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救援三脚架电动绞盘最大荷载为___kg。
A. 20
B. 200
C. 2000
D. 20000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公安消防部队装备管理系统的管理对象包括:1、车辆管理2、器材管理3、___4、联勤保障信息5、队站信息。
A. 人员
B. 驾驶员信息
C. 战斗员信息
D. 装备管理员信息
【单选题】
当气瓶压力为3MPa<P<30Mpa,减压器膛室压力为___时,减压器输出流量≥300L/min。
A. 0.3±0.15 Mpa
B. 2.0±0.15 Mpa
C. 1.5±0.15 Mpa
D. 0.7±0.15 Mpa
【单选题】
型号QWP48喷雾水枪的进水口直径为( )mm,工作压力0.2-0.7Mpa,额定流量315 L/min,射程( )m。___
A. 65 15
B. 65 14
C. 50 18
D. 65 22
【单选题】
型号QWP50喷雾水枪的进水口直径为( )mm,工作压力0.35-0.7Mpa,额定流量360 L/min,射程( )m。___
A. 65 15
B. 65 14
C. 50 18
D. 65 22
【单选题】
PSKDY40ZB移动式遥控消防水炮额定流量2400L/min,额定压力___Mpa,射程( )m,遥控距离( )m。
A. 0.8 60 150
B. 0.8 60 170
C. 1.0 60 150
D. 1.0 60 170
【单选题】
灭火毯灭火时,双手手心向灭火毯内部插入,展开灭火毯;举起灭火毯并挡在自己的身体前,扑向火源,将火完全盖住;停___左右再将毯子拿起,以免燃烧物液(如油)温度过高而复燃。
A. 15s
B. 25s
C. 30s
D. 60s
【单选题】
给气瓶第一次充气时,气瓶内无压力,不要一次充气到最高压力,一般先充气致15MPa-20MPa,取下冷却___后再充。
A. 20-25分钟
B. 10-15分钟
C. 5-10分钟
D. 12-20分钟
【单选题】
我国的MJX-50型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图6-1-95)是一种履带式机器人,全长___m,宽1.1m,高1.2m,重1.35t。
A. 2.1
B. 3.0
C. 2.5
D. 2.7
【单选题】
救援顶杆主要由手柄、换向手轮、双向液压锁、固定支撑、油缸、活塞杆、移动支撑、高压软管等组成,额定工作压力63MPa,最大撑顶力___,闭合长度475mm,作业覆盖范围475~1325mm。
A. 120KN
B. 110KN
C. 115KN
D. 125KN
【单选题】
型号BX700防爆气动切割刀,空载耗气量( ),负载耗气量( ),功率600W,气缸行程( ),工作压力0.8 MPa。___
A. 0.25m3/min 0.35m3/min 7 mm
B. 0.35m3/min 0.55m3/min 7 mm
C. 0.25m3/min 0.35m3/min 8 mm
D. 0.35m3/min 0.55m3/min 8 mm
【单选题】
型号BPCW22A++等离子切割器距离喷嘴2mm处等离子束的温度≥( ),工作液的额定容量( ),连续工作时间≥20分钟,喷枪重量≤0.7kg。___
A. 6500℃ 40~100mL
B. 7000℃ 40~100mL
C. 7500℃ 50~100mL
D. 8000℃ 70~100mL
【单选题】
型号BH23凿岩机,冲击频率1300~1330次/分钟,排量( )cc,动机转速4250rpm,燃油混合比1:50,燃料消耗( ),油箱容量( )。 ___
A. 80 1.2L/h 1.8L
B. 70 1.5L/h 1.8L
C. 1000 1.2L/h 1.8L
D. 90 1.2L/h 1.8L
【单选题】
钢筋速断器主要有枪体、切割头、液压油箱、电动机、充电电池等组成,如图6-1-55所示,可剪断ф20毫米Q235的钢筋,使用12伏充电电池,充电时间6~8小时,刀头可旋转___,五次连续切割应有6秒以上的停顿时间。
A. 360度
B. 180度
C. 720度
D. 120度
【单选题】
抛投器工作压力( ),发射距离:70m~90,牵引绳拉断力:>( ),使用温度范围:-30℃~+60℃。 ___
A. 25 Mpa 1500N
B. 30 Mpa 1500N
C. 18 Mpa 1500N
D. 20 Mpa 1500N
【单选题】
救援三脚架结构收拢长度1.7 m,撑开长度2.75m,吊索长度≤( )m,手动力( )N。___
A. 550 m 30N
B. 500 m 40N
C. 500 m 30N
D. 500 m 40N
【单选题】
消防安全腰带的设计负荷为___,其质量不超过0.85kg。消防安全腰带的织带为一整根,无接缝,其宽度为70mm±1mm。
A. 1.50 kN
B. 1.33kN
C. 2.50kN
D. 2.33 kN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关于培训计划基本要素论述错误的是___
A. 技术要求较为专业的培训,其规模都较小
B. 名人讲座形式的培训可扩大规模
C. 培训对象主要确定多少人接受培训的问题
D. 培训教师是培训计划的基本因素
【单选题】
关于培训方式方法论述错误的是___
A. 培训方式方法主要是指在职培训还是离职培训
B. 专业技能培训主要采用边干边学的方式
C. 高层管理培训常采用分散方式进行
D. 采用何种培训方式主要由培训目的、对象决定
【单选题】
企业培训必须服从一定的战略原则,企业的培训战略原则包括两层含义,即服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___。
A. 培训工作的效益原则
B. 从战略角度来开展培训工作
C. 培训工作的计划原则
D. 培训工作的系统原则
【单选题】
目前很多企业的培训工作,经常是培训完了就完了,而没有相应的培训评估和严格的管理,我们称这个现象不符合企业培训的___原则。
A. 投资效益
B. 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
C. 主动参与
D. 长期性
【单选题】
企业培训的产出不能纯粹以传统的经济核算方式来进行,因为它包括潜在的和发展的因素,另外还有___。
A. 战略的因素
B. 社会的因素
C. 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D. 企业员工队伍素质的因素
【单选题】
培训激励制度是做好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培训激励制度中,需要包括完善的岗位任职资格要求、业绩考核标准、公平竞争的晋升规定和___等四个方面。
A. 培训成绩的衡量标准
B. 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分配原则
C. 明确的培训评估标准
D. 合适的培训条件 .
【单选题】
在向员工提供培训以前,企业可以和员工签订培训服务协议,___一般不列入这个协议书。
A. 培训内容和目的
B. 部门经理人员的意见
C. 培训后的考试成绩
D. 培训后的违约补偿
【单选题】
当我们起草某一个具体的培训制度时,一般需要包括以下的内容,即制度的依据、实施培训的目的、培训制度实施办法、___和培训制度的解释与修订等。
A. 培训制度作用的范围
B. 培训制度的核准与实施
C. 培训制度的版本说明
D. 培训制度的有效时间
【单选题】
培训需求信息的收集,必须使用专业的工具,一般情况下这些工具包括四类,即需求概况信息调查工具、态度知识技能需求信息调查工具、___、外部培训机构和服务商调查工具。
A. 培训要素调查工具
B. 课程分类调查工具
C. 课程内容调查工具
D. 课程选择调查工具
【单选题】
在培训需求信息的调查中,___可以让员工积极参与培训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往后的执行有所帮助。
A. 邮寄调查
B. 面谈法
C. 调查问卷
D. 电话调查
【单选题】
在收集培训需求信息时,通过小组讨论或面谈等形式可以使目标人群和他们的 ___确实参与到培训中来,有助于克服对培训的抵触情绪。
A. 管理者
B. 培训者
C. 同事
D. 下级
【单选题】
培训评价最直接的目的是___
A. 提高培训工作质量,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B. 引导培训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需要
C. 调动受训者参与培训工作的积极性
D. 了解受训者现有的水平及可能发展空间
【单选题】
对用人单位来说,培训评价的目的在于___
A. 了解培训对象现有水平及发展空间
B. 对培训过程的管理与监控
C. 引导培训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需要
D. 评判培训方案方式方法的优势
【单选题】
培训评价的社会需求原则要求___
A. 培训评价必须尊重客观实际,不能主观臆断
B. 将培训评价与培训指导相结合
C. 培训评价要有利于培训目标的实现
D. 评价标准与现有水平之间保持适度的超前性
【单选题】
培训评价的客观性原则要求___
A. 培训评价要有利于培训目标的实现
B. 要注意发挥评价标准对人们价值取向的定位作用
C. 将改善培训工作作为培训评价的最终追求
D. 培训评价的整个过程要坚持统一的标准和方法
【单选题】
关于培训评价指标体系论述正确的是___
A. 强调研究方式、研究手段的灵活性
B. 在实践中比概括性问题描述更好
C. 在本质上更接近于演绎的过程
D. 能够满足被评价对象多样化需求的问题
【单选题】
关于培训评价概括性问题描述论述错误的是___
A. 强调研究程序的标准化、系统化
B. 以一系列较为抽象的问题作为评价标准
C. 在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
D. 能够满足被评价对象多样化需求的问题
【单选题】
关于培训评价效能指标论述错误的是___
A. 重点考察培训活动所带来质与量的变化
B. 强调培训实施过程的质量
C. 从投入产业比例的角度确定指标
D. 主要是结果指标没有强调过程
【单选题】
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性要求___
A. 评价指标应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B. 每一评价指标与目标之间一致
C. 评价指标全面反映培训工作目标要求
D. 各指标之间应尽可能独立