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处方中常见的外文缩写t.i.d.的中文意思是___
A. 每日1次
B. 每日2次
C. 每日3次
D. 每日4次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经济核算是对企业经济活动中的___进行记录、计算、对比分析的活动。
A. 资金占用、各项耗费、经营成果
B. 组织机制、管理效能、经营业绩
C. 经营决策、经营水平、创新能力
D. 销售规模、资金投入、偿债能力
【单选题】
对首营企业的审核,应当查验加盖其公司原印章的资料,确认真实、有效。下列资料不正确的是___
A. 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者药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及其年检证明复印件。
B. 业务员工作证明复印件或委托书原件。
C.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或者《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复印件
D. 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开户户名,开户银行及账号
【单选题】
采购首营品种应当审核___,索取加盖供货单位公章原印章的药品生产或者进口批准证明文件复印件并予以审核,审核无误的方可采购。
A. 药品的合法性
B. 药品的利润率
C. 药品的广告
D. 药品的来源
【单选题】
关于差错率描述不正确的是___
A. 对规定的差错率从严处理
B. 差错率过高,应及时查找原因
C. 长款和短款可以互相抵消
D. 发生长(短)款时应填制销售长(短)款报告单
【单选题】
对盘点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
A. 盘点作业分为初点、复点和抽点
B. 实施盘点时应按由右向左、由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C. 盘点时顺便检查商品的有效期,过期商品应随即取下
D. 不同特性商品的盘点应注意计量单位的不同
【单选题】
74,国产药品验收的依据是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B. 省级药品标准
C. 行业药品标准,
D.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
【单选题】
76,经营劣药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___的罚款.
A. ,1倍以上3倍以下
B. ,一倍以上4倍以下,
C. ,两倍以上3倍以下
D. ,2倍以上5倍以下。
【单选题】
79,进口药品验收依据是___,
A. 国家药品标准
B. 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和进口药品注册证,
C. 进口药品注册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D. 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单选题】
80,经营假药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___的罚款,
A. ,两倍以上5倍以下
B. ,3倍以上5倍以下
C. ,2倍以上6倍以下
D. ,2倍以上7倍以下。
【单选题】
82,药品说明书除标签所要求的内容外,还应包括___,
A. 主要成分,(中成药),化学稳定性,必要的图示,注册商标。
B. 主要成分,(中成药),化学稳定性,必要的图标,不良反应,
C. 主要成分,必要的图示,注册商标,不良反应,
D. 主要成分(中成药),必要的图标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单选题】
84,药品经营企业开展对首营企业与首营品种的合法性,和质量可靠性等基本情况审核,其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
A. 可以确认供货企业的合法资质和质量保证能力,
B. 保证所购进药品的质量及合法性,
C. 可以保证企业能取得合理的利润
D. 能防止假药、劣药流入药品流通领域,保证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单选题】
85,下列情形可判为假药的是___,
A. 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
B. 未标明有效期或更改有效期的药品,
C. 超过有效期的药品,
D. 试生产的药品。
【单选题】
90,药品验收时,抽样比例为___,
A. ,每批在50件或50件以下抽取一件,
B. ,每批在50件货50件以下抽取两件,
C. 每批在50件货50件以下抽取3件,
D. ,每批在50件货50件以下抽取4件。
【单选题】
9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个人观察法的是___
A. 保持安全距离,
B. 全方位观察客户,
C. 换位思考,预测客户的需求,
D. 在恰当的时候以反问确认和重复 陈述的方式,明确客户的需求。
【单选题】
105,进口药品其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___,
A. ,药品名称,主要成分,规格,
B. 药品名称,规格,注册证号,
C. ,药品名称主要成分,用法用量,
D. ,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术前服用碘剂的方法是___
A. 每日3次,从3滴开始,逐日增加1滴至16滴维持
B. 每日2次,从10滴开始,逐日增加1滴至20滴维持
C. 每日15滴开始,每日2次,逐日减少至5滴维持
D. 从15滴开始,每日2次,逐日减少至3滴维持
E. 每日2次,从5滴开始,逐日增加1滴至16滴维持
【单选题】
李女士,37岁,甲状腺全切除术后2小时出现面部青紫颈部切口肿胀、呼吸困难。其原因是可能发生了___
A. 出血
B. 痰液堵塞咽喉部
C. 分泌物堵塞气管
D. 喉返神经损伤
E. 气管塌陷
【单选题】
李女士,37岁,甲状腺全切除术后2小时出现面部青紫颈部切口肿胀、呼吸困难。此时首要的处理方法为___
A. 立即拆开缝线,敞开伤口
B. 吸痰、吸氧
C. 注射呼吸兴奋剂
D. 请麻醉医师插管
E. 气管切开
【单选题】
杨女士,37岁,因中度原发性甲亢经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第2日:T39℃,P138次/分,病人烦躁不安、呕吐、大便次数增多。该病人可能发生了___
A. 双侧喉返神经损伤
B. 伤口内血肿,压迫气管
C. 甲状旁腺被误切
D. 肺炎
E. 甲状腺危象
【单选题】
杨女士,37岁,因中度原发性甲亢经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第2日:T39℃,P138次/分,病人烦躁不安、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引起该并发症的原因多为___
A. 手术时过多挤压甲状腺
B. 术前准备不充分
C. 切除腺体过多
D. 切除腺体不充分
E. 手术中过度紧张
【单选题】
杨女士,37岁,因中度原发性甲亢经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第2日:T39℃,P138次/分,病人烦躁不安、呕吐、大便次数增多。 以下抢救措施不正确的是___
A. 给兴奋药
B. 用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C. 输10%葡萄糖液加利血平
D. 大量应用复方碘剂
E. 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
【单选题】
黄女士,33岁,因怕热、多汗伴甲状腺肿大2个月入院。人院后诊断为甲亢。体格检查:P110次/分, BP 140/90mmHg。该病人的基础代谢率为___
A. 29%
B. 39%
C. 49%
D. 59%
E. 9%
【单选题】
黄女士,33岁,因怕热、多汗伴甲状腺肿大2个月入院。人院后诊断为甲亢。体格检查:P110次/分, BP 140/90mmHg。该病人属于___
A. 正常
B. 轻度甲亢
C. 中度甲亢
D. 重度甲亢
E. 极重度甲亢
【单选题】
黄女士,33岁,因怕热、多汗伴甲状腺肿大2个月入院。人院后诊断为甲亢。体格检查:P110次/分, BP 140/90mmHg。提示该病人可以手术的基础代谢率是___
A. 15%
B. 25%
C. 35%
D. 40%
E. 50%
【单选题】
杨女士,52岁,因结节性甲状腺肿接受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中顺利,术后安返病房。在术后48小时内,最重要的病情观察内容是___
A. 呼吸
B. 脉搏
C. 体温
D. 血压
E. 伤口愈合程度
【单选题】
杨女士,52岁,因结节性甲状腺肿接受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中顺利,术后安返病房。为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呼吸道并发症,其床边必须准备___
A. 弯盘
B. 吸氧管
C. 血压计
D. 心电监护仪
E. 气管切开包
【单选题】
杨女士,52岁,因结节性甲状腺肿接受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中顺利,术后安返病房。护士应指导该病人在术后当日进食温凉饮食的目的是___
A. 促进排便
B. 增进食欲
C. 观察有无呛咳
D. 预防甲状腺危象
E. 避免颈部血管扩张出血
【单选题】
胡女士,38岁,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在颈丛麻醉下行一侧甲状腺全切、一侧甲状腺次全切术,术后第2日突然发生手足持续性痉挛。此时首要的处理原则为___
A.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
B. 气管切开
C. 立即喉镜检查
D. 立即静脉注射10%氯化钙20ml
E. 拆除颈部伤口缝线,检查有无积血
【单选题】
胡女士,38岁,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在颈丛麻醉下行一侧甲状腺全切、一侧甲状腺次全切术,术后第2日突然发生手足持续性痉挛。应进一步进行的辅助检查是___
A. 查血清T3和T4
B. 查肝功能
C. 查血糖
D. 查血气分析
E. 查血清钙、磷浓度
【单选题】
胡女士,38岁,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在颈丛麻醉下行一侧甲状腺全切、一侧甲状腺次全切术,术后第2日突然发生手足持续性痉挛。发生手足持续性痉挛的可能原因为___
A. 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
B. 喉头水肿
C. 气管塌陷
D. 双侧喉返神经损伤
E. 甲状旁腺被切或误伤
【单选题】
胡女士,38岁,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在颈丛麻醉下行一侧甲状腺全切、一侧甲状腺次全切术,术后第2日突然发生手足持续性痉挛。对该病人的饮食应限制___
A. 瘦肉、蛋黄、乳制品
B.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
C. 绿叶蔬菜、豆制品、海鲜
D. 含钙食物
E. 脂肪
【单选题】
政府部门垄断了公共产品的供给,政府成员会更多地考虑自身利益,导致公共目标失败,从而形成___
A. 政府内生性失灵
B. 政府外生性失灵
C. 政府组织体制性失灵
D. 政府时滞体制性失灵
【单选题】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对公共政策“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就执行,不符合自己利益的就不执行,这是___
A. 公共政策敷衍
B. 公共政策附加
C. 公共政策缺损
D. 公共政策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