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2.如果LI20301A失灵,内操首先要___。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切换到LI20301B上进行控制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填空题】
3.D301向SR301通过___途径下料。
【填空题】
4.SR301的压力通过___来控制的。
【填空题】
5.D302中丙烯的温度通过___来控制的。
【填空题】
6.P302密封油罐顶部连通火炬的手阀是___的。
【填空题】
7.FIC30001的流量是指___,正常操作期间,它与___串接控制,这将自动控制FIC20404补充部分丙烯进入___,保证其最低流速。
【填空题】
8.C301洗涤粉末所用介质为___。
【填空题】
9.C302的作用是除去丙烯气体中夹带的___。
【填空题】
10.D301料位通过射线料位计测得实际料位后,控制___开度,从而维持D301料位稳定。
【填空题】
11.E301壳层所走介质是___管层介质是___
【填空题】
12.SR301的反吹气相丙烯有两股进料,分别来自PA301和___。
【填空题】
13.采用高压丙烯回收的优点是采用___,避免使用能耗高的压缩机。
【填空题】
14.300单元回收丙烯只发生___变化,一是气相丙烯与固体聚丙烯颗粒分离,二是气相丙烯液化并回收。
【填空题】
15.液态丙烯的密度随___的升高而降低。
【填空题】
16.PA301出口有四路,分别是___、C302入口压力补偿、D303保压罐、E403。
【填空题】
17.C301底去SR301的丙烯线作用是___和在生产抗冲牌号时,将R401底的粉料携带到SR301。
【填空题】
18.控制阀引风管采用尼龙熔融管的目的是___。
【填空题】
19.D301相当于是一个旋风分离器,作用是提供闪蒸空间和___。
【填空题】
20.丙烯压力为1.8Mpa时,丙烯的饱和温度是43.9℃,在此温度下,丙烯达到___状态。
【填空题】
21.D301底部出料阀位号为___,SR301底部料阀位号为___。
【填空题】
22.R401共聚反应器是立式___反应器。
【填空题】
23.C402为填料+板式塔;操作压力为___。
【填空题】
24.K401的出口加入的物质有___、___、___、___。
【填空题】
25.当I411联锁启动,若PALL40101动作即CO压力低于___Mpa时,则HV40101A/B/C/D/E自动关闭。
【填空题】
26.装置中控制SR301进料的控制阀有___、___、___、___。
【填空题】
27.C402主要进行___和___的分离。
【填空题】
1.生产高抗冲共聚物时加入Atmer163,经过添加剂喷射器___ 进入K401出口管线。
【填空题】
2.R401夹套水冷却器位号是___ ,夹套水加热器位号是___ 。
【填空题】
3.R401的操作压力是___,操作温度___℃。
【填空题】
4.乙烯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___
【填空题】
5.R401内的反应介质是以 ___ 形式存在的
【填空题】
6.K401停车可引起___联锁动作。
【填空题】
7.随着温度的升高,润滑油的粘度和在润滑表面上的吸附能力___
【填空题】
8.乙烯共聚量___,产品的低温抗冲击性能越好。
【填空题】
9.在干燥系统中C502的作用是洗涤掉氮气中的水和___。
【填空题】
10.D502干燥后的聚丙烯粉料是在料位控制下靠___进入D800A/B。
【填空题】
11.适当提高D502料位,可以延长___,增强干燥效果。
【填空题】
12.引起汽蒸罐系统的床层温度低的主要原因是___
【填空题】
13.通过控制___的阀门开度来控制D501的压力的。
【填空题】
14.C501的回流温度控制在约___℃。
【填空题】
15.D502可将汽蒸罐排出的聚丙烯的含水量由约___降到___以下。
推荐试题
【判断题】
委托第三方运输,能使公司适应大的季节性运输需求的优点
A. 对
B. 错
【判断题】
货物运输有货物保险和货物保价运输两种投保方式,采取自愿投保的原则,由收货人自行确定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根据我国《合同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道路货物运输合同的托运人有义务履行提供相应的准运证
A. 对
B. 错
【判断题】
道路货物运输合同的特征包括:合同标的是承运人运送货物所提供的运输行为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根据运营方式的不同分类,运输道路合同分为道路客运合同和道路货物运输合同。 ​
A. 对
B. 错
【判断题】
常见于道路货物运输的道路运输合同分类方式是运营方式的不同
A. 对
B. 错
【判断题】
道路货物运输合同的核心内容是承运人承运货物所提供运输劳务的数量、质量和运输价格
A. 对
B. 错
【判断题】
各分子公司成立由生产技术部门牵头,物资、财务、市场、系统运行等部门以及物资使用部门组成的逆向物资鉴定小组,负责对所属各单位逆向物资鉴定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负责鉴定110kV及以上主变、500kV及以上一次主要设备的使用价值。​
A. 对
B. 错
【判断题】
各级项目管理部门应全面、足额回收逆向物资,编制逆向物资回收清单,确保与实物相符;若存在差异,应编制差异报告。​
A. 对
B. 错
【判断题】
物资使用管理部门负责办理逆向物资的入库登记和申请手续。​
A. 对
B. 错
【判断题】
因特殊原因(如体积重量过大、拆除难度大、入库不经济等)不能入库的逆向物资,在处置前由物资使用管理部门或项目管理部门负责保管。​
A. 对
B. 错
【判断题】
物资部门应设立专门的危险品仓库。 ​
A. 对
B. 错
【判断题】
工程结余物资就是工程余料。 ​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地市级单位物资使用管理部门、设备运行或项目管理部门须全面回收报废物资;不得人为破坏报废物资;不得擅自处理报废物资。 ​
A. 对
B. 错
【判断题】
现场处置的报废物资未移交竞买单位前,由物资使用管理部门或项目管理部门负责保管。 ​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现场处置的报废物资,处置前应办好报废审批手续,处置完成后,同时办理入库和出库手续。 ​
A. 对
B. 错
【判断题】
工程余料、工程结余物资在未完成鉴定前,由物资部门负责回收、保管。 ​
A. 对
B. 错
【判断题】
加强闲置物资的产生源头控制,产生部门是闲置物资再利用的责任主体,加强考核工作。 ​
A. 对
B. 错
【判断题】
报废物资出库时,小件类报废物资可直接根据物资种类估算重量,无需专门过磅。 ​
A. 对
B. 错
【判断题】
危险报废物资由废物产生的物资使用管理部门负责并进行现场临时贮存管理,应建立专用贮存场所,设置明确危险废物警示标志,不同危险废物分区存放,由专人负责管理和定期检查,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符合国家《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标准》的要求。​
A. 对
B. 错
【判断题】
退役资产报废预算可以不纳入纳入公司全面预算管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报废物资须根据相关规定先办理入库,再办理报废审批手续。 ​
A. 对
B. 错
【判断题】
有毒、有害的危险报废物资由物资部门负责归集,并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做好危险废物的识别与分类收集,建立危险废物回收台账,包括但不限于:危险废物名称、性质、产生量、回收时间、存放地点等。 ​
A. 对
B. 错
【判断题】
物资使用管理部门、项目管理部门应制定闲置物资再利用计划,再移交入库。未制定再利用计划的闲置物资,经物资部门领导批准后方可入库。 ​
A. 对
B. 错
【判断题】
危险废物的记录和移交清单在危险废物回收后继续保留三年。 ​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为确保在拆除现场可完成危险废物的“即拆除、即报废、即处置”,危险废物产生前应按工作预案提前做好退运、报废等业务资料准备,资料齐备后及时通知回收商到退运现场进行回收,并采用符合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国家相关规定的危险品转移车辆进行转移,必要时须有本单位人员随车押运;现场临时贮存危险废物应按GB18597相关要求选用符合标准的贮存容器,危险废物退运现场贮存时间不允许超过24小时。 ​
A. 对
B. 错
【判断题】
退役物资的拆除由项目管理部门组织开展。 ​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废旧物资仓库不需要禁烟。 ​
A. 对
B. 错
【判断题】
闲置物资是指基建、技改、应急等项目因工程变更等原因无法在原项目中应用,未使用过的物资。 ​
A. 对
B. 错
【判断题】
拆旧物资是指公司资产在经营中因磨损、损坏、技术更新、工程拆除(含灾害抢修)、严重污染环境或按上级有关规定等原因退出使用的物资。 ​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根据物资种类对报废物资进行统一堆放。 ​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地市级单位物资部门应根据本单位库容量,定期组织对库存的报废物资进行集中处理,原则上每半年至少处理一次。 ​
A. 对
B. 错
【判断题】
各单位需委托有资质的评估单位对报废物资进行评估,评估价作为拍卖成交价格。 ​
A. 对
B. 错
【判断题】
报废物资采用招标方式处理时,若竞买人的最高应价未达到处理标的底价的,则按竞买人实际应价处理。 ​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现场处理的报废物资,处理前应办完出库和报废手续。 ​
A. 对
B. 错
【判断题】
拆旧与退运物资由使用单位组织同级物资鉴定工作组开展鉴定工作。 ​
A. 对
B. 错
【判断题】
鉴定为不可再利用的物资,由物资管理部门按闲置物资进行保管。 ​
A. 对
B. 错
【判断题】
配送几乎包括了物流的所有功能要素。 ​
A. 对
B. 错
【判断题】
配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 ​
A. 对
B. 错
【判断题】
“送”是指送货运输。 ​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