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混合燃烧由于___充分混合,所以燃烧时速度很快,温度也高。
A. 氧原子
B. 燃料分子
C. 氧分子
D. 燃料粒子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根据燃烧反应进行的程度(燃烧产物)分为___。
A. 迅速燃烧
B. 完全燃烧
C. 缓慢燃烧
D. 不完全燃烧
【多选题】
___由于热分解而产生可燃烧的气体而发生燃烧,这种燃烧叫分解燃烧。
A. 固体
B. 易挥发液体
C. 气体
D. 不挥发性液体
【多选题】
___均有火焰产生,因此属于火焰燃烧。
A. 单系燃烧
B. 蒸发燃烧
C. 分解燃烧
D. 混合燃烧
【多选题】
燃烧是在___,这种燃烧称为表面燃烧(又称为均热型燃烧),如焦炭、金属铝、镁的燃烧。
A. 固体的表面进行
B. 有扩散火焰
C. 固体的沟槽进行
D. 看不出扩散火焰
【多选题】
燃烧因起因不同分为___。
A. 闪燃
B. 着火
C. 闪爆
D. 自燃
【多选题】
在一定温度下,易(可)燃液体表面上的蒸气和空气混合物与火焰接触时,能___,这种瞬间燃烧的过程叫闪燃。
A. 随即燃烧
B. 串出火苗
C. 闪出火花
D. 随即熄灭
【多选题】
关于闪点与液体化学品燃烧危险性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___。
A.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B. 闪点越高,火灾危险性越低
C. 闪点与火灾危险性无关
D. 闪点高于常温,火灾危险性与常温有关
【多选题】
某些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影响下,由于物质内部所发生的___而产生热量,并逐渐积聚导致温度上升,达到自燃点使物质发生燃烧,这种现象称为自热自燃。
A. 集聚过程
B. 物理过程
C. 化学过程
D. 生化过程
【多选题】
下列属于常见的自热自燃物质有___等。
A. 自燃点低的物质,如磷、磷化氢
B. 易产生聚合热或发酵热的物质,如植物类产品,湿木屑
C. 遇空气氧气发热自燃的物质,如油脂类、锌粉、铝粉、金属硫化物、活性炭
D. 自燃分解发热物质,如硝化棉
【多选题】
系统___的现象称为爆炸。
A. 瞬间吸收大量能量态
B. 自一种状态迅速转变为另一种状
C. 在瞬间以对外作机械功
D. 放出大量能量
【多选题】
根据爆炸发生的不同原因,可将其分为___几大类。
A. 物理爆炸
B. 炸药爆炸
C. 化学爆炸
D. 核爆炸
【多选题】
物理爆炸由物质的物理变化所致,其特征是爆炸前后系统内___均不发生变化。
A. 物质的物理组成
B. 化学性质
C. 物质的化学组成
D. 物理性质
【多选题】
物理爆炸主要是指___在压力容器内,由于某种原因使容器承受不住压力而破裂,内部物质迅速膨胀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A. 压缩气体
B. 过热液体
C. 液化气体
D. 过热固体
【多选题】
___受热超压引起的爆炸就是物理爆炸。
A. 蒸汽锅炉
B. 装有液化气的钢瓶
C. 装有压缩气体的钢瓶
D. 装有惰性气体的钢瓶
【多选题】
化学爆炸按爆炸时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又可分为___。
A. 简单分解爆炸
B. 复杂分解爆炸
C. 爆炸性纯净物爆炸
D. 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多选题】
所有___与空气或氧气组成的混合物发生的爆炸称为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A. 可燃液体
B. 可燃固体
C. 可燃气体
D. 可燃液体蒸气
E. 可燃粉尘
【多选题】
___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当遇点火源时易发生燃烧爆炸,可燃物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混合物的最高浓度称为该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爆炸上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下限。
A. 可燃固体
B. 可燃气体
C. 可燃蒸气
D. 可燃粉尘
【多选题】
粉尘混合物达到爆炸下限时所含粉尘量已经相当多,以像云一样的形态存在,这种浓度只有在___才能达到。
A. 粉尘开放空间
B. 设备内部
C. 扬尘点附近
D. 地面沉积粉尘
【多选题】
___的可燃气体(如环氧乙烷)危险性大,一旦与其他可燃气体相混,易发生燃烧爆炸。
A. 具有还原性质
B. 具有氧化剂性质
C. 稳定性差
D. 易分解
【多选题】
若可燃气体的密度与空气接近,或比空气重,容易___。
A. 在局部积聚
B. 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不易散失
C. 使火灾危险性减少
D. 使火灾危险性增加
【多选题】
液体的___而危险性也增加。
A. 蒸发速度越慢
B. 密度越小
C. 蒸发速度越快
D. 越容易使空气中的蒸气浓度增加
【多选题】
爆炸通常伴随___、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
A. 发热
B. 发光
C. 压力上升
D. 真空
【多选题】
冲击波的传播速度极快,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对___。
A. 周围环境中的机械设备产生破坏作用
B. 周围环境中的建筑物产生破坏作用
C. 周围河道水环境产生破坏作用
D. 使人员伤亡
【多选题】
爆炸时产生的高温高压和建筑物内遗留大量的热或残余火苗,会把从破坏的设备内部不断流出的___引起火灾。
A. 易燃液体的蒸气点燃
B. 可燃气体点燃
C. 可燃液体的蒸气点燃
D. 其他易燃物点燃
【多选题】
当盛装易燃物的容器、管道发生爆炸时,爆炸抛出的易燃物有可能引起大面积火灾,这种情况在___最易发生。
A. 油罐爆破后
B. 液化气瓶爆破后
C. 气体爆炸
D. 物理爆炸
【多选题】
在生产环境中,随着加工或反应等不同过程,则可呈出___、气体等多种状态造成污染。
A. 粉尘
B. 烟尘
C. 雾
D. 蒸气
【多选题】
通过呼吸___是毒物进入人体的最主要途径。
A. 吸入蒸气
B. 吸入气体
C. 吸入飘尘
D. 通过肺部吸收
【多选题】
甲苯等有机溶剂都是能被___的化学品
A. 皮肤析出
B. 皮肤吸附
C. 皮肤渗透
D. 皮肤无影响
【多选题】
化学品的毒性效应可分成___,取决于暴露的浓度和暴露时间的长短。
A. 高毒
B. 急性
C. 低毒
D. 慢性
【多选题】
热传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触外,还有___途径。
A. 传导
B. 烘烤
C. 对流
D. 辐射
【多选题】
暴雨预警信号,表示由低至高的排序错误的是___。
A. 绿色——黄色——橙色——红色
B. 蓝色——绿色——黄色——橙色
C. 绿色——蓝色——橙色——红色
D. 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多选题】
职业危害因素所致的各种职业性损害,包括___,统称职业性病损。
A. 职业性疾患
B. 工伤疾患
C. 尘肺
D. 皮肤病
【多选题】
化学品侵入环境的最主要的途径大致分为___等。
A. 人为施用直接进入环境
B. 生产废物排放
C. 事故排放
D. 人类活动中废弃物的排放
【多选题】
___进入大气破坏同温层的臭氧层。
A. 氯氟烃
B. N2O
C. CH4
D. CO
【多选题】
化学品危害预防和控制的基本原则一般包括几个方面:___。
A. 计算机控制
B. 操作控制
C. 管理控制
D. 人工控制
【多选题】
下列属于化学品危害操作控制的原则是___。
A. 隔离
B. 通风
C. 保护工人
D. 保护现场
【多选题】
化学品危害操作控制实际生产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通风和卫生等。
A. 个体防护
B. 替代
C. 变更工艺
D. 隔离
【多选题】
通风是控制作业场所中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最有效的措施,包括___两种。
A. 局部排风
B. 自然通风
C. 全面通风
D. 不通风
【多选题】
个体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___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简称护品。
A. 减轻职业危害
B. 免遭事故伤害
C. 减轻事故伤害
D. 免遭职业危害
【多选题】
下列属于防护用品的有___。
A. 头部防护器具
B. 呼吸防护器具
C. 眼防护器具
D. 身体防护用品
推荐试题
【单选题】
采用爆炸法销毁导爆索、射孔弹应在爆破坑内进行,每个爆破坑的销毁数量不宜超过___kg。
A. 5
B. 10
C. 20
【单选题】
值班守护人员的年龄应当___。
A. 年满18周岁、不超过55周岁
B. 年满18周岁、不超过60周岁
C. 年满18周岁、不超过65周岁
【单选题】
焚烧法销毁火炸药时,要将待销毁的火炸药铺成宽度不大于___cm的药条。
A. 10
B. 20
C. 30
【单选题】
装药完成后,应当将剩余的爆破器材撤离爆破作业面至___,由保管员检查清点后保管。
A. 临时存放点
B. 附近工棚
C. 保护建筑物
【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领取爆破器材限于___的爆破作业需要。
A. 当天
B. 当次
C. 当班
【单选题】
___化学家诺贝尔在1865年发明了以硝化甘油为主要组分的达纳迈特炸药。
A. 瑞士
B. 瑞典
C. 美国
【单选题】
人类对爆破的研究与应用起源于我国___的发明和发展。
A. 指南针
B. 黑火药
C. 印刷
【单选题】
爆破作业单位违反法律规定及安全管理制度,致使民用爆炸物品丢失、被盗、被抢,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依照职责___;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 吊销其许可证
B. 责令限期改正
C. 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单选题】
爆炸性危险物质被盗、被抢或者丢失,故意隐瞒不报的,处___拘留。
A. 五日以上
B. 五日以上十日以下
C. 十日以下
【单选题】
民用爆炸物品从业单位必须按照《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相应___后才能从事相关作业。
A. 资质
B. 设备
C. 条件
【单选题】
根据《刑法》,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爆炸物的,处___有期徒刑。
A. 三年以上
B. 十年以下
C.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单选题】
爆破作业单位申请购买民用爆炸物品的,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购买申请,并提交___等有关材料。
A. 《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许可证》
B. 《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
C. 《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
【单选题】
对每一盒雷管外的盒条码通过___进行扫描读入。
A. 雷管导通仪
B. 振动测试仪
C. 传感器
D. 专用手持机
【单选题】
销售、购买民用爆炸物品,应当通过___进行交易,不得使用现金或者实物进行交易。
A. 银行账户
B. 现金
C. 实物
【单选题】
未携带《民用爆炸物品运输许可证》运输民用爆炸物品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处___的罚款。
A. 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B. 5万元以上
C. 20万元以下
【单选题】
冲击波感度是指在___作用下炸药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
A. 超声波
B. 冲击波
C. 地震波
D. 电磁波
【单选题】
撞击感度指在___作用下炸药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
A. 机械撞击
B. 静电感应
C. 雷击
D. 热量
【单选题】
煤矿许用乳化炸药的有效储存期为___个月。
A. 3
B. 4
C. 5
D. 6
【单选题】
在采用雷管侧向起爆导爆管时,在雷管上包上胶布主要目的是___。
A. 增加起爆能量
B. 防止破片伤害未完成传爆任务的导爆管
C. 增加绑扎雷管的数量
D. 方便固定导爆管
【单选题】
导爆索的爆速一般不小于___m/s。
A. 5000
B. 6000
C. 7000
D. 8000
【单选题】
在-40℃~+50℃条件下,一发8号雷管可以起爆绑扎在其周围的___根导爆管。
A. 10
B. 15
C. 20
D. 25
【单选题】
导爆管的管壁材料为高压聚乙烯___。
A. 橡胶
B. 塑料
C. 胶皮
D. 玻璃纤维
【单选题】
专用爆破电桥的工作电流应小于___mA。
A. 20
B. 25
C. 30
D. 50
【单选题】
《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硐室爆破,交流电不小于___,直流电不小于2.5A。
A. 3.0A
B. 4.0A
C. 5.0A
D. 6.0A
【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工业导爆索的有效期为___。
A. 12个月
B. 18个月
C. 24个月
D. 30个月
【单选题】
一般而言,爆破结果的好坏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描述:爆破块度、爆堆形态、爆破效果和___效应。
A. 爆破飞石
B. 爆破振动
C. 爆破噪音
D. 爆破危害
【单选题】
一般深孔爆破采用耦合装药,光面爆破、预裂爆破采用___。
A. 不耦合装药
B. 耦合装药
C. 混合装药
D. 均匀装药
【单选题】
应派有经验的___处理盲炮。
A. 保管员
B. 爆破员
C. 安全员
D. 作业班长
【单选题】
桩井爆破掘进超过3m后立即进行井口的覆盖防护,此时的安全警戒距离不宜小于___。
A. 30m
B. 40m
C. 50m
D. 60m
【单选题】
利用___传递爆炸压力使结构物破碎的爆破技术称为水压爆破。
A. 水介质
B. 固体
C. 气体
D. 土壤
【单选题】
爆破员往井下运送爆破材料,运送途中几个携带炸药、雷管的人员不应___,前后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A. 停留
B. 并排同行
C. 休息
D. 手拿无关物件
【单选题】
在油气井燃烧爆破作业中,用电缆车下放弹体时,下放速度不得超过___。
A. 1000m/h
B. 2000m/h
C. 3000m/h
D. 4000m/h
【单选题】
浅孔爆破时,孔内装入起爆药包后严禁用力捣压___,防止早爆或将雷管脚线拉断造成拒爆。
A. 炸药
B. 装药
C. 炮泥
D. 起爆药包
【单选题】
煤矿井下爆破工作面有2个或2个以上自由面时,在煤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___。
A. 0.6m
B. 0.5m
C. 0.4m
D. 0.3m
【单选题】
深孔爆破时,炮孔布置形式一般有___、正方形和矩形三种。
A. 三角形
B. 波浪形
C. 圆型
D. 椭圆形
【单选题】
在露天深孔台阶爆破中,爆破飞散物对人员的最小安全允许距离是___m。
A. 300
B. 按设计,但≮200
C. 按设计,但≮150
D. 按设计,但≮100
【单选题】
对雷管外观检查的样本量是从每1~5万发中任取___发。
A. 30
B. 40
C. 50
【单选题】
回收清退时,务必检查确认未将___的爆破器材混放混存。
A. 性质抵触
B. 数量较多
C. 生产单位
【单选题】
爆炸销毁场地应距1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边缘保持在___km以上。
A. 2
B. 5
C. 10
【单选题】
对导爆索外观检查的样本量是从每10000m中任取50m(1卷);检查数量是___m。
A. 30
B. 40
C.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