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所列剧毒品的数量为___种,比较典型和常见的有54种。
A. 148
B. 128
C. 138
D. 158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2011年6月下旬以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___公布了《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
A. 安监总局95号令
B. 安监总管三〔2011〕95号
C. 安监总管三〔2015〕95号
D. 安监总局75号令
【单选题】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共___种。
A. 14
B. 60
C. 64
D. 74
【单选题】
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共___种。
A. 14
B. 60
C. 64
D. 74
【单选题】
《___》(G18218--2009)2009年3月31日发布,2009年12月1日实施。
A. 危险化学品危险源辨识
B. 重大危险源辨识
C.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D. 危险源辨识
【单选题】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___。
A. 危害
B. 风险
C. 危险源
D. 重大危险源
【单选题】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每一种危险物品的实际储存量与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比值之和___,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A. 大于
B. 不小于
C. 小于
D. 不大于
【单选题】
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发生强烈的___,同时发出热和光的现象称为燃烧。
A. 分解反应
B. 氧化反应
C. 还原反应
D. 聚合反应
【单选题】
灼热的铁丝能在___中燃烧等,它虽然没有同氧化合,但所发生的反应却是一种激烈的伴有放热和发光的化学反应。
A. 氧气
B. 氢气
C. 氨气
D. 氯气
【单选题】
凡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___。
A. 有机物
B. 助燃物
C. 无机物
D. 混合物
【单选题】
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少于___时,便不能点燃。
A. 4%
B. 7%
C. 14%
D. 17%
【单选题】
一般可燃物质在含氧量低于___的空气中不能燃烧。
A. 4%
B. 7%
C. 14%
D. 17%
【单选题】
___是指燃烧反应在同一相中进行,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煤气在空气中燃烧。
A. 统一燃烧
B. 同一相燃烧
C. 剧烈燃烧
D. 均一系燃烧
【单选题】
在___进行的燃烧叫非均一系燃烧。如石油、苯和煤等液、固体的燃烧均属非均一系燃烧。
A. 同一相
B. 不同相内
C. 均一系
D. 不同系
【单选题】
在可燃液体燃烧中,通常不是液体本身燃烧而是由___进行燃烧,这种形式的燃烧叫蒸发燃烧。
A. 液体表面
B. 液体分子
C. 液体产生的蒸气
D. 高温液体
【单选题】
闪燃往往是着火的先兆,能使可燃液体发生闪燃的___称为该液体的闪点。
A. 最高温度
B. 最高熔点
C. 最低熔点
D. 最低温度
【单选题】
可燃物质在有足够助燃物质(如充足的空气、氧气)的情况下,因着火源作用引起的___现象,称为着火。
A. 持续燃烧
B. 瞬间燃烧
C. 猛烈燃烧
D. 爆炸
【单选题】
使可燃物质发生___称为该液体的着火点(燃点)。物质的燃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A. 瞬间燃烧的最低温度
B. 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C. 持续燃烧的最高温度
D. 瞬间燃烧的最高温度
【单选题】
对易燃液体来说,一般燃点约高于闪点___℃。
A. 1~5
B. 3~7
C. 5~9
D. 7~11
【单选题】
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___为自燃点,也称引燃温度,自燃点是衡量可燃物质火灾危险性的又一个重要参数。
A. 点火温度
B. 引燃温度
C. 最低温度
D. 最高温度
【单选题】
可燃物质在外界热源作用下,温度逐渐升高,当达到___时,即可着火燃烧,称为受热自燃。
A. 闪点
B. 熔点
C. 燃点
D. 自燃点
【单选题】
合成橡胶干燥工段,若橡胶长期积聚在蒸汽加热管附近,则极易引起橡胶的___。
A. 融化
B. 自燃
C. 软化
D. 燃烧
【单选题】
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___过程。
A. 释放
B. 吸收
C. 集聚
D. 放映
【单选题】
化学爆炸是由物质的化学变化造成的,其特征是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化学物质___变化。
A. 部分发生
B. 未发生
C. 都发生了
D. 没有
【单选题】
___比较普遍,化工企业中发生的爆炸多属于此类。
A. 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B. 物理爆炸
C. 剧烈的蒸气云
D. 核爆
【单选题】
如果可燃气体或液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是___进行的,则发生稳定燃烧(扩散燃烧),如火炬燃烧、气焊燃烧、燃气加热等。
A. 在燃烧过程中
B. 在燃烧之前
C. 在燃烧之后
D. 在扩散之前
【单选题】
如果可燃气体或液体蒸气与空气___按一定比例混合,遇火源则发生爆炸。
A. 在燃烧过程中
B. 在扩散之前
C. 在燃烧之后
D. 在燃烧之前
【单选题】
在燃烧之前即气体扩散阶段形成的一个足够大的云团,如在一个作业区域内发生泄露,经过一段延迟时期后再点燃,则会产生___爆炸,形成大范围的破坏。
A. 物理爆炸
B. 剧烈的蒸气云
C. 核爆
D. 化学爆炸
【单选题】
可燃物在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之间都能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该物质的___。
A. 爆炸极限
B. 爆炸范围
C. 爆炸当量
D. 爆炸威力
【单选题】
可燃性混合物的___范围越宽,其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A. 爆炸极限
B. 爆炸范围
C. 爆炸当量
D. 爆炸威力
【单选题】
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以上的混合物是___着火或爆炸的。
A. 会
B. 不会
C. 可能会
D. 完成可能
【单选题】
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气体或可燃蒸气在空气混合物中的___
A. 重量百分比
B. 质量百分比
C. 体积百分比
D. 分子百分比
【单选题】
爆炸极限___,火灾危险性越大。
A. 下限越低、范围越窄
B. 下限越高、范围越宽
C. 下限越高、范围越窄
D. 下限越低、范围越宽
【单选题】
着火能量越小,火灾危险性越大可燃气体的着火能量都比较小,但是不同品种的可燃气体的最小着火能量可相差___倍。
A. 10~20
B. 20~30
C. 30~40
D. 40~50
【单选题】
氢的最小着火能量为0.019mJ,甲烷为0.28mJ,所以氢气的火灾危险性比甲烷___。
A. 小
B. 大
C. 相同
D. 不相同
【单选题】
___越活泼,火灾危险性越大。
A. 物理性质
B. 生物性质
C. 化学性质
D. 核爆性质
【单选题】
可燃气体的密度越轻,越容易迅速___,火灾危险性相对小些。
A. 下降扩散而消失
B. 下降扩散而集聚
C. 上升扩散而集聚
D. 上升扩散而消失
【单选题】
闪点低,表示在___,因此该液体容易着火燃烧
A. 很低的温度下就能闪燃
B. 很高的温度下就能闪燃
C. 很低的温度下就能闪爆
D. 很高的温度下就能闪爆
【单选题】
可燃液体与易燃液体是以闪点作为划分标准的,闪点<___的可燃液体称为易燃液体。
A. 0℃
B. 61℃
C. 36℃
D. 60℃
【单选题】
可燃液体与易燃液体是以闪点作为划分标准,闪点≥60℃的液体为___。
A. 易燃液体
B. 高闪点易燃液体
C. 低闪点易燃液体
D. 可燃液体
【单选题】
二硫化碳(S2)的最小着火能量仅为0.0019mJ,因此虽然二硫化碳的密度大(比水重),但仍极危险。一般加水使___,以减少危险性。
A. 遇水混合
B. 液面上无水层封闭
C. 液面上有水层封闭
D. 形成稀释状态
推荐试题
【多选题】
以下关于“新时代”内涵的解读,正确的有___
A. 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
B.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C. 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D. 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多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具体表现在___
A. 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它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B. 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C. 从人类文明进程看,它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D. 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看,它意味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已经不大
【多选题】
对于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下解读正确的是___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社会主义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
D. 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
【多选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的“四个自信”是指___
A. 道路自信
B. 理论自信
C. 制度自信
D. 文化自信
【多选题】
新时代我们的强军目标是___
A.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的人民军队
B. 建设一支能打胜仗的人民军队
C. 建设一支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D.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多选题】
“中国梦”的本质是___
A. 国家富强
B. 民族振兴
C. 社会稳定
D. 人民幸福
【多选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___
A. 走中国道路
B. 弘扬中国精神
C. 凝聚中国力量
D. 对抗一切外来力量
【多选题】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下列对“国家富强”的理解正确的是___
A. 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C. 经济更加发达
D. 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更加强劲
【多选题】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下列对“民族振兴”的理解正确的是___
A. 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
B. 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C. 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D. 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优秀民族
【多选题】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下列对“人民幸福”的理解正确的是___
A. 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
B.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C. 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D. 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多选题】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对三者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有___
A.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
B. 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C. 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D.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要以人民幸福得到满足为条件
【多选题】
以下对“中国梦”的描述,正确的有___
A. 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
B.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C.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D. 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多选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一中国精神是指___
A. 以英雄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C. 以改革拼搏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额时代精神
【多选题】
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新部署即“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指___
A. 到建国 100 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B. 到建党 100 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C. 到建国 100 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 到建党 100 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多选题】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这两个阶段分别是___
A. 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从 2020 年到 2050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 从 2050 年到 2065 年,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多选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___
A.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
B.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
C. 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多选题】
从 2020 年到 2035 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阶段的目标要求是___
A.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
B.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C. 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D. 人民生活更为宽裕,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多选题】
___
A. 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
B. 拥有高度的政治文明
C. 拥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D. 拥有高度的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
【多选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提出,是___
A. 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之后作出的重大决策
B. 是党适应我国发展实际作出的必然选择
C. 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D. 应对国际挑战的新举措
【多选题】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___
A. 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B.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C. 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D. 坚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多选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提出“三去一降一补”是指哪些___
A. 去库存
B. 去杠杆
C. 降成本
D. 补短板
【多选题】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___
A. 高素质的企业家
B. 工匠
C. 劳模
D. 工程师
【多选题】
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哪些___
A. 经济建设
B. 政治建设
C. 文化建设
D. 社会建设
【多选题】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___
A. 质量变革
B. 效率变革
C. 动力变革
D.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多选题】
现代化经济体系主要内容有___
A. 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B.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 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D. 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多选题】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扎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和行动。当前,要突出抓好的工作有___
A.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B.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C.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D. 积极推动城乡域协调发展
【多选题】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___有机统一
A. 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依法治国
D. 以德治国
【多选题】
坚持党的领导,就要___
A. 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B. 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C. 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D. 改进党的执政方式
【多选题】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要___
A. 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
B. 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C. 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D. 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多选题】
坚持依法治国,就要___
A. 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
B. 加强人权法治保障
C. 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D.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
【多选题】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是指___
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多选题】
发展协商民主,必须___
A.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B. 统筹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
C. 积极开展人大协商、基层协商、人民团体协商,逐步探索社会组织协商,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
D. 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不断提高协商民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多选题】
如何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___
A. 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
B.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 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做好统战工作。
【多选题】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必须始终___
A. 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
B. 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
C. 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D. 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多选题】
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对台工作大政方针有___
A.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B.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C.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
D. 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
【多选题】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___
A. 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B.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C.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D. 建设好网络空间
【多选题】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好的舆论可以成为___
A. 发展的“推进器”
B. 民意的“晴雨表”
C. 社会的“粘合剂”
D. 道德的“风向标”
【多选题】
___
A. 民众的“迷魂汤”
B. 社会的“分离器”
C. 杀人的“软刀子”
D. 动乱的“催化剂”
【多选题】
核心价值观内容是___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 自由、公平、公正、法治,
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多选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是___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