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旅客列车运行途中遇车辆空气弹簧故障时,运行速度不得超过___km/h。J271
A. 100
B. 120
C. 140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在半自动闭塞区间,超长列车头部越过出站信号机并压上出站方面轨道电路发车时,列车占用区间的行车凭证为___。 J311 J321
A. 调度命令
B. 路票
C. 出站信号机显示的允许运行的信号及车站值班员的通知
【单选题】
自动闭塞区段,超长列车头部越过出站信号机时发出列车,列车进入闭塞分区的行车凭证为___。J315
A. 绿色许可证
B. 路票
C. 出站信号机显示的允许运行的信号及调度命令
【单选题】
半自动闭塞区段,遇发车进路信号机故障或超长列车头部越过发车进路信号机发车时,列车越过发车进路信号机的行车凭证为___。J320
A. 半自动闭塞发车进路通知书
B. 绿色许可证
C. 路票
【单选题】
半自动闭塞区段,遇超长列车头部越过出站信号机而未压上出站方面的轨道电路发车时,行车凭证为___,并发给司机调度命令。J320
A. 半自动闭塞发车进路通知书
B. 出站信号机显示的允许运行的信号
C. 路票
【单选题】
单线区间的车站,经以闭塞电话.列车调度电话或其他电话呼唤___ min无人应答时,由列车调度员发布调度命令,封锁相邻区间,按封锁区间办法向不应答站发出列车。J330
A. 每3分钟
B. 5分钟
C. 8分钟
【单选题】
列车在出发前按规定对列车自动制动机进行试验,在制动保压状态下列车制动主管的压力___内漏泄不得超过20 kPa,确认列尾装置作用良好。 J335
A. 每分钟
B. 1分钟
C. 2分钟
【单选题】
列车在出发前按规定对列车自动制动机进行试验,在制动保压状态下列车制动主管的压力1min内漏泄不得超过___,确认列尾装置作用良好。 J335
A. 10kPa
B. 20kPa
C. 100kPa
【单选题】
运行途中,遇___发生故障时,司机应控制列车运行至前方站停车处理或请求更换机车,在自动闭塞区间,列车运行速度不超过20km/h。 J335
A. 机车信号
B. 列尾装置
C.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
【单选题】
遇天气恶劣,信号机显示距离不足___ m时,司机或车站值班员须立即报告列车调度员,列车调度员应及时发布调度命令,改按天气恶劣难以辨认信号的办法行车。J338
A. 200
B. 400
C. 1000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消防水带是消防员进行灭火作业时常用的消防灭火器材,关于消防水带的使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
A. 水带使用时,严禁骤然曲折,以防降低其耐水压的能力及造成水带局部折伤。
B. 严冬季节火场需暂停供水时,为防止水带冻结,应保持小流量通过。
C. 消防泵给水带升压时要缓慢,以防水带爆破和接口脱落。
D. 无衬里水带是消防员经常使用的室外消防水带。
【单选题】
是安装在水带线路或管路中间,用于移动式灭火系统或半固定式灭火系统。___
A. 管线式负压比例混合器
B. 环泵式负压比例混合器
C. 压力比例混合器
D. 平衡压力比例混合器
【单选题】
射水器材是将水带输送来的压力水变为高速射流,并以直流喷雾或伞状水幕等不同水流状态喷射至一定距离进行灭火的工具。主要指 ___
A. 水枪和吸水管
B. 水枪和水带
C. 水枪和水炮
D. 吸水管和水带
【单选题】
用吸水管从天然水源取水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___
A. 端部应安装滤水器,且要沉入水 下 20-30 cm ,以防在水面形成旋涡而吸进空气。
B. 泥沙杂物多时,滤水器上应套上滤水筐。
C. 不可将两根吸水管并列使用。
D. 从河流取水时,应顺水流方向投入吸水管。
【单选题】
干粉灭火剂的特点有灭火效率高,灭火速度快,请指出下列不能用干粉灭火剂扑救的火灾。___
A. 甲、乙、丙类液体火灾。
B. 可燃气体火灾。
C. 一般固体物质火灾。
D. 精密仪器设备和贵重电气设备的火灾。
【单选题】
___是一种移动式灭火设备,与泡沫消防车或装有泡沫比例混合器的消防泵配合使用,用于扑救中小型油罐火灾。
A. 高倍数泡沫发生器
B. 喷雾水枪
C. 多功能水枪
D. 空气泡沫钩管
【单选题】
高背压泡沫产生器是用于液下喷射灭火系统,从贮罐底部喷射泡沫扑救可燃液体贮罐火灾的泡沫产生器材。下列哪种泡沫灭火剂可用于高背压泡沫产生器系统。___
A. 蛋白泡沫
B. 氟蛋白泡沫
C. 高倍数泡沫
D. 化学泡沫
【单选题】
缓降器的下降速度均应在___之间。
A. 0.2m/s~1.5m/s
B. 0.16m/s~1.5m/s
C. 0.16m/s~2.0m/s
D. 0.15m/s~1.5m/s
【单选题】
___在真空状态下能像石膏一样把伤员的骨折或脱臼的部位固定住,使之在转运过程中免受二次伤害,并可保持70小时以上。
A. 固定抬板
B. 肢体固定气囊
C. 折叠式担架
D. 多功能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