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制定吊装技术方案时,应考虑起重机的基本参数有()。
A. 额定起重量
B. 最大起升高度
C. 工作速度
D. 起重机自重
E. 最大幅度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BE
解析
流动式起重机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起重量、最大工作半径(幅度)、最大起升高度等。
相关试题
【多选题】
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而选定的各项参数包括()。
A. 焊条牌号
B. 焊接电流
C. 焊接速度
D. 焊件的坡口形式
E. 焊接线能量
【多选题】
下列参数中,影响焊条电弧焊焊接线能量大小的有()。
A. 焊机功率
B. 焊接电流
C. 焊接电压
D. 焊接速度
E. 焊条直径
【判断题】
容量滴定法中配位滴定反应生成了稳定的难溶化合物。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仪器分析中所使用的浓度低于0.1mg/mL的标准溶液,应临使用前用较浓的标准溶液在容量瓶中稀释而成。
A. 对
B. 错
【判断题】
优级纯(GR)的试剂可作为基准试剂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仪器分析中,低于0.1mg/mL的离子标准溶液一般可以作为储备液长期保存。
A. 对
B. 错
【判断题】
对凡规定“标定”和“比较”两种方法测定浓度时,只要选择一种就可以。
A. 对
B. 错
【判断题】
各种标准滴定溶液的有效期均为3个月。
A. 对
B. 错
【判断题】
硝酸银基准物用前应储存在硅胶干燥器中。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标定用的基准物的摩尔质量越大,称量误差越小。
A. 对
B. 错
【判断题】
纯铁丝也可以做标定高锰酸钾的基准物。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用重铬酸钾标定硫代硫酸钠时,重铬酸钾与碘化钾反应时需要避光,并且放置3min。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高酸度下,离子液体系较稳定。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实验室不能有腐蚀性气体存在。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实验室不能有强的阳光照射。
A. 对
B. 错
【判断题】
原子吸收光谱仪应安装在防震实验台上。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红外光谱测试中应使用纯度大于98%的单一组分的纯物质,以避免杂质对吸收光谱的干扰。
A. 对
B. 错
【判断题】
红外光谱定性分析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官能团定性;二是确定结构。
A. 对
B. 错
【判断题】
红外定量分析方法有工作曲线和外标法。
A. 对
B. 错
【判断题】
红外吸收光谱仪的最常用光源为空心阴极灯。
A. 对
B. 错
【判断题】
能斯特灯在室温下是导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就成为非导体。
A. 对
B. 错
【判断题】
红外吸收光谱仪用的吸收池的盐窗材料,必须能很好地吸收光源辐射的红外光。
A. 对
B. 错
【判断题】
21库仑分析仪实质是一种电解装置的仪器。
A. 对
B. 错
【判断题】
红外分析仪的光源是用能斯特灯,硅碳棒不作为它的光源。
A. 对
B. 错
【判断题】
红外分析仪的硫酸三甘肽热电检测器只能在常温下工作。
A. 对
B. 错
【判断题】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按检测光的不同可分为近红外反射和近红外透射两种。
A. 对
B. 错
【判断题】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饲料品作为一种定量方法,它可以不称样,无限次连续测量。
A. 对
B. 错
【判断题】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饲料品作为一种定量方法,需要对样品进行制样,不用任何化学试剂处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最突出的特点是这一光谱区域为含氢基团的倍频和合频吸收区。
A. 对
B. 错
【判断题】
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最突出的特点是这一光谱区域为含氧基团的倍频和合频吸收区。
A. 对
B. 错
【判断题】
近红外透射(NIT)检测器接收的是穿过样品的光,所以必须要对样品进行制备。
A. 对
B. 错
【判断题】
NIRS定量分析技术是应用多元回归模型,即物质中某一化学成分的含量与近红外区内多个不同波长点吸收率呈线性关系。
A. 对
B. 错
【判断题】
分析用的试剂纯度也会引进不确定度分量。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计算中进行的数字修约,不需要考虑不确定度。
A. 对
B. 错
【判断题】
利用工作曲线来定量时,若工作曲线的拟合较差时,会引入较大的不确定度。
A. 对
B. 错
【判断题】
容量分析中计量器具不进行校正,不会引入分量不确定度。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用标准偏差来评估的不确定度分量被称为标准不确定度。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用不同于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的标准不确定度被称为B类不确定度。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用经验进行估算的不确定度分量称为A类不确定度。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用标准偏差表示的不确定度分量称为标准不确定度。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单选题】
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 ___
A. 新民主主义性质
B. 半社会主义性质
C. 社会主义性质
D. 共产主义性质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 ___
A.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
B. 将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问题
C.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D.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
【单选题】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___
A. 新民主主义性质
B.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 半社会主义性质
D. 社会主义性质
【单选题】
最后实现全国大陆解放的时间是:___
A. 1949年10月
B. 1949年12月
C. 1950年10月
D. 1951年10月
【单选题】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___
A.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C. 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
D. 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
【单选题】
建国初期“三反”运动的内容是:___
A. 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官僚主义
B.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C. 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
D. 反偷工减料,反贪污腐化,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单选题】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___
A. 1953年1月
B. 1953年2月
C. 1954年3月
D. 1954年9月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___
A. 无产阶级的领导
B. 人民大众的参与
C. 反帝反封建
D. 建立统一战线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
A. 新三民主义
B. 三大政策
C. 马克思主义
D. 新民主主义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___
A. 政治协商制
B. 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C. 多党合作制
D. 新的议会制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体是___
A. 工农联合专政
B. 无产阶级专政
C. 资产阶级专政
D. 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___
A. 建立新的资本主义制度
B. 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C. 建立民主社会主义社会
D. 实现共产主义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___
A. 资本主义体系
B. 共产主义体系
C. 社会主义体系
D.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体系
【单选题】
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___
A. 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
C.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
D.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单选题】
1949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___
A. 27美元
B. 37美元
C. 47美元
D. 57美元
【单选题】
在新解放区,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剿匪作战,共消灭国民党土匪武装___
A. 100多万
B. 150多万
C. 200多万
D. 250多万
【单选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完成全国大陆解放的标志性事件是___
A. 新疆和平解放
B. 解放海南岛
C. 西藏和平解放
D. 湖南和平解放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政策是___
A.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B. 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C.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D. 知无不言,言者无罪
【单选题】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于___
A. 1950年5月
B. 1951年5月
C. 1952年5月
D. 1953年5月
【单选题】
提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任务的会议是中共___
A. 七届三中全会
B. 七届四中全会
C. 七届五中全会
D. 中共八大
【单选题】
到1953年3月,我国建立了县级和县级以上的民族自治地区达___
A. 27个
B. 37个
C. 47个
D. 57个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是___
A. 万隆会议
B. 日内瓦会议
C. 东南亚地区和平会议
D. 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
【单选题】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处理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 ___
A. 加强团结,共同发展
B.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 和平共处,同舟共济
D.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主题是 ___
A. 搞好政治体制改革
B. 搞好经济体制改革
C.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D. 搞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单选题】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会议明确了全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___
A.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 阶级斗争
C. 发展生产力
D. 加强党的建设
【单选题】
中共八大指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___
A. 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B.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 人民内部矛盾
【单选题】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文献是 ___
A.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B. 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C. 《论十大关系》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经济建设上的方针是 ___
A. 公私兼顾
B. 劳资两利
C. 实现现代化
D.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单选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科学文化工作的方针是___
A. 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B. 求大同,存小异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各抒己见,勇于突破
【单选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___
A.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B. 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 人们在日常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矛盾
【单选题】
在党的八大的发言中,陈云提出了___的观点
A.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B. “二个主体、三个补充”
C. “二个主体、二个补充”
D. “一个主体、二个补充”
【单选题】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于___年
A. 1956
B. 1957
C. 1958
D. 1959
【单选题】
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在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中,强调安排国民经济济发展的顺序是 ___
A. 重工业、轻工业、农业
B. 轻工业、重工业、农业
C.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D. 农业、商业、轻工业
【单选题】
《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宣传全国各地大放“卫星”这一现象发生在 ___
A. 建国初期
B. “大跃进”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新时期
【单选题】
1959年,___给毛泽东写信指出“大跃进”以来工作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及其原因,但被毛泽东认为是右倾的表现,于是,庐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由纠“左”变为反右,随即全党范围展开大规模“反右倾”斗争
A. 彭德怀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张闻天
【单选题】
造成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多种因素中,主要的是 ___
A. 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
B. 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
C.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反右倾”的后果
D. 苏联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单选题】
1961年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主要是为了 ___
A. 克服严重自然灾害
B. 巩固“反右倾”斗争的成果
C. 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问题
D. 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单选题】
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是在 ___
A. 1962年10月16日
B. 1963年10月16 日
C. 1964年10月16 日
D. 1965年10月16日
【单选题】
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 ___
A. 1971年4月24 日
B. 1970年4月24 日
C. 1969年4月24日
D. 1968年4月24日
【单选题】
1965年,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批判 ___所写的《海瑞罢官》,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
A. 康生
B. 吴晗
C. 林彪
D. 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