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高速公路独立隧道叠加费正确的是?___
A. 2499米为2元/辆次
B. 5510为8元/辆次
C. 8880为12元/辆次
D. 13000米为15元/辆次。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C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下列符合员工安全行为规范的是? ___
A. 所有进出收费所内外广场的工作人员穿反光背心
B. 与司乘人员保持适当距离
C. 不使用过激言语和文明忌语
D. 员工离开或进去收费岛不得穿越内外广场,需先横穿收费车道再绕走内外广场边侧
【多选题】
收费员现场着装,不允许出现以下哪些情况___
A. 当班收费员长袖衬衫、西装、大衣三种形象同时出现在现场
B. 当班收费员长袖衬衫、西装、大衣三种形象轮流出现在现场
C. 列队讲评时,出现跨季服装。
D. 西装内穿短袖衬衫,打领带。
【多选题】
免费期间,入口收费员发放重大节假日专用凭证的程序有哪些___
A. 判定车型输车牌
B. 按“免费车”键
C. 在重大节假日专用凭证上盖日期章(入口站码章、车辆类型章事先盖好)
D. 向司机发放重大节假日专用凭证
E. 按“确定”键抬起栏杆放行车辆
【多选题】
根据浙温高2016-25号关于印发《收费岗位月度绩效考核细则》的通知,以下扣分项为10分及以上的有___
A. 酒后上岗
B. 上岗带现金、私人通讯工具等物品
C. 故意使用假币
D. 出现外来人员留宿
【多选题】
若要将ETC模式切换至MTC模式时,应___
A. 经收费所值班人员同意后,由班长向中心大厅报备
B. 经收费所所长同意后,由值班人员向中心大厅报备
C. 等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可变情报板切换、工班切换
D. 开始人工发卡和收费工作
【多选题】
下班前列队讲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
A. 检查收费员仪容仪表,员工整洁
B. 总结当班班次工作整体情况
C. 指出当班工作中收费员存在的问题和整改要求
D. 对当班出现的复杂业务问题进行讲评,明确此类业务的处理程序
【多选题】
票据打印机是打印收费凭证的专用打印机,目前公司使用的票据打印机有三种型号 ___
A. 针式打印机STXDSP322
B. 热转印打印机GODEX863G
C. 热转印机新北洋BTP2000GIII
D. 喷墨打印机MK--U6000
【多选题】
下列关于员工安全规范正确的是___。
A. 所有员工进出收费所内外广场的工作人员穿反光背心
B. 员工进入收费所岗亭反锁岗亭门,离开岗亭关闭岗亭窗户、锁门
C. 员工打扫车道、岗亭卫生时,需先关闭手动栏杆或摆放锥形桶,再关闭车道雨棚灯
D. 收费员与司乘人员发生冲突时,应与司乘人员保持适当距离
【多选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___。
A. 持卡军车按未持凭证免费车操作
B. 免费车持复合卡因操作失误打印发票后,按纸券车操作
C. 无钱付费车辆以可变卖价格高于3倍欠费金额的等值物品抵押
D. 公务卡内车牌与实际车牌不符的车辆,按普通车辆收取通行费、收缴公务卡
【多选题】
ETC交接班说法正确的有___
A. 各班组应有专人负责ETC车道的交接班工作,并按交接班制度落实各类设施运行情况的检查
B. 交接班时为避免车辆误闯,在工班切换时应更改ETC车道可变情板信息,并关上手动栏杆或在ETC车道口摆放反光锥,直至ETC车道交易区域内无车时方可退出工班信息
C. 交接班时,接班人员在登陆工班时应认真核对日期、工班、工号及黑名单版本等信息
D. 每班次,清帐员及时核对ETC当班班次报表,出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
【多选题】
检查绿通过程中使用规范用语正确的:___
A. 因货物装载容积不足80%,需要核查核定载质量,请出示一下行驶证
B. 因无法看到全部的货物,请出示一下货单或检疫证作辅助检查
C. 因无法看到里面的货物,请配合搬开货物进行检查
【多选题】
下列属于违规绿通文明用语的是 ___
A. 您的车辆因为1)或2)……不能享受免费政策,需要正常缴费
B. 您的车辆因为空间不足80%,请出示行驶证
C. 根据XXX规定,您的车辆不能享受免费政策,需要正常缴费
D. 您的车辆因为车厢内部货物无法查看,请卸下部分货物,接受检查
【多选题】
ETC车辆使用CPU支付后又使用现金重复支付的ETC核销流水,在清账界面,点击(),在___中登记相关信息
A. 冲销登记
B. 销票登记
C. ETC冲销登记
D. ETC销票登记
【多选题】
对集装箱车辆违规处理说法正确的有___
A. 建立集装箱车辆信用档案,对超限运输、假冒国际标准集装箱车辆等违规车辆,实行黑名单制度;
B. 一年内发现并查实同一辆集装箱超限运输或运输假冒国际标准集装箱达三次的,该车列入黑名单;
C. 被列入黑名单的集装箱车辆,一年内均按普通货车计重收费;
D. 未办理ETC的,一年内不得办理ETC;已经办理ETC的,停止其ETC使用资格一年。
推荐试题
【单选题】
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末,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共同点是 ___
A. 起因于国内爆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B. 为了避免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裂
C. 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
D. 迫于国内外压力半途而废
【单选题】
下列对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外交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___
A. 在欧洲推行“缓和”政策
B. 在亚洲推行侵略政策
C. 推行首脑外交,激化拉美与西欧的矛盾
D. 放松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
【单选题】
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___
A. 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B. 美苏对峙,互为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
C. 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
D. 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争不断升级
【单选题】
尼克松对美国对外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实质是 ___
A. 维护美国的利益和国际地位
B. 改变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 、
C. 阻止苏联的全球战略攻势
D. 稳定资本主义、打击共产主义
【单选题】
5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发展呈现的特点是①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②经济发展相对缓慢③人口膨胀、环境恶化阻碍了经济的发展④民族和宗教矛盾制约了经济发展 ___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单选题】
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实现本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相同措施 ①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②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 ③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④实行“不均衡增长”战略 ___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单选题】
新加坡、韩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相似之处有 ___
A. 利用石油财富发展本国经济
B. 吸收外资、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 改革单一的经济结构类型
D. 以其他国家的成功范例为指导
【单选题】
1997年,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出现金融危机,其主要原因是 ___
A. 推行国营经济、私营经济共同发展
B. 加强与邻国的经济合作
C. 过度依赖国际资本
D. 对科技、教育投资比例过大
【单选题】
与新加坡、韩国相比,泰国、马来西亚等亚洲新兴国家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不同点是 ___
A. 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B. 适时调整经济结构
C. 制定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
D. 加强与邻国的经济合作
【单选题】
伊朗和伊拉克是西亚的政治军事大国,也是石油生产大国,70、80年代两国经济受阻的原因不包括 ___
A. 人口多、消耗大
B. 经济利益冲突
C. 边界争端、教派纷争、
D. 受“欧佩克”的束缚
【单选题】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 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经济支持不够成熟 ④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___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③④
【单选题】
存在于1922~1991年的苏联,最后完全解体的标志是 ___
A. 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B. 签署明斯克协定
C. “八•一九”的事件发生
D. 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单选题】
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这一“交替”是指 ___
A. 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 由意识形成的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C. 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D. 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单选题】
下列是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___
A. 国际形势更趋紧张,各种冲突不断
B. 世界形势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
C. 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于第三世界发展经济
D. 社会主义力量受到重大挫折,国际社会主义吸取教训,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单选题】
当前世界形势所包括的特点有①冷战局面结束,苏美争霸不复存在 ②世界呈现多极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③世界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 ④民族冲突和地区冲突此起彼伏 ___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单选题】
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全球战略攻势,一方面积极推动北约的东扩,另一方面加强与日本的战略合作,其目的是①压缩俄罗斯的势力空间②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施压 ③推动全球一体化进程④加速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___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单选题】
以下对知识经济表述不正确的是 ___
A. 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B. 它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的特点
C. 它具有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的特点
D. 它能使人类社会的发展观念更加注重速度和数量
【单选题】
经济全球化在90年代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有①市场经济制度被普遍认可和接受 ②世界各国发展军备的推动 ③国际金融的发展和跨国公司的推动 ④新科技革命的发展⑤贸易保护主义的作用 ___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③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