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标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新阶段的事件是___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淞沪抗战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___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皇姑屯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单选题】
1932年日本在东北地区扶植的傀儡政权是___
A.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B. 伪“满洲国”
C. 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D. 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单选题】
1933年,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的抗日队伍是___
A. 东北抗日义勇军
B. 第十九路军
C. 东北抗日联军
D.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单选题】
被国民党杀害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北路前敌总指挥是___
A. 冯玉祥
B. 杨靖宇
C. 吉鸿昌
D. 蔡廷错
【单选题】
1934年4月,由共产党提出、宋庆龄等签名发表的号召中国人民自己起来武装驱逐日本侵略者的是___
A. 《论持久战》
B. 《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C. 《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
D. 《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单选题】
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的是___
A. 十九路军抗战
B. 卢沟桥抗战
C. 华北事变
D. 一二九运动
【单选题】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主力改编为___
A.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 抗日义勇军
C.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D. 抗日同盟军
【单选题】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___
A. 国民党军进攻中原解放区
B. 国民党军进攻延安
C. 国民党限令撤销中共驻南京、上海、重庆代表
D. 国民党军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单选题】
第二条战线是指 ___
A. 国统区民主党派的斗争
B. 国统区广大人民的起义
C. 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军事对立
D. 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单选题】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基本任务是 ___
A.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B. 同敌人进行战略决战
C.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D. 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单选题】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是 ___
A. 陈、谢率领的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
B. 陈、粟率领的华东解放军主力
C. 刘、邓率领的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D. 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主力
【单选题】
1947年,国民党战略进攻的重点是 ___
A. 全面进攻解放区
B. 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C. 抢占战略要地和交通线
D. 集中兵力防守战略要地
【单选题】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___
A. 建立统一战线
B.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开展武装斗争
D. 走社会主义道路
【单选题】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主张是 ___
A. 进行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C. 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
D. 争取和平民主,反对独裁内战
【单选题】
国民政府解散民盟的真正原因是 ___
A. 民盟与共产党一起组织武装,共同参加人民解放战争
B. 民盟企图推翻国民政府,取代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C. 民盟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
D. 国民党发动的内战进展顺利,民盟已没有利用价值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变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 ___
A.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B. 《中国土地法大纲》
C. 《井冈山土地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单选题】
决定党的工作中心开始由乡村转入城市的会议是 ___
A. 十二月会议
B.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全国土地会议
【单选题】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党的建设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___
A. 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B. 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 妥善处理了党内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D. 要求全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单选题】
抗战胜利后,美国帮助蒋介石将大后方的军队运送到内地,其直接目的是___
A. 帮助蒋介石打内战
B. 扶蒋反共
C. 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D. 在中国建立一个亲美反共政府
【单选题】
解放战争时期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 ___
A. 实现土地国有
B. 调整减租减息政策
C. 按贫雇农人口分配土地
D. 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
【单选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曾坚持“中间路线”,其实质是 ___
A. 介于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第三势力
B. 以实现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为目标
C. 仿效西方民主,走旧民主主义的道路
D. 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改良
【单选题】
1949年蒋介石元旦“求和”声明的直接意图是 ___
A. 缓兵之计
B. 屈服求和
C. 划江而治
D. 国共合作
【单选题】
有人说:“民盟被迫解散,是民盟史上的一大挫折,但也正是民盟转变的起点。”这里“转变”的根本涵义指的是 ___
A. 由公开斗争转入地下斗争
B. 由合法斗争转入武装斗争
C. 站到新民主主义的立场并承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 对国共双方采取中立态度
【单选题】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 ___
A. 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反蒋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B. 上海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三反”斗争
C.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经济崩溃和政治危机
D. 民主党派的联合斗争和人民起义遍及各地
【单选题】
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覆灭的重大事件是 ___
A. 1949年南京解放
B. 1949年北平解放
C. 1949年上海解放
D. 1949年中共开国大典
【单选题】
1946年8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时,提出的著名论断是___
A.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C. 党指挥枪
D.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单选题】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十大军事原则的核心是___
A. 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B.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C. 夺取中小城市和乡村
D. 利用战争间隙休整部队
【单选题】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___
A. 放在军事斗争上
B. 放在政治斗争上
C. 由农村转向城市
D. 由城市转向农村
【单选题】
是___
A. 《<共产党人>发刊词》
B. 《论联合政府》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单选题】
毛泽东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文献是___
A. 194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会议的报告
B. 《将革命进行到底》
C. 七届二中全会报告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单选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___
A. 工人同农民的矛盾
B.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国民党反动集团同中国人民的矛盾
D. 农民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单选题】
1945年7月,与毛泽东谈到“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周期率的人是 ___
A. 郭沫若
B. 黄炎培
C. 陈铭枢
D. 张治中
【单选题】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的宣言》发表,正式提出:___
A. “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斗争策略
B. “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C.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D.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单选题】
参加1945年8月重庆谈判的中共代表是:___
A. 毛泽东、叶剑英、秦邦宪
B. 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C. 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D. 毛泽东、叶剑英、张闻天
【单选题】
在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我党粉碎国民党军队向我解放区进攻,促进了《双十协定》签订的战役是:___
A. 上党战役
B. 苏北战役
C. 鲁西南战役
D. 邯郸战役
【单选题】
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如战略进攻的历史转折点是___
A. 1947年,粉碎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发动的全攻和重点进攻
B. 1947年,刘邓大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
C. 1947年,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
D. 1948年秋,辽沈战役胜利
【单选题】
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有:___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 《新民主主义论》
D.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单选题】
1947年10月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了:___
A. 土地改革的总路线
B.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C.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单选题】
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序幕的重大历史事件是___
A. 1948年9月的济南战役
B. 1948年9月至10月的辽沈战役
C.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江南下
D.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单选题】
第二条战线的正式形成是在___
A. “一二·一”运动后
B. “抗暴运动”后
C. “五·二O”运动后
D. “反对美帝国主义扶植日本法西斯”运动后
推荐试题
【判断题】
只有落后国家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和供给的短缺现象
A. 对
B. 错
【判断题】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关于选择行为的科学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所有点都意味着生产效率的最高水平
A. 对
B. 错
【判断题】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不包括总需求和总供给
A. 对
B. 错
【判断题】
资源是稀缺的,因此经济学有存在的必要;资源有多种用途,因此经济学才得以存在
A. 对
B. 错
【判断题】
经济人假设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在任何场合下都是自私自利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经济学根据研究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A. 对
B. 错
【判断题】
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价值与资本》,希克斯于1939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A. 对
B. 错
【判断题】
需求量是流量
A. 对
B. 错
【判断题】
需求就是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购买的商品量
A. 对
B. 错
【判断题】
当咖啡的价格上升时,茶叶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A. 对
B. 错
【判断题】
当录象机的价格上升时,录象带的需求量就会减少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任何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都是反方向变动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如果需求增加,需求量一定增加
A. 对
B. 错
【判断题】
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A. 对
B. 错
【判断题】
供给量是存量
A. 对
B. 错
【判断题】
并不是所有商品的供给量都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A. 对
B. 错
【判断题】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化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生产技术提高所引起的某种商品产量的增加称为供给量的增加
A. 对
B. 错
【判断题】
需求的减少会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数量的减少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引起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比奢侈品的需求弹性要小
A. 对
B. 错
【判断题】
市场中的均衡价格是由商品供求的交点决定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偏好的改变导致人们的需求在某条需求曲线上向上或向下移动,而收入的变动则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A. 对
B. 错
【判断题】
如果价格和总收益表现为同方向变化,那么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若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为-1.5,那么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
A. 对
B. 错
【判断题】
同样商品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
A. 对
B. 错
【判断题】
效用就是使用价值
A. 对
B. 错
【判断题】
如果一种商品满足了消费者坏的欲望,说明该商品具有负效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分析方法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只要商品的数量在增加,边际效用大于零,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就一定在增加
A. 对
B. 错
【判断题】
如果消费者从每一种商品中的带来总效用与它们的价格之比分别相等,他将获得最大效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无差异曲线图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是因为消费者的收入有时高有时低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消费者所得到的总效用是无差别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消费可能线是一条确定的直线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
A. 对
B. 错
【判断题】
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表示消费者所得到的总效用越小
A. 对
B. 错
【判断题】
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而商品的价格不变,则无差异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A. 对
B. 错
【判断题】
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投入越多,则产量越高
A. 对
B. 错
【判断题】
边际产量可由总产量线上的任一点的切线的斜率来表示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