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成人女性红细胞计数正常值为___
A. 3.5~5.0×1012/L
B. 4.0~5.5×1012/L
C. 5.0~5.5×1012/L
D. 4.0~6.0×1012/L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末梢血中白细胞计数总数减少可见于___
A. 急性阑尾炎
B. 急性白血病
C. 恶性肿瘤
D. 伤寒
【单选题】
正常成人男性血红蛋白含量为___
A. 110~160g/L
B. 120~160g/L
C. 120~150g/L
D. 110~160g/L
【单选题】
正常成人女性血红蛋白含量为___
A. 110~160g/L
B. 110~150g/L
C. 120~190g/L
D. 120~150g/L
【单选题】
下述哪项可引起红细胞计数减少___
A. 高原居住
B. 新生儿
C. 慢性失血
D. 慢性缺氧
【单选题】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主要见于___
A. 急性严重化脓菌感染
B. 急性出血
C. 恶性肿瘤
D.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单选题】
判断贫血及贫血程度最重要的指标是___
A. 红细胞计数
B. 血红蛋白测定
C. 网织红细胞计数
D. 血沉检查
【单选题】
能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是___
A. 支气管哮喘
B. 化脓性扁桃体炎
C. 急性心肌梗死
D. 肺结核
【单选题】
网织红细胞增多常见于___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急性白血病
C. 慢性白血病
D. 溶血性贫血
【单选题】
多尿是指一昼夜尿量___
A. >1000ml
B. >1500ml
C. >2000ml
D. >2500ml
【单选题】
少尿是指一昼夜尿量 ___
A. <100ml
B. <200ml
C. <400ml
D. <500ml
【单选题】
无尿是指一昼夜尿量___
A. <17ml
B. <100ml
C. <200ml
D. <400ml
【单选题】
镜下血尿是指尿沉渣中红细胞___
A. >1个/HP
B. >3个/HP
C. >5个/HP
D. >10个/HP
【单选题】
下列哪种疾病不会在尿中出现管型___
A. 肾盂肾炎
B. 膀胱炎
C. 肾小球肾炎
D. 肾病综合征
【单选题】
尿中出现管型提示病变在___
A. 肾实质
B. 输尿管
C. 膀胱
D. 尿道
【单选题】
镜下血尿常见于___
A. 肾炎
B. 肾盂肾炎
C. 肾结核
D. 以上均可
【单选题】
正常人尿液中可出现___
A. 透明管型
B. 颗粒管型
C. 细胞管型
D. 脂肪管型
【单选题】
下列哪种粪便见于霍乱___
A. 水样便
B. 粥样稀便
C. 米泔汁样便
D. 粘液脓血便
【单选题】
下列哪种粪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___
A. 绿色便
B. 柏油样便
C. 黄褐色便
D. 鲜血样便
【单选题】
下列哪种粪便见于阻塞性黄疸___
A. 黄褐色便
B. 柏油样便
C. 绿色便
D. 白陶土样便
【单选题】
粪便镜检出现大量的白细胞或脓细胞可能是___
A. 结肠癌
B. 肠炎或细菌性痢疾
C. 直肠息肉
D. 阿米巴痢疾
【单选题】
米泔样便见于___
A. 急性肠炎
B. 肠结核
C. 霍乱
D. 阿米巴痢疾
【单选题】
下列哪种粪便见于霍乱___
A. 水样便
B. 粥样稀便
C. 米泔汁样便
D. 粘液脓血便
【单选题】
能够较早反映肾小球功能受损的检测项目是___
A.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B. 浓缩-稀释试验
C. 血液尿素氮测定
D. 尿常规检查
【单选题】
能使血清肌酐明显增高的疾病是___
A. 休克
B. 心力衰竭
C. 上消化道大出血
D. 尿毒症
【单选题】
乙型肝炎的病原体是___
A. HCV
B. HEV
C. HDV
D. HBV
【单选题】
ALT测定显著增高时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___
A. 慢性肝炎
B. 乙型肝炎急性期
C. 胆囊炎
D. 心肌梗死
【单选题】
血清甲胎蛋白持续显著增高常见于___
A. 急慢性肝炎
B. 肝硬化
C. 原发性肝癌
D. 继发性肝癌
【单选题】
下列哪种穿刺液属于漏出液___
A. 感染性胸腔积液
B. 肿瘤性胸腔积液
C. 肝硬化性腹腔积液
D. 胃肠穿孔致腹腔积液
【单选题】
下列哪种穿刺液属于渗出液___
A. 结核性积液
B. 心力衰竭性积液
C. 肾病性腹腔积液
D. 肝硬化性腹腔积液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为漏出液特点___
A. 易自凝
B. 比重>1.018
C. 粘蛋白定性阳性
D. 细胞计数常<0.1×109/L
【单选题】
急性心肌梗死下列哪种血清酶显著增高___
A. 乳酸脱氢酶
B.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C. 肌酸激酶
D. r-谷氨酰转移酶
【单选题】
血、尿淀粉酶增高最明显的疾病是___
A. 急性胰腺炎
B. 糖尿病
C. 急性肝炎
D. 消化性溃疡
【单选题】
成人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值为___
A. 0.5~1.5%
B. 0.25~1.0%
C. 1.0~1.5%
D. 1.0~2.0%
【单选题】
男性红细胞比容的正常值为___
A. 0.37~0.48
B. 0.30~0.45
C. 0.40~0.50
D. 0.35~0.50
【单选题】
女性红细胞比积的正常值为___
A. 0.40~0.50
B. 0.37~0.48
C. 0.30~0.50
D. 0.35~0.50
【单选题】
何种酶学检查对肝病早期诊断有较大价值:___
A. r-GTP
B. AST
C. ALT
D. ALP
【单选题】
以下心电图波段中,由心室除极产生的是___
A. P波
B. QRS波
C. S-T段
D. T波
【单选题】
由心房除极所产生的心电图波型是___
A. P波
B. T波
C. S波
D. Q波
【单选题】
心电图中,反映房室传导时间的是___
A. P波
B. P-R(P-Q)间期
C. QRS波群
D. S-T段
【单选题】
心电图检查国内一般采用的纸速为___
A. 15mm/s
B. 25mm/s
C. 50mm/s
D. 75mm/s
E. 100mm/s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
A.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B. 人民大众的参加
C. 反对帝国主义
D. 反对封建主义
【单选题】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
A. 民族资产阶级
B. 农民阶级
C. 无产阶级
D. 城市小资产阶级
【单选题】
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A. 武装斗争
B. 议会斗争
C. 合法斗争
D. 地下斗争
【单选题】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不包括()
A. 城市小资产阶级
B. 大资产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农民阶级
【单选题】
区别新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A. 领导权问题
B. 革命对象问题
C. 革命形式问题
D. 革命动力问题
【单选题】
1938年11月,毛泽东在党的( )上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六届六中全会
C. 《论联合政府》
D. 党的六大
【单选题】
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强调必须坚持()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A. 团结友爱
B. 独立自主
C. 有理.有利.有节
D. 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单选题】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A. 题中应有之义
B. 极具特色
C. 主要内容
D. 关键问题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A. 无产阶级
B. 工人阶级
C. 农民阶级
D. 小资产阶级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中国进入()
A. 新民主主义社会
B. 社会主义社会
C. 共产主义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实行()
A. 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
B. 工农联合专政
C. 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D.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联合专政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
A. 资本主义
B. 新民主主义
C. 社会主义
D. 共产主义
【单选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
A. 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B. 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C. 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D.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中没有( )
A. .统一战线
B. .党的建设
C. .群众路线
D. .武装斗争
【单选题】
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其标志是( )
A. 中国革命对象发生了变化
B. 中国革命领导阶级发生了变化
C.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单选题】
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 )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城市小资产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 )
A. 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B.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C. 资产阶级改良
D.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和科学的态度是( )
A. 坚持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
B.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C. 靠考证马克思关于某一问题的某一论证来解决问题
D. 马克思主义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单选题】
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是()
A.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
B. 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提出把中国“稳步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是在()
A. 中共七大
B. 七届二中全会
C. 七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八大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的性质是( )
A. 新民主主义社会
B. 社会主义社会
C. 共产主义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单选题】
国民经济恢复是在()年间
A. 1949-1950
B. 1949-1951
C. 1949-1952
D. 1949-1953
【单选题】
下列几种经济成分,不存在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有()。
A.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 地主土地私有制经济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 )
A. 私营经济
B. 国营经济
C. 合作社经济
D. 公私合营经济
【单选题】
下列几种阶级中不存在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有()。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官僚资产阶级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A. 固定不变的社会
B. 过渡性的社会
C. 独立的社会形态
D. 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
【单选题】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单选题】
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
A. 1951 年
B. 1952 年
C. 1953 年
D. 1954 年
【单选题】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
A.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单选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的“一化”是指( )
A. 工业化
B. 现代化
C. 城市化
D. 集体化
【单选题】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实现工业化是主体,两翼是()
A.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 正确处理农轻重关系
C.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体三者关系
D. 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三大改造关系
【单选题】
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是()
A. 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D.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单选题】
土地改革完成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D. 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单选题】
1953 年毛泽东批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对“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采取的改造方式是( )
A. 强行没收,建立国营企业
B. 建立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C. 公私合营
D. 发展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
【单选题】
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 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对派残余的矛盾
B.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单选题】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
A. 先机械化,后合作化
B. 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C. 依靠贫农,团结中农
D. 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单选题】
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是( )
A. 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
B. 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
C. 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
D. 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单选题】
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互助组的性质是()
A.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 半社会主义性质
D. 新民主主义性质
【单选题】
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
A.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 半社会主义性质
D. 新民主主义性质
【单选题】
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高级社的性质是( )
A.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 半社会主义性质
D. 新民主主义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