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二级动火时,( )可不到现场。___
A. 工区分管生产的领导或技术负责人
B. 动火负责人或动火执行人
C. 消防监护人或动火执行人
D. 运维许可人或动火执行人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一级动火工作的过程中,应每隔( )测定一次现场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可燃蒸汽含量是否合格,当发现不合格或异常升高时应立即停止动火,在未查明原因或排除险情前不准动火。___
A. 2h~4h
B. 2h~5h
C. 2~6h
D. 2h~7h
【单选题】
动火执行人、监护人同时离开作业现场,间断时间超过( ),继续动火前,动火执行人、监护人应重新确认安全条件。___
A. 30min
B. 60min
C. 90min
D. 120min
【单选题】
动火工作终结后,工作负责人、动火执行人的动火工作票应交给( )。___
A. 消防监护人
B. 动火工作票签发人
C. 运维许可人
D. 工区
【单选题】
动火工作票至少应保存( )。___
A. 3个月
B. 6个月
C. 9个月
D. 1年
【单选题】
起重设备需经检验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并在( )登记。___
A. 本单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 上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 地方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D.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单选题】
起重时,重量达到起重设备额定负荷的( )及以上。应制订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本单位批准,作业时应有技术负责人在现场指导,否则不准施工。___
A. 90%
B. 80%
C. 70%
D. 85%
【单选题】
遇有( )级以上的大风时,禁止露天进行起重工作。当风力达到( )级以上时,受风面积较大的物体不宜起吊。___
A. 6,5
B. 6,4
C. 7,5
D. 7,6
【单选题】
钢丝绳(起重中)的检查周期是( ),试验周期是( ) ___
A. 2月,1年
B. 1月,半年
C. 1月,1年
D. 3月,半年
【单选题】
起重机上应备有灭火装置,驾驶室内应铺橡胶绝缘垫,禁止存放( )。___
A. 食品
B. 医疗物品
C. 生活用品
D. 易燃物品
【单选题】
用起重机械应当在( )进行一次常规性检查,并做好记录。起重机械每年至少应该作一次全面技术检查。___
A. 每周
B. 每次使用后
C. 每次使用前
D. 每月
【单选题】
起吊重物前应由( )检查悬吊情况及所吊物件的捆绑情况,认为可靠后方准试行起吊。___
A. 工作班成员
B. 工作负责人
C. 工作许可人
D. 吊车司机
【单选题】
在变电站内使用起重机械时,应安装接地装置,接地线应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应满足接地短路容量的要求,但不得小于( )mm2。___
A. 16
B. 14
C. 12
D. 10
【单选题】
在变电站内使用起重机械时,应安装接地装置,接地线应用( ),其截面应满足接地短路容量的要求,但不得小于16mm2。___
A. 单股铜线
B. 多股软铜线
C. 多股铝绞线
D. 单股铝线
【单选题】
在带电设备区域内使用汽车吊、斗臂车时,车身应使用不小于( )mm2的软铜线可靠接地。在道路上施工应设围栏,并设置适当的警示标志牌。___
A. 10
B. 12
C. 16
D. 15
【单选题】
起重机停放或行驶时,其车轮、支腿或履带的前端或外侧与沟、坑边缘的距离不准小于沟、坑深度的( )倍;否则应采取防倾、防坍塌措施。___
A. 0.9
B. 1.0
C. 1.1
D. 1.2
【单选题】
钢丝绳端部用绳卡固定连接时,绳卡压板应在钢丝绳主要受力的一边,不准正反交叉设置;绳卡间距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 )倍。 ___
A. 4
B. 5
C. 3
D. 6
【单选题】
插接的绳环绳或绳套,其插接长度应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 )倍,且不得小于300mm。___
A. 12
B. 13
C. 14
D. 15
【单选题】
使用油压式千斤顶时,任何人不得站在安全栓的( )。___
A. 前面
B. 后面
C. 左面
D. 右面
【单选题】
油压式千斤顶的顶升高度不得超过限位标志线;螺旋式及齿条式千斤顶的顶升高度不得超过螺杆或齿条高度的( )___
A. 4/5
B. 5/6
C. 3/4
D. 6/7
【单选题】
链条葫芦的吊钩、链轮、倒卡等有变形时,以及链条直径磨损量达( )时,禁止使用。___
A. 4%
B. 6%
C. 8%
D. 10%
【单选题】
两台及两台以上链条葫芦起吊同一重物时,重物的重量应( )每台链条葫芦的允许起重量。___
A. 不小于
B. 不大于
C. 等于
D. 大于
【单选题】
纤维绳在潮湿状态下的允许荷重应减少一半,涂沥青的纤维绳应降低( )使用。一般纤维绳禁止在机械驱动的情况下使用。___
A. 10%
B. 20%
C. 18%
D. 15%
【单选题】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及以上的高处进行的作业,都应视作高处作业。___
A. 0.7m
B. 1.0m
C. 1.5m
D. 2.0m
【单选题】
凡参加高处作业的人员,应( )进行一次体检。___
A. 2年
B. 1年
C. 3年
D. 4年
【单选题】
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围栏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 )时,应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___
A. 1.5m
B. 1.2m
C. 1.0m
D. 0.8m
【单选题】
安全带应定期检验,检验周期为( )。___
A. 半年
B. 1年
C. 2年
D. 1年半
【单选题】
利用高空作业车、带电作业车、叉车、高处作业平台等进行高处作业时,高处作业平台应处于稳定状态,需要移动车辆时,作业平台上( ). ___
A. 载人不得超2人
B. 不得留有工具
C. 不得载物
D. 不得载人
【单选题】
硬质梯子的横档应嵌在支柱上,梯阶的距离不应大于( ),并在距梯顶1m处设限高标志。___
A. 40cm
B. 45cm
C. 50cm
D. 55cm
【单选题】
使用单梯工作时,梯子与地面的斜角度约为( )。___
A. 40°
B. 50°
C. 60°
D. 70°
【单选题】
紧急救护时,发现伤员意识不清、瞳孔扩大无反应、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 )支持呼吸和循环,对脑、心重要脏器供氧。___
A. 心脏按压法
B. 口对口呼吸法
C. 口对鼻呼吸法
D. 心肺复苏法
【单选题】
触电急救,在医务人员( )前,不得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的表现,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___
A. 未到达
B. 未接替救治
C. 作出死亡诊断
D. 判断呼吸或脉搏表现
【单选题】
触电急救应分秒必争,一经明确心跳、呼吸停止的,立即就地迅速用( )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___
A. 心脏按压法
B. 口对口呼吸法
C. 口对鼻呼吸法
D. 心肺复苏法
【单选题】
触电急救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 )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开。___
A. 有关
B. 所有
C. 高压
D. 低压
【单选题】
伤员脱离电源后,判断伤员有无意识应在( )以内完成。___
A. 5s
B. 10s
C. 30s
D. 60s
【单选题】
触电伤员脱离电源后,正确的抢救体位是( )。___
A. 左侧卧位
B. 右侧卧位
C. 仰卧位
D. 俯卧位
【单选题】
触电急救,当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急救时,伤员应仰卧于( )上。___
A. 柔软床垫
B. 硬板床或地
C. 担架
D. 弹簧床
【单选题】
触电急救,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应保持在( )次/min。___
A. 60
B. 80
C. 100
D. 120
【单选题】
进行心肺复苏法时,如有担架搬运伤员,应该持续做心肺复苏,中断时间不超过( )s。___
A. 5
B. 10
C. 30
D. 60
【单选题】
被电击伤并经过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的电击伤员,都应让其充分休息,并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不少于( )h的心脏监护。___
A. 12
B. 24
C. 36
D. 48
【单选题】
烧伤急救时,强酸或碱灼伤应迅速脱去被溅染衣物,现场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要彻底,然后用适当的药物给予中和;冲洗时间不少于( )min。___
A. 5
B. 10
C. 15
D. 20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室内单台电气设备的油量在100kg以上时设置档油设施的容积应按容纳___油量设计。
A. 0.05
B. 0.1
C. 0.15
D. 0.2
【单选题】
在NPN型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中,基极与发射极短路,则晶体管___。
A. 深度饱和
B. 将截止
C. 集电极正偏
D. 发射结反偏
【单选题】
抗静电添加剂,加入产生静电的绝缘材料以后,能增加材料的___。
A. 吸湿性
B. 干燥
C. 绝缘电阻
D. 导电体
【单选题】
检查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的耐压强度,应进行___试验。
A. 工频耐压
B. 绝缘电阻
C. 直流耐压
D. 泄漏电流
【单选题】
兆欧表由于导入可动线圈的游丝不产生力矩,所以摇表在使用之前的指针可以停留在___位置。
A. 固定在零位
B. 固定在无穷大
C. 中间
D. 任意
【单选题】
用脚扣在杆上作业只宜___使用。
A. 长时间
B. 水泥电杆
C. 木杆
D. 短时间
【单选题】
按工作状态指示和工作情况要求,选择按钮的___。
A. 形式
B. 数量
C. 种类
D. 颜色
【单选题】
由于雷电放电途径受很多因数的影响,一般要求保护范围内被冲击中的概率在___以下即可。
A. 0.5%
B. 0.4%
C. 0.2%
D. 0.1%
【单选题】
金属外壳的II类设备,有基本上连城一体的金属外壳,其内部采用___。
A. 基本绝缘
B. 附加绝缘
C. 双重绝缘
D. 加强绝缘
【单选题】
电弧温度可高达___。
A. 1000℃
B. 3000℃
C. 3000~6000℃
D. 6000℃以上
【单选题】
触电者神志不清,有呼吸,但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___。
A. 人工呼吸
B. 胸外胸脏按压
C. 心肺复苏
D. 电话联系医生
【单选题】
用高压验电器时要防止发生相间短路事故,人体与带电体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如10kV高压___m以上。
A. 0.4
B. 0.5
C. 0.7
D. 1
【单选题】
遮拦高度应不低于___m。
A. 2.2
B. 1.7
C. 1.5
D. 1
【单选题】
横担一般是水平安装,其最大斜度不应超过横担长度的___。
A. 0.01
B. 0.015
C. 0.02
D. 0.03
【单选题】
安全标示牌按放置区域的用途可分为___允许、警告、禁止四类。
A. 许可
B. 提示
C. 劝阻
D. 制止
【单选题】
根据燃烧的定义,___不是燃烧中的常见现象。
A. 火焰
B. 发光
C. 出烟
D. 爆炸
【单选题】
一般接触器的机械寿命达___。
A. 400万次
B. 500万次
C. 600~1000万次
D. 1000万万次
【单选题】
工作负责人可以填写工作票,但___签发工作票。
A. 不可以
B. 也可以
C. 代替
D. 领导批准也可以
【单选题】
绝缘手套应储存在相对湿度___的库房中。
A. 30%~40%
B. 40%~50%
C. 50%~80%
D. 80%以上
【单选题】
统计资料表明,心跳呼吸停止,在1min内进行抢救,约___可以救活。
A. 50%
B. 60%
C. 70%
D. 80%
【单选题】
成年男性的平均感知电流值约为___mA。
A. 0.5
B. 0.7
C. 1.1
D. 2
【单选题】
三相四线式380V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应选择___RCD。
A. 三极三线
B. 三极四线
C. 四极四线
D. 两极三线
【单选题】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同一横担上导线的相序排列,面向负荷从左起是___。
A. L1,L2,PE,L3,N
B. PE,L1,N,L2,L3
C. L1,N,L2,L3,PE
D. 任意排列
【单选题】
布面绝缘鞋能在___环境下使用。
A. 潮湿
B. 雨天
C. 干燥
D. 任何
【单选题】
交流电的摆脱电流比直流电的摆脱电流___。
A. 大
B. 小
C. 一样
D. 强
【单选题】
IT系统是配电网___的系统。
A. 直接接地
B. 不接地
C. 经低阻抗接地
D. 大接地电流系统
【单选题】
全欧姆定律指出,电流的大小与电源内部电阻与负载电阻之和成___。
A. 正比
B. 反比
C. 不确定
D. 相等
【单选题】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在线路末端应按能在___S内切断电源整定。
A. 0.01
B. 0.1
C. 0.15
D. 0.2
【单选题】
用500型万用表测量电阻约为10kΩ电阻,其电阻档应放在___档上。
A. R×10
B. R×100
C. R×1000
D. R×10K
【单选题】
___往往会直接引发火灾,是防火防爆工作重点。
A. 锅炉爆炸
B. 液化气爆炸
C. 化学性爆炸
D. 核爆炸
【单选题】
架空电力线路的架设放线,导线间最大弧线垂值偏差___mm。
A. 50
B. 40
C. 30
D. 20
【单选题】
接地线应采取多股软裸铜线,其截面积应符合___的要求。
A. 机械强度
B. 柔韧性
C. 短路电流
D. 绝缘电阻
【单选题】
一般来说,男性的摆脱电流比女性的摆脱电流要___。
A. 大
B. 小
C. 一样
D. 有时大有时小
【单选题】
静电中和法可用来消除___上的静电。
A. 导体
B. 半导体
C. 绝缘体
D. 所有材料
【单选题】
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导线为绝缘线时,通过居民区时,其最小截面应为___mm2。
A. 10
B. 16
C. 25
D. 35
【单选题】
携带型接地线主要由多股软铜导线其截面积不应小于___mm2。
A. 10
B. 16
C. 25
D. 35
【单选题】
工作票签发人由熟悉人员技术水平、设备情况、安全工作规程的生产领导人或___担任。
A. 行政负责人
B. 部分负责人
C. 电气技术负责人
D. 工作监护人
【单选题】
转角杆、分支杆的顺线路方向的位移不应超过___mm。
A. 10
B. 30
C. 40
D. 50
【单选题】
测量若干长度电阻丝的直流电阻应使用___。
A. 万用表欧姆档
B. 直流单臂电桥
C. 直流双臂电桥
D. 绝缘电阻测试仪
【单选题】
网眼遮拦与10kV设备不宜小于___m。
A. 1
B. 0.7
C. 0.35
D. 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