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我国现行主要的旅游法规不包括___(P239-242)
A. 《环境保护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C. 《旅行社条例》
D. 《风景名胜区条例》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发展旅游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___(P200)
A. 修身养性,陶冶公民情操。
B. 提高公民的收入水平。
C. 提高公民的文化水平和文明意识。
D. 扩大就业,促进社会和谐。
【单选题】
旅游业发展对目的地的负面影响不包括哪一个?___(P 202)
A. 造成种族关系紧张
B. 产生示范效应
C. 引发一些不良活动,如赌博,卖淫等
D. 使目的地环境恶化。
【单选题】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旅游就业的特点:___(P199)
A. 关联度高
B. 有利于旅游扶贫
C. 容量大
D. 就业潜力大
【单选题】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旅游业的就业范围层次:___ (P198)
A. :旅游核心产业就业人数
B. :旅游基础产业就业人数
C. :旅游特征产业就业人数
D. :旅游相关产业就业人数
【单选题】
以下哪个不是旅游业对社会的积极影响___(P198)
A. :可以扩大社会就业
B. :可以改善社会环境
C. :可以扩大人口流动率
D. :可以促进世界和平
【单选题】
旅游换汇比贸易换汇具有较大的优势的原因不是___( P195)
A. :旅游人口数量多
B. :较少受到技术装备水平的限制
C. :可以避免贸易壁垒的损害
D. :旅游目的地所出售的旅游产品在价格上有优势
【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旅游业内部协调发展的选项是?___(P363)
A. :旅游饭店
B. :旅游交通
C. :旅游环境
D. 旅游商品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困扰我国饭店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的选项是?___
A. :员工素质低下
B. :政府政策
C. :服务质量低
D. :管理水平低
【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旅游发现到“卡脖子”现象不包括的选项是?___
A. : 住不进
B. : 进不来
C. :住不下
D. :出不去
【单选题】
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及旅游者参观、游览的目的物是什么?___
A. : 自然景观
B. :文化遗产
C. :旅游商品
D. :旅游资源
【单选题】
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什么?___
A. : 文物保护
B. :工农业
C. :旅游业
D. :教育
【单选题】
旅游合作发展趋势没有经过哪个竞争阶段?___
A. : 景点竞争
B. :农村竞争
C. :线路竞争
D. :城市竞争
【单选题】
停留时间是指游客在这一地方的停留时间必须___(P270)
A. 多于一年
B. 少于一年
C. 多于半年
D. 少于半年
【单选题】
下面哪一项是卫星账户的作用?___(P272)
A. 分析工具
B. 统计协调的工具
C. 国家间比较的手段
D. 以上都是
【单选题】
以下哪个是定义游客的要素___(P269)
A. 惯常环境
B. 停留时间
C. 出行目的
D. 以上都是
【单选题】
在“旅游”这个定义中,确认“游客”涉及的要素不包括___(P269)
A. 出行目的
B. 停留时间
C. 消费金额
D. 惯常环境
【单选题】
下面哪个不是常规旅游统计的部分?___(P270)
A. 入境旅游
B. 国外旅游
C. 出境旅游
D. 国内旅游
【单选题】
旅游卫星账户的简称是___(P271)
A. TAS
B. ATS
C. TSA
D. SAT
【单选题】
根据旅游业发展规划的不同类型,以下哪个选项不作为划分种类。___(P281)
A. 时间
B. 功能
C. 环境
D. 区域
【单选题】
旅游景区规划之一有___.P(287)
A. 总体规划
B. 部分规划
C. 大体规划
D. 粗略规划
【单选题】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旅游景区的规划类型?___.287 页第十章
A. 控制性详细规划
B. 大体规划
C. 总体规划
D. 修建性详细规划
【单选题】
旅游业发展规划可以按照区域范围划分为多个种类,下面哪个不是___(P282)
A. 全国旅游发展规划
B. 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C. 地方旅游发展规划
D. 旅游发展总体规
【单选题】
旅游地理环境的内容不包括___(P283)
A. 地理位置
B. 地貌特征
C. 昼夜温差
D. 水文状况
【单选题】
下列哪个是不属于旅游景区的功能区 ___(P289)
A. 游览区
B. 观光区
C. 居住区
D. 加工工业区
【单选题】
就我国情况而言,以下不属于旅游法规的是?
A. 地方旅游法
B. 全国代表大会指定的旅游法
C. 国家旅游行政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
D. 国际旅游公约和规章
【单选题】
下列哪个不是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A. 旅游者人次数
B. 旅游价格
C. 人们的闲暇时间
D. 自由支配的收入
【单选题】
以下哪个不是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应贯彻的原则?
A. 快速发展原则
B. 科学性原则
C. 保护性原则
D. 计划性原则
【单选题】
下列哪个不属于团购网站的营销模式?
A. 活动回扣
B. 商家展会
C. 活动礼券
D. 商品直销
【单选题】
从旅行社业务经营范围来看,目前国内旅行社主要有旅游经营商,旅游批发商,和____几种类型。
A. 旅游零售商
B. 旅游中间商
C. 旅游销售商
D. 旅游管理商
【单选题】
旅游人员的职业道德包括,热爱本职工作、自律自洁和_____。
A. 全心全意为客人服务
B. 较强的卫生意识
C. 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
D. 良好的服务意识
【单选题】
旅游业的文化性质表现在,旅游资源的文化性,旅游者的文化性和?
A. 旅游交通的文化性
B. 旅游地点的文化性
C. 旅游企业的文化性
D. 旅游设施的文化性
【单选题】
与旅游活动最密切相关的三个部门是旅游交通业,旅游饭店业和?
A. 旅游设施业
B. 旅行社业
C. 旅馆业
D. 旅游通信业
【单选题】
恩格尔系数多少为小康?
A. 59%以上
B. 50-59%
C. 40-50%
D. 30-40%
【单选题】
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邻近的地区,主要原因有省钱,省时和?
A. 省力
B. 方便
C. 经历
D. 风景优美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旅游动机?
A. 度假型旅游动机
B. 宗教型旅游动机
C. 经济型旅游动机
D. 娱乐型旅游动机
【填空题】
1. _____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所的一种社会现象。
【填空题】
2. 中国出境旅游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高增长性,二是_____。
【填空题】
3. 传统旅游业主要依托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而现代旅游业更注重挖掘各种当代____。
【填空题】
4.____是旅游者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流动,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社 会和文化现象。(51 页)
【填空题】
5. 旅游者的产生需要一定的______。
推荐试题
【判断题】
燃气采暖器应具有超压、超温、缺水、水温等安全控制功能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地下燃气管道安全间距范围内,禁止建设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地下燃气管道安全间距范围内,可以堆放物品或者种植深根植物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地下燃气管道安全间距范围内,可以进行爆破、钻探、打桩、顶进、挖掘、取土等作业
A. 对
B. 错
【判断题】
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室内家具、各种设备应无尖角凸出部分
A. 对
B. 错
【单选题】
___0001.《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应当( ),坚持安全发展。
A. 发展第一
B. 以人为本
C. 预防为本
D. 平安第一
【单选题】
___000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 )和管理能力。
A. 安全生产技术
B. 安全生产技能
C. 安全意识
D. 安全生产知识
【单选题】
___0003.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及时全面落实整改措施,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 )。
A. 监管
B. 监督检查
C. 监察
D. 整改检查
【单选题】
___0004.国家( )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师傅带徒弟制度。
A. 禁止
B. 鼓励
C. 允许
D. 支持
【单选题】
___0005.下列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投入的是()。
A. 设备维修费用
B. 安全培训费用
C. 安全评价费用
D. 工伤保险费用
【单选题】
___0006.用于()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须进行安全评价。
A. 生产
B. 运输
C. 储存
D. 装卸
【单选题】
___0007.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
A. 安全评价
B. 安全评估
C. 安全审查
D. 安全验收
【单选题】
___0008.( )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
A. 省级
B. 市级
C. 乡镇级
D. 县级
【单选题】
___0009.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 )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A. 主要负责人
B. 安全负责人
C. 安全管理人员
D. 应急管理人员
【单选题】
___0010.事故调查报告应当依法及时向( )。
A. 上级报告
B. 事故单位反映
C. 当地群众公示
D. 社会公布
【单选题】
___001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 )制度,并向社会公布电话,受理事故报告和举报。
A. 值班
B. 举报
C. 揭发
D. 管理
【单选题】
___0012.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应当由( )进行安全条件审查。
A. 公安部门
B. 建设管理部门
C.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 劳动保障部门
【单选题】
___0013.消防工作贯彻的方针是( )。
A.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 防消结合、综合治理
D. 安全第一、防治结合
【单选题】
___0014.下列不属于消防安全管理情况的是( )。
A. 防火检查、巡查记录
B.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C.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D. 消防奖惩情况记录
【单选题】
___0015.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火灾现场扑救,应当优先保障( )安全。
A. 消防员的生命
B. 遇险人员的生命
C. 遇险人员的财产
D. 周围群众的生命
【单选题】
___001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进行( )。
A. 抽查
B. 监督检查
C. 监督管理
D. 指导
【单选题】
___0017.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是( )。
A.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 综合管理,防治结合
C.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D.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单选题】
___0018.不属于职业病的是( )。
A. 尘肺病
B. 意外伤害
C. 职业性耳聋
D. 职业性肿瘤
【单选题】
___0019.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进行( ),并对职业病危害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A. 抽查
B. 检查
C. 定期核查
D. 定期审查
【单选题】
___00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基本特征的是( )。
A. 权威性
B. 独特性
C. 普遍约束性
D. 强制性
【单选题】
___00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基本原则的是( )。
A.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C. 预防为主
D. 综合治理
【单选题】
___002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职责的是( )。
A.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B. 对生产经营单位人员执行公司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C. 严格依法对设计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批准并加强监督检查
D. 配合有关政府进行安全检查
【单选题】
___00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职责的是( )。
A. 接受检查机关的监督
B. 建立举报制度
C. 制定有关奖励制度,对报告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D. 配合地方政府制定应急救援体系
【单选题】
___002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 )被检查单位有关职业健康监护的文件、资料。
A. 查阅、带走
B. 带走、复制
C. 查阅、复制
D. 带走、扫描
【单选题】
___0025.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定,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责任。
A. 民事
B. 行政
C. 刑事
D. 故意伤害
【单选题】
___0026.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 )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A.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B.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工会
D. 卫生行政部门
【单选题】
___0027.接触的二氧化硅粉尘能引起接触粉尘的职工得( )病。
A. 鼻腔癌
B. 皮肤肿瘤
C. 矽肺
D. 食道癌
【单选题】
___0028.生产性噪声有( )三类。
A. 振动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B. 冲击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C. 运动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D. 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单选题】
___0029.与异常气象条件无关的职业病是( )。
A. 高原病
B. 噪声聋
C. 中暑
D. 减压病
【单选题】
___0030.根据放射性物品的特性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可将放射性物品分为( )类。
A. 一
B. 两
C. 三
D. 四
【单选题】
___0031.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属于( )。
A. 小伤
B. 轻伤
C. 重伤
D. 死亡
【单选题】
___0032.一般国有企业由( )来保证安全投入资金。
A. 董事会
B. 厂长或者经理
C. 投资人
D. 监事会
【单选题】
___0033.劳动防护用品分为( )类。
A. 五
B. 八
C. 十
D. 十二
【单选题】
___0034.防止噪声危害的是( )。
A. 头部防护用品
B. 呼吸防护用品
C. 眼面部防护用品
D. 听力防护用品
【单选题】
___0035.防止空气污染物浸入呼吸道的是( )。
A. 头部防护用品
B. 呼吸防护用品
C. 眼面部防护用品
D. 听力防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