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安全线向车挡方向不应采用下坡道,其有效长度一般≥ ___ 。
A. 30m
B. 40m
C. 50m
D. 60m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进站信号机应设在距进站最外方道岔尖轨尖端 顺向为警冲标. ≥ ___ 的地点。
A. 30m
B. 40m
C. 50m
D. 60m
【单选题】
装有转换锁闭器、电动、电空、电液转辙机的道岔,当第一连接杆处 分动外锁闭道岔为锁闭杆处. 的尖轨与基本轨间、心轨与翼轨间有 ___ 及其以上水平间隙时,不能锁闭或开放信号机。
A. 2mm
B. 3mm
C. 4mm
D. 5mm
【单选题】
在进站端、出站端及区间适当地点设置点式应答器,必要时设置特定用途的 ___ 。
A. 接收器
B. 发送器
C. 应答器
D. 译码器
【单选题】
进站、通过、接近、遮断信号机显示距离应≥ ___ 。
A. 400m
B. 800m
C. 1000m
D. 1200m
【单选题】
高柱出站、高柱进路信号机显示距离应≥ ___ 。
A. 400m
B. 800m
C. 1000m
D. 1200m
【单选题】
调车、矮型出站、矮型进路、复示信号机,容许、引导信号及各种表示器显示距离应≥ ___ 。
A. 200m
B. 400m
C. 800m
D. 1000m
【单选题】
在地形、地物影响视线的地方,进站、通过、接近、预告、遮断信号机的显示距离,在最坏的条件下应≥ ___ 。
A. 50m
B. 100m
C. 200m
D. 400m
【单选题】
进站信号机应设在距进站最外方道岔尖轨尖端 顺向为警冲标. ≥50m的地点,如因调车作业或制动距离的需要,一般不超过 ___ 。
A. 80m
B. 100m
C. 200m
D. 400m
【单选题】
在有几个车场的车站,为使列车由一个车场开往另一个车场,应装设进路 ___ 。
A. 表示灯
B. 表示器
C. 调车表示器
D. 发车表示器
【单选题】
进站及接车进路色灯信号机,均应装设 ___ 。
A. 引导信号
B. 表示器
C. 调车表示器
D. 发车表示器
【单选题】
驼峰色灯信号机或辅助信号机的显示距离不能满足推峰作业要求时,根据需要可再装设 ___ 。
A. 驼峰色灯复示信号机
B. 驼峰色灯信号机
C. 驼峰辅助信号机
D. 驼峰发车表示器
【单选题】
驼峰色灯辅助信号机,可兼作出站或发车进路信号机,并根据需要装设 ___ 。
A. 表示灯
B. 表示器
C. 进路表示器
D. 进路表示灯
【单选题】
进站、出站、进路信号机及线路所通过信号机,因受地形、地物影响,达不到规定的显示距离时,应装设 ___ 。
A. 表示灯
B. 表示器
C. 进路表示器
D. 复示信号机
【单选题】
集中联锁以外的脱轨器及引向安全线或避难线的道岔,应装设 ___ 。
A. 脱轨表示器
B. 表示器
C. 进路表示器
D. 进路表示灯
【单选题】
正线上的出站信号机未开放时,进站信号机不能开放 ___ 信号;主体信号机未开放时,预告信号机不能开放。
A. 通过
B. 复示
C. 预告
D. 进站
【单选题】
区间内正线上的道岔,未开通 ___ 时,两端站不能开放有关信号机。
A. 站线
B. 正线
C. 侧线
D. 非正线
【单选题】
闭塞设备分为 ___ 。
A. 自动闭塞
B. 半自动闭塞
C. 自动闭塞、自动站间闭塞和半自动闭塞
D. 自动闭塞和自动站间闭塞
【单选题】
在列车运行速度超过 ___ 的双线区段,应采用速差式自动闭塞,列车紧急制动距离由两个及以上闭塞分区长度保证。
A. 110km/h
B. 115km/h
C. 120km/h
D. 125km/h
【单选题】
___ 设备,在控制台 或操纵、表示分列式的表示盘及监视器. 上应能监督线路与道岔区间是否占用、进路开通及锁闭,复示有关信号机的显示。
A. 集中联锁
B. 非集中联锁
C. 联锁
D. 色灯电锁器联锁
【单选题】
编组站、区段站和电源可靠的其他车站,均应采用 ___ 。
A. 集中联锁
B. 非集中联锁
C. 发车集中联锁
D. 调车区集中联锁
【单选题】
联锁设备分为集中联锁和非集中联锁,其中集中联锁分为 ___ 。
A. 继电联锁和计算机联锁
B. 继电联锁和臂板电锁器联锁
C. 计算机联锁和色灯电锁器联锁
D. 臂板电锁器联锁和色灯电锁器联锁
【单选题】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是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的基础设施,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技术设备,由 ___ 三级构成。
A. 铁路局、电务段、车间
B. 电务段、车间、工区
C. 铁道部、铁路局、电务段
D. 铁道部、铁路局、车站
【单选题】
信号工岗位职业道德规范,是指“___、文明作业;遵章守纪、尽职尽责;主动协作、共保安全。”
A. 堵塞浪费
B. 令行禁止
C. 勇于吃苦
D. 热情服务
【单选题】
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滚动数据存储时间大站不少于 ___ 。
A. 16h
B. 24h
C. 36h
D. 48h
【单选题】
在信号微机监测系统人工测试___ 项目时必须在天窗点内进行。
A. 漏流
B. 绝缘
C. 灯丝电压
D. 电源相序
【单选题】
在信号微机监测系统中,道岔缺口属于 ___ 。
A. 不报警
B. 一级报警
C. 二级报警
D. 三级报警
【单选题】
信号微机监测系统2DQJ光电探头黄灯灭绿灯亮表示道岔在 ___ 。
A. 定位
B. 反位
C. 四开
D. 采集故障
【单选题】
在信号微机监测系统中,破封按钮动作记录属于 ___ 。
A. 不报警
B. 一级报警
C. 二级报警
D. 三级报警
【单选题】
在信号微机监测系统中,主副电源切换属于 ___ 。
A. 不报警
B. 一级报警
C. 二级报警
D. 三级报警
【单选题】
设在辅助所的 ___ 与有关站的闭塞设备应联锁。
A. 信号设备
B. 道岔
C. 信号机
D. 闭塞设备
【单选题】
双向运行的自动闭塞区段,当区间被占用或轨道电路失效时,经两站工作人员确认后 ___ 。
A. 可通过规定的手续改变运行方向
B. 立刻命令列车停车
C. 不可通过规定的手续改变运行方向
D. 可改变闭塞方式
【单选题】
双向运行的自动闭塞区段,当发生设备故障或受外电干扰时,___ 。
A. 不得出现敌对发车状态
B. 可以出现敌对发车状态
C. 不能发车
D. 不能接车
【单选题】
闭塞设备中,当任一元件、部件发生故障或钢轨绝缘破损时,___ 。
A. 可以出现信号的升级显示
B. 均不得出现信号的升级显示
C. 信号显示不变
D. 信号灭灯
【单选题】
爱岗、___是职业道德的基础与核心。
A. 敬业
B. 团结
C. 奉献
D. 学习
【单选题】
和谐铁路建设目标是“运能充足、装备先进、___、内部和谐”。
A. 运输安全、管理科学、节能环保、服务优质
B. 安全可靠、队伍稳定、节能环保、服务优质
C. 安全可靠、管理科学、节能环保、增运增收
D. 安全可靠、管理科学、节能环保、服务优质
【单选题】
铁路运输应为旅客、货主提供 ___ 三种层次的服务。
A. 标准服务、延深服务、超值服务
B. 一般性服务、人性化服务、超值服务
C. 标准服务、人性化服务、超值服务
D. 标准服务、人性化服务、特定服务
【单选题】
只有具备 ___ ,才能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A. 道德精神
B. 服务精神
C. 敬业精神
D. 好学精神
【单选题】
尊客爱货,指的是铁路职工对自身服务对象的 ___ 和道德情感。
A. 认识
B. 接待
C. 态度
D. 服务
【单选题】
热情周到,指的是铁路运输服务的___ 及所要达到的效果。
A. 优质程度
B. 运输过程
C. 礼貌待客
D. 关心程度
【单选题】
尊重旅客货主主要表现在对旅客货主人格的尊重,对旅客货主乘车运货过程中 ___ 的满足。
A. 正当要求
B. 个人需求
C. 所有要求
D. 部分要求
推荐试题
【单选题】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了 ___
A. 《临时约法》
B. 《暂时新政律》
C. 《中华民国约法》
D. 《钦定宪法大纲》
【单选题】
清政府规定的预备立宪的期限是 ___
A. 6年
B. 7年
C. 8年
D. 9年
【单选题】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政党是 ___
A. 兴中会
B. 中国同盟会
C. 光复会
D. 国民党
【单选题】
1903年,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保皇观点的人是 ___
A. 孙中山
B. 邹容
C. 章炳麟
D. 蔡元培
【单选题】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是 ___
A. 兴中会纲领
B. 同盟会政纲
C. 中国国民党章程
D. 《钦定宪法大纲》
【单选题】
同盟会成立后创办的机关报是 ___
A. 《民报》
B. 《新民丛报》
C. 《万国公报》
D. 《顺天时报》
【单选题】
孙中山第一次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是在 ___
A. 《国民报》
B. 《民报》发刊词
C. 《万法精理》
D. 《民约论》
【单选题】
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期间,出版了以下两本小册子( ) ①《革命军》 ②《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③《警世钟》 ④《猛回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单选题】
邹容所写的反清革命的著名篇章是 ___
A. 《猛回头》
B. 《警世钟》
C. 《游学译编》
D. 《革命军》
【单选题】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主要特点是 ___
A. 产生于明末清初
B. 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C. 最初来源于农民阶层
D. 具有革命性与妥协性
【单选题】
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___
A. 民生主义
B. 民族主义
C. 民权主义
D. 平均地权
【单选题】
1906年至1907年,革命派与立宪派展开一场激烈论战。立宪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
A. 黄兴、宋教仁
B. 陈天华、蔡元培
C. 康有为、梁启超
D. 章炳麟、刘揆一
【单选题】
辛亥革命的导火线是 ___
A. 武昌起义
B. 成都血案
C. 保路运动
D. 抵制美货
【单选题】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原因是 ___
A. 其产生晚于中国无产阶级
B. 其产生发展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
C. 其产生晚于西方资产阶级
D. 中国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单选题】
在保路运动期间,四川总督赵尔丰下令军警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造成 ___
A. 成都血案
B. 五卅惨案
C. 二七惨案
D. 下关惨案
【单选题】
1915年12月25日,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独立的是 ___
A. 唐继尧
B. 陆荣廷
C. 蔡锷
D. 黄兴
【单选题】
1917年6月,率军北上拥戴溥仪复辟帝制的人是 ___
A. 康有为
B. 冯国璋
C. 段祺瑞
D. 张勋
【单选题】
1917年,以孙中山为大元帅的护法军政府成立于 ___
A. 上海
B. 北京
C. 南京
D. 广州
【单选题】
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建了 ___
A. 保国会
B. 中华革命党
C. 同盟会
D. 中国国民党
【单选题】
1912年8月25日,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小党派组成国民党的主要人物是___
A. 孙中山
B. 黄兴
C. 宋教仁
D. 章炳麟
【单选题】
1913年4月,袁世凯不经国会批准,以出卖国家主权为条件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签订了 ___
A. 西原借款
B. “二十一条”
C. 善后大借款
D. 铁路借款
【单选题】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___
A. 《中华民国约法》
B. 《钦定宪法大纲》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共同纲领》
【单选题】
武昌起义胜利后,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的是 ___
A. 袁世凯
B. 孙中山
C. 黎元洪
D. 黄兴
【单选题】
下列哪次运动是针对段祺瑞的 ___
A. 二次革命
B. 护法运动
C. 护国运动
D. 国民革命
【单选题】
科举制度是清政府在下列哪次活动中废除的___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清末新政
D. 预备仿行宪政
【单选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___
A. 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
B. 华侨
C. 资产阶级工商业者
D. 会党
【单选题】
辛亥革命与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是___
A. 不能依靠和发动群众
B. 列强的敌视和反对
C. 没有自己的纲领
D. 没有一个自己的政党
【单选题】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政权是___
A. 湖北军政府
B. 南京临时政府
C. 南京国民政府
D. 北京临时大总统
【单选题】
南京临时政府《告友邦书》___
A. 决定废除不平等条约
B. 承认不平等条约和外债
C. 拒绝偿还外债
D. 拒绝偿还赔款
【单选题】
辛亥革命的失败主要是指___
A.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 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 没有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D. 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
【单选题】
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___
A.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C.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单选题】
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是___
A. 段祺瑞
B. 冯国璋
C. 唐绍仪
D. 袁世凯
【单选题】
1912年成立之中华民国国旗是___
A. 五色旗
B. 青天白日旗
C. 五星红旗
D. 铁血十八星旗
【单选题】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内阁名单中,任教育部部长的是___
A. 陈独秀
B. 蔡元培
C. 于右任
D. 汤寿潜
【单选题】
1922年6月,___在孙中山的第二次护法中叛变了孙中山,炮轰总统府。
A. 陆荣廷
B. 蔡锷
C. 陈炯明
D. 吴佩孚
【单选题】
民国初期,盘踞东三省的军阀是___
A. 曹锟
B. 陆荣廷
C. 张作霖
D. 徐世昌
【单选题】
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留下众多绝笔书的一次起义是___
A. 黄花岗之役
B. 河口之之役
C. 镇南关之役
D. 惠州之役
【单选题】
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___
A.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B. 北洋军阀掀起复古倒退的思潮
C.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政治上民主
D. 西方启蒙思想不断介绍到中国
【单选题】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___
A.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B.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C.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D.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单选题】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起者是 ___
A. 李大钊
B. 鲁迅
C. 胡适
D. 陈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