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227.☆☆☆关于换折业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
A. 换折时,如介质号无法辨认,应做挂失处理。
B. 存折损坏换折必须由存款人本人持身份证件至营业机构办理
C. 换折时,应将旧存折整体回收
D. 换折后,应将旧存折整本归还客户"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228.☆自()起,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个人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I类户。___
A. 42522
B. 42614
C. 42644
D. 42705"
【单选题】
"231.☆被认定并纳入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交易风险事件管理平台“涉案账户”名单的,()将其账户状态设置为“休眠户”,并注明休眠原因。___
A. 总行
B. 分行
C. 支行
D. 支行柜员"
【单选题】
"233.☆客户通过电子渠道非面对面开立Ⅱ类户时,应当向绑定账户开户行验证Ⅱ类户与绑定开户为同一人开立且绑定账户为Ⅰ类户或者信用卡账户,下列信息中不属于验证信息5要素的有。___
A. 手机号码
B. 绑定账户是否为Ⅰ类户或者信用卡账户
C. 身份证号码
D. 联系地址"
【单选题】
"234.☆☆对于涉案账户存款人名下的其他账户,开户行要对客户身份信息重新进行核实,如存款人在()个工作日内不配合核实工作的,开户行要对账户做休眠设置。___
A. 1
B. 2
C. 3
D. 5"
【单选题】
"235.☆☆对于涉案账户存款人名下的其他账户,开户行对客户身份信息重新进行核实后确认账户为其真实意愿开立的,()___
A. 纳入久悬户
B. 无需处置
C. 要求客户出具同意销户声明并销户
D. 账户休眠"
【单选题】
"238.☆☆☆以下哪种情况是不得代理开户()。___
A.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存款人,可由法定代理人或由法院及有关部门依法指定的人员代理办理
B. 开立代发工资、教育、社会保障(如社保、医保、军保)、公共管理(如公共事业、拆迁、捐助、助农扶农)等特殊用途账户,可由存款人所在单位代理办理
C. 个人结算账户的介质为存折,开户同时申请配折借记卡或开户后增配借记卡的
D. 其他经营业机构审核判断确有必要代理,且能够确认代理关系的情况"
【单选题】
"239.☆☆☆通过柜面方式办理集体开户的,符合(),可为其开立“无须激活”类账户。___
A. 合作单位能够提供存款人身份证件原件,且开户数量为3户(含)以内的
B. 合作单位仅能提供存款人身份证件复印件的
C. 合作单位能够提供存款人身份证件原件,但开户数量为3户(不含)以上的
D. 合作单位仅能提供存款人身份证件原件的"
【单选题】
"240.☆☆目前,我行柜面可开立以下哪种形式()的Ⅱ类户。___
A. 绑定非存款人本人的我行Ⅰ类户
B. 绑定存款人本人的他行Ⅰ类户
C. 以借记卡为介质
D. 以存折为介质"
【单选题】
"241.☆☆☆客户办理社保养老金账户户名信息变更业务时,以下材料无需提供的是()___
A. 存款人有效身份证件
B. 养老金账户借记卡
C. 社保中心开具的“户名更正证明书”或“个人基本情况(变更)核定表”
D. 填写“《个人银行账户管理业务及电子渠道服务申请表”》"
【单选题】
"254.☆对委托代理人开立个人结算账户的,应当场根据()中客户信息预留的联系电话联系存款人进行核实___
A. 代理人口述
B. 核心系统
C. CRM系统
D. 理财系统"
【单选题】
"258.☆☆存款人申请办理开通、终止电子回单箱业务,需与我行签订()。___
A. 《上海银行电子回单箱协议》
B. 《上海银行回单箱使用协议》
C. 《上海银行电子回单箱使用协议》
D. 《上海银行回单箱协议》"
【单选题】
"260.☆☆客户通过柜面渠道获取非当场办理业务的账务回单,应由其()至开户行或业务受理行领取。___
A. 法定代表人
B. 财务负责人
C. 有权经办人
D. 回单保管人"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关于当事人未在送达的文书上签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律由执法人员代签
B. 可以由执法人员代签
C. 邀请在场人员在送达的文书上签字,并注明情况
D. 直接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在送达的文书上签字,并注明情况
【单选题】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决定规定的义务,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 )内,向人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
A. 2个月
B. 3个月
C. 半年
D. 1年
【单选题】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 )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A. 5日
B. 7日
C. 9日
D. 10日
【单选题】
在制作陈述笔录过程中,当执法人员提问后,当事人不愿回答,记录人应当( )
A. 使用械具
B. 在笔录上书写“当事人不回答”等意思的语句
C. 反复提问,直到当事人回答为止
D. 删去对询问人提问所作的记录
【单选题】
王某家住甲地,在乙地制作盗版光盘经过丙地运输到丁地进行销售。对王某的这一系列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下列无行政处罚管辖权的机关是( )
A. 甲地行政机关
B. 乙地行政机关
C. 丙地行政机关
D. 丁地行政机关
【单选题】
按照地域管辖原则,行政处罚由( )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A. 违法行为人户籍地
B. 违法行为发生地
C. 违法行为人所在地
D. 行政机关所在地
【单选题】
根据《行政处罚法》,下列行为属于不予行政处罚的法定情形是( )
A. 李某醉酒违反治安管理的
B. 王某16岁有违法行为的
C. 钱某的违法行为是因过失造成的
D. 精神病人崔某在患病期间有违法行为的
【单选题】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进行行政处罚,其法律后果由下列机关承担的是( )
A.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B.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上级机关
C.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同级人民政府
D. 复议机关
【单选题】
农民吕某自筹资金开办了一家小型化肥厂,取得了营业执照,由于其不具备污水处理设施,化肥厂污水随意外流,严重污染了附近的一条小河,对此,河两岸的群众反映强烈,纷纷要求乡政府采取措施,予以行政处罚,对化肥厂的这种行为有权予以处罚的行政机关( )
A. 乡人民政府
B. 乡公安镇派出所
C. 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D. 县环保局
【单选题】
适用简易程序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必须制作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B. 必须制作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
C. 必须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做出决定
D. 必须由行政执法人员签名
【单选题】
按照规章规定,某县农业局可以委托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对贩卖假种子的违法行为行使行政处罚权,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实施行政处罚的名义是( )
A. 县农业局
B. 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C. 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执法队
D. 县人民政府
【单选题】
某行政规章明确规定,将对某一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由行政机关委托给某组织行使。该组织实施行政处罚( )
A. 应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B. 应以委托机关的名义
C. 可以自由地行使处罚权
D. 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独立地承担法律责任
【单选题】
国务院某部门制定一件行政规章,规定对某种违法行为,除处罚单位以外,还要给予直接责任人罚款的行政处罚,但设定这一违法行为处罚所依据的上位法即国务院行政法规并没有规定要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罚。这件规章属于( )
A. 违法。因为规章无权规定行政处罚
B. 违法。因为规章无权规定罚款的行政处罚
C. 违法。因为本规章超出了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范围
D. 不违法
【单选题】
依照简易程序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下列哪种情形,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
A. 依法给予50元以下的罚款的
B. 依法给予100元以下的罚款的
C. 依法给予20元以下的罚款的
D. 依法给予200元以下的罚款的
【单选题】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 )的措施。
A.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B. 将查封、扣押的财物自行适用
C. 通知当事人单位代为履行
D. 到期不缴纳罚款,每日按罚款加收5%罚款
【单选题】
下列表述中,关于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对公民处于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
B. 行政执法人员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C. 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D. 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应当由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亲自作出
【单选题】
卢某因协助外国人非法进入我国国境,被主管公安机关处以5日拘留。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这项处罚应当由哪种规范性文件设定? ( )
A. 法律
B. 行政法规
C. 地方性法规
D. 规章
【单选题】
以下哪一个不是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的必备条件( )
A. 违法事实确凿
B. 有法定依据
C. 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D. 当事人对当场行政处罚无异议
【单选题】
1998年8月,县公安局在审查孙某卖淫案中发现张某曾有嫖娼行为,遂于当年9月对张某作出罚款1000元的处罚决定。张某不服该处罚决定,提起诉讼。法院经审查认定张某的最后一次嫖娼行为发生于1996年5月,张某当时付给孙某500元现金及一些首饰。根据上述事实,法院应如何处理? ( )
A. 维持被告处罚决定
B. 变更被告处罚决定
C. 撤销被告处罚决定
D. 裁定驳回原告起诉
【单选题】
某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决定由城建规划局统一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下列哪一项职权是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不能由城建规划局行使的?( )
A. 环境保护局的罚款权
B. 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吊销营业执照权
C. 土地管理局的没收权
D. 公安局的拘留权
【单选题】
甲地A公司将3辆进口车卖给乙地B公司,B公司将汽车运回期间受到乙地工商局查处。工商局以A公司无进口汽车证明,B公司无准运证从事非法销售运输为由,决定没收3辆汽车。A公司不服该决定提起诉讼。下列哪一内容是本案受理法院的主要审查对象?( )
A. 3辆汽车的性质
B. A公司销售行为的合法性
C. B公司购买运输行为的合法性
D. 工商局处罚决定的合法性
【单选题】
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规定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数额由哪一机关规定?( )
A.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的厅、局
C.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单选题】
某化工企业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某技术监督局依据《产品质量法》某条的规定作出罚款2000元的处罚决定。该企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经审查以技术监督局的处罚决定适用法律不当为由判决撤销了处罚决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
A. 技术监督局不得再对该企业作出行政处罚
B. 技术监督局不得再对该企业作出罚款决定,但可以作出其他行政处罚
C. 技术监督局可以依据原处罚决定适用的《产品质量法》条文规定作出与原来不同的处罚决定
D. 技术监督局可以依据原处罚决定适用的《产品质量法》条文规定以外的相关条款作出与原来相同的处罚决定
【单选题】
下列关于当场处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B.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
C. 当场处罚的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D.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无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单选题】
行政机关对于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时,在证据可能灭失的情况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封存
B. 经行政机关集体讨论,可以先行扣押证据
C. 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证据
D. 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提存证据
【单选题】
某省甲市A县公安局和乙市B县公安局对一起治安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管辖权发生争议,应如何处理?( )
A. 由最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安局管辖
B. 由最先发现治安违法行为的公安局管辖
C. 由省政府确定该案的管辖
D. 由省公安厅指定管辖
【单选题】
甲与邻居乙发生争执,将乙打伤,当时鉴定为轻微伤。市公安局决定对甲处以行政拘留10天。6个月后,乙以鉴定结论有误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甲故意伤害的刑事责任。经重新鉴定,乙的伤情构成轻伤。某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甲拘役一个月。关于甲刑罚的执行,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被行政拘留的期间,应当折抵刑期
B. 行政拘留决定是公安机关作出的,而拘役的判决是人民法院
C. 行政拘留是行政处罚措施,拘役是刑罚,二者性质不同,不能相互折抵
D. 甲的行政拘留时间,能否折抵刑期.应由人民法院酌定
【单选题】
在行政处罚中,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将给予较重的处罚的,处罚机关应如何作出决定( )
A. 由处罚机关的行政首长决定
B. 由办案人员集体讨论决定
C. 报上级机关决定
D. 由处罚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单选题】
下列关于行政处罚的处罚时效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B. 行政处罚的处罚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C. 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D. 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单选题】
某省根据精简、效能和统一原则,准备决定由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不包括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根据《行政处罚法》,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A. 该省人大常委员可以做出该决定
B. 该省人民政府可以自主决定
C. 该省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授权后可以做出该决定
D. 该省人民政府经过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可以做出该决定
【单选题】
下列关于证据收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
B. 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阻挠
C. 询问或者检查无须制作笔录
D. 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
【单选题】
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____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
A. 发生之日
B. 立案之日
C. 查处之日
D. 举报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