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尚不能实现的可能性称之为___
A. 不可能性
B. 现实的可能性
C. 抽象的可能性
D. 微小的可能性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现实性范畴是指___
A. 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B. 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确认
C. 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存在
D. 现实可能性与抽象可能性的总和
【单选题】
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表现在___
A. 科学发展观高于辩证的发展观
B. 科学发展观包括辩证的发展观
C. 科学发展观就是辩证的发展观
D. 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单选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表现在___
A. 是否承认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
B. 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C. 是否承认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
D. 是否承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单选题】
不可知论者和可知论者的主要理论分歧在于___
A. 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B. 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C. 是否承认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D. 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单选题】
古代西方的“回忆说”、近代的“天赋观念论”以及中国古代的“生而知之”的认识思想是___
A. 唯物主义反映论
B. 唯心主义先验论
C. 经验论
D. 可知论
【单选题】
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或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___
A. 指出人们可以通过感觉反映世界
B. 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C. 指出事物的本质和现象是同一的
D. 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___
A. 矛盾的观点
B. 物质的观点
C. 实践的观点
D. 发展的观点
E. 辩证的观点
【单选题】
所谓实践,指的是___
A. 人们改造自然界的一切活动
B.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C. 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D. 一切客观物质活动
【单选题】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___
A. 生产实践
B. 科学实验
C.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D.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洛克说:“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 ___
A. 这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思想
B. 这是感觉论的思想
C. 这是认识论中辩证法思想
D. 这是认识论中的唯心主义思想
【单选题】
“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典型的___
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 反映论观点
C.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 机械反映论观点
E. 唯物主义
【单选题】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___
A. 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 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 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D. 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单选题】
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___
A. 唯理论
B. 经验论
C. 先验论
D. 反映论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在于___
A. 人脑的主观创造
B. 人脑的客观反映
C.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体选择
D.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单选题】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___
A. 唯物主义观点
B. 形而上学观点
C. 唯心主义观点
D. 相对主义观点
【单选题】
所谓认识的主体是指___
A. 主观认识
B. 客观对象
C. 人的大脑
D. 是从事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实践着的人
【单选题】
认识论中的主体性原则是指___
A. 主体决定客体
B. 客体反映主体
C. 主观性原则
D. 主体的能动性
【单选题】
认识的主体是指___
A. 客观事物的主要部分
B. 物质
C. 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D. 主要的客体
【单选题】
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主体的根本属性是___
A. 自然属性
B. 认识属性
C. 社会属性
D. 具有感觉器官、思维器官和实践能力
【单选题】
主体对客体的作用本质上是一种能力的追求,认识主体最本质的特征是___
A. 自主性
B. 社会性
C. 创造性
D. 适应性
【单选题】
认识的客体是指___
A. 客观事物
B. 进入认识范围内的客观事物
C. 自然界和社会
D. 绝对精神
【单选题】
认识的客体具有的属性是___
A. 主观性
B. 对象性
C. 社会性
D. 选择性
【单选题】
主体要和客体发生关系是通过___
A. 认识
B. 反映
C. 实践
D. 领悟
【单选题】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___
A. 审美与审美对象的关系
B. 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
C. 评价与被评价的关系
D. 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能动的反映是___
A. 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统一
C. 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
D. 真理的本性与实践特点的统一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相同观点,其中一个是都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___
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 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C. 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
D. 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单选题】
认识的本质是___
A. 主体对客体的加工
B.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
C. 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 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单选题】
一切真知都来源于___
A. 间接经验
B. 社会实践
C. 人的意识
D. 客观事物
【单选题】
在下列成对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___ 
A. 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  
B. 宿命论与唯意志论的对立  
C.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认识客体含义的是___  
A. 认识的客体是由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B. 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  
C. 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D. 认识的客体是客现存在的事物 
【单选题】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___
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B. 第一体和第二性的关系  
C. 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 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单选题】
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___
A. 普遍有用性的优点
B. 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C. 主观能动性的优点
D. 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优点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___
A. 感觉—知觉—表象 
B. 概念—判断—推理
C. 感觉—概念—感觉  
D. 实践—认识—实践
【单选题】
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和道路是___
A.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B. 认识——实践——认识的辨证运动
C. 实践、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深入发展
D.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单选题】
认识开始于感觉,这是___
A. 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正确观点
B. 只有唯心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的唯一正确观点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单选题】
人们认识的起点是___
A. 客观事物
B. 社会意识
C. 感觉
D. 理性认识
【单选题】
在认识的起点的几种提法中,正确的是___
A.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
B. 概念是认识的起点
C. 表象是认识的起点
D. 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单选题】
认识的初级阶段是___
A. 直接认识
B. 全面认识
C. 理性认识
D. 感性认识
【单选题】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___
A. 完全自发的过程
B. 积极能动的过程
C. 消极被动的过程
D. 主观随意的过程
【单选题】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___
A. 对感性认识的综合
B. 与客观事物无关的人的自由创造物
C. 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把握
D. 借助于抽象思维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推荐试题
【单选题】
(76852)轴身探伤作业时,使用的耦合剂应为水剂内供式乳化液;配置乳化液时皂化油与水的比例为 ___。(1.0分)
A. 1:5
B. 1:6
C. 1:8
D.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76853)货车轮对经旋修后,同一轮对的两车轮直径差不大于___。(1.0分)
A. 1mm
B. 1.5mm
C. 2mm
D. 3mm
【单选题】
(76854)货车未经旋修的轮对,同一轮对的两车轮直径差不大于___。(1.0分)
A. 1mm
B. 1.5mm
C. 2mm
D. 3mm
【单选题】
(76855)车轮踏面及轮缘旋修时其轮缘厚度可恢复到厂、段修及以上限度,但轮缘高度必须恢复到___。 (1.0分)
A. 26mm
B. 27mm
C. 28±1mm
D. 27±1mm
【单选题】
(76856)1999年3月以后生产的SKF197726型新造轴承,距首次压装时间满___时须退卸。(1.0分)
A. 4年6个月
B. 5年
C. 6年6个月
D. 7年6个月
【单选题】
(76857)1999年3月以后生产的SKF197726型轴承大修后,距首次压装时间满___时须退卸。(1.0分)
A. 4年6个月
B. 5年
C. 6年6个月
D. 7年6个月
【单选题】
(76858)轴承压装后,左右旋转___圈,转动须灵活,不得卡阻,且须进行磨合测试。(1.0分)
A. 1~2圈
B. 2~3圈
C. 3~4圈
D. 3~5圈
【单选题】
(76859)轴承压装后必须左右旋转3~5圈,转动必须灵活,不得有卡阻现象,并进行转速≥___转/分 钟,时间≥5分钟的磨合试验,检查轴承状态,并做好记录。 (1.0分)
A. 120
B. 180
C. 200
D. 250
【单选题】
(76860)轴承磨合试验时间不得少于___分钟,且转速不得少于200转/分钟。(1.0分)
A. 1
B. 2
C. 3
D. 5
【单选题】
(76861)轴承压装后,进行转速不低于200r/min,时间不少于5min的磨合测试。磨合过程中轴承温升不应 高于___。(1.0分)
A. 25℃
B. 30℃
C. 35℃
D. 40℃
【单选题】
___。(1.0分)
A. 185mm
B. 187mm
C. 195mm
D. 197mm
【单选题】
(76863)16号车钩弹性支承装置组装后,支承弹簧座腔顶部至支承托板下平面的距离须大于___。(1.0 分)
A. 40mm
B. 42mm
C. 44mm
D. 48mm
【单选题】
(76864)转K4型橡胶弹性下旁承,尼龙下旁承体裂损、侧面单侧磨耗大于___时更换。(1.0分)
A. 1mm
B. 2mm
C. 3mm
D. 4mm
【单选题】
(76865)除转8A型外,同一转向架摇枕弹簧各外圈自由高度差不大于___mm。(1.0分)
A. 3
B. 4
C. 5
D. 6
【单选题】
(76866)各型圆弹簧内、外圈旋向___,转K3 型轴箱弹簧同套、相邻弹簧旋向相反。(1.0分)
A. 相同
B. 相反
C. 一致
D. 同向
【单选题】
(76867)转K5型同一组两级刚度弹簧内、外簧自由高度差:减振弹簧为___。(1.0分)
A. 10~20㎜
B. 20~30㎜
C. 33~39㎜
D. 41~47㎜
【单选题】
(76868)转K2型斜楔主摩擦面磨耗大于___时更换新品。(1.0分)
A. 2mm
B. 3mm
C. 5.4mm
D. 6.4mm
【单选题】
(76869)贝氏体斜楔、旁承磨耗板、卡入式滑槽磨耗板、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无裂损、磨耗不超限,质 量保证期限应为___。(1.0分)
A. 3年
B. 5年
C. 6年
D. 9年
【单选题】
(76870)转K2型斜楔副摩擦面磨耗大于___时更换新品。(1.0分)
A. 2mm
B. 3mm
C. 5.4mm
D. 6.4mm
【单选题】
(76871)转K2型整体式斜楔无裂损、磨耗不超限,质量保证期限应为___。(1.0分)
A. 3年
B. 5年
C. 6年
D. 9年
【单选题】
(76872)转K4型斜楔副摩擦面磨耗大于___时更换斜楔体。(1.0分)
A. 2mm
B. 3mm
C. 5.4mm
D. 6.4mm
【单选题】
(76873)转K4型斜楔主摩擦板磨耗大于___时更换主摩擦板。(1.0分)
A. 2mm
B. 3mm
C. 5.4mm
D. 6.4mm
【单选题】
(76874)转K2型侧架立柱与摇枕挡内表面配合处磨耗深度大于___时,堆焊后磨平,恢复原型。(1.0分)
A. 1mm
B. 1.5mm
C. 2mm
D. 3mm
【单选题】
(76875)转K6型侧架立柱磨耗板组装时,新组装磨耗板与侧架立柱的间隙,用厚度为0.8㎜(顶部用1㎜) 塞尺检查,插入深度不得大于___。(1.0分)
A. 10mm
B. 11mm
C. 12mm
D. 13mm
【单选题】
(76876)斜楔主摩擦面与侧架立柱磨耗板须接触良好,不得有垂直方向的贯通间隙,局部间隙不大于___,横向用10mm×2mm塞尺测量,不得深入50mm。(1.0分)
A. 1mm
B. 1.5mm
C. 2mm
D. 3mm
【单选题】
(76877)转K5型转向架摇枕八字面磨耗板材质为___。(1.0分)
A. 不锈钢
B. 47Mn2Si2TiB
C. Q235-A
D. T10
【单选题】
(76878)转K5、转K6型转向架摇枕八字面磨耗板磨耗大于___时更换。(1.0分)
A. 1mm
B. 2mm
C. 3mm
D. 4mm
【单选题】
(76879)转K6、转K5型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裂损、磨耗大于___时更换。(1.0分)
A. 2mm
B. 3mm
C. 4mm
D. 5mm
【单选题】
(76880)两连接车钩中心水平线高度之差不大于___。(1.0分)
A. 75mm
B. 80mm
C. 85mm
D. 90mm
【单选题】
(76881)段修落成后,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为___,两车钩高度差不大于10mm。(1.0分)
A. 836±10mm
B. 860±10mm
C. 880±10mm
D. 900±10mm
【单选题】
(76882)17型车钩的钩体头部设有联锁装置,车钩连挂后可自动实现___,减少车钩的相对运动。(1.0 分)
A. 闭锁
B. 联锁
C. 开锁
D. 落锁
【单选题】
___。(1.0分)
A. 80mm
B. 90mm
C. 97mm
D. 100mm
【单选题】
(76884)装用17型车钩的车辆,需安装___以防止钩提杆跳动打开车钩。(1.0分)
A. 防尘堵及链
B. 钩锁销
C. 插销
D. 防跳插销
【单选题】
(76885)16、17号车钩下锁销顶面与钩舌座锁台下面的搭接量--防跳保护值为___。(1.0分)
A. 4.5~8.5mm
B. 4.5~14.5mm
C. 6.5~8.5mm
D. 6.5~14.5mm
【单选题】
(76886)钩尾框须进行抛丸除锈,表面清洁度不低于GB8923规定的___。(1.0分)
A. Sa1级
B. Sa2级
C. F1级
D. F2级
【单选题】
(76887)70t级货车须装用___铸造或锻造钩尾框。(1.0分)
A. 13号
B. 13A型
C. 17型
D. 15号
【单选题】
(76888)16、17号钩尾框前、后端上、下内弯角处,在___范围内,须进行湿法磁粉探伤。(1.0分)
A. 20mm
B. 30mm
C. 40mm
D. 50mm
【单选题】
(76889)13号车钩钩舌磨耗剩余厚度小于___时更换。(1.0分)
A. 68mm
B. 69mm
C. 72mm
D. 73mm
【单选题】
(76890)13A型车钩钩舌磨耗剩余厚度小于___时更换。(1.0分)
A. 68mm
B. 69mm
C. 72mm
D. 73mm
【单选题】
(76891)钩舌钩锁铁坐入量小于___时,修理恢复原型。(1.0分)
A. 20mm
B. 35mm
C. 40mm
D. 4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