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金融机构在接收到征信中心反馈报文后___才能在企业征信系统中查询到该报 文所含借款人信贷信息。
A. 当天
B. 第二天
C. 第三天
D. 一周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企业征信系统中,企业的相关异议信息最终应由___进行处理。
A. 征信中心
B. 当地人民银行
C. 上报机构
D. 发生机构
【单选题】
企业征信系统中,对于无法处理的企业异议信息,由___统一标识,以确保数 据的公信力。
A. 征信中心
B. 当地人民银
C. 金融机构顶级机构
D. 数据发生机构
【单选题】
某企业的房产为本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的信息,可以通过企业征信系统的___获得。
A. 对外担保的抵押查询
B. 对外担保的质押查询
C. 被担保的抵押查询
D. 被担保的质押查询
【单选题】
贷款卡在___通用。
A. 全省
B. 全国
C. 全市
D. 本地
【单选题】
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共___位字符。
A. 8
B. 9
C. 10
D. 11
【单选题】
企业征信系统中,查询借款人余额信息时,除了贷款、贸易融资、保理、信用证等信息外,还有___信息。
A. 资产保全剥离
B. 垫款
C. 欠息
D. 担保
【单选题】
企业征信系统中,通过查询借款人明细信息可查得借款人基本信息的___。
A. 概况信息
B. 财务报表信息
C. 关注信息
D. 以上都是
【单选题】
企业征信系统中,金融机构用户在“金融机构查询”功能菜单只能查询___的信息。
A. 本机构
B. 下属机构
C. 本机构及下属机构
D. 平级机构。
【单选题】
在个人征信系统中,不能对系统用户作___操作。
A. 启用
B. 停用
C. 新建
D. 删除
【单选题】
对拒贷客户包括预审未通过的客户,分支行的授权资料须在拒贷后___个工作日内移交至各分行风险管理部、宁波地区支行业务管理部进行统一保管。
A. 5
B. 10
C. 15
D. 20
【单选题】
我行上报至人行的业务信息是前___日的业务信息。
A. 1
B. 2
C. 7
D. 15
【单选题】
关于征信用户管理以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___
A. 用户管理员、数据上报员与A类查询用户可以互相兼任;
B. A类查询用户新增、注销、变更无需向人民银行报备;
C. 一个A类查询用户只能一人使用,不得混用,不得设置“公共用户”;
D. 各类用户管理员至少每三个月修改一次密码
【单选题】
个人信用报告反映了个人的信用状况,必须合规查询和使用,通过以下___途径,可以获取个人信用报告。
A. 通过本人授权、法定目的、本人授权与法定目的相结合
B. 通过非本人授权、法定目的
C. 只能通过本人授权
D. 只能通过法定目的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及其工作人员对在工作中知悉的个人信用信息负有___责任。
A. 充分利用
B. 披露
C. 保密
D. 保管
【单选题】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下列关于企业信贷数据说法错误的是___。
A. 企业信贷数据是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交易明细,涉及商业秘密,不管向谁提供都要经过企业书面授权
B. 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企业信贷信息需要经过信息主体书面授权
C. 企业不良信贷信息在报送之前无需告知信息主体
D. 企业不良信贷信息在报送之前需告知信息主体
【单选题】
除对已发放的个人信贷进行贷后风险管理之外,商业银行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中时应当取得被查询人的___。
A. 直接进行
B. 口头授权
C. 书面授权
D. 电话授权
【单选题】
关于个人查询亲属(配偶、子女)的个人信用报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
A. 随时可以查询
B. 不可以查询
C. 需要在得到配偶或子女的授权后才可查询
D. 以上均不对
【单选题】
2008年5月,征信中心在___成立。
A. 北京
B. 上海
C. 天津
D. 广州
【单选题】
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主要由信用报告头、信用报告主体、___三部分构成。
A. 信用报告说明
B. 信用报告附加
C. 免责条款
D. 信用报告明细
【单选题】
应收账款质押登记贯彻公示性登记理念,登记的不是合同的所有内容,登记内容的真实性由___负责。
A. 金融机构
B. 征信机构
C. 当事人
D. 查询人
【单选题】
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是法律的要求,是___对抗第三人的要求,是确定担保物上竞存权利之间受偿顺序的依据。
A. 物权
B. 质权
C. 财产权
D. 债权人
【单选题】
新机构向征信系统连续报送___个月数据后,可提出开通信用报告查询权限的申请。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对于机构报关数据质量考核,企业征信系统的完整性得分、及时性得分和准确性得分分别设置为满分___分,( )分和( )分。
A. 40、20、40
B. 20、40、40
C. 30、40、30
D. 30、20、50
【单选题】
征信中心认为有关商业银行报关的信息可疑时,应当按有关规定的程序及时向该商业银行发出复核通知,商业银行应当在收到复核通知之日起___个工作日内给与答复。
A. 2
B. 3
C. 4
D. 5
【单选题】
从目前的规定看,信息主体对自己信息存在异议时,或自行或委托他人向___或异议信息涉及的( )提出异议申请。
A. 征信管理局、商业银行分支机构
B. 征信中心分支机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
C. 征信中心分支机构、商业银行总行
D. 征信中心分支机构、商业银行省级机构
【单选题】
承担个人信用数据库的日常运行和管理的部门是___。
A. 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
B. 征信服务中心
C. 各商业银行
D.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
【单选题】
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整理、保存个人信用信息,为___和个人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为货币政策制定、金融监管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用途提供有关信息服务。
A. 人民银行
B. 银监局
C. 商业银行
D. 借款人
【单选题】
商业银行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个人信用数据标准及其有关要求,准确、完整、及时地向___报送个人信用信息。
A. 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B.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C. 个人信用数据库
D. 企业信用数据库
【单选题】
征信服务中心认为有关商业银行报送的信息可疑时应当按有关规定的程序及时向该商业银行发出复核通知。商业银行应当在收到复核通知之日起___内给予答复。
A. 10个工作日内
B. 5个工作日内
C. 2个工作日内
D. 当日内
【单选题】
商业银行发现其所报送的个人信用信息不准确时,应当及时报告___。
A. 征信服务中心
B. 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C. 不准确信息所属主体
D. 公安部门
【单选题】
个人认为本人信用报告中的信用信息存在错误时,可以通过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或直接向___提出书面异议申请。
A. 征信服务中心
B. 法院及公安部门
C. 金融机构
D. 地方政府的行政事务办公室
【单选题】
异议申请人对有关异议信息可以附注100字以内的个人声明,___应当对个人声明的真实性负责。
A. 征信服务中心
B. 商业银行
C. 异议申请人
D. 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异议申请的___个工作日内将异议申请转交征信服务中心。
A. 1
B. 2
C. 5
D. 7
【单选题】
征信服务中心对处于异议处理期的信息,予以___。
A. 标注
B. 删除
C. 关闭,禁止查询
D. 不做处理
【单选题】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制定相关信用信息报送、查询、使用、异议处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报___备案。
A. 人民银行
B. 征信服务中心
C. 银监局
D. 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领导小组
【单选题】
查询用户工作人员调离,该用户应当立即予以___。
A. 停用
B. 注销
C. 删除
D. 备案
【单选题】
商业银行管理员用户、数据上报用户和查询用户须报___备案。
A. 该商业银行人事部门
B. 人民银行机要管理部门
C.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和征信服务中心
D. 公安局
【单选题】
___应当经常对个人信用数据库的查询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所有查询符合《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A. 商业银行
B. 人民银行
C. 银监局
D. 国家外汇管理局
【单选题】
商业银行未按照规定建立相应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的,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并处以___罚款。
A. 5000-10000元
B. 10000-20000元
C. 30000元
D. 50000元
【单选题】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自___起施行。
A. 2005年1月1日
B. 2005年10月1日
C. 2006年1月1日
D. 2006年10月1日
推荐试题
【判断题】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A. 对
B. 错
【判断题】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科技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A. 对
B. 错
【判断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三步走”发展战略指出,第二步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关于科学技术的极端重要性,邓小平有一著名论断,这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 对
B. 错
【判断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改变“两高、两低”的状况,“两高”是指高投入、高消耗,两低则是指低工资、低物价
A. 对
B. 错
【判断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A. 对
B. 错
【判断题】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要使市场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A. 对
B. 错
【判断题】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
A. 对
B. 错
【判断题】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坚持改革开放
A. 对
B. 错
【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证明,照搬照抄苏联模式符合中国国情
A. 对
B. 错
【判断题】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的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完全彻底地解决了
A. 对
B. 错
【判断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不要四面出击,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A. 对
B. 错
【判断题】
农业就是工业。因此,中国的工业化必须以农业为主导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进行过专门的论述
A. 对
B. 错
【判断题】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A. 对
B. 错
【判断题】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性质相同的矛盾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我国,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敌我矛盾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提出要求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A. 对
B. 错
【判断题】
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A. 对
B. 错
【判断题】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要全盘否定和抛弃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成果,也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不同资本主义发生任何联系
A. 对
B. 错
【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证明,照搬照抄苏联模式符合中国国情。
A. 对
B. 错
【判断题】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的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完全彻底地解决了
A. 对
B. 错
【判断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不要四面出击,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A. 对
B. 错
【判断题】
农业就是工业。因此,中国的工业化必须以农业为主导。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进行过专门的论述。
A. 对
B. 错
【判断题】
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矛盾,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后果。
A. 对
B. 错
【判断题】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A. 对
B. 错
【判断题】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性质相同的矛盾。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我国,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敌我矛盾。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提出要求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A. 对
B. 错
【判断题】
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A. 对
B. 错
【判断题】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要全盘否定和抛弃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成果,也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不同资本主义发生任何联系。
A. 对
B. 错
【判断题】
实践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以后,必须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A. 对
B. 错
【判断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开始。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