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将各种信号复用映射进STM-N帧结构信息净负荷区须经过___三个步骤()___
A. 抽样、量化、编码
B. 映射、定位、复用
C. 同步、定时、复接
D. 同步、定时、码速调整
E.
F.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将双绞线制作成交叉线(一端按EIA/TIA 568A线序,另一端按EIA/TLA 568B线序),该双绞线连接的两个设备可为()。___
A. PC与交换机
B. 服务器与路由器
C. 交换机的以太口与下一级交换机的UPLINK口
D. 网卡与集线器
E.
F.
【单选题】
哪个是ISIS邻居建立邻接的状态变化序列?___
A. Init, Up
B. Init, 2-way, Full
C. Loading, Start, Synchronizing, Up
D. Init, 2-way,
E. xstart, Exchange, Up E. Adjacency formation will be automatic
F.
【单选题】
将一个C类网络划分为3个子网,每个子网最少要容纳55台主机,使用的子网掩码是:( ) ___
A. 255.255.255.248
B. 255.255.255.240
C. 255.255.255.224
D. 255.255.255.192
E.
F.
【单选题】
交换机如何学习连接到其端口的网络设备的地址( )___
A. 交换机从路由器得到相应的表
B. 交换机检查从端口流入的分组的源地址
C. 交换机之间的交换地址
D. 交换机不能建立地址表
E.
F.
【单选题】
接入汇聚层光缆是指( )的光缆___
A. OLT或汇聚交换机上行至业务控制层设备节点(BRAS/SR)的光缆
B. 从OLT PON端口到ONU之间的光缆
C. 从OLT PON端口到主干光交的光缆
D. 业务控制层设备节点及以上的光缆
E.
F.
【单选题】
接上门服务工单,如遇信息不详,该如何处理( )___
A. 联系客户,确认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
B. B.联系客户经理,确认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
C. C.联系监控室,确认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
D. D.以上全对。
E.
F.
【单选题】
接维开通环节由建设部门牵头,维护部门负责确认各项标准的达成情况,包含(),若不符合审核表要求,且现场无法整改的问题,建设和维护人员在审核表中清晰注明遗留问题,由建设人员牵头组织整改完成后再组织接维。___
A. 客户侧设备接维
B. 传输线路接维
C. 客户侧设备和传输线路都接维
D. 业务开通集客,客户侧设备和传输线路均无需接维
E.
F.
【单选题】
金牌级、银牌级客户,应当在完工后( )个工作日内进行验收;铜牌级和标准级客户,应当在完工后( )个工作日内进行验收.___
A. 15,20
B. 8,10
C. 10,12
D. 10,15
E.
F.
【单选题】
金银牌级集团客户对维护资源要求较高,为保障服务水平,金银牌级集团客户的比例须合理控制,具体比例建议如下:原则上,基础通信类集团客户可提供的最高客户服务等级为金牌级,其中金牌级数量应不超过集团客户总数的()%(不含省级集团客户);银牌级数量应不超过集团客户总数的()%;铜牌级客户应不超过集团客户总数的()%。___
A. 5,15,30
B. 5,25,30
C. 10,15,30
D. 5,15,25
E.
F.
【单选题】
局域网交换机的某一端口工作于半双工方式时带宽为100Mbps,那么它工作于全双工方式时带宽为( )___
A. 50Mbps
B. B、100Mbps;
C. C、200Mbps;
D. D、400Mbps
E.
F.
【单选题】
局域网具有结构简单灵活、成本低、扩充性强、性能好以及可靠性高等特点,目前局域网广泛采用的网络结构是:___
A. 星型结构
B. B、总线型
C. C、环形结构
D. D、以上都不是
E.
F.
【单选题】
据邮电技术规定《数字同步网的规划方法与组织》,现阶段我国同步网采用同步控制的方式是( )___
A. 准同步方式
B. 主从同步方式
C. 互同步方式
D. 混合同步方式
E.
F.
【单选题】
开通验收计划由工程部门提前制定,提交给网络维护部门。网络维护部门按计划实施验收。金牌级、银牌级客户,应当在完工后 个工作日内进行验收:( )___
A. 9
B. B、10
C. C、11
D. D、12
E.
F.
【单选题】
开通验收计划由工程部门提前制定,提交给网络维护部门。网络维护部门按计划实施验收。铜牌级、普通级客户,应当在完工后 个工作日内进行验收:___
A. 8
B. B、10
C. C、13
D. D、15
E.
F.
推荐试题
【单选题】
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不是真正的人手了。这句话表达的哲学道理是___。
A.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 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C. 否认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
D. 承认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___。
A. 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 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D. 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单选题】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___。
A. 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B. 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 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
D. 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
【单选题】
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___。
A. 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 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C. 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D. 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单选题】
哲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___。
A. 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 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 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 矛盾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单选题】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表明___。
A. 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 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别
D.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单选题】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___。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单选题】
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___。
A.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 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单选题】
唐代诗人杜牧诗中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___。
A.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
B. 外因是通过内因才起作用的
C.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D.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单选题】
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___。
A. 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 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
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 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单选题】
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___。
A. 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B. 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C. 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D. 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单选题】
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___。
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
【单选题】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万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该联所蕴含的哲理___。
A.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
B. 外因是通过内因才起作用的
C.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D.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单选题】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了___。
A. 哈姆雷特会在不同人的头脑中显现不同形状
B. 人的个体差异性
C. 人的意识的个体差异性
D. 人的意识的能动性
【单选题】
列宁指出:“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丹方,或者拟定一个适用于一切情况的一般准则那是很荒谬的。”其荒谬在于违背了___。
A. 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原理
B. 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的原则
C. 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原理
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
【单选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___。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 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单选题】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___。
A. 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
B.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C. 对谁是历史创造者的不同回答
D. 对意识是否反作用于物质的不同回答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___。
A.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
B. 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
C. 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
D. 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