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氧气瓶一般使用三年后应进行复验,复验内容为___
A. 缺陷
B. 水压试验和检查瓶壁腐蚀
C. 规格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生产排毒物可引起职业中毒。长期少量毒物逃入机体,可导致___
A. 急性中毒
B. 慢性中毒
C. 亚急性中毒
【单选题】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下列哪一项下工伤___
A. 下班途中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B. 下班回家后醉酒导致伤亡的
C. 下班途中乘坐的地铁脱轨导致死亡的
D. 自杀死亡的
【单选题】
登高作业时应使用标准的防火安全带,安全绳长度不可超过___m。
A. 2
B. 4
C. 6
【单选题】
每隔___对防静电工作服进行复测,其带电量超过0.6微库伦/件时,不得继续作为防静电服使用。
A. 3个月
B. 6个月
C. 1年
【单选题】
焊工在离地面___,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焊割操作,即称为登高焊割作业。
A. 2m
B. 2m或2m 以上
C. 5m
【单选题】
堆焊时,稀释率要___
A. 尽可能高
B. 尽可能低
C. 无特殊要求
【单选题】
非真空电子束焊适用于大型焊件的焊接,但一次焊透探接不超过___mm。
A. 10
B. 20
C. 30
【单选题】
非真空电子束焊适用于大型焊件的焊接,但一次焊透探接不超过___mm。
A. 10
B. 20
C. 30
【单选题】
不属于预防火灾与爆炸事故的措施是___
A. 经常检查地锚埋设的牢固程度
B. 检查焊件连接部位情况,防止热传导引起火灾事故
C. 作业完毕应做到认真检查,确认无火灾隐患后方可离开现场
【单选题】
我国一般采用的安全电压___
A. 30V和15V
B. 36V和12V
C. 56V和25V
【单选题】
203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时,错误的做法是___
A. 接到报告的人员应放置以后再处理
B. 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本单位负责人报管
C. 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单选题】
在气割气焊火焰中,火焰的温度最高的为___
A. 氧化灯
B. 中性焰
C. 碳化焰
【单选题】
电磁场作用对人体的危害___遗传。
A. 不一定会
B. 不会
C. 会
【单选题】
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的导电性___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单选题】
关于监督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
A. 对进行举报有功人员不予奖励
B. 发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督
C. 鼓励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单选题】
等压式焊炬___
A. 能使用乙炔瓶或中压乙炔发生器
B. 只能使用低压乙炔发生器
C. 只能使用高压乙炔发生器
【单选题】
采用钨极氩弧焊焊接工件时,___
A. 需要填加焊丝
B. 不需要填加焊丝
C. 两者均可
【单选题】
埋弧焊对接直焊缝的焊接方法的基本类型有___
A. 1
B. 2
C. 3
【单选题】
熔化焊机可以和___设备近邻安装。
A. 氩弧焊机
B. 大吨位冲压机
C. 空气压缩机
【单选题】
有色金属是相对黑色金属而言的,下列金属属于有色金属的是___
A. 铝
B. 铁
C. 铬
【单选题】
关于氧化碳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
A. 二氧化碳焊不能采用射流过渡
B. 须二氧化碳焊在一般工艺范池时内即可达到射流过带
C. 三氧化碳焊在加入混合气体后才能达到射流过渡
【单选题】
在氩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保护焊中二氧化碳的加入量通常为___
A. 1%-5%
B. 5%-30%
C. 15%-30%
【单选题】
安全电压值的规定是按公式U=IR计算的,其中R是指___
A. 接地电阻
B. 焊机空载电阻
C. 人体电阻
【单选题】
电磁场伤害是在指___电磁场的作用下,器官组织及功能将受到损伤。
A. 高频
B. 低频
C. 中频
【单选题】
下列___不是电子束焊接时产生的有害物质,
A. 金属蒸气
B. 二氧化碳
C. 臭氧
【单选题】
因电流的机械效应而发生电伤时,电流___人体
A. 通过
B. 不通过
C. 只通过表皮
【单选题】
固定动火区与周围易燃易爆设备管道的距离应在___m以上
A. 5
B. 10
C. 15
【单选题】
电渣焊可一次焊接很厚的工件,并且___坡口
A. 可以不开
B. 必须开
C. 需开"V"型
【单选题】
物质的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就___
A. 越大
B. 越小
C. 两者无关
【单选题】
高温回火的温度一般为___
A. 650-800℃
B. 500-650℃
C. 350-500℃
【单选题】
焊接操作现场应该必须保持必要的通道,车辆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___m。
A. 2
B. 3
C. 4
【单选题】
硫磺粉的自然点为___℃
A. 575
B. 600
C. 625
【单选题】
氩弧焊时,材料表面清理不干净造成的缺陷不包括___
A. 气孔
B. 飞溅
C. 夹杂
【单选题】
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的保护气体正确的是___。
A. 氦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单选题】
焊接时的噪声有时可高达___dB,对人体产生影响。
A. 150
B. 120
C. 100
【单选题】
铸件进行不含前必须进行预热,半热补焊的温度一般为___
A. 550-550℃
B. 400-500℃
C. 350-400℃
【单选题】
埋弧焊时,采用___时,不同的极性将产生不同的工艺效果。
A. 直流
B. 交流
C. 脉冲电流
【单选题】
冷补焊铸铁时,焊缝为非铸铁型焊缝,所采用的焊接材料是___
A. 异质焊接材料
B. 同致焊接材料
C. 灰铸铁
【单选题】
铸件进行补焊前必须进行预热,热补焊的温度一般为___
A. 600-700℃
B. 500-600℃
C. 400-500℃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燃点最高的是___
A. 蜡烛
B. 豆油
C. 煤油
推荐试题
【单选题】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___
A. 寄生的资本主义
B. 腐朽的资本主义
C. 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
D. 过渡的资本主义
【单选题】
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___
A. 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
B. 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
C. 金融风险加大
D. 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
【单选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___
A. 从根本上改变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
B. 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
C. 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了利益一致
D. 没有改变劳动者被剥削的地位
【单选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___
A. 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 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 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 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加深和复杂化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其理论基础是___
A. 剩余价值学说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 马克思主义哲学
D. 科学社会主义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___
A. 不仅指马恩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单选题】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___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___
A. 吐故纳新
B. 科学严谨
C. 博大精深
D. 与时俱进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___
A. 工业革命
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 阶级斗争
D.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___
A. 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 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 工人罢工和起义
D. 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单选题】
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___
A. 马克思
B. 亚当·斯密
C. 大卫·李嘉图
D. 威廉·配第
【单选题】
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的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___
A. 辩证法
B. 历史观
C. 劳动价值论
D. 剩余价值论
【单选题】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___
A. 合理内核
B. 基本内核
C. 精髓
D. 核心
【单选题】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___
A.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 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 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化为自在阶级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___
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 与时俱进
C. 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D. 科学性
【单选题】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___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唯物主义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___
A. 科学性
B. 革命性
C. 实践性
D. 与时俱进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___
A. 实现共产主义
B. 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 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 实现人权
【单选题】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___
A.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
B.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理论联系实际
D. 调查研究
【单选题】
1848年,由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著作是___
A. 《共产主义原理》
B. 《共产党宣言》
C. 《德意志意识形态》
D. 《资本论》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___
A.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C. 德国古典哲学
D. 法国哲学
【多选题】
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___
A. 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
B. 思维能否掌握理论
C. 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D. 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E. 能否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
【多选题】
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___
A. 存在就是被感知
B. 物是观念的复合
C. 理在事先
D. 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E. 吾心即宇宙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陷有___
A. 用机械力学的尺度去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
B. 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过程
C. 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D. 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
E. 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多选题】
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___
A. 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B. “理在事先”
C.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 “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
E. 现实的国家是国家观念的外化
【多选题】
唯物主义形态的发展经历了___
A. 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B. 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
C. 庸俗唯物主义
D.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E. 辩证唯物主义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静止是指___
A. 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B. 绝对不动
C. 排斥运动
D. 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E. 事物在特定参考系中未发生位置变动
【多选题】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___
A.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 运动不一定是物质的运动
E. 物质不一定都在运动
【多选题】
社会的物质性体现在___
A. 劳动是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B. 在社会中不存在精神的现象和活动
C. 物质资料的产生是社会历史的前提
D.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E. 社会生活中不存在物质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
【多选题】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___
A. 反映客观世界
B. 创造物质世界
C. 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D. 创造理论体系
E. 为自然界创造秩序
【多选题】
意识的本质是___
A. 人脑的分泌物
B. 人脑的机能
C. 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D. 观念的系统
E. 人与生俱来的特性
【多选题】
物体的相对静止是___
A. 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
B. 生命的根本条件
C. 物质存在与否的根本条件
D. 正确理解事物多样性的条件
E. 正确理解绝对运动的条件
【多选题】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___
A.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B. 客观规律不能违背,所以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D. 越是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就越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E. 越是尊重客观规律,就越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多选题】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___
A.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B. 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C. 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
D. 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E. 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运动含义的有___
A. 运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
C. 运动是物质位置的移动
D.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E. 运动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运动和静止关系的有___
A.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D. 运动是有条件的,静止是无条件的
E. 无动则有静,无静则有动
【多选题】
下列说法中,表示时间一维性的有___
A.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
B. 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
C. 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复回
D. 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
E.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多选题】
下列成语和常用语中,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有___
A. 胸有成竹,料事如神
B. 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C.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E.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多选题】
这一事实说明___
A. 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C. 客观规律起作用是无条件的
D.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E. 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
【多选题】
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分化与统一的基础是___
A. 客体
B. 主体
C. 主体的实践
D. 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E. 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