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三、简答题
1、简述慢性牙周炎中宿主防御机制的双重性。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1)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
1)中性粒细胞的作用:发挥作为第一线抗牙周炎病原菌的防御作用。
①中性粒细胞上有Fc受体,能结合抗体抵御和吞噬细菌。同时,释放多种酶(如胶原酶,能弓(起基质降解),对组织有破坏作用。
②细胞粘附分子(CAM)可协助中性粒细胞进入龈沟或牙周袋内,发挥其杀菌作用。
③由菌斑诱发的牙周组织的初期炎症,是引发免疫过程的开始;由中性粒细胞引发的组织损伤,可能是表浅的,而免疫反应所导致的组织损伤,可能更持久、严重和扩大
2)细胞因子的作用:
①白介素:IL-1具有促炎作用,分解、代谢、诱导PGE2的合成,活化破骨细胞及通过介导IL-6而诱导破骨细胞的形成,促进骨吸收;IL-6介导破骨细胞性骨吸收中具有重要作用,具有明显的促进骨吸收的功能。
②肿瘤坏死因子。可激活前破骨细胞成熟为破骨细胞,促进骨吸收;
③前列腺素E2:强力促进骨吸收的介质;
④基质金属蛋白酶:可直接破坏和降解胶原及粘蛋白,是牙周组织的最主要侵袭者
⑤干扰素y:可上调TNF-α和L-1β的水平,还能刺激破骨细胞的形成,促进骨吸收。
(2)宿主防御机制的双重作用
1)唾液:
①具有消化、润滑、缓冲、抗菌及修复等功能
②同时,牙面上形成唾液薄膜,为口腔细菌的粘附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也
参与菌斑矿化,牙石形成。
2)龈沟及龈沟液:
①龈沟液具有消除异物及抗菌等功能,其中的免疫球蛋白具有特异性抗致病菌的功能;
②龈沟液为口腔细菌的附着、生长、滋生、繁殖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酸碱度及营养等优
良环境,有利于细菌微生物的定植与生存。
3)结合上皮:
①起保护根方结缔组织的机械性上皮屏障作用,同时具有抵御病原微生物、参与免疫应答、信号转导、协助识别抗原等功能
②结合上皮的通透性比其他部位更高,是口腔菌斑及其毒性产物入侵牙周组织深部的一个薄弱环节,成为外界病原微生物侵入的微小通道。
4)龈谷:
①保护根方结缔组织免受外界病原微生物的直接侵袭;
②是两邻牙间的薄弱区,极不易清洁,是菌斑及牙石容易形成且不易清洁的区域。
5)宿主的防御细胞:
①杀灭细菌,呈递抗原,加工处理抗原,参与免疫应答反应;
②同时,介导致炎、促炎过程,引发组织的继发损伤,扩大和恶化了炎症过程。
牙周炎的破坏过程,是口腔菌斑与宿主之间通过复杂的分子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宿主的防御过程可分为两类:一是非特异性的炎症反应;另一种为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反应。菌斑在牙周炎的病因中起主要的基础作用,作为始动因子诱发了初期炎症过程;宿主的易感性是牙周炎发展、加重的决定性因素,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决定宿主的易感性。宿主的防御屏障以及防御细胞具有双重作用(抗炎与致炎),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作为炎症介质参与了牙周组织的继发性损伤,并在介导炎症过程的扩大与持续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推荐试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作业成本法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 作业成本法认为产品成本实际上就是企业全部作业消耗资源之总和
B. 作业成本法之成本计算可以概括为“资源一产品”
C.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
D. 作业成本法强调使用直接追溯和动因追溯方式来分配成本
【多选题】
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所包含的平衡有___
A. 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
B.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
C. 结果性指标与动因性指标之间的平衡
D. 内部利益与外部利益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