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训练动员包括年度开训动员、阶段训练动员和主要课目训练动员。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训练保障是实施灭火救援业务训练的前提条件。
A. 对
B. 错
【判断题】
爆炸温度极限是指可燃液体受热蒸发出的蒸气浓度等于爆炸浓度极限时的温度范围。
A. 对
B. 错
【判断题】
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热分解的可燃固体,不能发生蒸发燃烧,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焰燃烧现象,称为表面燃烧。
A. 对
B. 错
【判断题】
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融熔,然后与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称为蒸发燃烧。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在燃烧之前混合,并形成可燃混合气体,被引火源点燃所引起的燃烧现象,称为预混燃烧。
A. 对
B. 错
【判断题】
燃烧产物分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两类。
A. 对
B. 错
【判断题】
火焰的颜色取决于燃烧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氧化剂的供应强度。
A. 对
B. 错
【判断题】
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低部位传递到温度较高部位的过程。
A. 对
B. 错
【判断题】
热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
A. 对
B. 错
【判断题】
固体、液体、气体这三种物质都能把热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但不能吸收别的物体辐射出来的热能。
A. 对
B. 错
【判断题】
热对流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将热传播,不受气流、风速、风向的影响。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热量与其表面积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A. 对
B. 错
【判断题】
热辐射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将热传播,不受气流、风速、风向的影响。
A. 对
B. 错
【判断题】
使用防烟、排烟等强制对流设施,就能抑制烟气扩散。
A. 对
B. 错
【判断题】
装在容器内的液体,由于温度、体积和压力等因素引起体积迅速膨胀,导致容器压力急剧增加,由于超压或应力变化使容器发生爆炸,且在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的现象称为物理爆炸。
A. 对
B. 错
【判断题】
冷却法就是采取措施将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使燃烧停止。
A. 对
B. 错
【判断题】
窒熄法就是消除燃烧条件中的可燃物,使燃烧停止。
A. 对
B. 错
【判断题】
隔离法就是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开来,使可燃物失去火源后自行熄灭。
A. 对
B. 错
【判断题】
化学抑制法是指通过干扰抑制游离基,中断燃烧的链反应。
A. 对
B. 错
【判断题】
爆炸是失去控制的燃烧。
A. 对
B. 错
【判断题】
灭火必须同时破坏燃烧的充分必要条件。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具备了燃烧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必定会发生燃烧。
A. 对
B. 错
【判断题】
对于一般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到其燃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
A. 对
B. 错
【判断题】
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到其燃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
A. 对
B. 错
【判断题】
水有三种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液体与固体的主要区别是液体容易流动,液体与气体的主要区别是液体体积不易压缩。
A. 对
B. 错
【判断题】
水与锌粉、镁铝粉等金属粉末接触,在火场高温情况下反应较剧烈,会助长火势扩大和火灾蔓延。
A. 对
B. 错
【判断题】
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以及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厂房和库房属于高层建筑。
A. 对
B. 错
【判断题】
工业建筑按生产类别及储存物品类别的火灾危险性特征,分为甲、乙、丙、丁、戊类五种类别。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根据室内火灾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将建筑火灾发展过程分成初起、成长发展、猛烈、衰减四个阶段。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称为轰燃。
A. 对
B. 错
【判断题】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指当材料燃烧或遇火时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和(或)化学变化。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我国,建筑物耐火等级最高为一级。
A. 对
B. 错
【判断题】
性质重要、人员密集、发生火灾后损失大、影响大、伤亡大的公共建筑物,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甲、乙类生产厂房只允许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
A. 对
B. 错
【判断题】
消防扑救面是指登高消防车能靠近高层主体建筑,便于消防人员进入高层建筑进行救人和灭火的建筑立面。
A. 对
B. 错
【判断题】
机械排烟系统主要由挡烟构件、排烟口、防火排烟阀门、排烟风机、排烟出口及防排烟控制器组成。
A. 对
B. 错
【判断题】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主要由送风口、送风管道、送风机和防烟部位(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以及风机控制柜等组成。
A. 对
B. 错
【判断题】
逃生缓降器是一种由安全钩、安全带、绳索、金属连接件及绳索卷盘等组成的逃生器材。
A. 对
B. 错
【判断题】
绳索类、滑道类或梯类等逃生避难器材,适用于二层及二层以上楼层使用;呼吸器类逃生避难器材适用于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的二层及二层以上楼层和地下公共建筑。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判断题】
根据《担保法》规定,保证人与债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根据《物权法》,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确有错误外,以不动产权属证书为准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根据《物权法》,以建筑物抵押的,该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以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的,该土地上的建筑物一并抵押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根据《物权法》,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根据《物权法》,为债务人质押担保的第三人,在质权人实现质权后,无权向债务人追偿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根据《物权法》,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不得留置的物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根据《物权法》,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留置权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根据《物权法》,当事人可以约定相邻权的内容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根据《物权法》,占有人返还原物的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的,该请求权消灭
A. 对
B. 错
【判断题】
银行与客户签订《最高额抵押合同》约定债权确定期间即贷款发放的期间为2012.10.1-2013.10.1。到2013.10.1该客户仍有贷款C万元尚未到期,但是客户又开始新一轮授信,需要继续办理业务。于是银行就把原抵押解除,重新办理最高额抵押约定新的债权确定期间为2013.10.1-2014.10.1,对原有尚未结清贷款没有进行补充约定。根据《物权法》的规定该行为导致的法律后果是该C万元不在抵押担保范围内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甲公司向银行申请借款,并以其所有的厂房提供最高额抵押,《最高额抵押合同》约定的债权确定期为2011年1月1日——2012年1月1日。2011年9月10,抵押物因甲公司涉及诉讼被某法院查封,银行于2011年9月11日向甲公司发放贷款D万元,根据《物权法》的规定,该D万元的贷款不属于本最高额抵押担保的范围
A. 对
B. 错
【判断题】
某三甲医院拟向银行申请贷款2000万元,拟以医院的门诊大楼作抵押,该银行经审查以后认为改抵押物不符合《物权法》的相关规定,未同意发放该笔贷款,该银行的行为符合《物权法》的有关规定
A. 对
B. 错
【判断题】
A公司拟向银行申请贷款,并以本公司的应收帐款提供质押担保,双方签订了《应收帐款质押合同》,银行认为应收质押已设立,于是在《应收帐款质押合同》和《借款合同》签订之后就发放了贷款,银行的行为符合《物权法》的有关规定
A. 对
B. 错
【判断题】
张三将其祖父留给他的一个古董,交给已开办保管箱业务的某银行进行保管,之后张三多年未缴纳保管费用,经多次催告后仍未缴纳,银行可根据《物权法》的有关规定留置该古董,并有权就该古董优先受偿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不可以委托他人订立合同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合同法》规定,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的,先违约方承担责任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合同法》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合同法》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甲与乙双方订立了一份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向乙交付1部车,价款为20万元;乙向甲支付定金5万元,余下款项由乙在半年内付清。双方还约定,在乙向甲付清购车款之前,甲保留该车的所有权。甲向乙交付了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假设在购车款付清之前,车被偷了,该损失由甲承担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甲与乙订立了一份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向乙交付1头猪,价款为2000元;乙向甲支付定金500元,余下款项由乙在半年内付清。双方还约定,在乙向甲付清购猪款之前,甲保留该猪的所有权。甲向乙交付了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假设在购猪款付清之前,猪生下一头小猪,该小猪所有权归乙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达成口头协议,由乙公司在一年之内供应甲公司20吨木材原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合同有法律效力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甲公司为开发新项目,向乙公司借款D万元,月息1%,借期1年。由于甲公司项目开发不顺利,到期无法偿还乙公司的借款。但乙公司得知丙单位曾向甲公司借款120万元,并准备还款,甲公司让丙单位不用还款。于是,乙公司向法院起诉,请求甲公司以丙单位的债权来偿还借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乙公司可以行使代位权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买卖钢材的合同,约定甲公司应在合同生效后15日内向卖方乙公司支付50%的预付款,乙公司收到预付款后5日内发货至甲公司,后者收到货物验收后即结清余款。乙公司收到甲公司50%预付款后3日内即发货至甲公司。但甲公司认为钢材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遂及时通知乙公司并拒绝支付余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甲公司拒绝支付余款是不合法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某商店一款首饰进价为3000元,但商店工作人员误将其标价写成800元。客户发现该首饰物美价廉,于是购买了三套共2400元。几天后,商店发现标价错误,遂要求该客户补交差额,或退回首饰并由商店退还2400元。该客户拒绝商店要求。商店向法院起诉,提出上述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商店的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甲租赁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融资租赁合同,约定由甲租赁公司按照乙公司的要求,从国外购买设备2台租给乙公司使用,租期3年。两个月后设备运达某港口,但由于购买人是甲租赁公司,所以运单上载明的收货人是甲租赁公司。乙公司去提货时遭拒绝,急忙电告甲租赁公司解决,但甲租赁公司以承租人为租赁物的接受人为由,未及时派人前往港口提货,后来乙公司通过别的办法提取了设备,但耽误了提货期限导致被港口罚款20万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甲租赁公司应承担责任,向乙公司赔偿罚款20万元
A. 对
B. 错
【判断题】
某汽车制造商于2013年初经铁路某站托运5辆汽车,收货人为某汽车销售商。货物到站后,车站前后多次通知某汽车销售商领取货物,某汽车销售商既不拒绝也不领取。随后车站又通知托运人某汽车制造商前来处理,托运人也未前来处理。到2013年底,某汽车制造商才来车站要求提取货物。车站根据规定核收保管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保管费应由汽车销售商支付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规定,对符合大额交易的规定标准的金融机构内部交易,应作为大额交易上报
A. 对
B. 错
【判断题】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频繁”系指交易行为营业日每天发生3次以上,或者营业日每天发生持续5天以上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规定,检查可疑交易人员少于2人或者未出示执法证和检查通知书的,金融机构无权拒绝检查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规定,提前偿还贷款,与其财务状况明显不符,不属于可疑交易的范畴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规定,证券经营机构通过银行频繁大量拆解外汇资金,属于可疑交易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规定,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是反洗钱的核心内容
A. 对
B. 错
【判断题】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驻某省派出机构,发现A银行某客户存在可疑交易活动,指派B作为调查人员前往A银行进行调查。B向A银行工作人员出示了其合法证件和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驻该省派出机构出具的调查通知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规定,因前来调查的人仅有一人,A银行有权拒绝调查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为生产和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受《消法》保护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格式合同可以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