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进路是指列车运行的路径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移动闭塞情况下,两列列车之间自动地调整安全行车间隔距离
A. 对
B. 错
【判断题】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建立起了一个视听与数据链路网
A. 对
B. 错
【判断题】
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流集散的场所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车站运营功能的不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可分为地面站、地下站和高架站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为方便乘客及疏散客流,一个车站的出入口一般不少于两个
A. 对
B. 错
【判断题】
2011年5月,为切实加强维保中心防火安全工作,下发了《上海轨道交通维护保障中心禁烟控烟管理办法》管理制度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世界上首条地铁采用蒸汽机车牵引列车
A. 对
B. 错
【判断题】
我国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上海地铁的所有线路中,只有5号线一条为轻轨线路,其他均为地铁线路
A. 对
B. 错
【判断题】
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主要采用磁悬浮方式运行
A. 对
B. 错
【判断题】
轨道交通运营网络的形成条件之一是:网络中各独立运行线路都至少有一个以上与其他运行线路相连通的换乘车站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根据电动列车分类型式,我们将带受电弓的动车简称为TC车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根据电动列车客室车门驱动方式分类,可分为电动车门和气动车门两种
A. 对
B. 错
【判断题】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建立起了一个视听与数据链路网
A. 对
B. 错
【判断题】
通信电源设计是结合整个车站供电情况,可与其它专业共用电源
A. 对
B. 错
【判断题】
通信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完全独立成网,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专用电话系统中,调度员与调度用户之间通话等级是相同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TETRA数字集群无线系统组成的专用无线网,可以提供语音及数据通信业务
A. 对
B. 错
【判断题】
乘客信息系统能够采集列车位置信息后提供列车到站情况信息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入侵告警系统在重点安防位置与电视监控系统进行实时联控,保证轨道交通安全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上海城轨供电系统负荷等级有一级负荷与二级负荷两种
A. 对
B. 错
【判断题】
城市轨道交通有二级降压供电模式与三级降压供电模式两种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主变电站是将城市电网提供的 220KV 三相交流电压降压至35KV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电力监控系统(SCADA)又称为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A. 对
B. 错
【判断题】
正线运营时,列车的排故主体是车辆检修人员
A. 对
B. 错
【单选题】
信号工岗位职业道德规范,是指“___、文明作业;遵章守纪、尽职尽责;主动协作、共保安全。” 〔132000000〕
A. 堵塞浪费
B. 令行禁止
C. 勇于吃苦
D. 热情服务
【单选题】
信号工岗位加强联劳协作,就是要主动与工务、___和机务部门配合,遇有问题,协商解决。〔132000000〕
A. 车辆
B. 车务
C. 安监
D. 建筑
【单选题】
道德是人们用来评价别人和自己言行的标准与___。[112000000]
A. 要求
B. 尺度
C. 目标
D. 对错
【单选题】
道德是___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122000000]
A. 调整
B. 评价
C. 沟通
D. 交流
【单选题】
道德具有___等特点。〔132000000〕
A. 规范性、多层次性、稳定性和社会性
B. 前瞻性、多层次性、稳定性和社会性
C. 规范性、多层次性、强制性和社会性
D. 规范性、普遍性、稳定性和社会性
【单选题】
道德品质是综合个人的___、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特定属性。〔132000000〕
A. 道德思想
B. 道德心理
C. 道德评价
D. 道德要求
【单选题】
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有知___行等四个要素。[122000000]
A. 德、情
B. 品、事
C. 情、义
D. 情、意
【单选题】
道德是用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来___。〔112000000〕
A. 处理
B. 维护
C. 发展
D. 变迁
【单选题】
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___之间的关系。[111000000]
A. 社会
B. 班组
C. 家庭
D. 企业
【单选题】
社会舆论有___两个较显著特征。〔122000000〕
A. 广泛性和制约性
B. 广泛性和普遍性
C. 普遍性和制约性
D. 特殊性和制约性
【单选题】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是___〔123000000〕
A. 爱国守法、文明礼貌、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B.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C. 尊纪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D.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尊老爱幼、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单选题】
职业既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又是人们与___进行交往的一种主要渠道。[121000000]
A. 他人
B. 社会
C. 设备
D. 工具
【单选题】
职业在社会生活中,主要体现出___三方面要素。〔122000000〕
A. 职业行为、职业权利、职业利益
B. 职业职责、职业道德、职业利益
C. 职业职责、职业权利、职业内容
D. 职业职责、职业权利、职业利益
【单选题】
职业道德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___和义务。〔122000000〕
A. 道德责任
B. 产品质量
C. 社会责任
D. 服务责任
【单选题】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人类社会职业发展的新阶段,它___地继承了历史上职业道德传统中有价值因素。[121000000]
A. 批判
B. 延续
C. 发展
D. 继承
推荐试题
【多选题】
矛盾特殊性原理的重要意义在于___
A. 它告诉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 它告诉我们必须采取矛盾分析法
C. 它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D. 它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E. 它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和最本质的东西
【多选题】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___
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C.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E.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多选题】
下列思想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___
A. “一分为二”
B. “万物莫不有对”
C. “和二为一”
D.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E.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多选题】
认识的本质是 ___
A. 感觉
B. 思维
C. 实践
D. 反映
【多选题】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___
A. 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 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多选题】
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___
A.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C.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多选题】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和含义是___
A. 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 革命行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有指导作用
D. 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多选题】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___
A. 全面性
B. 终极性
C. 具体性
D. 客观性
【多选题】
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是指___
A. 承认真理是具体的
B. 承认真理的全面性
C. 承认真是客观的
D. 承认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___
A.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
B.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C.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多选题】
真理和谬误的原则界限在于是否 ___
A. 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B. 符合马克思主义
C. 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 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多选题】
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是:是否承认___
A. 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
B.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多选题】
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___
A. 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
B.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 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E. 实践和辩证法在认识中的作用
【多选题】
“按图所骥”的错误在于___
A. 相对主义
B. 教条主义
C. 经验主义
D. 唯理论
E. 理论脱离实际
【多选题】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___
A. 真理原则
B. 平等原则
C. 效率原则
D. 公平原则
E. 价值原则
【多选题】
“跟着感觉走”本质上是 ___
A. 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
B. 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C. 唯我主义观点
D. 反理性主义观点
E.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
【多选题】
以下观点中包含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原理是 ___
A.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D.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E.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多选题】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主要区别是 ___
A. 真理原则侧重于主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B. 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C. 真理原则侧重于人的活动的条件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 真理原则侧重于人的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人的活动的多样性
E. 真理原则侧重于人的活动的客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人的活动的主观性
【多选题】
地理环境是___。
A. 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依据
B.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C. 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   
D.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多选题】
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人口因素是指___.
A. 世界所有人们的总和
B. 某一阶段的人们的总和
C. 某一国家有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D. 从事物质生产和自身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多选题】
决定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该社会的___。
A. 生产方式
B. 政治制度
C. 上层建筑
D. 精神文明的状况
【多选题】
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___。
A. 阶级斗争
B. 科学技术
C. 社会基本矛盾
D. 人民群众
【多选题】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___。
A. 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B. 公有制水平的高低      
C. 是否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
D. 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
【多选题】
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的原因,主要应当从___。
A. 地理环境中去寻找
B. 意识形态中去寻找
C. 上层建筑中去寻找
D. 生产方式中去寻找
【多选题】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主要表现在___。
A. 离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
B. 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
C. 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建设的资源
D. 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E. 地理环境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
【多选题】
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包括___。
A. 纳入生产过程的劳动资料
B. 纳入生产过程没有经过加工的自然物
C. 进入生产过程中从事劳动的劳动者
D. 经过加工的原料    
E. 自然界的一切物体
【多选题】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表现在___。
A. 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B. 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C. 社会意识是对科学文化的反映
D. 社会意识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E. 社会意识是对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多选题】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之所以能起促进作用在于___。
A. 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 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C. 它能被群众所掌握
D. 它有相对独立性    
E. 它不完全受具体的社会存在的制约
【多选题】
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说___。
A. 只要先进的生产关系一经建立,生产力就会自然而然的向前发展了
B. 先进的生产关系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扫清障碍
C. 先进的生产关系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D. 需要选择适当的经济体制,生产力在事实上才能得到发展
E. 需要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生产力在事实上才能得到发展
【多选题】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___
A.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B. 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C. 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D. 是阶级社会特有的规律
E. 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多选题】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在___。
A. 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B. 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帮助先进的经济基础形成、巩固和发展   
C. 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极力维护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
D. 它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   
E. 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多选题】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___。
A. 对生产力状况的影响而实现的
B. 对人的体质的影响而实现的
C. 对人的心理的影响而实现的
D. 对民族气质的影响而实现的
【多选题】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___
A. 人们的思想观念来实现的
B. 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来实现的
C. 民族习惯和氏族信仰来实现的
D.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实现的
【多选题】
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___。
A. 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C.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多选题】
生产关系是指___。
A.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B. 人与自然的关系
C. 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
D. 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关系
【多选题】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___。
A. 生产关系的发展
B. 生产力的发展
C. 上层建筑的发展
D. 经济基础的发展
【多选题】
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___。
A. 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     
B. 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     
C. 人们进行自觉的革命活动
D. 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多选题】
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___。
A. 人口太多而造成贫穷落后
B. 国际阶级斗争形势的影响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 人民群众的觉悟及其积极性
【多选题】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主要表现有___。
A. 它是引起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B. 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 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D. 它是社会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     
E. 它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多选题】
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的有___。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监狱
C. 语言学
D. 法院
E.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