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竹梯放置与地面的夹角以___左右为宜。
A. 35°
B. 45°
C. 60°
D. 大于60°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对于I类手持电动工具,移动式电气设备和63A以下的插座,故障持续时间不得超过___s。
A. 0.1
B. 0.2
C. 0.3
D. 0.4
【单选题】
干粉灭火器可用于___以下的带电灭火。
A. 380V
B. 1000V
C. 10KV
D. 50KV
【单选题】
星三角降压启动时加在每相定子绕组上的电压为电源线电压的___倍。
A. 1/3
B. 1/√3
C. 3
D. 1/2
【单选题】
绝缘电阻测试仪又称___俗称摇表。
A. 兆欧表
B. 接地摇表
C. 交流摇表
D. 接地电阻测试仪
【单选题】
在电阻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___。
A. 相等
B. 之和
C. 之差
D. 成正比
【单选题】
绝缘夹钳是在带电的情况下,用来安装或拆卸___或执行其他类似工作的工具。
A. 高压熔断器
B. 电压互感器
C. 电流互感器
D. 接地开关
【单选题】
导线接头接触不良,___会使温度升高。
A. 电流增大
B. 电压升高
C. 电压
D. 电阻增大
【单选题】
星三角降压启动时的转矩只有用三角形联接直接启动时的___。
A. 1/2
B. 3
C. 1/√3
D. 1/3
【单选题】
荧光灯是一种最常用的低气压放电灯,优点是发光率高、寿命长、光色好、___。
A. 耐振动
B. 灯体温度低
C. 可靠性好
D. 价格低廉
【单选题】
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___mm厚的软土或沙土。
A. 20
B. 50
C. 80
D. 100
【单选题】
对于TN-S系统,___要和相线一起穿过RCD的电流互感器。
A. 保护线
B. 保护中性线
C. 中性线
D. 接地线
【单选题】
安全腰带试验静拉力为___N。
A. 1500
B. 2000
C. 2206
D. 2500
【单选题】
在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中,中性线(N)的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线路中___不平衡负荷电流。
A. 最大
B. 最小
C. 近似的
D. 2倍
【单选题】
在IT系统中,为了减轻过电压的危险,应当将配电网的低压中性点经___接地。
A. 避雷器
B. 熔断器
C. 击穿保险器
D. 断路器
【单选题】
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量来源称为___。
A. 着火源
B. 助燃物
C. 自然点
D. 闪源点
【单选题】
照明方式分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___。
A. 应急照明
B. 安全照明
C. 混合照明
D. 疏散照明
【单选题】
白炽灯结构简单,显色指数高,便于光学控制,但是___。
A. 灯泡表面温度高
B. 光色好
C. 亮度高
D. 发光效率低
【单选题】
在TN系统中,当某一相线直接连接设备金属外壳,将形成___。
A. 三相短路
B. 两相短路
C. 单相短路
D. 两相对地短路
【单选题】
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即使出现也只是短时间偶然出现爆炸气体,蒸发或薄雾的区域为爆炸气体环境___区。
A. 0
B. 20
C. 2
D. 22
【单选题】
速度继电器主要用于电动机___制动。
A. 反接
B. 能耗
C. 回馈
D. 都可以
【单选题】
用二氧化碳等有不导电灭火剂的灭火器灭火时,机体、喷嘴至带电体的最小距离、10kV者不应小于___m。
A. 0.4
B. 1
C. 2
D. 3
【单选题】
已装设的接地线发生___,与带电部分的距离不符合要求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A. 拆断
B. 晃动
C. 摆动
D. 移位
【单选题】
导线架设时,线路的相序排列应统一,低压线路面向负荷,从左侧起___。
A. L1,N,L2,L3
B. L1,L2,L3,N
C. L1,L2,N,L3
D. 任意排列
【单选题】
造成触电的主要原因是___。
A. 设备安装不合格
B. 设备绝缘不合格
C. 违章作业
D. 管理混乱
【单选题】
用水灭火时,水枪喷嘴至带电体的距离,电压110kV及以下者不应小于___M。
A. 0.4
B. 1
C. 2
D. 3
【单选题】
当熔断器保护一台电动机时,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可按下式IRN≥___IN。计算。
A. 1.1~1.25
B. 1.25~1.5
C. 1.5~2.0
D. 1.5~2.5
【单选题】
269、在TT系统中接地的设备漏电时,故障点经接地低电阻和___构成回路。
A. 绝缘电阻
B. 重复接地电阻
C. 工频接地电阻
D. 系统接地电阻
【单选题】
电灼伤是电流的___造成的伤害。
A. 热效应
B. 电弧高温
C. 化学效应
D. 机械效应
【单选题】
绝缘垫有一定的___,表面有防滑条纹的橡胶制成。
A. 长度
B. 厚度
C. 宽度
D. 面积
【单选题】
敷设电缆时,应防止电缆扭伤和过分弯曲,橡胶或塑料绝缘裸铅包电缆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___倍计算。
A. 6
B. 8
C. 15
D. 20
【单选题】
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___触及伤员,因为有触电危险。
A. 干燥的木棒
B. 金属物体
C. 手
【单选题】
充油设备的油,闪点多在___℃之间,有较大的危险。
A. 100
B. 110~120
C. 130~140
D. 大干140
【单选题】
触电时间大于___个心跳周期,则发生心室颤动的机会加大,电击的危害加大。
A. 四
B. 三
C. 二
D. 一
【单选题】
线路验电器___进行。
A. 逐根
B. 逐条
C. 逐相
D. 逐段
【单选题】
照明开关接线时,所有开关均应控制电路的___。
A. 中性线
B. 相线
C. 保护线
D. 以上都可以
【单选题】
感应式电动机转子的转速一定___旋转磁场的转速。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随转子转速变化
【单选题】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如神志清醒着,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___。
A. 说话
B. 站立
C. 走动
D. 站立或走动
【单选题】
电缆的最高工作电压不得超过其额定电压的___倍。
A. 1
B. 1.05
C. 1.1
D. 1.15
【单选题】
在高压电气设备中,绝缘老化主要是___。
A. 电老化
B. 热老化
C. 化学老化
D. 应力老化
【单选题】
摆脱电流是手握带电体的人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___电流。
A. 最大
B. 额定
C. 负荷
D. 最小
推荐试题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___
A. 工业革命
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 阶级斗争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___
A. 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 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 工人罢工和起义
D. 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单选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___
A. 辩证法
B. 历史观
C. 劳动价值论
D. 剩余价值论
【单选题】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___
A. 合理内核
B. 基本内核
C. 精髓
D. 核心
【单选题】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___
A.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   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   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___  
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   与时俱进 
C.   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   科学性  
【单选题】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___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唯物主义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___  
A. 吐故纳新 
B. 科学严谨 
C. 博大精深 
D. 与时俱进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___  
A.   实现共产主义 
B.   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   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   实现人权
【单选题】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___
A.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实事求是 
【单选题】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___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单选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___的标准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 一元论和二元论
【单选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___的标准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反映论和先验论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___
A. 实践性
B. 运动性
C. 物质性
D. 客观性
【单选题】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___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单选题】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___
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单选题】
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___
A. 运动
B. 实践
C. 精神生产
D. 物质生产
【单选题】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___的理论
A. 唯物主义
B. 二元论
C. 唯心主义
D. 怀疑论
【单选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___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单选题】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___
A. 抛弃
B.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 纯粹的否定
D. 既克服又保留
【单选题】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___  
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 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单选题】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___
A.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 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 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 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单选题】
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___
A. 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 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 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 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
【单选题】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___
A. 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B. 在实践中自己探索
C. 循序渐进  
D. 理论联系实际  
【单选题】
“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___
A. 归纳与演绎
B. 分析与综合
C. 抽象到具体
D. 实践到认识
【单选题】
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___
A.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B.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 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
D. 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___
A. 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单选题】
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___
A. 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B. 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 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 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  
【单选题】
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种观点属于___
A. 唯物主义决定论
B.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C.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
D. 相对主义诡辩论 
【单选题】
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___
A. 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 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 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状况
D. 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单选题】
度是___  
A. 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的界限
B. 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C. 事物保持其量的稳定性的范围
D. 事物发生变化的关节点  
【单选题】
《坛经》“时有风吹幡动,----僧曰风动,---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惠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___  
A. 运动是物质之根本属性
B. 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单选题】
实践是指___
A. 个人的生活活动
B. 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
C. 人有目的的、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
D. 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单选题】
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___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B.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C. 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
D. 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单选题】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___
A. 掌握这一正确的哲学理论
B. 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C. 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 
D.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单选题】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___
A. 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 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单选题】
实践的主体是___
A. 绝对精神
B. 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 人
D. 人的意识
【单选题】
实践的中介是___
A. 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 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 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 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___
A.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单选题】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___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