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我行受客户委托,通过转账方式,将其员工的薪金收入在约定的时间划转到员工在我行开立的银行卡或活期储蓄存折账户我行服务价收费标准___
A. 暂免
B. 0.2元/笔
C. 0.5元/笔
D. 0.8元/笔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兰花公务卡滞纳金为最低还款额未还清部分的___,最低收()元,最高收()元?
A. 0.5‰;5 500
B. 1‰;10 100
C. 5%;5 500
D. 10%;10 100
【单选题】
保管箱凿箱手续费为___
A. 200元/次
B. 500元/次
C. 800元/次
D. 1000元/次
【单选题】
兰花公务卡、兰花借记IC卡挂失手续费分别为___
A. 10元 10元
B. 10元 15元
C. 20元 10元
D. 20元 5元
【单选题】
发出委托收款邮电费___
A. 1元
B. 21.5元
C. 22.5元
D. 暂免
【单选题】
客户签发一份银行本票手续费需收取___元
A. 0
B. 0.8
C. 1.4
D. 1.8
【单选题】
客户购买一张银行支票的工本费和手续费共需收取___元
A. 0
B. 0.8
C. 1.4
D. 1.8
【单选题】
利率管理应当遵循的原则,不符的是___
A. 合规性
B. 效益性
C. 竞争性
D. 公开性
【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全行利率工作实行的管理体制___
A. 统一指导
B. 分级管理
C. 差别授权
D. 集中管理
【单选题】
营业终了,普通柜员尾箱现金实行___万限额控制。
A. 2
B. 5
C. 10
D. 20
【单选题】
经整点的现金,纸币___张为把、硬币50枚为券,( )把(券)为捆;纸币必须( )字捆扎、封装并加贴封签。
A. 100 10 十
B. 100 10 双十
C. 50 10 十
D. 50 10 十
【单选题】
何为五好钱捆___。
A. 点准、挑净、礅齐、捆紧、盖章清楚
B. 全新、点准、挑净、礅齐、捆紧
C. 挑净、礅齐、捆紧、盖章清楚、双人复核
D. 点准、挑净、礅齐、捆紧、八成新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柜员请假休息无需缴空钱箱
B. 柜员办理收付业务过程中,对发现的假币应按规定一个人就可以收缴。收缴的假币必须装箱入库保管,定期上缴。
C. 发生差错应立即查找,长款不得寄库或置于账外,短款不得空库或白条抵库。
D. 现金业务必须在监控下办理,但清分在没有监控的地方也可以。
【单选题】
柜员受理1笔4万元的现金支票付款程序正确的是___。
A. 临柜-凭证审核-验印-记账-配款-交款
B. 临柜-配款-凭证审核-记账-交款-验印
C. 临柜-凭证审核-配款-记账-交款-验印
D. 临柜-凭证审核-验印-配款-记账-交款
【单选题】
二、受理单位现金缴款业务时,必须审核___
A. 客户所缴款项金额与缴款单是否一致
B. 现金缴款单大小写是否一致
C. 现金缴款单是否涂改
D. 全部都是
【单选题】
以下哪种状态下可以进行现金领用撤销操作___。
A. 申请
B. 下发
C. 在途
D. 领用
【单选题】
当现金主管盘点当日支行库存,发现库存金额大于支行限额,应立即报备支行会计主管后,办理___工作。
A. 现金上缴
B. 现金及自助设备调拨
C. 现金出库申请
D. 现金下发
【单选题】
网点随库上交清算中心整刀或整捆的残损券、残破币的时间为___
A. 周一
B. 周二
C. 周三
D. 周四
【单选题】
当现金主管盘点当日支行库存,发现库存金额大于支行限额,在完成1108现金上缴后该如何处理传票与回单?___
A. 打印两联空白通用凭证,盖业务公章,一联作主凭证,一联锁入钱箱随箱上交
B. 打印一联通用空白即可,该业务清讫章作柜员主凭证
C. 打印两联空白通用凭证,盖业务清讫章,一联作主凭证,一联锁入钱箱随箱上交
D. 打印两联空白通用凭证,盖业务清讫章,一联作主凭证,一联网点留档备查
【单选题】
营业机构内部柜员间现金调拨只能由指定的___发起交易。
A. 现金柜员
B. 现金主管
C. 会计主管
【单选题】
三、假币收缴过程中柜员必须告知持有人对被收缴货币的真伪有异议,可以自收缴之日起___工作日内,持《假币收缴凭证》直接或通过收缴单位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或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当地鉴定机构提出书面鉴定申请。
A. 1
B. 2
C. 3
D. 5
【单选题】
我行现金中心清分复点现金时,发现假币进行收缴的行为叫___
A. 现场收缴假币
B. 当面收缴假币
C. 清分收缴假币
D. 柜面收缴假币
【单选题】
G、“假币”印章应该盖在假100元正面的哪个位置?___
A. 左水印窗处
B. 中
C. 右
D. 任意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应当自收到鉴定申请之日起___个工作日内,通知收缴单位报送需要鉴定的货币。
A. 1
B. 2
C. 3
D. 5
【单选题】
持有人对金融机构作出的有关收缴或鉴定假币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异议,可在收到《假币收缴凭证》或《货币真伪鉴定书》之日起___个工作日内向直接监管该金融机构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请行政复议,或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A. 15
B. 30
C. 60
D. 90
【单选题】
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面额___元及以上时应立即报告公安机关,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面额()元及以上时要当天报告公安机关。
A. 300,200
B. 500,200
C. 500,300
D. 800,500
【单选题】
柜员在办理业务时发现假币,应立即向客户声明,由___名或以上人员当面予以收缴。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网点必须____对收缴的假币与《假币收缴凭证》使用相核对,保持账实相符。___
A. 每日
B. 每周
C. 每月
D. 每季度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应当自收到鉴定申请之日起( )个工作日内,通知收缴单位报送需要鉴定的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应当自受理鉴定之日起( )个工作日内,出具《货币真伪鉴定书》。因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的,可延长至( )个工作日,但必须以书面形式向申请人或申请单位说明原因。___
A. 2 15 30
B. 3 15 30
C. 2 7 15
D. 3 15 15
【单选题】
假币”印章采用( )印油,加盖在假币( )和( )位置。___
A. 蓝色;正面水印窗;背面中间;
B. 蓝色;正面中间;背面水印窗;
C. 红色;正面水印窗;背面中间;
D. 红色;正面中间;背面水印窗;
【单选题】
发现伪造变造票据、存单(折)、银行卡,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假外币___张(枚)以上等事件,作为支行重大会计事项需要报送。
A. 2
B. 5
C. 10
D. 20
【单选题】
在真币的基础上,利用挖补、揭层、涂改、拼凑、移位、重印等各种方法制作,改变真币形态的人民币称为___
A. 伪造币
B. 变造币
C. 拼凑币
D. 假币
【单选题】
对清分收缴的假币,现金中心___到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解缴。
A. 一个月
B. 三个月
C. 六个月
D. 定期
【单选题】
收缴假币时,应加盖假币章,印章采用蓝色印油,加盖在假币___和(C)位置。
A. 正面水印窗
B. 正面中间
C. 背面中间
D. 背面水印窗
【单选题】
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___,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
A. 二分之一(含)以上
B. 四分之三(含)以上
C. 五分之三(含)以上
【单选题】
纸质呈正十字形缺少四分之一的,按原面额的___ 兑换。兑付额不足一分的,不予兑换;五分按半额兑换,兑付二分。
A. 全额
B. 半额
【单选题】
下列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属于“半额”兑换的有___
A. 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五分之四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
B. 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三分之二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
C. 纸质呈正十字形缺少二分之一的
D. 纸质呈正十字形缺少三分之一的
【单选题】
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对金融机构认定的兑换结果有异议的,经持有人要求,金融机构应出具认定证明并退回该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可凭认定证明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请鉴定,中国人民银行自申请日起__个工作日内做出鉴定并出具鉴定书。___
A. 3
B. 5
C. 7
D. 15
【单选题】
根据《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
A. 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3/4(含)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 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
B. 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1/4(含)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
C. 纸币呈正十字形缺少四分之一的,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
D. 兑付额不足一分的,不予兑换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残缺人民币兑换办法》规定,票面剩余四分之三(含)以上,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的,可以兑换___
A. 全额兑换
B. 照原面额半额兑换
C. 照原面额三分之一额兑换
D. 照原面额四分之一额兑换
【单选题】
我们在收兑外币残旧钞时,对残破币和已经停止流通的只能向___代理行办理托收,按规定收取托收费用。
A. 境内
B. 境外
C. 国内
D. 国外
推荐试题
【单选题】
进入人的认识活动,并被主体的观念把握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是。___
A. 认识主体
B. 认识中介
C. 认识手段
D. 认识客体
【单选题】
认识过程中脱离感性认识,会导致。___
A. 经验论
B. 唯理论
C. 经验主义
D. 唯心论
【单选题】
牛顿的经典物理学是科学史上的重要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在帮助人们认识世界。但是,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化,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领域面对这些领域和问题,牛顿物理学显得有些无能为力。于是诞生了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新的理论。科学发展史上这些推陈出新的事实表明。___
A. 真理具有相对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
C. 真理具有客观性
D. 真理具有主观性
【单选题】
。___
A. 实践决定认识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实践需要意识的指导
D.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单选题】
马克思说:“忧心忡仲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买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该论断说明。___
A. 人的认识来源于人的感觉
B. 人的认识是人的主观想象
C.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 人的认识受人的身份地位决定
【单选题】
人们要判断某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___
A. 能不能满足人的需要
B. 能不能被多数人接受
C. 能不能付诸实践
D. 能不能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结果
【单选题】
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___
A. 理论是巨大的物质力量
B. 由理论指导的行动才能叫做实践
C. 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 实践是物质化的理论
【单选题】
“见多识广”这一成语所包含的哲理是。___
A. 认识源于实践
B. 认识指导实践
C. 感性认识促进理性认识
D. 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
【单选题】
人类在科学研究中掌握了电能的规律,然后以该规律为指导,人们研制生产出各种工业和家用电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生活品质的改善。这一事实表明。___
A. 科学研究是发现规律的唯一途径
B. 实现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C. 实践活动离不开规律的指导
D. 规律必须重新回到实践才有意义
【单选题】
列宁指出:“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___
A. 感性认识来自于理性认识
B. 理性认识对事物的认识更深刻更完整
C. 抽象是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
D. 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单选题】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与该论断所揭示的哲理相一致的是。___
A. 心想事成
B. 成事在天
C. 坚持就是胜利
D. 无限风光在险峰
【单选题】
学习、贯彻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够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发展。支撑该命题的理论依据是。___
A. 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B. 实践决定认识
C. 认识能够检验实践
D. 实践能够检验认识
【单选题】
列宁说:“以为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以的。”该论断所揭示的是。___
A. 感性认识的作用
B. 理性认识的作用
C. 理性因素的作用
D. 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单选题】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所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分歧具体表现为。___
A. 宿命论和唯意志论的对立
B. 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C.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D. 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对立
【单选题】
“熟知不等于真知”所揭示的是。___
A. 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
B. 感性认识具有具体性
C. 感性认识贴近现实
D. 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单选题】
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里的“基础”指的是。___
A. 价值
B. 认识
C. 实践
D. 事物
【单选题】
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___
A. 科学家的驳斥
B. 实践的发展
C. 唯物主义在斗争中不断战胜唯心主义
D. 不可知论内在的矛盾
【单选题】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表明人的才智。___
A. 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 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 发展的动力在于实践
D. 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单选题】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___
A. 革命理论是革命行动的动力
B. 革命行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科学指导作用
D. 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单选题】
“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不可逾越的天然界限”,这种观点属于。___
A. 不可知论
B. 先验论
C. 辩证反映论
D. 辩证唯物论
【单选题】
伽利略一次比萨斜塔实验就推翻了统治思想界达2000年之久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说法。这主要是因为实践具有。___
A. 直接现实性
B. 普遍性
C. 能动目的性
D. 社会历史性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真理观的辩证法表现在。___
A. 承认客观真理和主观真理的统一
B. 承认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C. 承认具体真理和抽象真理的统一
D. 承认终极真理和永恒真理的统一
【单选题】
实用主义鼓吹“有用就是真理”,把“有用”与“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定了真理的。___
A. 客观性
B. 相对性
C. 价值性
D. 具体性
【单选题】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17世纪牛顿提出“粒子说”,17世纪末惠根斯提出“波动说”,两种学说在科学史上争论了几个世纪。直到1922年,爱因斯坦把两者统一起来,建立“波粒二象性”的学说,这个矛盾才得以解决。这一历史事件所包含的哲理是。___
A. 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
B.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C. 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D. 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过程
【单选题】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___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诡辩论的观点
D. 怀疑主义的观点
【单选题】
价值评价的对象本质上是。___
A. 价值主体的主观需要
B. 价值客体的属性和功能
C.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D.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事实关系
【单选题】
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___
A. 揭示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
B. 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
C. 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悬错误的观点
D. 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认识的作用
【单选题】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蕴含的哲理是。___
A.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B. 经验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C. 时间是检验是非的标准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单选题】
“知识就是力量”,对这一命题理解正确的是。___
A. 真理和价值是统一的
B. 知识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 知识精英是历史的创造者
D. 知识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单选题】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___
A. 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B. 限定与超越的关系
C. 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D. 人与物的关系
【单选题】
实践“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___
A. 实践标准并不可靠
B. 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
D. 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单选题】
“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与这句话最相符合的是。___
A. 包含必然性越大的判断,就越是自由的判断
B. 没有超时间、超历史的绝对的自由
C. 自由是必然的根据
D. 必然是自由的限度
【单选题】
“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句话体现的是实践基本特征中的。___
A. 自觉能动性
B. 物质性
C. 客观性
D. 社会历史性
【单选题】
物品种难以计数,而人们首先研究的还是与农业和畜牧业有关的为数不多的植物和动物。这说明。___
A.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认识是实践的归宿
B. 实践的需要推动着认识的发展
C. 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
D. 科学研究具有相对独立性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___
A. 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 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D.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单选题】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下列不属于理性认识的是。___
A. 概念
B. 推理
C. 表象
D. 假说
【单选题】
才能获得第一手材料,获得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的特点在于。___
A. 直接性和具体性
B. 间接性
C. 抽象性
D. 全面性和真实性
【单选题】
理论”蕴含的哲理是。___
A. 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
B. 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C. 意识具有控制人的生理活动的作用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单选题】
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___
A.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B. 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C. 感性认识来源于感性具体,理性认识来源于理性具体
D. 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单选题】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变理论为现实,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决定性的环节是。___
A.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B. 在观念中建构起实践改造所应达到的理想客体
C. 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
D. 把理论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