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多选)2016年2月22日,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在雪州雪邦沙叻丁宜校区举行首批新生开学典礼,出席此次典礼的有___
A. 朱崇实校长
B. 副校长邬大光
C. 副校长叶世满
D. 党委书记张彦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多选)中科院学部于2015年7月31日公布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全国157位,其中厦大有3位,他们是___
A. 厦大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孙世刚
B. 厦大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谢素原
C. 厦大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戴民汉
D. 厦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韩家淮
【多选题】
(多选)在厦门大学的嘉庚风格建筑中,以建南楼群最为宏伟壮观,它是陈嘉庚先生倾注心血最多的杰作,由___捐资、督造的。
A. 林文庆
B. 陈敬贤
C. 李光前
D. 陈嘉庚
【多选题】
(多选)厦门大学与国内多所大学签订本科生交流协议,下列哪些高校没有与厦大签订此项协议___
A. 吉林大学
B. 南京大学
C. 中国政法大学
D. 四川大学
【多选题】
(多选)建南楼群亦由“一主四从”的五幢楼组成,主楼为建南大礼堂,四幢楼两两利于东西侧,位于西侧的楼为___
A. 南光楼
B. 成智楼
C. 南安楼
D. 成义楼
【多选题】
(多选)厦门大学设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___
A.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B.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C. 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D. 分子疫苗学与分子诊断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多选题】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
A. 厦门大学校庆是每年的4月6日
B. 建南大礼堂是由陈嘉庚先生独立捐资建造的
C. 大南校门位于厦大南面
D. 林文庆是厦门大学第二任校长
【多选题】
(多选)厦门大学校旨、校歌、校徽、校训均阐明“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之理念。校歌由___作词、谱曲。
A. 郑贞文
B. 赵元任
C. 陈嘉庚
D. 郭秉文
【多选题】
(多选)群贤楼群为厦门大学第一批校舍,其建筑风格为陈嘉庚先生独创:布局多是 ___。
A. 一字型
B. 新月形
C. 半月形
D. 弧形
【多选题】
(多选)在林文庆校长的主持下,厦门大学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为校训,致力于行政与学科建设,重金礼聘知名教授学者,一时群贤毕至、名流云集,文学家、国学大师如___
A. 沈兼士
B. 林语堂
C. 巴金
D. 老舍
【多选题】
(多选)20世纪初叶,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诞生,中国开始兴起“学堂乐歌”,即新型学校学生们所唱的校歌。厦门大学创办伊始,校主陈嘉庚先生就事先计划创作校歌,将学校的___、___和___融入校歌中。
A. 校训
B. 办学理念
C. 治学精神
D. 办学宗旨
【多选题】
(多选)长汀时期,厦大形成了“__、__、__、___”的校风
A. 爱国
B. 自强
C. 勤奋
D. 朴实
E. 活跃
F. 创新
【多选题】
(多选)下列哪些是厦门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___
A. 化学
B. 数学
C. 生物学
D. 生态学
E. 工商学
【多选题】
(多选)我校新成立的社会与人类学院下设___系
A. 社会学系
B. 考古学系
C. 人类学与民族学系
D. 民族学系
E. 社会工作系
【多选题】
(多选)1984年,厦门大学成立人类学系,成为当时国内少有的拥有___ “三位一体”
A. 人类学系
B. 人类学研究所
C. 人口研究所
D. 社会学研究所
E. 人类博物馆
【多选题】
(多选)新成立的厦大社会与人类学院以原隶属于我校()的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原()的人口研究所,以及()的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为基础整合组建而成___
A. 国学研究院
B. 人文学院
C. 人口研究院
D. 马克思主义学院
E. 公共政策研究院
F. 公共事务学院
【多选题】
(多选)我校11位校长当中有四位是福州人,他们分别是()、()、萨本栋和陈传鸿,服务学校的全部时间占了百年校史的五分之一。___
A. 邓翠英
B. 王亚南
C. 田昭武
D. 林文庆
【多选题】
(多选)厦门大学继续弘扬“四种”精神,做到()、()、解决问题有智慧、服务保障有合力,守护好教学一线,与全校师生一道砥砺前行,打赢这场学习保卫战。___
A. 应对疫情有准备
B. 落实方案有力度
C. 应对疫情有态度
D. 落实方案有制度
【多选题】
(多选)截止2019年8月31日,我校以下哪些学科进入了ESI前1%?___
A. 化学
B. 工程学
C. 农学
D. 管理学
【判断题】
0.10mol/L二乙胺溶液,其溶液的碱度应用公式。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一元强酸弱碱盐溶液酸度的计算公式是 。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一元弱酸溶液酸度的计算公式是 。
A. 对
B. 错
【判断题】
多元弱酸溶液pH值得计算一般按一元弱酸溶液处理 。
A. 对
B. 错
【判断题】
NaHCO3溶液酸度的计算公式是 。
A. 对
B. 错
【判断题】
多元弱碱溶液pH值得计算一般按一元弱碱溶液处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多元酸盐溶液酸度的计算公式是 。
A. 对
B. 错
【判断题】
当某二元弱酸酸式盐NaHA的浓度为0.1mol/L时其溶液的pH值为8.31,已知HA的Ka1=4.2×10-7,Ka2=5.6×10-11。
A. 对
B. 错
【判断题】
含有0.02mol/L的Bi3+和0.002mol/L的Pb2+的混合溶液,以0.0200mol/L的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其中的Bi3+,若终点时HNO3的浓度为0.10mol/L时,则Bi3+与EDTA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K’BiY为109.9(已知 , ;pH=1.0, )。
A. 对
B. 错
【判断题】
0.20mol/L的NH4SCN和2.0×10-4mol/L的ZnCl2溶液等体积混合,已知混合后游离Zn2+的浓度为2.0×10-5mol/L。若只形成ZnSCN+络合物,则形成该络合物的常数K=40。
A. 对
B. 错
【判断题】
二氧化碳在实际应用中作超临界流体的萃取剂是最多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浊点现象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加热超过某一浊度时溶液出现浑浊和相分离现象。
A. 对
B. 错
【判断题】
浊点现象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加热超过某一浊度时溶液出现浑浊现象。
A. 对
B. 错
【判断题】
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加热出现浊点现象时的温度称为浊点温度。
A. 对
B. 错
【判断题】
表面活性剂中亲水链长增加,则浊点温度下降。
A. 对
B. 错
【判断题】
表面活性剂中疏水链长增加,则浊点温度下降。
A. 对
B. 错
【判断题】
利用浊点现象使样品中疏水性和亲水性物质分离的萃取方法称为浊点温度。
A. 对
B. 错
【判断题】
浊点萃取只能起到分离作用,不能起到富集作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浊点萃取时,浊点温度与表面活性剂中亲水和疏水链长有关,疏水部分相同,亲水链长增加,浊点升高;相反疏水链长增加,则浊点下降。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浊点萃取中,溶液的pH值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体系影响十分显著。
A. 对
B. 错
【判断题】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单色器的作用是使复合光色散为单色光,而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单色器的作用在于分离谱线。
A. 对
B. 错
【判断题】
雾化器喷嘴为铂铱合金毛细管,为防止被腐蚀,每次使用后要用去离子水冲洗,若发现堵塞,应及时疏通。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我国经济已由___阶段转向( )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A. 高速增长 高水平发展
B. 高速发展 高水平发展
C. 高速增长 高质量发展
D. 高速发展 高质量发展
【单选题】
做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大部署的会议是___
A. 十六大
B. 十七大
C. 十八大
D. 十九大
【单选题】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___
A. 改革
B. 创新
C. 开放
D. 科技
【单选题】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___为主线。
A. 转变发展方式
B. 优化经济结构
C.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 转换增长动力
【单选题】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___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A. 实体经济
B. 共享经济
C. 虚拟经济
D. 国民经济
【单选题】
创新解决的问题是经济发展的___
A. 动力问题
B. 不平衡问题
C. 内外联动问题
D. 公平正义问题
【单选题】
协调解决的问题是经济发展的___
A. 动力问题
B. 不平衡问题
C. 内外联动问题
D. 公平正义问题
【单选题】
绿色解决的问题是经济发展的___
A. 动力问题
B. 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
C. 内外联动问题
D. 公平正义问题
【单选题】
开放解决的问题是经济发展的___
A. 动力问题
B. 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
C. 内外联动问题
D. 公平正义问题
【单选题】
共享解决的问题是经济发展的___
A. 动力问题
B. 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
C. 内外联动问题
D. 公平正义问题
【单选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是___
A. 推动高速增长
B. 推动高质量发展
C. 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D. 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单选题】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使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这一目标计划在哪一年实现___
A. 2020年
B. 2022年
C. 2035年
D. 2020年
【多选题】
供给侧包括___
A. 生产要素
B. 生产者
C. 产业
D. 企业
【多选题】
坚持协调发展主要包括___
A. 区域协调发展
B. 城乡协调发展
C.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D.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多选题】
需求侧包括___
A. 消费
B. 投资
C. 出口
D. 进口
【多选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做到“三去一降一补”,其中“三去”是指___
A. 去产能
B. 去库存
C. 去杠杆
D. 去风险
【多选题】
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绿色和___
A. 协调
B. 开放
C. 共享
D. 均衡
【多选题】
共享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内涵包括___
A. 全民共享
B. 全面共享
C. 共建共享
D. 渐进共享
【多选题】
市场体系包括___
A. 生产资料市场
B. 生产要素市场
C. 技术市场
D. 人才市场
【多选题】
完善的市场体系的特点是___
A. 统一
B. 开放
C. 竞争
D. 有序
【多选题】
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___
A. 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B.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 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体系
D.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多选题】
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要建设的新型劳动者大军,其特点有___
A. 知识型
B. 技能型
C. 创新型
D. 开放型
【多选题】
实体经济是___
A. 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
B. 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
C. 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D.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多选题】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加快建立完善的住房制度,其内容包括___
A. 去库存
B. 多主体供应
C. 多渠道保障
D. 租购并举
【多选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___、( )、( )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A. 农业
B. 农村
C. 农民
D. 耕地
【单选题】
我们党原来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即基本实现现代化,将提前15年,这一年是___
A. 2035年
B. 2045年
C. 2049年
D. 2055年
【单选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___
A.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 赶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C. 实现世界大同
D. 实现共产主义
【单选题】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___
A.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 实现国家富强
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单选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___
A. 改革开放的道路
B. 科学发展的道路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 生态文明的道路
【单选题】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____,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___
A. 创新型国家
B. 世界一流强国
C. 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多选题】
习近平引用三句诗对《复兴之路》展览的这段历史进行了生动叙述,生动诠释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这三句诗是___
A. 雄关漫道真如铁
B. 人间正道是沧桑
C. 长风破浪会有时
D. 万水千山只等闲
【多选题】
习近平多次宣示:中国梦是___
A. 和平的梦
B. 发展的梦
C. 合作的梦
D. 共赢的梦
【多选题】
中国梦与台湾的前途息息相关,两岸同胞要相互扶持,都参与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不分___
A. 党派
B. 阶层
C. 宗教
D. 地域
【多选题】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将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我国社会主义___
A. 物质文明
B. 政治文明
C. 精神文明
D. 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
【多选题】
中国梦的本质是___
A. 国家富强
B. 民族振兴
C. 人民幸福
D. 世界大同
【多选题】
中国梦是___
A. 国家的梦
B. 民族的梦
C. 人民的梦
D. 外国的梦
【多选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___
A. 走中国道路
B. 弘扬中国精神
C. 凝聚中国力量
D. 学习外国经验
【多选题】
实现中国梦意味着___
A. 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
B. 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向上、文明开放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C. 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D. 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实现现代化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需要和(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 美好生活 不充分不平衡
B. 幸福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
C. 幸福生活 不充分不平衡
D. 美好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
【单选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在坚持以往理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___
A.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