min 8 mm
【单选题】
对消防防坠落辅助部件的及注意事项表述不正确的是___。
A. 使用前后应检查防坠落辅助设备,确认其安全状况,若出现影响机械强度的破损,要立即停止使用
B. 若防坠落辅助设备未能通过检查或其安全性出现问题,应更换防坠落辅助设备并将旧件保存
C. 当防坠落辅助设备的金属件腐蚀或老化时应按厂方使用说明中的规定进行处理
D. 产品说明书与防坠落辅助设备分不开时,应将其保存并做记录,将产品说明书备份,并将备份件与防坠落辅助设备放在一起
【单选题】
对救援三角架的维护保养表述不正确的是___。
A. 救援三角架是起重设备,必须每季度由专门人员进行检查,每次使用前要检查吊索是否能正常的绕在铰轮上
B. 定期检查吊索的连接接头是否足够牢固
C. 绞盘上的吊索在放开时需留有三至四圈,以确保吊索不滑落
D. 救援三角架应存放在干燥处,定期加润滑油,不得与酸、碱等腐性液体存放在一起
【单选题】
对注入式堵漏工具的维护保养及注意事项表述不正确的是___。
A. 橡胶类胶棒使用时表面应涂少许润滑油,以便枪筒润滑
B. 每次注胶后枪膛内留有余胶,可加胶棒进行再次注胶,以免造成枪膛和活塞杆变形
C. 如出现枪膛漏油,可用专用扳手,拧开活塞杆密封盖,拔出活塞杆,更换O型圈
D. 使用一段时间后,如发现注胶枪活塞杆头部回胶,应及时更换活塞杆头上的密封片
【单选题】
机动车遇有骑自行车人超越行驶或互相追赶时,精神过分集中,易失去身体平衡,以致横滑摔倒或与其它车辆相撞,须与其___,避免并行,以免发生事故。
A. 错开行驶
B. 靠近行驶
C. 并排行驶
D. 紧跟尾随
【单选题】
GSD—2.0—65—20—橡胶表示___
A. 工作压力为2.0 Mpa、长度65mm、内径20m的橡胶衬里消防水带
B. 工作压力为2.0 Mpa、内径65mm、长度20m的橡胶材料消防水带
C. 工作压力为2.0 Mpa、长度65mm、内径20m的橡胶材料消防水带
D. 工作压力为2.0 Mpa、内径65mm、长度20m的橡胶衬里消防水带
【单选题】
身份与授权管理子系统有哪些功能模块___。
A. 账户管理、资源管理、授权管理以及系统管理。
B. 用户管理、身份管理、授权管理以及系统管理。
C. 用户管理、资源管理、授权管理以及系统管理。
D. 账户管理、资源管理、官方管理以及系统管理。
【单选题】
对粘贴式堵漏工具使用方法表述错误的是___。
A. 根据泄漏口的形状,选用一块与之相吻合的仿形钢板
B. 将快速堵漏胶按1:2调好后敷在钢板上
C. 堵漏胶达到固化临界点时,用预先选好的组合工具将钢板迅速压至泄漏口上
D. 胶体固化后,撤除工具,堵漏即告完成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的系统应用每天产生的新数据约占10%,为最大程度地节约存储空间最适合采用的备份类型是___。
A. 采用储蓄备份
B. 采用合并备份
C. 采用节约备份
D. 采用增量备份
【单选题】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___。
A. 在破拆建(构)筑物内部构件时,除承重构件外,其余部位均可破拆
B. 在有各种管道设备的建筑物内部破拆时,破拆部位的选择应尽量避开管道设备
C. 避免因破拆造成管道损坏,引起易燃气体、有毒物质泄漏
D. 避免因破拆或影响通信、供电、供气
【单选题】
对躯(肢)固定气囊的维护保养和注意事项表述错误的是___。
A. 将固定气囊平坦的铺在地上,尽量避免尖锐物和杂物,防止损坏保护套
B. 抬起头颈、手、脚部位要尽量轻而迅速
C. 脊椎伤员搬动应合力整体搬动,防止二次受伤
D. 气囊沾上污物后,应及时用酸性洗剂清洗,在阳光下尽快晾干
【单选题】
机动车到达渡口时应该按照先后次序待渡,遇在坡道上停车待渡时,驾驶人员应___。
A. 在车下等待
B. 在车上等待
C. 控制车辆与前车的距离应尽量的小
D. 不用考虑与前车的安全距离
【单选题】
以我国消防队伍配备的某型躯(肢)体固定气囊为例,其技术性能参数表述错误的是___。
A. PVC材料制成,表面不容易损坏,可洗涤
B. 可保持形状20h以上
C. 可按伤员的各种形态而变化
D. 用X光、CT、MRI检查时可穿透
【单选题】
对注入式堵漏工具的维护保养及注意事项表述不正确的是___。
A. 橡胶类胶棒使用时表面应涂少许润滑油,以便枪筒润滑
B. 在工作压力范围内使用,以免损坏注胶枪压力表及手动泵承压件
C. 当工具较长时间未使用时,建议每年打胶、保养一次,以检查工具是否完好
D. 使用完毕,必须及时清除枪膛内残留胶,清洁后上油保护
【单选题】
我国成功研制了GX-A型腰挂式防水灯具和SLD-2型携带式防爆灯。均具有 ___ 、防爆等功能,亮度、射程、电池使用时间等性能也有所提高。
A. 防水
B. 防尘
C. 防爆灯
D. 防震
【单选题】
一般一类高层建筑室内设计用水量为40 L/S,二类高层建筑室内用水量为30 L/S,因此,可以估算,在不通过水泵接合器进行外部供水的情况下,一般一次同时可利用消火栓为___。
A. 2-3支
B. 3-5支
C. 6-8支
D. 9-10支
【单选题】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中,第一出动力量按三辆消防车为一战斗编成时,通常可选择中型水罐消防车、高(中)低压泵水罐消防车和泡沫消防车等。中型水罐消防车就近占据水源,实施___。
A. 外攻灭火
B. 内攻救人
C. 供水
D. 堵截火势蔓延
【单选题】
灭火救援业务管理系统中【水源管理】→【水源信息查询】→【水源定位查询】无法看到地图可能的原因是___。
A. 检查各总队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器及对应的数据库服务器网络是否正常。如果网络可以正常连通,再检查应用服务器以Arcgis开头的服务是否启动。
B. 查各总队对应的数据库服务器网络是否正常。如果网络可以正常连通,再检查应用服务器以Arcgis开头的服务是否启动。
C. 查各总队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器及对应的数据库服务器网络是否正常。如果网络可以正常连通,再检查应用服务器以Arcgis开头的服务是否启动。
D. 查各总队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器及对应的数据库服务器网络是否正常。如果网络可以正常连通。
【单选题】
灭火毯灭火时,双手手心向灭火毯内部插入,展开灭火毯;举起灭火毯并挡在自己的身体前,扑向火源,将火完全盖住;停___左右再将毯子拿起,以免燃烧物液(如油)温度过高而复燃。
A. 15s
B. 25s
C. 30s
D. 60s
推荐试题
【单选题】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___罪行的,以自首论。
A. 已掌握的本人其他
B. 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
C. 还未掌握的他人
D. 已掌握的他人
【单选题】
以下关于自首,表述不正确的是___。
A.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B.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D. 只要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就是自首
【单选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
A.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B. 犯罪人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D. 行为人的朋友掌握犯罪线索后,告之行为人,由行为人揭发的,不属于立功
【单选题】
下列情况,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是___。
A. 杀人犯持刀向受害人砍去,受害人顺手拣起砖头砸向杀人犯,将其打成重伤
B. 强奸犯正在对妇女实施暴力威胁时,妇女奋力反击,将强奸犯咬伤
C. 抢劫犯正持刀威胁被害人,被过路群众用石头砸伤头部
D. 把小偷抓住后,将其打成轻伤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 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
C.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D.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自首
【单选题】
下列情形中,属于自首的有___。
A. 甲在抢劫时被当场抓获,在公安人员讯问时,又主动交代了其他3件抢劫的事实
B. 甲因为与乙有仇,与儿子丙一起残忍地杀害了乙。甲见罪责难逃,自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交代杀人是自己一人所为,与别人无关
C. 甲在实施强奸行为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但后来又翻供,拒不认罪,直到一审庭审期间才恢复原先的如实供述
D. 甲在诈骗后,自动投案,但在投案后又逃跑,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
【单选题】
李某(男)深夜遇到一单身女子王某,遂起歹意将王某强奸,事后怕王某报案欲杀人灭口。王某苦苦哀求说:“我不会报警。”李某将王某放走。李某的行为属于___。
A. 故意杀人罪(中止)
B. 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中止)
C. 强奸罪
D. 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未遂)
【单选题】
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___。
A. 甲在与钱某争吵中,突然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钱某刺一刀后扬长而去,致其重伤
B. 乙在非法拘禁孙某过程中,使用暴力致孙某死亡
C. 丙在绑架李某、向李某家属勒索财物过程中,杀害李某
D. 丁对公共建筑物放火,大火烧毁该建筑物,并且烧死2人
【单选题】
甲欲杀乙,用菜刀对乙的胸部砍击,乙倒地后甲误认为乙已经死亡,便迅速逃离现场。乙被送到医院后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但因护士在输液时用错药物致乙死亡。甲的行为构成___。
A. 故意杀人罪(未遂)
B. 故意伤害罪
C. 故意杀人罪 (既遂)
D. 过失致人死亡 罪
【单选题】
甲深夜超速驾驶车辆,撞倒行人,见路上没人发现,便将行人抬上自己的车辆,行驶一段路程后抛弃于路边荒野中,导致行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甲的行为构成___。
A. 交通肇事罪
B. 故意杀人罪
C. 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
D.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单选题】
司机张某开车时眼里吹进了沙子,为揉眼睛,导致方向盘失去控制,于是车冲向路边,将电线杆撞断,供电中断30余小时。王某的行为是___。
A. 过失破坏电力设备罪
B. 毁坏公共财产罪
C. 意外事件
D. 交通肇事罪
【单选题】
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
A. 根据我国《刑法》第20条第3款,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
B. 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 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D. 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单选题】
采用暴力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造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重伤的,___。
A. 构成妨害公务罪的 结果加重犯
B. 以故意伤害罪论处
C. 以妨害公务罪和故意伤害罪实行数罪并罚
D. 以扰乱公共秩序罪定罪处罚
【单选题】
甲、乙共谋伤害丙,进而共同对丙实施伤害行为,导致丙身受一处重伤,但不能查明该重伤由谁的行为引起。对此,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___
A. 由于证据不足,甲、乙均无罪
B. 由于证据不足,甲、乙成立故意伤害(轻伤)罪的共犯,但都不对丙的重伤负责
C. 由于证据不足,认定甲、乙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较为合适
D. 甲、乙成立故意伤害(重伤)罪的共犯
【单选题】
韩某在向张某催要赌债无果的情况下,纠集好友把张某挟持至自己家,声称如果再不还钱,就砍掉张某一只手,并将张某殴打致重伤。韩某的行为应以___论处。
A. 非法拘禁罪
B. 绑架罪
C. 故意伤害罪
D. 敲诈勒索罪
【单选题】
联防队员甲见乙形迹可疑,将其带回办公室吊打讯问,致乙重伤。甲的行为___。
A. 构成刑讯逼供罪
B. 构成暴力取证罪
C. 构成故意伤害罪
D. 构成故意伤害罪,并应从重处罚
【单选题】
宋某欠肖某3万元,肖某多次向宋某索要,但宋某以种种借口拖延不还。肖某遂将宋某骗出拘禁,使用暴力逼其还债,致使宋某重伤。肖某的行为构成___。
A. 非法拘禁罪
B. 故意伤害罪
C. 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
D. 绑架罪
【单选题】
甲、乙二人从境外走私入境假币150余万元。运载假币的渔船刚一到岸即被海关缉私人员发现,甲趁机逃跑,乙手持铁棍、匕首将缉私人员打成重伤后携带假币逃走。对甲、乙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___
A. 甲以走私假币罪处罚,乙以走私假币和妨害公务数罪并罚
B. 甲以走私假币罪,乙以妨害公务数罪处罚
C. 甲、乙均以走私假币论处,但对乙从重处罚
D. 甲以走私假币罪处罚,乙以故意伤害罪和走私假币罪数罪并罚
【单选题】
甲为了躲避持刀抢劫犯乙的追赶,在一胡同拐弯处踹开一住户大门进入躲避,不幸将一老太太撞倒在地造成小腿骨折,甲的行为属于___。
A. 正当防卫
B. 紧急避险
C. 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D. 意外事件
【单选题】
行为人在组织、领导或者参加恐怖活动组织后又具体实施杀人、绑架、爆炸的犯罪行为的,应当___。
A. 加恐怖活动的犯罪从重处罚
B. 择一重罪处断
C. 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D. 以故意杀人、绑架或爆炸罪从重处罚
【单选题】
司机葛某开车时打了个喷嚏,使方向盘失去控制,于是车冲向路边,将电线杆撞倒,电线被拉断,供电中断7小时。葛某的行为是___。
A. 过失破坏电力设备罪
B. 交通肇事罪
C. 毁坏公私财物 罪
D. 意外事件
【单选题】
甲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知道加入某种添加剂的行为是否违法,于是以书面形式向法院咨询,法院正式书面答复该行为合法。于是,甲实施该行为,但该行为实际上违反《刑法》。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
A. 由于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所以,甲仍然构成故意犯罪
B. 甲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
C. 甲虽然不成立故意犯罪,但成立过失犯罪
D. 甲既可能成立故意犯罪,也可能成立过失犯罪
【单选题】
下列关于刑事责任年龄说法正确的是___。
A. 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B.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C.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 因不满14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由公安机关收容教养
【单选题】
下列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___。
A. 李某(15周岁)实施过失伤害致人重伤的行为
B. 王某(14周岁)在绑架过程中,实施抢劫行为
C. 马某(14周岁)在实施强迫卖淫过程中,造成被害人重伤
D. 胡某(15周岁)实施走私毒品行为
【单选题】
某晚,农民张某在山中偷锯松树,锯树的声音被同村李某听见,李某遂向发出声音的地方走去,当走到距离锯树处2丈远时,树正好被锯断,倒下并砸在李某头部,致李某当即死亡。张某构成何罪?___
A. 故意杀人罪
B. 过失致人死亡罪
C. 不构成犯罪
D. 故意伤害罪
【单选题】
李某、王某二人购买了1公斤黑火药,自制了土炸药,后携带炸药去水库僻静处炸鱼。李某在岸边准备往水中掷炸药时,不慎引起爆炸,将王某炸死,自己也受重伤。李某构成犯罪?___
A. 过失爆炸罪
B. 过失致人死亡
C. 爆炸罪
D. 非法制造爆炸物罪
【单选题】
张某和赵某是好朋友,某日两人在工地发生争执,张某推了赵某一把,赵某倒地后后脑勺正好碰到石头上,导致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关于张某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
A. 构成故意杀人罪
B.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 构成故意伤害罪
D. 属于意外事件
【单选题】
林某在其女儿耿某家居住,带耿的两个孩子,大的4岁,小的2岁。因两个孩子都咳嗽,买了一瓶止咳糖浆服用。耿某用装糖浆的空瓶装了一些敌敌畏,放在原处,但忘记告诉林某。某日,两个孩子咳嗽要喝糖浆,林某以为装了敌敌畏的瓶子还是装的止咳糖浆,便拿起来给两个孩子喝,结果都被毒死。关于对林某和耿某的责任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
A. 林某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致,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B. 林某不可能预见到装糖浆的瓶子被换装了敌敌畏,其在主观上,既没有故意也不存在过失
C. 损害结果并非由耿某所引起的,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D. 林某和耿某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都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单选题】
张某于某日傍晚,在马路上遇到两个青年正在挑逗侮辱其女友,即向前斥责。其中一个蛮不讲理,动手殴打张某。张某被迫还手,双方扭打在一起。此时,便衣警察黄某走过,见有人打架,他未问明情况,也没有表明其公安人员的身份,便从背后抓住张某的肩部,张某误认为黄某是对方的帮凶,便拔出匕首,将警察刺成轻伤。下列关于张某是否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描述错误的是?___
A. 张某主观上不存在过失,属于意外事件,不认为是犯罪
B. 张某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对方并非不法侵害者时,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给对方造成危害结果
C. 张某属于假想防卫,他无法预见到未表明身份穿便衣的人是警察
D. 张某主观上存在过失,其应当预见到而未预见到给对方造成危害结果,应当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