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微光下静脉输液可借助于( )仪器___
A. 手电筒
B. 简易照明光源  
C. 月光  
D. 静脉显影仪
E. 打火机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动态环境下输液时要找准支持点,分别为___
A. 持针手腕与伤员输液肢体緊贴  
B. 第四、五指尖或小鱼际肌与伤病员穿刺部位下方支撑牢靠
C. 膝部跪于荡板上  
D. 操作者身体紧靠担架或铺位
【多选题】
电动骨髓腔输液操作流程___
A. 定位、消毒
B. 钻孔、取钻芯
C. 抽回血、冲洗
D. 连接输液器输液
【多选题】
“创伤死亡三角”是指___
A. 低体温
B. 低血压
C. 凝血障碍
D. 酸中毒
【多选题】
为控制出血性休克原则包括___
A. 低压复苏
B. 低温复苏
C. 止血复苏
D. 延迟复苏
【多选题】
伤员休克的判断包括___
A. 非创伤性脑损伤或药物引起的意识丧失或精神状态变化(神志不清或嗜睡)
B. 脑损伤或药物引起的意识丧失或精神状态变化(神志不清或嗜睡)
C. 桡动脉搏动异常、无力或者消失
D. 颈内动脉搏动异常、无力或者消失
【多选题】
现代战争致伤特点包括___
A. 武器多样、致伤多元
B. 伤型多、伤势重、伤情复杂
C. 群体伤低,致残率、死亡率低
D. 群体伤多,致残率、死亡率高
【多选题】
战伤救治理念更新为___
A. 零伤亡
B. 控制伤亡
C. 损伤控制
D. 持续作战
【多选题】
防护服根据防护等级分类包括___。
A. 气密性防护服
B. 大量喷洒性防化服
C. 小量喷洒性防化服
D. 普通防护服
【多选题】
穿防护服时,应注意___。
A. 由上至下
B. 由下至上
C. 由内向外
D. 严密防护
【多选题】
脱防护服时,应注意___。
A. 由上至下
B. 由内至外
C. 由外向内
D. 污染及相对清洁
【多选题】
对于检测仪器本身的防护应做到___。
A. 监测探头面及操作面板包裹2-3层保鲜膜
B. 防护膜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防护
C. 救援任务结束后应检查防护膜是否完整
D. 做好防护的手持式表面污染检测放于包装箱内备用
【多选题】
根据类别,放射性物质的监测包括___
A. 人员监测
B. 场所监测
C. 环境监测
D. 流出物监测
【多选题】
辐射的特点是___
A. 看不见
B. 听不见
C. 闻不着
D. 摸不着
【多选题】
辐射对人体的作用方式分为___
A. 外照射
B. 热照射
C. 冷照射
D. 内照射
【多选题】
急性放射病的发病特点是___
A. 病情主要取决于受照剂量
B. 病变广泛性
C. 病程的阶段性
D. 自身恢复的可能性
【多选题】
急性放射病的护理原则是___
A. 严格保护隔离
B. 全面细致护理
C. 心理干预
D. 生活护理
【多选题】
核应急医学救援原则坚持的“三分一结合”的三分是指___
A. 分批救治
B. 分级救治
C. 分期救治
D. 分类救治
【多选题】
伤情分类是现场医学救援的首要环节,应按照( )要求。___
A. 先伤后核
B. 先粗后细
C. 先外后内
D. 先重后轻
【多选题】
4新军事变革对战创伤救护的挑战应对措施___
A. 建立快速反应的机制和完善的战创伤救护体系,紧跟作战节奏,把战争的开始点作为救护体系反应启动的时间
B. 建立与快速反应相匹配的救护流程,伴随战争的进行,快速高效的救护集中而来的伤员
C. 制定与快速反应相匹配的应急预案,伴随作战的快速变化,应对不同致伤因素和快速的伤情变化
D. 培养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护士队伍,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单选题】
不符合隔离原则的是___
A. 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B. 疑似传染病患者应严密观察,确诊后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C. 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D. 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出入。
【单选题】
热射病诊断___
A. :常温下体力活动
B. :核心温度高于38.5
C. :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精神错乱、昏迷、抽搐)
D. :肌酸激酶大于3倍正常值
【单选题】
发生轻度中暑后,热痉挛多发生在___
A. 转移至阴凉处休息
B. 补充水分和盐分
C. 送往医院的途中
D. 饮水多而补充盐分不足
【单选题】
以下不是热衰竭化验提示的是___
A. 体温38℃
B. 高钠血症
C. 轻度氮质血症
D. 肝功能异常
【单选题】
热衰竭未及时治疗可发展为___
A. 热痉挛
B. 热射病
C. 中暑
D. 劳力型热射病
【单选题】
发生热射病后,如果热量不能及时从体内散出,每 分钟体温升高 1℃:___
A. 3
B. 4
C. 5
D. 6
【单选题】
信息化战场新特点___
A. 杀伤强度大、作用时间长
B. 伤亡机理复杂、新伤类、新伤型增多
C. 战创伤救治难度大
D. 以上都对
【单选题】
高热人体耐受最高温度为___
A. 40.2℃
B. 41℃
C. 41.4℃
D. 42℃
【单选题】
在战场上所有的战斗伤者中有( )在抵达确定性治疗机构之前已死亡。___
A. 30%
B. 50%
C. 70%
D. 90%
【单选题】
热射病损伤主要是体温超过___
A. 40℃
B. 41℃
C. 42℃
D. 43℃
【单选题】
现代战争的特点___
A. 高技术局部战争
B. 攻防转换快,作战节奏快
C. 伤员发生快,时间比较集中
D. 战线长—保障线长,预知性差
【单选题】
张力性气胸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___
A. 胸腔穿刺减压
B. 胶布固定
C. 补液
D. 氧气吸入
【单选题】
开放性气胸患者呼吸困难最主要的急救措施是___
A. 吸氧
B. 封闭伤口
C. 立即剖腹探查
D. 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单选题】
四肢出血不严重,应采取哪种止血方法___
A. 止血带
B. 交界止血钳
C. 填塞加压包扎止血—壳聚糖
D. 暂不处理
【单选题】
烧伤早期发生休克,多为___
A. 神经源性休克
B. 心源性休克
C. 低血容量性休克
D. 感染性休克;
【单选题】
战场上根据脉搏估计血压,下列哪项是正确的___
A. 触及桡动脉,收缩压≥90mmHg
B. 触及股动脉,收缩压≥60mmHg
C. 触及颈内动脉,收缩压》50mmHg
D. 触及桡动脉,收缩压≥80mmHg
【单选题】
胸骨内通路流速正确的是:___
A. 自重滴注下:20-50m1/min
B. 加压滴注下:100ml/min
C. 注射器输注:250m1/min
D. 注射器输注:125ml/min
【单选题】
战伤救治在技术方面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下列哪项除外___
A. 先抢后救
B. 早期清创,延期缝合
C. 先重后轻,防治结合
D. 早期予以生命支持
【单选题】
战伤感染发生的因素中,下列错误的是___
A. 火器伤损伤重,伤道內有凝血块或血肿、异物
B. 伤后失血、休克、代谢紊乱等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C. 与损伤类型、环境、季节等关系不明显
D. 野战条件下,现有预防感染的措施的使用效果还不理想
【单选题】
战伤伤员现场急救中,最重要的措施是___
A. 判断伤情
B. 保持呼吸道通畅
C. 保持循环稳定
D. 镇痛
【单选题】
战时火器伤伤员的分级救治中,不包括___
A. 多科治疗
B. 紧急救治
C. 专科治疗
D. 现场急救
E. 早期治疗
推荐试题
【多选题】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哪几个等级?。___
A. 重大
B. 较大
C. 一般
D. 较小
【多选题】
客运组织类风险具体包含哪几个方面的风险?___
A. 车站作业
B. 客流疏导
C. 乘客行为
D. 网络直播
【多选题】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持什么样的原则?___
A. 目标导向
B. 全面覆盖
C. 科学施策
D. 闭环管理
【多选题】
重大隐患是指可能直接导致安全生产事故或哪些运营险性事件发生的隐患?___
A. 列车脱轨、列车冲突
B. 列车撞击、列车挤岔
C. 火灾、桥隧结构坍塌
D. 车站和轨行区淹水倒灌、大面积停电、客流踩踏
【多选题】
隐患治理方案应自排查出重大隐患之日起多少个工作日内报送哪个单位?___
A. 15
B. 10
C. 国务院
D.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
【多选题】
对于什么样的重大隐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应及时报告城市人民政府协调解决?___
A. 治理难度大、影响范围广
B. 危险程度高
C. 涉及部门多
D. 难以协调整治
【多选题】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应将运营单位运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纳入年度监督检查计划,重点检查以下哪些内容?___
A. 运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建设情况
B. 风险数据库、隐患排查手册建立情况
C. 重大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D. 重大隐患治理情况
【多选题】
制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的目的包含 。___
A. 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B. 规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C. 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
D. 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健康发展
【多选题】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特点和行业经验,运营安全风险按照业务板块分为 。___
A. 设施监测养护
B. 设备运行维修
C. 行车组织
D. 客运组织
【多选题】
运营安全风险业务板块中,运行环境类风险包括 。___
A. 生产环境
B. 自然环境
C. 保护区环境
D. 社会环境
【多选题】
遇到 情况之一的,还应对特定领域、特定环节、特定对象开展风险专项辨识。___
A. 运营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B. 运营单位部门分工进行较大调整
C. 发生运营险性事件
D. 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投用
【多选题】
当风险管控措施弱化、失效、缺失时,应进行 等闭环管理活动。___
A. 排查
B. 评估
C. 整改
D. 消除
【多选题】
及时修订到本单位的 。___
A. 相关管理制度
B. 作业标准
C. 应急预案
D. 法律法规
【多选题】
运营安全风险按照业务板块分为()、运行环境等___
A. 设施监测养护
B. 行车组织
C. 设备运行维修
D. 客运组织
【多选题】
设施监测养护类风险:桥梁、隧道、轨道、()等方面的风险___
A. 路基
B. 车站
C. 控制中心
D. 车辆基地
【多选题】
设备运行维修类风险:()、机电等方面的风险___
A. 车辆
B. 供电
C. 通信
D. 信号
【多选题】
行车组织类风险:()等方面的风险___
A. 调度指挥
B. 列车运行
C. 行车作业
D. 施工管理
【多选题】
运行环境类风险:()等方面的风险。___
A. 生产环境
B. 自然环境
C. 保护区环境
D. 社会环境
【多选题】
桥梁混凝土桥梁巡查频率不应低于()次/()月___
A. 1
B. 2
C. 3
D. 4
【多选题】
钢桥、钢混组合桥梁、钢混混合桥梁巡查()不应低于()次/月 ___
A. 1
B. 频率
C. 3
D. 间隔
【多选题】
桥梁墩台基础沉降与梁体竖向变形等在交付运营后的第一年内监测频率不应低于()次/()月 ___
A. A1
B. 6
C. 3
D. 4
【多选题】
桥梁墩台基础沉降与梁体竖向变形等在交付运营后第二、三年监测频率不应低于()次/年,第三年之后频率不应低于()次/()年___
A. 1
B. 3
C. 5
D. 4
【多选题】
隧道巡查()不应低于()次/月___
A. 1
B. 频率
C. 3
D. 间隔
【多选题】
隧道结构变形、联络通道等地下区间附属设施变形等第一年内监测频率不应低于()次/()月___
A. 1
B. 6
C. 3
D. 4
【多选题】
隧道结构变形、联络通道等地下区间附属设施变形等第二年监测频率不应低于()次/年,第二年之后频率不应低于1次/()年___
A. 1
B. 3
C. 5
D. 4
【多选题】
轨道巡查频率不应低于()次/周 ___
A. 1
B. 频率
C. 3
D. 间隔
【多选题】
对轨距、水平、高低、三角坑等轨道()几何尺寸的监测频率不应低于()次/月___
A. 1
B. 静态
C. 5
D. 动态
【多选题】
路基。巡查频率不应低于()次/每___
A. 1
B. 月
C. 3
D. 年
【多选题】
对路基本体、排水设施以及防护加固设施的检查频率不应低于()次/___
A. 1
B. 年
C. 3
D. 月
【多选题】
接触网。巡查频率不应低于()次/___
A. 1
B. 月
C. 3
D. 年
【多选题】
车辆系统列检()时间不超过()天___
A. 15
B. 间隔
C. 17
D. 频率
【多选题】
车辆系统月检()时间不超过()个月___
A. 3
B. 间隔
C. 5
D. 频率
【多选题】
车辆系统架修间隔不超过()年或()万车公里___
A. 5
B. 80
C. 7
D. 8
【多选题】
车辆系统大修间隔不超过()年或()万车公里 ___
A. 10
B. 160
C. 8
D. 7
【多选题】
车辆系统整体使用寿命一般不超过()年或()万车公里___
A. 30
B. 480
C. 10
D. 5
【多选题】
信号系统维护间隔时间不超过()天___
A. 7
B. 间隔
C. 9
D. 频率
【多选题】
信号系统整体使用()一般不超过()年___
A. 20
B. 寿命
C. 10
D. 5
【多选题】
运营线路每天()时间内的设备设施检修施工预留时间不宜少于()小时___
A. 4
B. 非运营
C. 6
D. 7
【多选题】
车辆系统架修间隔不超过()年或()万车公里___
A. 80
B. 5
C. 60
D. 50
【多选题】
车辆系统大修间隔不超过()年或()万车公里___
A. 160 1
B. 0
C. 140
D.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