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如果买卖双方在合同中做出与国际惯例完全相反的约定,只要这些约定是合法的,就会得到有关国家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并不因与惯例相抵触而失效。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按FOB、CFR、CIF三种贸易术语成交,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以后,风险即告转移。因此,当货物到达目的港后,买方如果发现到货品质、数量和包装有任何与合同规定不符的情况,卖方都不用负责任。
A. 对
B. 错
【单选题】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应当实行___制,由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单位主管领导负责本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工作,并指定有关机构和人员具体承办。
A. 分工负责
B. 单位负责
C. 领导责任
【单选题】
某领导外出时提包被窃,找回后发现包内钱物丢失,泄密文件完整无缺。这一事件___。
A. 属于泄密事件
B. 不应视为泄密事件
C. 在不能证明文件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时,按泄密事件处理
【单选题】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是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于___修订通过的。
A. 1988年9月5日
B. 2010年4月29日
C. 1989年5月1日
【多选题】
资质单位存在下列哪些情形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注销其资质。___
A. 《资质证书》有效期满未按规定申请延续
B. 法人资格依法终止
C. 连续两年未承接涉密项目
D. 上级单位领导层或者上级公司董事会发生变更后,含有外籍成员
【多选题】
涉外活动主要有哪些保密要求___
A. 不得带领境外人员进入涉密场所和涉密部门、部位
B. 与境外人员会谈不得涉及国家秘密
C. 不得使用境外通信设备进行涉密通信联络
D. 陪同境外人员活动不得携带涉密载体
【多选题】
复制非本单位产生的涉密载体,应当经过()或()批准。___
A. 单位保密总监或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
B. 单位法定代表人
C. 涉密载体制发机关、单位
D. 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02题:关于爆炸,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___。
A. 爆炸的特点是具有破坏力,产生爆炸声和冲击波
B. 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C. 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03题:《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既属可燃气体又属有毒气体___。
A. 设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B. 设可燃气体检(探)测器
C. 设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05题:《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___制定本法。
A. 防治职业病
B. 治疗职业病
C. 控制病源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16题:典型火灾发展变化规律是___
A. 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
B. 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期和熄媳期
C. 初起期、最盛期、发展期、减弱期和憶灭期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26题:___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
A. 应急预案
B. 整改方案
C. 上一张隐患评估报告书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28题:《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___的发生,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A. 事故
B. 职业中毒事故
C. 火灾正确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29题:《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进行___,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
A. 职业卫生评价
B. 安全条件论证
C. 安全评价
【单选题】
[单选]第1430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___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A. 预防、遏制
B. 预防、减少
C. 预防、控制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32题: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安全生产方针和___的原则将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事情和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A.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B. 三同时
C. 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34题:按照《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关于颗粒物的防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
A. 若颗控物具有放射性,应选择过滤效率为最高等级的防尘口罩。
B. 防尘口罩适用于挥发性颗粒物的防护。
C. 若颗粒物为液态或具有油性,应选择有适合过滤元件的呼吸防护用品。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35题:从企业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层,都应当参与隐患排查治理,企业应当根据理责任单位和人员;隐患排查治理应当以___确保隐患得到治理为工作目标。
A. 岗位职责
B. 隐患级别
C. 专家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