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147.预告色灯信号机不含遮断信号机的预告信号机显示一个___ 灯光,表示主体信号机在开放状态。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绿色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填空题】
148.接近色灯信号机显示-一个黄色灯光,表示进站信号机在___。
【填空题】
149.驼峰色灯辅助信号机平时显示红色灯光,对___起停车信号作用。
【填空题】
150.进站、出站、进路、驼峰及调车色灯复示信号机均采用___,以区别于一般信号机。
【填空题】
151.自动闭塞区段连续式机车信号机显示一个___色灯光,表示列车接近的地面信号机显示一个绿 色灯光和一个黄色灯光。
【填空题】
152.自动闭塞区段的连续式机车信号机显示一个绿色灯光,准许列车按规定速度运行,表示列车接近的地面信号机显示___ 灯光。
【填空题】
153.无线调车灯显信号当显示___ 加辅助语音提示时,是表示十、五、三车距离信号。
【填空题】
154.发车信号在昼间的显示方式为展开的绿色信号旗上弧线向列车方面作()。
【填空题】
155.引导手信号在昼间的显示方式为展开的___ 信号旗高举头上左右摇动,表示准许列车进人车场或车站。
【填空题】
156.特定引导手信号在昼间的显示方式为展开的___信号旗高举头上左右摇动。.
【填空题】
157.调车手信号中昼间指挥机车向显示人反方向稍行移动的信号一拢起的红色信号旗 ___, 再用展开的绿色信号旗上下小动;夜问一绿色灯光上下小动。
【填空题】
158.联系用手信号显示股道号码时,昼问右臂向上直伸,左臂下垂,表示股道开通___ 道。
【填空题】
159.联系用手信号显示股道号码时,昼问两臂交叉于头上,表示股道开通___道。
【填空题】
160.取消信号昼间的显示方式为拢起的手信号旗,两臂于前下方交叉后,急向___ 摇动数次。
【填空题】
161.要求再度显示信号昼问的显示方式为拢起的旗,右臂向右方___ 摇动。
【填空题】
162联系用手信号显示股道号码时,星间右臂向上直伸,左臂向左平伸,表示股道开通___道。
【填空题】
163联系用手信号显示十、五、三车距离信号中的“三车”1433m)信号时,昼问的显示方式为展开的绿色信号旗单臂平伸下压___次。
【填空题】
164.联系用手信号显示十、五、三车距离信号时,昼间用展开的绿色信号旗单臂平伸,在距离停留车五车时连续下压两次,是表示距停留车约(
【填空题】
165.联系用手信号的连结信号:夜问一红、绿色灯光(无绿色灯光的人员,用白色灯光(  )。
【填空题】
166.在显示手信号时,儿昼问持有手信号旗的人员,左手应持___旗。
【填空题】
167.在显示手信号时,凡昼问持有手信号旗的人员,应将信号旗___。
【填空题】
168.降弓手信号夜间的显示为白色灯光___重复摇动。
【填空题】
169.脱轨表示器显示带白边的绿色圆牌及月白色灯光一表示线路在___状态。
【填空题】
170.警冲标设在两会合线路线问距离为___的中间J454
【填空题】
43.线路标志,按___ 方向设在线路左侧。J454
【填空题】
144.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通信模式转换提示标志采用涂有白底色、黑框、写有黑___ 字样的方形板。
【填空题】
145.警冲标设在两会合线路线问距离为___的中问 J454
【填空题】
146.预告标设在进站信号机及线路所通过信号机外方___m、1000m及1100m处,但在设有预告或接近信号机及自动闭塞的区段,均不设预告标。J454
【填空题】
147.在双线区段反向运行时,列车标志显示方式为机车前端一个头灯及中部右侧一个() 灯光。 
【填空题】
148.当重复鸣示听觉信号时,须问隔___ 以上。 J460 
【填空题】
149.听觉信号,长声为3s,短声为1s,音响问隔为___ J460
【填空题】
150.发现线路有危及行车安全的不良处所时,应鸣示()信号。
【填空题】
151.在接近鸣笛标、道口、桥梁、隧道、行人,施工地点或天天气不良时,应鸣示___信号。
【填空题】
153.进人停车线停车时,提前确认LKJ显示距离与地面信号位置是否一致,准确掌握___ 、 制动距离和减压量,应做到一次停妥。
【填空题】
154.机车库内整备完毕要道准备出段时,机班必须确认调车信号或股道号码信号、道岔开通信号、道岔表示器(),厉行确认呼唤(应答),鸣笛动车(限鸣区段除外)。
【填空题】
155.机车到达站、段分界点停车,签认出段时分,了解挂车股道和经路,执行___, 按信 号显示出段。
【填空题】
156进人挂车线后,应严格控制机车速度,执行十、五、三车和度停车规定, 确认___、 防护信号及停留车位置。
【填空题】
157.活塞的冷却方式有:喷射冷却、振荡冷却、(二种。
【填空题】
158.辅助机油泵的功能是从油底壳吸人机油,使机油进入机油热交换器进行___ ,然后送到柴油机内。
【填空题】
159.柴油机启动时油水温度不得低于___。
【填空题】
160.更换联合调节器工作油时,往联合调节器内加的工作油或清洗用柴油,均须经___ 过滤并经加油口滤网慢慢加入调节器内。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___。
A.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提出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论述
C. 人民战争思想的形成
D. 人民军队建设理论的产生
【单选题】
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___。
A.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B. 统一战线、群众路线、党的建设
C.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独立自主
D. 实事求是、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单选题】
对群众路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
A. 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
B. 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C.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根本宗旨
D. 群众路线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___。
A. 实事求是
B. 群众路线
C. 独立自主
D. 艰苦奋斗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首要标志是___。
A. 中国共产党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B.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政党
C.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政党
D. 中国共产党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
【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___。
A.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群众路线
B.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 实事求是、党的建设、统一战线
D.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单选题】
对实事求是表述错误的是___。
A. 实事求是就是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主观世界。
B.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C.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把握事物内在必然联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D.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是___。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单选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科学评价的文献是 ___。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
【单选题】
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___。
A. 破除迷信
B. 解放思想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密切联系群众
【单选题】
就毛泽东一生来看,我党对他的评价是___。
A. 功大于过
B. 过大于功
C. 功过参半
D. 有功无过
【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同的“根”是___。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马克思列宁主义
C. 共产国际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是在___。
A. 党的七大
B. 党的六届七中全会
C.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D. 党的五大
【单选题】
对独立自主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是___。
A.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
B. 独立自主,就是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来处理
C. 独立自主,就是要做到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D.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单选题】
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是___。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
D.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单选题】
以下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理解错误的是 ___。
A. 它只是我们在革命时期必须要坚持的指导思想
B. 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C. 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D. 它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为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准备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的是___。
A.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工人运动发展
B.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C.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成果的总结
D. 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知识分子的参加
【单选题】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___。
A. 共产国际的要求
B. 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C.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的需要
D. 因为马克思主义能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
【单选题】
上面材料的论述表明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同的“根”是___。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马克思列宁主义
C. 共产国际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单选题】
___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A.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 全面落实“五位一体”建设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单选题】
___,是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实际”。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基本国情
B. 社会主义改造阶段的基本国情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国情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单选题】
___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
A. 改革开放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实现“中国梦”
【单选题】
中国之所以会发生“大跃进”等“左”的错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___。
A. 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科学的清醒的认识
B. 对我国社会的性质缺乏科学的清醒的认识
C. 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制定的政策失误
D. 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盛行
【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单选题】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___。
A. 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 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素质不高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单选题】
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___。
A. 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的现实状况
B. 人口数量多且素质不高的现实状况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现实状况
D.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___。
A. 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 特指落后国家进入社会主义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C. 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D. 是指不合格的社会主义
【单选题】
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
A. 社会主义本质论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
【单选题】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的是___。
A. 马克思
B. 列宁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单选题】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表述是___。
A. 它同新民主主义社会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二者的社会性质相同
B. 它的发展程度比较低,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C. 它的发展程度虽然还比较低,但已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 它的发展程度虽然比较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尚未确立,但仍高于新民主主义社会
【单选题】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这阐明的是___。
A. 初级阶段的社会发展程度
B. 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C. 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
D. 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
【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它是___。
A.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 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
D. 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单选题】
党的___,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A. 十五大
B. 十四大
C. 十三大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单选题】
党的___,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A. 十五大
B. 十四大
C. 十三大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单选题】
党的___,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单选题】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最主要的内容是___。
A.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B.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单选题】
党的十七大,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新增的内容是___。
A. “文明”
B. “民主”
C. “富强”
D. “和谐”
【单选题】
党的十九大,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新增的内容是___
A. “文明”
B. “民主”
C. “富强”
D. “美丽”
【单选题】
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的是___。
A. 坚持群众路线
B.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___。
A. 改革开放与稳定发展的矛盾
B.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