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958年10月,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民进入新乐园,吃穿喝用不要钱,......人民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___。
A. 提高了生产力
B.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 出现了农村城镇化趋势
D. 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20世纪60年代山东,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晃晃。为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___。
A. 人民公社
B. 大跃进
C. 农业合作化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单选题】
1958年,中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主要教训是 ___。
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 经济建设的速度一定要快速发展
C. 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D. 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经济规律
【单选题】
余华的小说《活着》中有一段描写20世纪50年代末的事情:有个小孩拿着父亲的铁皮箱交街道干部炼钢。这段描写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是在___。
A. 土地改革运动中
B. 三大改造中
C. 大跃进运动中
D. 人民公社运动中
【单选题】
201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有代表强调,我们一定要吸取历史的教训,警惕新农村建设刮起“大拆大建风”。其中“历史的教训”主要指下列哪一事件___。
A. 新中国的成立
B. 三大改造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出现了严重的“左”的错误,其主要标志是___:①高指标;②瞎指挥;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④浮夸风;⑤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⑥“共产”风。
A. ①②③④⑥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⑥
D. ①②③④⑤
【单选题】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在下列哪篇文章中提出的___。
A. 《不要四面出击》
B. 《论人民民主专政》
C. 《论十大关系》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单选题】
决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性质的最主要因素是___。
A.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B.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C. 公有制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D. 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文化落后
【单选题】
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是___。
A. 还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C. 人口多,底子薄
D. 社会生产力水平低
【单选题】
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提出者是___。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邓小平
D. 陈云
【单选题】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___。
A. 生产力水平低 ,商品经济不发达
B. 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
C. 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相对短缺
D.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未来社会要经历___。
A. 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的革命转变时期
B. 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
C. 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
D.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
【单选题】
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是___。
A.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
C. 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D. 1987年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
【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单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___。
A.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然经历的起始阶段
B. 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D.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单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___。
A. 人民群众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的矛盾
B. 人口、资源、环境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C. 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
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___。
A.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
B. 1987年党的十三大
C. 1992年9月党的十四大
D. 1997年党的十五大
【单选题】
我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是___。
A. 我国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
C.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___。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促进效率与体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D.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单选题】
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___。
A. 1987年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
B.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D. 1992年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
【单选题】
正式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是___。
A. 1982党的十二大
B. 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
C. 1987年党的十三大
D. 1992年党的十四大
【单选题】
党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个基本点是指___。
A. 坚持公有制和共同富裕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C. 持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单选题】
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是___。
A. 2002年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
B. 2007年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
C. 1992年9月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
D. 1997年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
【单选题】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最主要的内容就是___。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创业
C. 坚持两个基本点
D.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单选题】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下列命题中不属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是___。
A.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 坚持改革开放
【单选题】
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___。
A. 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B. 以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C. 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D. 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文化支持和智力支持
【单选题】
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___。
A. 基本路线
B. 基本纲领
C. 基本方针
D. 基本政策
【单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具体规定了___。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C.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D. “三步走”的战略
【单选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___。
A.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 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C.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
D. 在中共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标和要求是___。
A. 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B. 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C. 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D. 从现实出发,修正改造马克思主义
【多选题】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在于___。
A.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B.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
C.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D.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现实发展模式
推荐试题
【多选题】
村民于晓玲想到山上砍一棵树,父亲劝阻她说,砍树要经有关部门批准,否则违反《森林法》,于晓玲听从父亲的劝告没有砍树。此案例中反映出法具有哪些___功能。
A. 指引功能
B. 评价功能
C. 教育功能
D. 强制功能
【多选题】
学者们认为,法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正确的理由在于___
A. 法律重视程序,不讲效率
B. 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
C. 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灵活性
D. 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
【多选题】
根据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下列房地产可以转让的是___
A. 四川某土地开发公司以出让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按照出让合同约定已经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B. 广西北海某房地产公司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已支付全部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该土地用于房屋建设工程,房地产公司已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28%
C. 上海浦东某土地开发公司支付1000万元以出让方式取得浦东西区一块土地的土地使用权证书,该土地为成片开发,已形成工业用地条件
D. 兴业房地产开发公司转让已建成的商品房,公司已按出让合同约定金额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建成的房屋所有权证书正在办理之中
【多选题】
下列关于法的适用的说法,正确的有___。
A. 法的适用的主体是国家专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B. 法的适用是以法律规范为根括,使法律的一般规定具体化
C. 法的适用需要遵守一定的程序
D. 法的适用的对象极为广泛,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可以称为法的适用的对象
【多选题】
根据 《立法法》 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B. 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C.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D. 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多选题】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B.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C.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
D.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多选题】
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___。
A. 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实现
B. 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
C. 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
D. 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
【多选题】
关于法律责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
A. 我国《刑法》规定,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体现了法律责任归责的责任法定原则
B. 我国《刑法》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体现了法律责任归责的公正原则
C. 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其犯罪行为经过5年后不再追究刑事责任,这违反了法律责任归责的公正原则
D. 在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的时候不应考虑任何经济成本
【多选题】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相互关系有___。
A.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B. 权利是义务的前提
C. 权利和义务有各自的范围和限度
D. 权利与义务是构成法律关系内容的要素,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处于法律关系的统一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