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70703)25K型空调双层客车漏电烟火报警器设定值为200 mA。( )(1.0分)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70704)用指针式万用表测二极管反向电阻时,插在万用表标有“+”号插孔中的红表棒应接二极管的正极。(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05)KLD-40PU型空调机组40是表示机组制冷量约为40 kW。(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06)用万用表不同电阻挡测量二极管的正向电阻,读数都一样。(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07)漏电报警装置是通过电流检测线圈,检测三相电源及N线之间的总电流,来判定用电设备是否存在漏电状况的。(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08)通常硅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比锗管的大,反向饱和电流比锗管的小。(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09)ST3PA-A型时间继电器,其工作线圈的好坏可以用万用表电阻挡,从电源引脚进行测量。(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10)二极管只要加正向电压就一定导通。(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11)OMRON生产的SDV-DH型过欠压继电器,其好坏能用万用表电阻挡,通过测量电源端和信号输入端,来进行判断。(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12)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其实质是用一个较小的电流去控制一个较大的电流。(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13)KLD-40PU型空调机组,机组包括全封闭压缩机2台,离心风机1台,蒸发器1台,冷凝器2台,电加热器1台,压力控制器4个,低温保护继电器1个,气液分离器2台,各自组成两个制冷系统。(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14)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可分三个区,即饱和区、截止区和放大区。(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15)当空调机组压缩机启动后,制冷剂流过起截流作用的毛细管时,会引起毛细管的颤动,如果毛细管没有颤动则说明没有制冷剂流过这根毛细管。(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16)三极管的发射结正偏时,它必处于放大状态。(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17)放大电路中所使用的三极管 值越大越好。(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18)KLD-29PU型空调机组的P48J20ZY-G航空插头中使用了20根相同直径的导线。(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19)三极管的一个电极作为公共端后,其他两个电极可分别作为输入端和输出端。(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20)高低压力控制器的两个气室,分别与压缩机的排气管路和吸气管路相通。(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21)空调器的蒸发温度越低,吹出的风越冷,房间降温就越快,制冷量就越大。(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22)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所以也具有能量放大作用。(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23)温控器的设定温差过小会导致压缩机频繁启动和停机。(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24)空调客车空调控制柜中转换继电器是用来均衡压缩机工作时间的。(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25)用万用表R×1 k 挡测三极管,黑表棒接基极,红表棒分别和另外两个电极相接,如果测得的电阻都较小,则为PNP型管。(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26)空调机制冷系统进行真空检漏时,可以用系统本身的压缩机来抽真空。(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27)在使用二极管前通常不用检查极性,只检查它的好坏就行。(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28)BSP青藏客车车体钢结构分为七大模块。(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29)硅材料二极管的死区电压为0.3 V。(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30)BSP青藏客车侧墙骨架与外皮板之间采用电阻焊。(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31)根据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就可以判断它的好坏和极性。(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32)BSP青藏客车车底密封舱底板为不锈钢板加筋板形式。(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33)在测量二极管时,如果测得的正向电阻(常为几欧至几十欧)和反向电阻(常为几十千欧至几兆欧)相差倍数越大,说明管子的性能越好。(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34)BSP青藏客车钢结构挖补去除材料时,允许用气割。(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35)BSP青藏客车可以使用酸碱及溶剂性介质如汽油、稀料等接触内外油漆。(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36)二极管接入电路时,无需考虑二极管的极性。(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37)晶体二极管整流电路是利用PN结的单向导电性来实现整流的。(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38)制氧空压机启动后,制氧机系统能立即输出富氧空气。(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39)大功率三极管工作时应该具有良好的散热条件。(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40)整个列车的制氧机空压机不能同时加载或卸载,而是由制氧机根据网关发送的车厢号,按车厢号顺序延时控制。(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41)PNP型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时,三个电极中发射极电位最低,集电极电位最高。(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42)共发射极电路因电流、电压、功率放大倍数均高,故广泛用于工业自动控制电路中。(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743)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时,其集电结和发射结都处于反偏。( )(1.0分)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单选题】
1951 年至 1952 年,我国开展的“三反”运动是___
A.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 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C. 反浪费、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
D. 反腐败、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单选题】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___
A. 新民主主义性质
B.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 半社会主义性质
D. 社会主义性质
【单选题】
1956 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___
A. 基本建成
B. 初步建立
C. 基本完善
D. 完全建成
【单选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里民族资产阶级仍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这种两面性是指___
A. 剥削工人的一面与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
B. 与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相互对抗的一面与与工人阶级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 的一面
C. 坚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一面与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D. 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是被消灭对象,作为可以接受共产党和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力量优势团 结和改造的对象
【单选题】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所谓“赎买”是指___
A. 国家出资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购买变为国营企业
B. 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C. 国家先付给企业一部分资金,随后再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D. 国家先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等盈利后一次性还清收购资金
【单选题】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形式是___
A. 互助组
B. 初级社
C. 高级社
D. 人民公社
【单选题】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过渡形式是___
A. 手工业供销小组
B. 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C.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 高级社
【单选题】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___
A. 工人阶级和农民的矛盾
B. 工农与知识分子的矛盾
C. 中国人民与美帝国主义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___
A. 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B.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C. 开展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决战
D.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单选题】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___
A. 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B. 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道路
C. 照着马克思的话走下去
D. 以苏联为借鉴
【单选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的首要经济关系是___
A.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B.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C. 沿海工业和内陆工业的关系
D. 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
【单选题】
中共“八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是___
A. 大干快上,敢英超美
B.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向前
C. 力争高速度,快压倒一切
D. 慢一点,稳一点
【单选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___
A. 照抄照搬苏联模式不符合中国的国情,需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我们没有自己的经验,必须认真学习苏联的经验
C. 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
D. 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___
A. 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B. 不断解决仍然存在的敌我矛盾
C.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单选题】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矛盾?如果存在会是什么性质的?应该如何解决?对这一系列问题第一个作出回答的是___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和斯大林
D. 毛泽东和他领导的集体
【单选题】
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著作是___
A. 《论十大关系》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矛盾论》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单选题】
“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理论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指___
A. 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B.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C. 国内矛盾和国际矛盾
D. 经济利益矛盾和政治立场矛盾
【单选题】
最早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的是___
A. 周恩来
B. 陈云
C. 张闻天
D. 邓小平
【单选题】
在工商业经营方面、生产计划方面和社会主义市场方面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 的是___
A. 陈云
B. 刘少奇
C. 邓小平
D. 朱德
【单选题】
1956 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艺术领域中实行的基本方针是___
A.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 推陈出新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单选题】
毛泽东提倡的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被称为“鞍钢宪法”。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___
A. 两参一改三结合
B.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C. 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的利益
D. 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
【单选题】
在社会主义改造还未结束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那么第一次结合是指___
A.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式的革命道路
B.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的资本主义现代化
C.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
D.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家传统治国理政思想相结合,建立中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单选题】
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 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段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一提法最早出自___
A. 恩格斯
B. 斯大林
C. 毛泽东
D. 刘少奇
【单选题】
和毛泽东几乎同时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并被毛泽东吸收其主要内涵,形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战略”的是___
A. 刘少奇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张闻天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利益关系上,毛泽东提出的方针是___。
A. 团结—批评—团结
B.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单选题】
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报告是在___
A. 1953 年
B. 1954 年
C. 1955 年
D. 1956 年
【单选题】
___
A. 说服教育、讨论
B. 团结—批评—团结
C. 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指出___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A. 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的问题
B. 走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C. 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
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单选题】
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关于教育科学文化工作,党提出的口号是___
A. 向科学进军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单选题】
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关于教育科学文化工作___提出了“两种劳动制度、 两种教育制度”的观点。
A. 刘少奇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张闻天
【单选题】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一个标志性的重要理论成果是___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论十大关系》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关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
【单选题】
1956 年 4-5 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员___
A.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 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 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D. 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单选题】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___
A.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 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D.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单选题】
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确定了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是___
A. 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 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 以农立国
【单选题】
成为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先声的文章,是毛泽东的___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纪念孙中山先生》
D. 《论十大关系》
【单选题】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是在___
A.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B. 新中国成立后三年经济恢复以后
C. 土地改革完成后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
【单选题】
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陈云提出了___的思想
A. “两参一改三结合”
B.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C. 建立“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
D.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重稳步前进
【单选题】
党的“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八大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___
A. 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 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 全国土地革命的完成
D.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单选题】
以下史实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是___
A.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大跃进”运动
【单选题】
“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主要是___
A. 加强西部地区交通建设
B.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 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