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对全国财政经济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内容包括:___
A. 统一物价管理
B. 统一财政收支
C. 统一物资调度
D. 统一现金管理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C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实现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需要的三个条件是:___
A. 没收官僚资本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D. 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___
A.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D. 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多选题】
新中国初期党和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所采取的政策是___
A. 利用
B. 限制
C. 赎买
D. 改造
【多选题】
1954年12月,毛泽东提出的农业合作化时期的阶级政策是___
A. 依靠贫农
B. 巩固地团结中农
C. 限制并逐步改造富农
D. 限制中农
【多选题】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企业利润分配实行“四马分肥”的原则,“四马”指的是___
A. 所得税
B. 企业公积金、
C. 工人福利基金
D. 资本家的利润
【多选题】
农业合作化的步骤是___
A. 建立农业生产互助组
B. 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 建立人民公社
【多选题】
新中国将外国在华企业收归国有的措施有___
A. 管制
B. 征用
C. 代管
D. 转让
【多选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是___
A. 充分体现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
B. 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C. 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
D. 协商和表决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国家决策的正确性和原则性
【多选题】
在中国的政党制度中,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表现在___
A. 政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B. 组织上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C. 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D. 团结合作的友党关系
【多选题】
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点是___
A. 民主和专政相结合
B. 衔接两个革命阶段
C. 扩大人民民主的范围
D. 概念表述准确
【多选题】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内容包括 ___
A.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C. 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
D. 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
【多选题】
《论十大关系》中指出要正确处理经济关系,包括 ___
A. 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
B.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C.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D.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多选题】
《论十大关系》阐述了政治方面的关系问题,包括 ___
A. 在汉族和少数民族方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巩固各民族团结
B. 在党和非党关系方面,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 在是非关系方面,要分清是非,对待犯错误的人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D. 在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方面,认为反革命已大为减少,今后要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多选题】
党的八大指出 ___
A. 经济上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 必须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C. 重申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 强调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多选题】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 ___
A. 敌我之间的矛盾
B. 人民内部的矛盾
C. 中华民族同国际帝国主义的矛盾
D.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
【多选题】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阐述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主要是指 ___
A. 在人民内部的日常政治生活中,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B. 在经济工作中实行对全国城乡各阶层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和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C. 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 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多选题】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做出以下努力,使得中国的大国地位得以初步确立,并改善了国际环境,包括 ___
A. 1954年,周恩来率团参加瑞士日内瓦会议,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政策
B. 1953年,中国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明中国确定了自己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
C. 1955年,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D. 1971年,在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上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国世界大国的地位得以确立
【多选题】
“大跃进”运动失败的原因包括 ___
A. 盲目追求高速度,破坏了经济发展的综合平衡
B. 不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企图依靠群众运动的方法来快速发展生产力
C.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思想准备不足
D. 人民群众高涨的热情
【多选题】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是 ___
A.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B. 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五一六通知》
C.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通过的《十六条》
D. 《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
【多选题】
“文化大革命”为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的历史借鉴有 ___
A.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B. 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C.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D. 必须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永葆党的先进性
【多选题】
1956—1976年的20年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包括 ___
A. 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原则
B.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和统筹兼顾的方针
C.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多选题】
1956—1976年的20年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探索中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包括___
A. 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基本建立
B. 国际地位提高,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中美关系正常化
C. 文化、医疗、科技事业得以发展
D. 经济得以增长,广大农民和职工的生活比解放初有了很大的改善
【多选题】
造成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原因,包括 ___
A. “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
B. 严重的自然灾害
C. 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
D. 苏联单方面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多选题】
和平共处的原则是 ___
A. 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互不侵犯
C. 互不干涉内政
D.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多选题】
1956—1976年的20年中,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改天换地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 ___
A. 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C. 全面确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D. 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多选题】
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毛泽东建立了开创性的、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包括 ___
A. 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建立
B. 领导中国人民,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观念深入人心
C. 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 领导中国人民,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与独立,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
【多选题】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议程是:___
A. 毛泽东致开幕词
B. 刘少奇作《政治报告》
C. 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
D. 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多选题】
在1967年2月抗争中,老一辈革命家同林彪、江青一伙斗争所围绕的主要问题是:___
A. 要不要党的领导
B. 应不应该把老干部都打倒
C. 要不要抓革命促生产
D. 要不要保持军队的稳定
【多选题】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有:___
A. 统一战线
B. 实事求是
C. 群众路线
D. 独立自主
【多选题】
毛泽东、刘少奇等关于处理党内矛盾的正确方针和原则有___
A. 惩前毖后
B. 治病救人
C. 自我批评
D. 又斗争又团结
【多选题】
毛泽东指出,我国对待古今中外—切文化成果的方针是___
A. 全面继承
B. 全面否定
C. 古为今用
D. 洋为中用
【多选题】
推动我国艺术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方针是___
A. 百花齐放
B. 百家争鸣
C. 为人民服务
D. 为社会主义服务
【多选题】
毛泽东予以高度评价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内容是___
A. 干部参加劳动
B. 工人参加管理
C. 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D. 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的结合
【多选题】
集中反映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理论成果的著作是___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论十大关系》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公报》
【多选题】
中共八大提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___
A. 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B.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 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 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多选题】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对当时形势的分析是:___
A. 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
B. 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
C. 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
D. 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
【多选题】
1957年5月,中国共产党开始的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___
A. 反对官僚主义
B. 反对宗派主义
C. 反对主观主义
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多选题】
在“文化大革命”中,党和人民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有:___
A. 1967年的“二月抗争”
B. 1972年周恩来提出批判极“左”思潮
C. 1975年邓小平进行的全面整顿
D. 批林整风运动
【多选题】
在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体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思想理论成果的重要文献有___
A. 《论十大关系》
B. 中共八大文献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1957年夏季形势》
【多选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979年,国家在广东省开放的经济特区有 ___
A. 深圳市
B. 珠海市
C. 汕头市
D. 广州市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关于2.4G无线频段说法正确的是( )___
A. 中国无线频段信道的划分和欧洲是一致的,为13个信道,但是日本的信道有14个
B. 无线信道之间的设置是有要求的,在同一个覆盖区域内,理论上最多只有三个互不干扰的信道同时使用,也就是说在同一覆盖区域内最多可以放置3个AP
C. 在同一覆盖区域内,若放置了3个AP,为了互不干扰则AP的信道可以规划为2、6、11
D. 根据信道规划原则进行蜂窝式部署AP的时候,不可以通过降低AP发射功率的方法来减少信号干扰
E.
【单选题】
假设AP使用1信道,下列哪些设备不会对WLAN信号造成干扰( )。___
A. 微波炉
B. 使用6信道的AP
C. PHS基站
D. 使用2信道的AP
E.
【单选题】
每一个2.4G信道有多少兆赫兹( )___
A. 22MZH
B. 24MHZ
C. 26MZH
D. 28MZH
E.
【单选题】
如果AP发射功率为100mw,则对应的dbm值是( )___
A. 10dBm
B. 14dBm
C. 17dBm
D. 20dBm
E.
【单选题】
同时支持2.4G和5G的802.11协议是以下哪一种( );___
A. 802.11ac
B. 802.11n
C. 802.11b
D. 802.11a
E.
【单选题】
我国WiFi的2.4GHz频段开放了多少个信道( 2.402~2.483 GHz)。___
A. 10
B. 11
C. 12
D. 13
E.
【单选题】
我们终端设备能搜索到的WIFI名称,在WIFI的术语里叫()___
A. SSID
B. 无线桥接
C. 无线分布式系统
D. 无线中继
E.
【单选题】
无线局域网(WIFI)的最初协议是( )___
A. IEEE802.11
B. IEEE802.5
C. IEEE802.3
D. IEEE802.1
E.
【单选题】
下面哪组设备发射的无线网络一定工作在同一信道上( )。___
A. 路由器加无线放大器
B. 电力猫加无线路由器
C. 多个胖AP
D. 多个瘦AP
E.
【单选题】
以下不可以工作在2.4GHz频段的无线协议是( )___
A. 802.11a
B. 802.11n
C. 802.11g
D. 802.11b
E.
【单选题】
在2.4G频段,中国及北美选择的非重叠信道值为:()___
A. 1 6 11
B. 1 7 13
C. 2 6 11
D. 2 6 13
E.
【单选题】
在5.1GHz的信道中,有( )个相互不干扰的信道___
A. 3
B. 5
C. 8
D. 13
E.
【单选题】
在5.8GHz的信道中,有( )个相互不干扰的信道。___
A. 3
B. 5
C. 8
D. 13
E.
【单选题】
在802.11i标准中,需要通过硬件实现加密的协议是( ),所以,需要网卡硬件支持。___
A. WEP
B. AES
C. PSK
D. TKIP
E.
【单选题】
在多个频道同时工作的情况下,为保证频道之间不相互干扰,要求两个频道的中心频率间隔不能低于( )。___
A. 15MHZ
B. 22MHZ
C. 25MHZ
D. 35MHZ
E.
【单选题】
在家庭组网中,对无线信号衰减最大的是( )___
A. 金属柜
B. 办公室窗户
C. 玻璃墙
D. 砖墙
E.
【单选题】
在中国,2.4G频段开放了( )个频段,子信道划分间隔是5MHz,WiFi的工作频宽是22MHz,所以相邻信道的Wi-Fi信号之间有干扰,必须至少间隔( )个子信道才相互无干扰。___
A. 11 4
B. 11 5
C. 13 4
D. 13 5
E.
【单选题】
子信道划分间隔是5MHz,Wi-Fi的工作频宽是( ),所以相邻信道的Wi-Fi信号之间有干扰,必须至少间隔5个子信道才相互无干扰。___
A. 22MHz
B. 24MHz
C. 11MHz
D. 54MHz
E.
【单选题】
正确的无线网络优化实施步骤为( )。___
A. 确认标准_分析问题_信号侧优化_测试效果_数据侧优化
B. 确认标准_分析问题_数据侧优化_信号侧优化_测试效果
C. 确认标准_分析问题_测试效果_信号侧优化_数据侧优化
D. 确认标准_分析问题_信号侧优化_数据侧优化_测试效果
E.
【单选题】
以下哪种技术不是802.11n的核心技术?( )___
A. MIMO-OFDM
B. 信道捆绑技术
C. 帧聚合技术
D. 码分多址技术
E.
【单选题】
802.11g除去开销实际可获得的最大速率是多少?( )___
A. 5M~10M
B. 10M~15M
C. 15M~20M
D. 20M~24M
E.
【单选题】
WLAN中,基于WEB的认证流程,通过哪个服务器认证用户信息?( ) ___
A. Radius服务器
B. Portal服务器
C. WEB服务器
D.
E. PG服务器 E.
【单选题】
WLAN中使用的AP分为大功率AP和小功率AP,其中大功率AP达到( )___
A. 100mv
B. 200mv
C. 500mv
D. 1000mv
E.
【单选题】
802.11n 2×2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___
A. 300Mbps
B. 150Mbps
C. 100Mbps
D. 50Mbps
E.
【单选题】
如AP安装位置的四周有特殊物品,如微波炉、无绳电话等他干扰源,一般要求AP至少离开此类干扰源( )米。___
A. 0.5~1
B. 1~2
C. 2~3
D. 3~4
E.
【单选题】
WLAN系统覆盖设计要求为98%以上区域的信号强度___(C)
A. 不得低于-65dBm
B. 不得低于-70dBm
C. 不得低于-75dBm
D. 不得低于-85dBm
E.
【单选题】
目前国际标准规定的无线产品最大发射功率为100mW,相当于( )。___
A. 1dbm
B. 10dbm
C. 20dbm
D. 30dbm
E.
【单选题】
下列认证方式是属于硬件认证而非用户认证的是( )。___
A. 共享密钥认证
B. EAP认证
C. MAC认证
D. SSID匹配
E.
【单选题】
下列哪种设备不会对WiFi产生干扰( )___
A. 微波炉
B. 蓝牙音箱
C. 周边AP
D. GSM手机
E.
【单选题】
用户终端连接到AP的( )从而接入网络___
A. SSID
B. SCUD
C. BSID
D. BSA
E.
【单选题】
带WiFi功能的HGU设备最适合哪种方式进行业务发放( )___
A. ONU的WEB
B. OLT的命令行
C. RMS
D.
E. MS E.
【单选题】
用户没有固话使用需求,但有上网和IPTV业务需求,并且希望手机和平板电脑可以连接WiFi上网,以下哪种方式可以满足用户需求( )___
A. 不带POTS口的HGU设备,宽带业务采用桥接WAN连接
B. 不带POTS口的HGU设备,宽带业务采用路由WAN连接
C. 带POTS口的HGU设备,宽带业务采用路由WAN连接
D. SFU设备,二层上网方式
E.
【单选题】
网关上配置路由wan连接,通过DHCP方式获取地址,网关上配置DHCP地址池IP为192.168.1.100-192.168.1.200,上层bras的DHCP地址池IP为10.10.100.100-10.10.10.200;PC1连接网关lan1口,此时PC拿到的IP地址是( )___
A. 192.168.1.2
B. 192.168.1.100
C. 10.10.100.2
D. 10.10.100.100
E.
【单选题】
802.11g物理层理论最大速率能达到多少?( )___
A. 11M
B. 54M
C. 108M
D. 600M
E.
【单选题】
WLAN采用的哪种信道复用方式( )___
A. CSMA/CA
B.
C. SMA/CB C.CSMA/CC
D. CSMA/CD
E.
【单选题】
两台无线网桥建立桥接,下列哪些信息必须相同。( )___
A. 信道
B. MAC地址
C. SSID
D. 设备序列号
E.
【单选题】
802.11帧结构中,有几个address?( )___
A. 2
B. 3
C. 4
D. 5
E.
【单选题】
输出功率为100mW的802.11b/g产品覆盖距离理论值( )。___
A. 30米
B. 50米
C. 100米
D. 200米
E.
【单选题】
家庭 WiFi 测试规范中要求的测试内容主要包括信号强度和( )。___
A. 信号强度
B. ping网络质量
C. 信道干扰
D. 无线速率
E.
【单选题】
WiFi检查中主要测试( )和无线速率。___
A. 无线强度
B. ping值
C. 无线频宽
D. 信道干扰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