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自1948年成立至今,已经发行了 _____套人民币。 ___
A. 3
B. 4
C. 5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反假币工作的通知》(公通字〔2009〕43号)中要求:金融机构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面额200元(含)以上的,应当_______将有关情况通报公安机关。___
A. 立即
B. 当天
C. 2个工作日内
D. 3个工作日内
【单选题】
按照《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冠字号码查询解决涉假纠纷工作指引(试行)》,查询人委托第三方代理查询的,应提供的身份证件为。___
A. 仅查询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即可
B. 查询人或委托人的有效身份证件
C. 查询人和委托人的有效身份证件
【单选题】
关于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 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
B. 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以下,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
C. 纸币呈正十字形缺少四分之一的,按原全额兑换。
D. 兑付额不足一分的,不予兑换;五分按半额兑换的,兑付二分。
【单选题】
金融机构在收缴假币过程中有下列哪种情节可以不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___
A. 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10张(枚)
B. 属于利用新的造假手段制造假币的;
C. 有制造贩卖假币线索的;
D. 持有人不配合金融机构收缴行为的。
【单选题】
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
A. 纸币票面缺少面积在30平方毫米以上。
B. 纸币票面裂口2处以上,长度每处超过5毫米;裂口1处,长度超过10毫米。
C. 纸币票面有纸质较绵软,起皱较明显,脱色、变色、变形,不能保持其票面防伪功能等情形之一。
D. 纸币票面污渍、涂写字迹面积超过2平方厘米;不超过2平方厘米,但遮盖了防伪特征之一。
【单选题】
2015版100元纸币较2005年版100元纸币主要增加了_______防伪特征___
A. 光彩光变数字
B. 光变油墨面额数字
C. 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
D. 有色荧光竖号码
【单选题】
2015版100元纸币采用的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位于票面正面_______,当票面上下转动时,安全线的颜色在_______至_______间变化。___
A. 左侧,品红色,绿色
B. 右侧,黑色,黄色
C. 左侧,品红色,黄色
D. 右侧,品红色,绿色
【单选题】
对捣毁伪造人民币印制窝点,现场查获印刷假币的机器设备、制造假币版样、模具、油墨、纸张(包括印有安全线的纸张)、坯饼等原材料,并抓获主要涉案人员的,奖励 _______万元。___
A. 2
B. 3
C. 4
D. 5
【单选题】
现场查获假币的,查获假纸币面额总计 万元以下或假硬币 万枚以下的,奖励金额为假币面额总计数的8%。___
A. 50 5
B. 100 5
C. 100 10
D. 50 10
【单选题】
现场查获假币的,查获假纸币面额总计 万元至 万元,奖励为8万元至20万元,区间内按比例计算。___
A. 10 100
B. 100 1000
C. 100 500
D. 50 100
【单选题】
对查获出售、购买、运输、持有、使用假币并抓获主要涉案人员的,查获假币面额总计少于 万元的,奖励金额为假币面额总计数的10%。___
A. 50
B. 10
C. 100
D. 500
【单选题】
对查获出售、购买、运输、持有、使用假币并抓获主要涉案人员的,查获假币面额总计少于100万元的,奖励金额为假币面额总计数的 。___
A. 5%
B. 8%
C. 10%
D. 12%
【单选题】
对查获出售、购买、运输、持有、使用假币并抓获主要涉案人员的,查获假币面额总计等于和大于 万元的,在奖励金额数为10万元基数上,加上假币面额总计超过 万元部分的1%计算。___
A. 50,50
B. 10,10
C. 100,100
D. 500,500
【单选题】
对查获出售、购买、运输、持有、使用假币并抓获主要涉案人员的,查获假币面额总计等于和大于100万元的,在奖励金额数为 万元基数上,加上假币面额总计超过100万元部分的1%计算。___
A. 50
B. 10
C. 20
D. 50
【单选题】
对查获出售、购买、运输、持有、使用假币并抓获主要涉案人员的,查获假币面额总计等于和大于100万元的,在奖励金额数为10万元基数上,加上假币面额总计超过100万元部分的 计算。___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单项奖励费用在 元至 元的,由中国人民人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中心支行审批。___
A. 30000 100000
B. 30000 150000
C. 50000 100000
D. 50000 150000
推荐试题
【多选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___
A. 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 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
C. 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的状态
D. 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多选题】
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___
A. 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
B. 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
C. 金融风险加大
D. 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
【多选题】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型要___
A. 否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切改良
B. 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
C. 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
D. 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多选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___
A. 从根本上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
B. 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
C. 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了利益一致
D. 没有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
【多选题】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___
A. 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B.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C.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D. 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多选题】
垄断资本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原因是___
A.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参与经济调节
B. 国内垄断资本需要国家支持以加强竞争的能力
C. 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巨额投资,要国家直接经营会资助
D. 生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需要借助国家力量以扩大国内外市场
【多选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原因是___
A. 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力量来扩大
B. 社会化大生产所需巨额投入需要国家资助
C.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直接干预
D. 对于不能直接获利的基础理论研究只能由国家来承担
【多选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___
A.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
C. 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
D. 缓解了经济危机频繁的出现
【多选题】
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点___
A. 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B. 竞争的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
C. 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
D. 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
【多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获得了新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___
A. 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B. 跨国股份公司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C. 私有垄断资本普遍采用股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
D. 由国家出面组建的国际垄断组织的出现
【多选题】
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___
A. 垄断价格的形式只是使价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
B. 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C. 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
D. 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
【多选题】
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恒常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___
A. 可能相互交往
B. 可以和平共处,但也存在斗争
C. 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D. 可以平等互利的发生经济联系
【多选题】
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___
A. 垄断企业内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 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C. 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D. 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多选题】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___
A. 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样化
B. 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C. 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D. 国际及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量
【多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___
A. 垄断资本跨行业发展
B. 大型企业晋的联合与兼并加剧
C. 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
D. 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多选题】
以下说法中正确地说明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是___
A. 社会福利制度是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
B. 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的表现
C. 社会福利制度是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实行社会主义
D. 社会福利计划力图纠正市场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意义
【多选题】
经济殖民地对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作用是___
A. 可靠而有利的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市场
B. 重要的廉价原料产地
C. 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供应地
D. 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